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旅遊休閒綱要》

2013年2月1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國民旅遊休閒綱要》。國民旅遊休閒發展目標:到2020年,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遊休閒消費水平大幅增長,國民旅遊休閒質量顯著提高,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國民旅遊休閒體系基本建成。《國民旅遊休閒綱要》主要著眼於政策引導,雖然不具備強制性,但卻能夠為地方實施提供政策依據,引導休閒旅遊的發展方向。

介紹

帶薪休假帶薪休假

2013年2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同時,也將對旅遊休閒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國民旅遊休閒綱要》提出未來六項主要任務和措施,分別為保障國民旅遊休閒時間、改善國民旅遊休閒環境、推進國民旅遊休閒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國民旅遊休閒產品開發與活動組織、完善國民旅遊休閒公共服務、提升國民旅遊休閒服務質量。
《國民旅遊休閒綱要》指出要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靈活安排全年休假時間,完善針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的休假保障措施。加強帶薪年休假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職工休息權益方面的法律援助。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國小放春假或秋假。

《國民旅遊休閒綱要》主要著眼於政策引導,雖然不具備強制性,但卻能夠為地方實施提供政策依據,引導休閒旅遊的發展方向,對提振國內旅遊消費、促進公民福利及旅遊業的發展將長期利好,並將在全社會形成積極休閒、健康休閒的良好風氣。

解讀

國民旅遊休閒綱要國民旅遊休閒綱要

2013年2月18日備受關注的《國民旅遊休閒綱要》正式發布,這是旅遊業的一件大事,更與廣大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國民旅遊休閒綱要是時代的產物。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公共假期已有115天,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按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解決“有錢”問題之後,就要面臨“有閒”的問題。2012年,我國以近30億人次的國內旅遊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出境旅遊人數超過8000萬人次,居全球第三,對世界旅遊市場貢獻率超過7%;入境過夜旅遊人數達5772萬人次,繼續位居世界第三。解決規模如此龐大的“有閒”問題,要從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整體上做戰略規劃。旅遊業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涉及產業發展、旅遊文明等多方面內容,但首要的是政府公共服務。由國務院批准發布國民旅遊休閒綱要,有利於引導全社會樹立健康、文明、環保的休閒理念,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民眾旅遊休閒消費需求,提高國民生活質量。
《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基本落實,保障國民旅遊休閒時間,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靈活安排職工全年休假日時間,並加強帶薪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職工休息權益的法律援助。特別是提出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國小放春假或秋假。

正文

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
為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旅遊休閒需求,促進旅遊休閒產業健康發展,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民旅遊休閒體系建設,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制定本綱要。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總體要求,以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旅遊休閒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服務民生、安全第一、綠色消費,大力推廣健康、文明、環保的旅遊休閒理念,積極創造開展旅遊休閒活動的便利條件,不斷促進國民旅遊休閒的規模擴大和品質提升,促進社會和諧,提高國民生活質量。
(二)發展目標。到2020年,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遊休閒消費水平大幅增長,健康、文明、環保的旅遊休閒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國民旅遊休閒質量顯著提高,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國民旅遊休閒體系基本建成。
二、主要任務和措施
(三)保障國民旅遊休閒時間。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靈活安排全年休假時間,完善針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的休假保障措施。加強帶薪年休假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職工休息權益方面的法律援助。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國小放春假或秋假。
(四)改善國民旅遊休閒環境。穩步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免費開放。城市休閒公園應限時免費開放。穩定城市休閒公園等遊覽景區、景點門票價格,並逐步實行低票價。落實對未成年人、高校學生、教師、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實行減免門票等優惠政策。鼓勵設立公眾免費開放日。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各地要將遊客運輸納入當地公共運輸系統,提高旅遊客運質量。鼓勵企業將安排職工旅遊休閒作為獎勵和福利措施,鼓勵旅遊企業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給予旅遊者優惠。
(五)推進國民旅遊休閒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休閒公園、休閒街區、環城市遊憩帶、特色旅遊村鎮建設,營造居民休閒空間。發展家庭旅館和面向老年人和青年學生的經濟型酒店,支持汽車旅館、自駕車房車營地、郵輪遊艇碼頭等旅遊休閒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公園綠地等公共休閒場所保護,對擠占公共旅遊休閒資源的應限期整改。加快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建設,逐步完善街區、景區等場所語音提示、盲文提示等無障礙信息服務。
(六)加強國民旅遊休閒產品開發與活動組織。鼓勵開展城市周邊鄉村度假,積極發展腳踏車旅遊、自駕車旅遊、體育健身旅遊、醫療養生旅遊、溫泉冰雪旅遊、郵輪遊艇旅遊等旅遊休閒產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提高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精品線路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開發適合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不同人群需要的旅遊休閒產品,開發農村居民喜聞樂見的都市休閒、城市觀光、文化演藝、科普教育等旅遊休閒項目,開發旅遊演藝、康體健身、休閒購物等旅遊休閒消費產品,滿足廣大民眾個性化旅遊需求。鼓勵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寓教於游的課外實踐活動,健全學校旅遊責任保險制度。加強旅遊休閒的基礎理論、產品開發和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加大旅遊設施設備的研發力度,提升旅遊休閒產品科技含量。
(七)完善國民旅遊休閒公共服務。加強旅遊休閒服務信息披露和旅遊休閒目的地安全風險信息提示,加強旅遊諮詢公共網站建設,推進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商業集中區等公共場所旅遊諮詢中心建設,完善旅遊服務熱線功能,逐步形成方便實用的旅遊信息服務體系。完善道路標識系統,健全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的旅遊交通服務功能,提升旅遊交通服務保障水平。加強旅遊休閒的安全、衛生等保障工作,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健全旅遊安全救援體系。加強培訓,提高景區等場所工作人員、服務人員和志願者無障礙服務技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旅遊休閒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質量,加快旅遊休閒各類緊缺人才培養。
(八)提升國民旅遊休閒服務質量。制定旅遊休閒服務規範和質量標準,健全旅遊休閒活動的安全、秩序和質量的監管體系,完善國民旅遊休閒質量保障體系。倡導誠信旅遊經營,加強行業自律。加強跨行業、跨地區、多渠道的溝通和協調,打擊欺客宰客、價格欺詐等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暢通旅遊休閒投訴渠道,建立公正、高效的投訴處理機制。依法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旅遊休閒市場環境。
三、組織實施
(九)加強組織領導。發展改革和旅遊部門負責實施本綱要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各相關部門要將旅遊休閒納入工作範疇,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以及相關行業協會的作用,共同推動國民旅遊休閒活動發展。
(十)加強規劃指導。要把國民旅遊休閒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相關行業和部門的發展規劃。加強對各地旅遊休閒發展的分類指導,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編制適合本地區旅遊休閒發展專項規劃。城鄉規劃要統籌考慮旅遊休閒場地和設施用地,最佳化布局。
(十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增加旅遊休閒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旅遊休閒設施,開發特色旅遊休閒線路和優質旅遊休閒產品。鼓勵和支持私人博物館、書畫院、展覽館、體育健身場所、音樂室、手工技藝等民間休閒設施和業態發展。落實國家關於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
(十二)加強監督管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本綱要的要求,加強旅遊市場管理,強化綜合執法,確保旅遊休閒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得到有效實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