《大眾天文學》

《大眾天文學》

世界名著譯叢。本書是由法國天文學家、世界著名科普作家C.弗拉馬里翁所著,初版於1880年,遂成為傳遍全球的科普經典,被譽為“法國圖書館鎮館之寶”。作者以文學的筆墨、精美的圖片,將奇妙的宇宙世界揭示在渴求新知的讀者面前。全書共分七篇,分別介紹了地球,月亮,太陽,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及隕星,恆星宇宙以及天文儀器等。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圖)C·弗拉馬里翁弗拉馬里翁

C•弗拉馬里翁(Camille Flammarion,1842~1925),世界著名的天文學家和科普學家。法國天文學會創始人,並創辦《天文學》雜誌。他的天文科普演講極為生動,世界聞名。他的著作甚豐而以《大眾天文學》最為著名,該書一再重印、修訂再版,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傳誦全球。法國科學院為此給他頒發獎金。法國還專為此書發行了一枚特種郵票。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被命名為弗拉馬里翁以作永久紀念。

譯者簡介

(圖)李珩李珩

李珩(1898~1989),中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現代天文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曾留學法國,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上海天文台台長,並主編過《天文學報》、《宇宙》。長期從事譯著事業,為中國天文譯著最多者之一。本書是他的重要巨譯之一。著名譯作還有《普通天體物理學》、《普通天文學:球面天文學和天體力學綱要》、《天文學簡史》、《星圖手冊》等。

校者簡介

(圖)李元李元
李元,1925年生,中國著名天文科普工作者,中國天文館事業的開拓者,北京天文館創始人之一。曾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館、中國科普研究所工作。獲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6741號小行星命名為李元星的殊榮。編著有《天文學圖集》、《到宇宙去旅行》等,並和李珩合譯《星圖手冊》。

作品概要

本書是由法國天文學家、世界著名作家C·弗拉馬里翁所著。初出版於1880年,遂成為傳遍全球的科普經典,被譽為“法國圖書館鎮館之寶”。

作者以文學的筆墨、精美的圖片,將奇妙的宇宙世界揭示在渴求新知的讀者面前。全書共分七篇,分別介紹了地球,月亮,太陽,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及隕星,恆星宇宙以及天文儀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譯者李珩教授又根據天文學的新近發展進行了補充修訂,使本書內容翔實而新穎。

內容簡介

(圖)大眾天文學大眾天文學

卡米伊•弗拉馬里翁是法國將天文知識傳授給廣大讀者的最有權威的一位科學家兼詩人。他所著的《大眾天文學》一書,自1880年出版以來,至1925年作者逝世時為止,僅在法國就已印了13萬冊之多,並被翻譯成了十幾種文字,對各國天文事業的發展影響很大,實為—部很受歡迎的科學普及經典名著,許多人因為讀了這本書而熱愛天文學,成為天文學家,如已故的法國太陽和行星物理學家李奧(Lyot),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
本書的特點是:作者以文學的筆墨、生動的語言,對奇妙的宇宙進行了描繪。他為本書訂下的座右銘是“科學知識應該大眾化,而不應該庸俗化”。
這本重新改寫的1955年的新版本【迄至1962年,新版本已發行了16.5萬冊,成為一本暢銷書】,是根據原書的結構,由弗拉馬里翁夫人、巴黎天文台台長丹戎先生以及法國幾位天文學家改寫而成的,補充介紹了近20年來科學的驚人發展和宇宙偉大奇妙的地方,使改寫本成為既新穎而又完善的天文學典籍。
本書包括地球月亮太陽,行星世界,彗星流星隕星,恆星宇宙以及天文儀器等七篇。

(圖)地球自轉的“腳印”地球自轉的“腳印”

第一篇詳細討論了地球的十種運動,從簡單的自轉以至它的軌道受到別的行早的影響所引起的攝動。又敘述了地球的起源和關於地質學與古生物學的簡要知識,這是在這樣一本書中所必須提到的。
第二篇在敘述月亮的大小、遠近和運動之外,還詳細地闡述了它的物理性質和表面狀況,並談到了日食、月食的原理。

(圖)太陽系成員太陽系成員

第三篇敘述了關於太陽的最新知識,如太陽內部原子核反應和太陽的無線電波。
第四篇對每顆行星作了詳盡的敘述,並附有許多精美的圖片,在火星一節中就有五十多幅。
第五篇敘述了彗星、流星和隕星,其中對彗星的歷史記載有很詳細的敘述,可供歷史學家參考。

(圖)貓眼星雲貓眼星雲

第六篇“恆星宇宙”,對現代天體物理學上的重要發現,如射電天文學、銀河系旋渦臂的結構都有適當的敘述。
最後一篇簡單地敘述了天文儀器,使讀者明了天文學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們怎樣依靠這些精密的儀器取得以上所述的的驚人知識。
本書中有幾節表現了作者和改編者對於宇宙的神秘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思想,這些大多是屬於節外生枝的文學筆墨,即使略去,對本書所要介紹的天文知識並沒有什麼損害,所以我們已將這些議論刪掉。譯文中可能還保留一些不合辯證唯物主義觀的論調,希望讀者以批判的眼光去閱讀。本書雖有這些缺點,但內容豐富多彩,文筆明快雋永,仍不失為一部世界名著。我們把它譯成中文出版,希望對我國天文事業的發展起一定作用,使讀者因讀本書而熱愛天文學,進而研究天文學。本書譯成之後,承北京天文館李元同志根據他普及天文知識的經驗,仔細校閱與注釋,並更換了書中的某些插畫,譯者在此表示感謝。

創作背景

弗拉馬里翁常常喜歡說:“科學只是應該大眾化,而不用改庸俗化。”他謹守這個原則寫成了這本書。此書出版以來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但向大眾傳播天文知識,而且還使許多人因此從事天文學的研究工作。

但是這本不能代替的著作,到了今天必須重新改編。我們保留了原書的風格,只加入了近年來科學的驚人發現,特別是關於恆星宇宙的偉大成就,這些方面即使如弗拉馬里翁這樣富有想像力的人,也是從來沒有想到的。值得慶幸的是,今天在對大眾的科學教育方面,由於有許多照相圖片的說明,使得可以對科學事實作直觀的了解,對偉大的現象作詩意的欣賞。

弗拉馬里翁夫人秉承了她丈夫的遺志,主編這本《大眾天文學》的新版本,襄助的是巴黎天文台台長丹戎(Andre Danjon)先生。本書第一、二、四等三篇以及第三篇的前兩章是丹戎先生改編的,其中關於月亮和行星的物理幾節又得到默東(Meudon)天文台多爾菲斯(Audouin Dollfus)先生的協助。第三篇的第三至十一章敘述太陽部分是法國國立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米夏爾(Raymond Michard)先生所寫的,他以太陽分光的研究工作聞名於世。

巴黎天文台天文學家巴耳代(Fernand Baldet)先生,早在弗拉馬里翁天文台所著的關於彗星的研究,已經成了權威的作品。他重寫了關於彗星和流行的第五篇。

馬賽天文台台長費倫巴赫(Charles Fehrenbach)先生在恆星天文學上有很大的貢獻,他負責編寫了第六篇恆星宇宙。

巴黎天文台天文學家庫德爾(Andr Couder)院士曾經製造過幾座巨型望遠鏡。本書插圖中許多天體照片,便是用這些望遠鏡拍攝的。他特地為天文愛好者編寫了最後一章,敘述天文儀器和它們的使用方法。

社會評價

此書是法國著名天文學家和科普作家C·佛拉馬里翁所著,曾翻譯成十幾種語言,發行全球。這是此書自1965年第一次再版,可以彌補當時的遺憾了。由已故的著名天文學家李珩先生翻譯,由著名科普作家李元先生校譯。中文版2003年一月出版,雖然原書是十九世紀出版的,但經增補,可以讓讀者領略現代天文學的發展。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特別適合初識天文的朋友閱讀。

註:

《大眾天文學》(Astronomie Populaire)1880年第一版由法國著名天文學家、科普作家C.弗拉馬里翁(Camille Flammarion,1842~1925)所著。1955年新版是巴黎天文台、默東天文台、馬賽天文台及法國國立中央研究院的科學家應弗拉馬里翁夫人的要求改編問世的。英文版名為《弗拉馬里翁的天文學書》(The Book of Flammarion)。1965~196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國天文學家、上海天文台台長李珩翻譯,中國天文科普作家李元校譯的1955年新版《大眾天文學》。但其在不久後的文化大革命遭到封殺,故幾乎絕跡。文革後,許多讀者要求該書重印。(由於此時距1955年新版時隔近30年)於是20世紀70年代末李珩補充修訂約10萬字,因種種原因直到2003年初才得以出版新的中文版《大眾天文學》。本詞條介紹的便是2003年新版《大眾天文學》。

參考文獻

(1)星空天文網http://www.cosmoscape.com/

(2)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http://www.pmo.jsinfo.net/

(3)北京天文館http://www.bjp.org.cn/misc/index.htm

盤點天文觀測科普類圖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