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劃清界限》

《和孩子劃清界限》

《和孩子劃清界限》由民主與建設出版社於2008年6月1日出版。通過講述生動感人的真實故事,加上細緻深入的推理和分析,探討父母潛意識中的內心恐懼和心理傷痕對於養育孩子的負面影響,介紹“真愛行為”、“心理疆界”以及“訓育”等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並提出給兒童樹立規則、訓育兒童自律的實際操作手段。本書令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極具實用指導價值。

基本信息

作者: 小巫

《和孩子劃清界限》和孩子劃清界限

出 版 社: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6-1
字數: 176000
版次: 1
頁數: 294
印刷時間: 2008/06/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1128430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 >> 親職教育 >> 家教方法

內容簡介

這是小巫繼《讓孩子做主》《給孩子自由》之後,為4歲以上兒童父母撰寫的新作。本書通過講述生動感人的真實故事,加上細緻深入的推理和分析,探討父母潛意識中的內心恐懼和心理傷痕對於養育孩子的負面影響,介紹“真愛行為”、“心理疆界”以及“訓育”等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並提出給兒童樹立規則、訓育兒童自律的實際操作手段。作者身為美國教育學碩士,近年一直關注西方教育和心理學領域的最新成果。本書令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極具實用指導價值。

作者簡介

小巫,美國Rutgers大學教育學碩士,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兩個孩子的媽媽。曾在兩所美國大學任中高級管理職位,兼任美國國務院特約官員翻譯。重新定居北京後,出任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新聞官,兼任駐京外國人話劇團團長。近年來致力於兒童發展、家長心理及親子關係方面的研究和諮詢工作,出版教育系列叢書《讓孩子做主》、《給孩子自由》、《和孩子劃清界限》及《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等。目前在諸多育兒、時尚、心理類雜誌和網站以及中央電視台和中央教育電視台節目中,都能看到小巫的身影。

目錄

陽光小巫(代序)
再版前言開篇:初探訓育
上篇:驅除父母內心的陰影
 我的孩子沒有缺點
 父母內心的恐懼
 到底誰吃虧了?
 更多內心恐懼
 慈祥的虐待
 都是為了誰好?
 誰是成功媽媽?
 養育的目的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父母篇)
 我們都有心理傷痕
中篇:和孩子劃清界限
 什麼是非愛行為
 什麼是真愛行為
 真愛就是這么簡簡單單的一件事
 什麼是心理疆界
 和父母劃清界限
 和孩子劃清界限
下篇:訓育兒童自律
 為什麼要“聽話”?
 世界上最有用的字
 何謂訓育?
 自律四原則
 物不平則鳴(上)
 物不平則鳴(下)
 行為的目的
 首先改變我們自己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兒女篇)
 成長的煩惱
 掌握主動權
 體無完膚
參考書目
網路書評摘抄

書摘插圖

上篇:驅除父母內心的陰影
我的孩子沒有缺點
  我的兒子Sam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妮妮,是個美國小姑娘,比Sam大一歲,原來在我們小區的兒童之家和Sam做過同學,她媽媽在兒童之家當外教。
  兒童之家解散後,妮妮一直沒有上別的幼稚園,而是在家裡跟著媽媽。妮妮的媽媽是單親母親,需要外出教書養家餬口;媽媽上班時,妮妮由鄰居的幾個朋友照看。這些朋友分別屬於幾個美國大家庭,每個家庭都有十來個孩子,成年的孩子在美國工作,未成年的孩子跟著父母在中國。他們的父母也是教師,收入較低,支付不起這邊國際學校高昂的學費,因此所有的孩子都在家裡上學,英語稱做home schooling。
經常照看妮妮的有三個美國少年是兄妹:Matt(16歲)、Chris(15歲)、Annie(13歲)。雖然都是teenagers,這些美國少年比同齡的中國少年顯得更加成熟。他們身上流露出來的那種獨立自律、團結友愛、活潑健康的人格,令大多數在溺愛中長大的中國少年望塵莫及。而且,這些美國哥哥姐姐對妮妮那種愛護和尊重的態度,仿佛已經融入他們的血液之中。我常常暗自感嘆,惟願我們的家長能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半這些兄長對妮妮的態度。
  2004年春天,我們從紐西蘭度假回京後的一個多月里,每天下午從幼稚園出來,Sam就到小區的操場上找妮妮玩兒,我跟那些少年們一起打球。兩個小孩兒特別融洽,甚至還舉行了“婚禮”,“生”了兩個孩子(事後告訴Sam爸爸,他還很遺憾兒子娶媳婦怎么沒邀請他)。
有一天,Sam沒去幼稚園,跟著我在家裡玩兒。到了4點,該去找妮妮玩兒了,Sam騎上他心愛的腳踏車。我對Sam說,如果妮妮要騎你的車,你可不能推妮妮。曾經有一次Sam也是帶著車跟妮妮玩兒,讓妮妮騎了一會兒,把車要回來時妮妮不肯下來,Sam一著急就推了妮妮一把,妮妮從車上摔了下來。操場上是水泥地,摔下來比較危險。這一次,Sam答應不推妮妮,但是也宣告:“我不讓妮妮騎我的車!”
到了操場,我和少年們開始打球。突然間,Sam大哭著來找我,“媽媽我不要妮妮騎我的車!”原來妮妮趁著Sam不備騎上了車,Sam向她要,她不給。我抱著Sam坐在椅子上安慰他。13歲的Annie見狀找到妮妮,說她不應該沒有徵得Sam同意就擅自騎他的車,妮妮也哭起來。我對Sam說,你看,本來你們挺高興的,你不肯跟好朋友分享你的車,結果兩個人都不高興了。Annie拉著妮妮走過來,對妮妮說,你先跟Sam道歉,然後好好問他能不能騎他的車。妮妮小聲道了歉,Sam則跳上車騎走了。我對妮妮說,這輛車是Sam的心愛之物,他從來不讓別人動(包括自己的妹妹),今天才騎了沒多久,還沒過癮呢,你就先讓他騎吧,待會兒他騎夠了,就會讓你騎了。
兩個孩子都不哭了,也不理對方了。Sam騎著車轉磨磨,妮妮躲在一邊的器械上。Sam過來找我,嘟嘟嚷嚷“媽媽你來”,我知道他要什麼,我對他說,妮妮是你的好朋友,你想跟她一起玩兒對吧?你去跟她和解吧。Sam還是吭吭唧唧“我要媽媽跟我”,我說,“不行,媽媽也跟朋友在一起,我離開了球場,朋友們就不能繼續打球了。現在我要回到我的朋友那裡去,他們都在等我,我不能離開他們。你去找你的朋友,解決你們的矛盾。”
  我回去繼續打球,Sam騎著車圍著我們轉了幾圈,每次我都勸他,“Sam離開球場,小心球砸到你身上。”Sam見我這裡沒什麼希望,就慢慢地騎向妮妮。到了她附近又掉轉車頭騎開,三番五次之後,我也不看他了,專心打球。不知道從哪一分鐘開始,這兩個小傢伙又笑成了一團,丟掉的友誼找回來了!
  偶爾想起這件事,我不禁有些好奇,如果換了別人,她會不會有這樣的反應:
  1.Sam不肯跟小朋友分享他的車,媽媽批評他,要求他把車讓給妮妮騎,Sam仍然拒絕,媽媽覺得有些丟臉:我的孩子怎么這么小氣!
  2.Sam哭鼻子,媽媽也批評他:“別人騎你的車又怎么了?這么點小事也哭鼻子?還像個男孩子樣嗎?”心裡頭也挺煩的:我的孩子怎么這么窩囊!
  3.Sam跟妮妮鬧彆扭了,媽媽帶著Sam去求和,要求Sam必須馬上跟妮妮和好,甚至替Sam向妮妮道歉,拉著他們的手放到一起,等等,總之是要參與和解救。如果Sam反抗或者乾脆跑掉,媽媽覺得臉上訕訕的,心裡恨恨的:回家收拾他去!
  4.事後跟朋友們講起來,還免不了抱怨孩子幾句:這孩子,真不懂事!別人家的孩子都挺大方,偏他小氣,還窩囊。你說說,我該怎么糾正他這些個缺點?
《讓孩子做主》和《給孩子自由》出版後,一些朋友和編輯向我反映,有些媽媽在看了我的書後說,“小巫怎么把Sam誇得跟朵花似的,好像Sam渾身上下只有優點沒有缺點!”
我聽了還覺得奇怪:對啊!在我看來,Sam的確只有優點,沒有缺點啊! 後來在育兒論壇上,經常看見“我怎樣才能糾正孩子的某某缺點”一類的文字,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媽媽們對自己的孩子太苛求了!她們忘記了什麼是“正常的孩子”,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的孩子”,結果當然是竹籃子打水,不僅自己傷心失望,孩子也惶恐不安、自卑沮喪。
 先分析一下Sam和妮妮的這次事件:
  1.Sam不肯跟妮妮分享自己心愛的腳踏車,是不是缺點?不是。這是4歲孩子的正常表現。悄悄在“幫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識”一文里這樣解釋: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能夠分享,就是能夠把自己所有心愛的東西給任何人。因為有這樣的誤區,家長常常強迫孩子把最心愛的東西交出來,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她還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最心愛的物品,就如同家長也有比如鑽戒之類的珍寶一樣。有人會強迫你把手上的鑽戒摘下來讓她戴一個星期嗎?那你也不要強迫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愛之物。孩子可能會和小朋友分享很多東西,但他最心愛的物品常常不捨得分享,這並不阻礙孩子分享意識的建立和完善,也並非需要“改正”的“缺點”。
2.Sam的車被妮妮搶走了,他著急得大哭,是缺點嗎?也不是,甚至這是他的進步。妮妮搶走了他的車,他本能的反應是推倒她、搶回來,這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這次他牢記媽媽的教誨,修正了以前的不恰當行為,不肯使用武力,無奈之下,只有哭訴。多么優秀的孩子!我應該表揚他才對啊!
3.Sam和妮妮鬧彆扭了,想和好卻又猶疑畏縮不前,甚至想讓媽媽幫忙。這是缺點嗎?當然不是。這也是正常的表現。孩子的社交技巧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而是在諸多類似的“事件”與實踐中逐漸培養起來的。我是否應該參與其中、幫助Sam呢?這要視他的年齡和“閱歷”而定。如果在3歲之前,我會帶著他找到妮妮,協助他向小朋友表示友好。現在他4歲了,我如果再跟著攪和,就不是幫助,而是阻礙他的成長了,下一次他還是不能夠獨立解決這個矛盾,還是需要依賴家長。
  從這一件具體的事例我們能夠看出來,許多我們成年人看著不合適的表現,其實是與孩子年齡相符的正常行為,是普遍存在’的,我們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如臨大敵。
這些行為需要“糾正”嗎?我不使用這樣嚴重的字眼。當你看完這本書後,就會明白,孩子的有些行為是階段性的,過一陣子就自然消失了;有些行為是孩子內心感受的表現,我們做父母的能夠理解並且包容。所有的行為都有其或顯著或隱蔽的動機,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引起我們的關注、控制我們的情緒以感到自己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幾乎沒有任何一樣行為是他成心“使壞”,是必須嚴陣以待的“缺點”。具體行為具體對待,有些時候是我們成年人的不當導致了他的一些反應。排除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後,還有多少是真正他的“毛病”和“缺點”呢?幾乎沒有。
 所以我說——我的孩子沒有缺點!
  當然這並非意味著孩子是完美的。他還是會做錯誤的事情、出現不良行為,需要我們的寬容、引導和訓育。
可能不少家長心裡頭都暗暗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彬彬有禮、落落大方、慷慨豪爽、人見人愛。小朋友要他的玩具,他痛快地給予:“拿去玩兒吧!”和小朋友鬧了矛盾,他爽快地賠禮道歉、握手言歡、不存芥蒂。不要說天下很少見這樣的“模範”兒童,就是成年人恐怕也很難做到吧?用這樣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除了讓孩子感到自卑、讓家長感到煩惱之外,還能達到什麼建設性的目的呢?再說,就是硬逼出這么個失去了童真的小君子來,唯一獲得滿足的,不就是我們當父母的虛榮心嗎?
 所以,每當孩子表現“欠佳”時,我們最好做到:
  首先,默念幾聲:我的孩子是一個普通的、正常的孩子;什麼“毛病”都沒有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
其次,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理解他的行為,接納他的特性;幫助他、引導他、鼓勵他,避免批評、斥責和強迫。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因為顧全自己的面子,而做出傷害孩子的言行。
一旦把孩子不被我們接受的行為看作是“缺點”,必須“糾正”,我們就把孩子放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上,成了我們的“假想敵”。一旦我們對這些“缺點”宣戰,我們就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淵。
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家長都擔心,如果我不“糾正”孩子的這個“錯誤”,他會不會變得自我中心、難以管教?誰敢說自己的孩子沒有缺點?那怎么得了?誰身上沒缺點哪?說他沒缺點豈不慫恿他自高自大?他還怎么虛心、怎么進步呢?
其實這類擔心來源於家長內心的一種恐懼,這個恐懼的根源在於家長自己,而不是孩子的必然現實。
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而不是把它投射到孩子身上、向孩子宣戰呢?父母內心的恐懼
  一位母親自稱“一個傷心的媽媽”,向大家訴說她的困惑。她給三歲的女兒總結了兩項“缺點”:內向、膽小。具體事例如下:
  其一,某天晚上她帶著女兒在飯館吃飯,飯後要求女兒去收銀台交錢,女兒不願意去,媽媽“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女兒就是不肯。母女僵持了二十多分鐘,最終還是媽媽自己交了款。這件事情讓媽媽“很傷心”,因為她在女兒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得到的結果卻是女兒“連這么點小事都做不好”。
  其二,只要上街,女兒就必須牽媽媽的手,少牽一會兒都不行。給媽媽的感覺是“她非常沒有安全感”。為了女兒,母親辭職回家做了全職媽媽。“平時對她小心呵護的,就怕她沒安全感。我有一個朋友,對孩子遠遠沒我有耐心,可她的孩子上街都自己甩開腿跑,她還比我寶寶小1歲。”寫到這裡,這位母親不由得悲嘆:“這么膽小的寶寶,我該怎么辦啊?”
  3歲的孩子不願意獨自去收銀台交款是很正常的,成年人眼裡的小事一樁,在幼兒眼裡卻是天大的挑戰。如果父母希望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可以每次付款時領著孩子去收銀台,先給孩子做示範,再找機會鼓勵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主動交款,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孩子推到陌生人面前獨立完成一項任務。
3歲的孩子上街喜歡牽著媽媽的手也是很正常的,甚至值得表揚,說明這個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3歲幼兒還不能夠應對四周繁雜的環境,必須依靠父母保障人身安全。那個朋友的兩歲幼兒在街上亂跑,其實很危險。
由此看來,這位母親的傷心顯得有些小題大做。細細問一問,原來是孩子的爸爸比較內向,這是媽媽對丈夫最大的不滿意,爸爸也不喜歡自己的內向性格,因此夫妻雙方都非常期望女兒性子開朗大方。誰知遺傳基因並不以家長的意志為轉移,家長本人的性格在平時的言傳身教當中必定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他們的女兒最終還是像爸爸,內向、拘束、靦腆。媽媽不願意接受丈夫的性格,轉而試圖塑造女兒,甚至問“大人我改變不了,孩子我難道也得無條件地包容嗎?”
讓我們想一想這個孩子的處境:媽媽對自己不滿意,爸爸也對自己不滿意。不滿意什麼呢?自己從父親身上承傳的性格,是自己無法改變的,起碼在三歲這個年紀是沒有能力改變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感受?她會多么地自卑啊!每天生活在父母對自己不滿的緊張氣氛和壓迫感中,她還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嗎?但願她永遠不知道媽媽說過,“說實話,如果孩子長大後真的不是一個大方開朗的孩子,我會失望,雖然我是那么的愛她。”這種不現實的期待和失望足以摧毀一個孩子;這樣說話的母親,恐怕尚未掌握什麼是真正的愛。
不知從何時起,在某些父母眼中,內向變成了一種缺點。人本來就有各種各樣的性格,世界才豐富多彩,人際結構才穩定平和。內向的人自有沉靜、安穩、含蓄的優勢;外向的人則可能由於浮躁、張揚而遭受挫折。但是一些家長不能夠辯證地看待性格差異,急著把內向性格的弱勢與外向性格的強勢相比,害怕自己內向的孩子“吃虧”。
  這屬於典型的父母內心中的恐懼在作怪。父母怎樣槍彈不發地俘虜孩子呢?答案在於父母的潛意識。那些最隱蔽的、最私密的東西,具有最可怕的摧毀力。美國家庭心理諮詢師茱迪絲•布朗說。父母潛意識的力量大大超過在一個家庭中顯而易見的交流。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都有一間貯藏室,裡邊庫存著我們最具威脅性的記憶、情緒和性格趨向,特別是那些我們不願意面對的、試圖遺忘在腦後的、負面的東西。心理學大師榮格將它們統稱為我們的“陰影”。榮格認為,這些潛意識裡的貯存絕非毫無害處,更不會自動銷聲匿跡。我們也許能夠把它們拒之意識門外,但它們依然對我們產生著深遠的影響,這些陰影侵蝕著我們自身和那些與我們親近的人。我們內心中,兩種衝動展開著一場浴血奮戰:把自己缺憾的感受曝露出來畫上句號,或者繼續否認、繼續抗拒。
想要治理自己的心理傷痕、驅除內心的陰影,我們必須把心中積攢的“垃圾”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們具備這樣的勇氣嗎?就像衣櫃裡邊關了一隻惡魔一樣,看它一眼都會令人魂飛魄散。但是我們把它關閉得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強大,我們也就更加膽戰心驚,更加小心翼翼地不去接觸它。
……

插圖

《和孩子劃清界限》插圖

相關詞條

書籍雜誌小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