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

《入殮師》

這是一部描繪生死這一普遍性主題的電影,它訴說著骨肉之情、夫妻之愛、朋友之義以及對工作的自豪,帶來一份別具一格的感動。日本影片《入斂師》不經意間流露出來,沒有多餘的修飾,一切不過生活的常態,卻道出生活的真諦:人生必有其儀式,但從來平淡無奇。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入殮師入殮師

東京某管弦樂隊的大提琴手大悟(本木雅弘飾)所在樂隊的突然解散,無奈之下只好回到故鄉山形縣,偶然看到了這樣一則招聘廣告。大悟覺得工作條件似乎不錯,於是前去面試。面試的地點是一家奇怪的事務所,破舊的屋子裡還放著幾口棺材。自稱是社長的佐佐木(山崎努飾),連大悟的簡歷都沒看一眼,便立即決定錄用大悟。大悟吃驚不已,結巴地問道:“是做什麼樣的工作呢?”社長微笑回答:“入殮。”

在佐佐木的百般勸說下,他勉強接下了工作。回家後,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急切地詢問他找到了什麼樣的工作,大悟不敢明說,支吾地回答是與冠婚葬祭有關的工作。

不久,大悟開始了入殮師的工作,他每天都與佐佐木一起,在晚秋時節的莊內平原上四處奔波。女扮男裝的青年男子、美籍女高中生、失去了女兒的母親、渴望擁有泡泡襪的老奶奶、滿臉唇印安然去世的老爺爺……見識過各種各樣的死者,以及與他們生離死別的人們之後,大悟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體會到入殮師的職責所在。就在這時,美香知道了大悟的真實工作,她丟下一句“真是骯髒!”,就跑回娘家去了。這對幾年前失去了母親、幼年時父親失蹤的大悟來說,美香是他唯一的親人,妻子的離去,令他倍受打擊。但是,大悟的工作信念並未動搖,他決定耐心等待美香回心轉意。春天來了,莊內平原一片生機,大悟已經成為了正式的入殮師,可以一人獨挑大樑。此時的美香已懷有身孕,童年時好友的母親意外離世,不久,美香第一次聽說,自己的父親早在30年前就已經不在人世了。這些事情,令美香的內心產生了動搖。大悟是入殮師,又是自己的丈夫,眼看著自己身邊的不可替代的人們相繼離去,美香又該何去何從呢?


主演簡介

本木雅弘 Masahiro Motoki

本木雅弘本木雅弘

生於1965年12月21日 ,日本埼玉縣
星座: 射手座
1981年憑藉電視劇《B組仙八先生》出道。1989 《226》獲第13屆日本學院獎最佳新人獎 。1992 《五個相撲的少年》獲第35屆日本籃絲帶最佳男主角獎,第16屆日本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4 《最後的歌曲》獲第18屆日本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6 《談談情,跳跳舞》 。1999 《雙生兒》獲第23屆日本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2007年,他和趙薇主演了《夜。上海》,演繹一場短暫、美好的愛情故事。

廣末涼子 Hirosue Ryoko

女, 生於1980年 7月18日 ,日本高知縣高知市帶屋町
星座: 巨蟹座

廣末涼子廣末涼子

95年6月12日,在電視劇《悠長假期》中出演一個任性的鋼琴才女角色,讓人眼前一亮,不久就接拍了一個“固力果”的廣告。96年,她做了一個電台節目,叫《廣末涼子今晚努力吧》,並參演了《將太的壽司》。

98年是涼子的獲獎年,先是在1月8日得到“橫濱電影節”的最優秀新人獎,然後又在3月份得到了“金箭獎”的“新音樂新人獎”和“最優秀新人獎”以及“日本電影獎”的“新演員獎”。年中,她拍攝的電影《唇膏》和《鐵道員》(與高倉健合演)前後上映,下半年,拍攝新影片《秘密》。2000年10月,這部電影遠征西班牙參加第33屆西切斯加泰隆尼亞影展,獲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劇本獎兩項大獎。這是她的演技首次得到國際性的肯定。2001年她演出了熱拉爾執導的由法國影星讓·雷諾主演的電影《綠芥刑警》,這部影片由呂克·貝松擔任監製。

導演簡介

瀧田洋二郎 Takita Youjirou

男, 生於1955年 12月4日 ,日本富山

星座: 射手座

瀧田洋二郎瀧田洋二郎

1986年,瀧田以《不要滑稽雜誌!》一片為契機進軍一般電影界,該片榮獲了當年報知電影獎的最佳影片獎,還在電影旬報的年度十佳作品榜上占據了亞軍的寶座。接著,瀧田幾乎每年都有佳作問世。
他首先推出了一系列喜劇片,1988年的《木村家的人們》、1990的《去醫院吧》都獲得了好評。1992年,瀧田憑藉以幽默的筆觸描繪駐外日本人的作品《我們都還活著》贏得了當年度藍絲帶獎的最佳導演獎。此外,瀧田還有警匪動作片《新宿不眠街》(1993)、偶像愛情劇《秘密》(1999)等作品。2001年,瀧田執導的奇幻時代劇《陰陽師》成為了當年的票房黑馬。從此之後,瀧田開始向時代劇這一領域發展。2002年的《壬生義士傳》是一部通過刻畫新選組一名普通隊員來探討武士道精神的佳作。
2005年,瀧田集結了歌舞伎世家出身的市川染五郎和實力人氣女演員宮澤理惠,推出了融合日本古典藝能特色和西方文化元素的新片《阿修羅城之瞳》。

影片所獲獎項

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2009年日本電影旬報-年度最佳影片
第32屆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高大獎
第63屆每日映畫大獎獲得-日本電影大獎
第32屆日本學院獎,囊括了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13個單元中的10個獎項。
第30屆橫濱電影節最佳電影及導演,廣末涼子及余貴美子更雙雙奪得最佳女配角獎。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影片視點

入殮師入殮師

本片是日本電影第四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影片,之前的三次都是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分別是1951年由黑澤明執導的《羅生門》、1954年由衣笠貞之助執導的《地獄門》和1955年稻垣浩執導的《宮本武藏》

《入殮師》講述了一位新手葬儀助手的成長曆程。這一題材雖說視角奇特但平淡乏味,對導演來說頗難駕馭,而瀧田將它拍得情感綿長、略帶喜劇效果,輕快且感人至深。影片圍繞日本式的葬禮場面展開,織入了夫妻愛、生死觀等一系列雋永的主題,成功地打動了海外的觀眾們。
片中的老入殮師由演技不凡、存在感強烈的山崎努飾演,大悟的妻子美香則由如今已經脫去偶像氣質的廣末涼子出演,老牌名配角余貴美子、《武士的一分》中的笹野高史等也前來加盟。他們以多彩的演技出色地詮釋出這個深厚動人的故事。 音樂大師久石讓也為本片增色不少。他為影片譜寫了以大提琴為主要樂器的背景音樂。琴音時而激越、時而溫柔,仿佛主人公本木雅弘內心的情感之流。這樣的配樂與電影的舞台——山形縣莊內平野相得益彰,充滿自然氣息的四季風景在琴音的烘托下,顯得抒情怡人、格外美好。 每個人都會成為送別之人和被送別之人。這是一部描繪生死這一普遍性主題的電影,它訴說著骨肉之情、夫妻之愛、朋友之義以及對工作的自豪,給人帶來笑、帶來淚,帶來一份別具一格的感動。

幕後製作與花絮

《入殮師》折桂蒙特婁 日本生死故事感動世界

入殮師入殮師

今年九月,當人們都把注意力放在有三位國際級日本電影大師入圍的威尼斯電影節時,不太起眼的《入殮師》倒在不太起眼的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上出人意料地拿到了大獎。
本片導演瀧田洋二郎本是粉紅電影出身,01年憑藉票房黑馬《陰陽師》名聲大振,03年則風格一變拍出古裝人情傑作《壬生義士傳》,該片一舉摘得了學院獎最佳影片的桂冠。瀧田擅於處理瑰麗詭異的奇幻素材,同時也擁有打造平實正劇的高妙手腕。

在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角逐中,幾乎沒人看好的日本影片《入殮師》最終勝出,成為本屆奧斯卡獎中最大的黑馬,這也是日本電影繼1950年代三度摘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之後的首度獲獎。
“我想演入殮師” 緣起於一個執念的電影

說來有趣,本片的誕生緣起自本木雅弘的一個願望——“我想演入殮師”。個性出位的本木雅弘是第十六屆日本學院獎的影帝,曾經參演過《間諜佐爾格》、《雙生兒》等眾多名作。他和事務所的社長談起了自己的這個願望以博取支持,在中澤敏明製片人的協助之下,有關入殮師的電影進入了籌備期。中澤找到了著名的綜藝節目編排人小山薰堂,請他來撰寫劇本。小山薰堂本不是專職編劇,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廣受電視觀眾喜愛的烹調對抗賽節目《料理鐵人》,曾偶爾玩票為電視劇《東京奇妙酒店》寫過劇本。最初,小山由於題材關係拒絕了。後來,本木打聽到同事務所的竹中直人的經濟人和小山是大學同學,便託了關係前來說情。小山被製作方的誠意所動,於是決定放手一試。

小山走訪了寺廟的主持、葬禮會場的工作人員,了解相關知識,還對兩位專業入殮師進行了長達三個多小時的採訪。最後根據這些材料寫成了劇本。

入殮師入殮師

花絮

本木雅弘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苦練大提琴,在山形縣拍外景時,每天晚上都在自己的房間裡練琴。
最初製作方安排廣末涼子出演主人公妻子的同學,後來為了增加她的戲份改成了演妻子美香,為了這個變動,編劇小山薰堂特地重寫了劇本。
小山薰堂寫作時愛聽音樂。在為本片寫劇本時候他聽的是《馬友友演奏莫里康》這張CD,受此影響,他將主人公原來的職業設定成了大提琴手。


原聲配樂賞析

入殮師入殮師

久石讓的配樂和歐美的一些配樂大師是不同的,歐美的配樂大師一般比較偏愛音畫同步似的“對位”關係,他們追求的是音樂“似有似無”,將音樂置於“背景”上的位置,著力讓音樂來渲染環境,音樂甚至和音效等同。而久石讓的配樂是不同的,他配的音樂多數是與畫面平行關係的,看不出明顯的音畫同步的感覺,但事實上此時的音樂卻在著力刻畫著主人公的心理狀態,這就是為什麼日本電影看上去節奏緩慢,但是卻很引人入勝的關鍵所在——音樂成為了片子裡的另一個主角!將音樂參與敘事,這是久石讓配樂的高明之處,從《菊次郎的夏天》再到為奧斯卡獲獎的動畫長片《千與千尋》所作的配樂,無不滲透著這樣的思想。很多歐美的“另類”配樂大師,比如John Barry和Ennio Morricone,他們的配樂就很少音畫同步,而更多的是用音樂參與敘事,用音樂刻畫人物的心理,感染觀眾的聽覺,用聽覺喚醒觀眾內心的共鳴。
《入殮師》中有一個讓大家記憶很深的段落,小林第一次參與入殮儀式以後,夜不能寐,他想到了很多,想到了自己早逝的母親,想到了拋棄家庭和情婦私奔的父親……此時,隨著小林的獨白,鏡頭以第一視角垂直掃過了母親的遺像和一些家什,並最終落在了小林拿出的大提琴盒上。隨後我們聽到了由男主角的扮演著本木雅弘親自演奏的入殮師的主題,此時鏡頭的處理非常巧妙,以一個平行移位的方式由現在聯想到了小林小時候,與此同時配樂在大提琴乾澀的音響上,加入了鋼琴和其他弦樂,凸顯了溫暖的愛的氣息。這段配樂在影片原聲CD里叫《On the record》,在其後的情節中,我們從小林的妻子的口中知道這支曲子是父親最愛聽的。這首曲子最完整的出現則是在影片的最後,在原聲CD里的名字改為了《Memory》。
影片的配樂有一個很容易讓人忽略的主題,在原聲配樂里出現兩次,名字是《Beautiful Dead》,小林參與的前幾次入殮儀式都有這首配樂的加入。配樂兩次出現,第一次出現是佐佐木扮演的老入殮師為一個年輕母親做入殮儀式的情節中,當失去愛人的大男人突然撲在死去的妻子的棺材上失聲痛哭的那一瞬間這首配樂達到高潮。配樂以大提琴和其他弦樂組成的五重奏組開始配樂的主題,淒婉而哀傷,深入細緻的描繪著死者家屬觀看小林做入殮儀式時的複雜心境,讓觀眾感同身受,配樂里的高潮段落使用小提琴升入主鏇律,從小二度上的主題逐步提升,以大跨度而舒緩的配樂描繪著那個大男人最終被小林和佐佐木扮演的老師

入殮師入殮師

傅的入殮師所感染,並失聲痛哭在妻子棺材前的那種五味雜陳。音樂此時早已概括化了!這段配樂第二次出現則是小林為澡堂老闆娘做入殮儀式中出現,主奏樂器從大提琴變為了單簧管鋼琴上的一個富於試探性的動機引入了小林給澡堂老闆娘做入殮儀式時的心理感受,隨後弦樂和單簧管進入,豎琴華麗的撥奏似乎描繪了澡堂老闆娘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這次出現少了幾分悲涼,卻多了幾分憧憬和希望,音樂終結在小林的妻子終於原諒丈夫時的那淺淺的一笑……
影片中另一個閃爍著熠熠光輝的配樂段落,就在所有人都津津樂道的“田壟拉琴”那場戲中。這個配樂段落其實是從聖誕夜小林在NK公司吃雞腿拉琴開始的,小林首先拉奏的是古諾聖桑《聖母頌》隨著畫面的調轉,我們看到了大量剪輯的小林為死者做入殮儀式,看到了小林忙碌的身影,而音樂也從《聖母頌》自然而流暢的變為了入殮師的主題,這段配樂在原聲CD里的名字是《Ave Maria-Okuribito》。在這裡其實導演也通過音樂傳達出了隨著小林工作的深入,他也漸減在內心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了生命的真諦。這段配樂是完整而一氣呵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覺得這段配樂非常好,配樂開始於一部偉大的古典作品,可以說入殮師的主題從某種意義上暗合了《聖母頌》的某些音樂元素,久石讓簡單而順暢的處理這段配樂,不是生硬的將兩個主題拼接在一起,當聖母頌的音樂和入殮師的主題平滑的過渡到一起的時候,音樂由C大調流暢的過渡為了G大調的入殮師的主題,音樂一下變得明朗而開闊起來,此時弦樂適時的加入。由弦樂齊奏開始的入殮師的主題透著一股生命的氣息,活潑而富於希望,尤其是畫面中美麗的白天鵝和春天的那一抹新綠。雖然片子描繪的是入殮的情節,可是卻沒有了一點悲傷的氣氛,此時影片的敘事完全由音樂做主。當這段配樂中的小提琴中提琴加入時,小林賣力的工作,不得不一邊開車一邊吃壽司,這段配樂最終結尾在小林忙完一天的工作出現在家門口發現妻子已經回來的時候……
影片中最讓人潸然淚下的情節無疑是出現在影片最後,小林為父親做入殮儀式的場景中。隨著父親手中小石子的突然掉落,片子最感人的主題《Memory》悄然響起……這段場景沒有一句台詞,一切全都靠音樂來描述,此時導演將小林對父親的回憶與此時小林為父親做入殮儀式的情節,交織在一起,我們看到了那張失焦的父親的臉逐漸清晰起來明朗起來。這段配樂和入殮師的主題是完全一樣,可是卻充滿了脈脈溫情,父子親情在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中蔓延著。當我看到這段情節時早已淚眼婆娑,不僅感動於父親始終未泯的對家庭的歉疚,更感動於影片中音樂主題的呼應。這段相似的配樂主題在片子裡的幾次出現其實都在暗示著小林最終一定要為父親做入殮儀式的,很多人說結尾沒有新意,其實這才是最大的心意!這正是奧斯卡評審最最最看重的一點:人性的回歸!這一點無論是亞洲電影還是歐美電影都會有涉及,尤其是今年奧斯卡的幾部獲獎影片都是以人性的回歸作為主題的,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人性的回歸恰恰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

回到配樂,這段配樂簡單質樸,鏇律如歌,大提琴和鋼琴對話似乎是替代了小林和父親的對話,雖然沒有台詞,卻通過送石子這個情節含蓄地表達了出來。是

入殮師入殮師

否可以這樣說,大提琴這裡其實象徵著父親,而鋼琴則象徵著小林?這段音樂代替主人公之口,或者說超越了主人公當時的心境,小林多么想與父親見最後一面,多么想和父親說說話啊,可是現實,可是隔膜最終讓他只能看到父親僵硬的身體,只能通過撫摸去表達了。此時音樂似乎是虛擬了父子對話,抑或是看到了父子之間本應有的正常關係。此時音樂將主人公的心境描摹的如此深入而透徹,細緻而精雕細刻,糾結而毫不做作。

其實久石讓為《入殮師》所作的配樂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小林澡堂里洗澡的情節里戲謔的配樂,比如小林參與入殮模特的情節中詼諧幽默的音樂,比如小林第一次到NK公司報到時的情節中,有些試探又有些興奮的主題,所有的音樂都非常有特色的渲染著氣氛,烘托著主人公的情感。尤其是片尾字幕的時候,導演為我們展示了一次完整的入殮儀式過程,此時的音樂跳躍而快樂,絲毫沒有一點死亡帶給人的黑暗和悲涼,似乎暗示小林最終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功,同時在家庭上喜得貴子等等,而這一切都在這段鏇律輕快的《Ending》里……
《入殮師》的情節和構架也許是簡單的,傳遞的主題也許是淺顯的,配樂也許是樸素的;可是影片的鏡頭設計卻是獨到的,剪輯和構思卻是精巧的,久石讓的配樂卻是細膩而精深的,影片所探討的人生哲理卻是深沉而樂觀向上。

影片賞析

入殮師入殮師

在東方文化中,由於死與生相對,葬禮等的話題其實還算是一個禁忌,死亡更多地帶有黑暗,消極的意味。在美國,有越來越多的人在生前就為自己買下墓地,而這一切在東方文化中都是鮮見的。小林第一次處理完屍體後,對妻子肉體的摸索也是為了表現其對死亡所帶來的冰冷感覺的恐懼,他迫切地需要感受生命的熱度,以幫助他逃離那些陰暗的情緒。
入殮師主要負責的是葬禮流程中被稱為"小殮"的部分,簡單來說也就是為亡者進行儀容著裝的最後整理,兼有進行“大殮”的職責。一般來說,生活在大城市的基本上沒有機會看到入殮師如何幫助死者整理儀容,可以做的只是挑選死者生前喜愛的衣物,然後交由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處理。
在影片中,導演多次將焦點放在入殮師把遺體的雙腳交叉,用佛珠將雙手縛上,從中國習俗上來說,如果不用線拴住手、腳,死者便會在回老家的途中,被其他的野鬼招引走,也有另一種說法是如果不這樣安置死者,那么死者的靈魂就會出來擾亂活著的家人,如果捆好了再埋,死者就會保佑家人平安。

正如片中余貴美子所飾演的那名女職員所言,無論棺材做得有多么華麗,睡在裡面的感覺其實也一樣,何況死者根本一無所知。葬禮表面上是送別亡者,象徵其走向下一程的儀式。但其實,這一切更多地都是為生者而做,它給了生者最後盡孝,表達愛或贖罪的機會,生者在舉辦葬禮時所挑選的形式用具等,其實都是跟從自己意願。正如片中開頭的第一位死者,最終選擇哪一種性別的化妝,也是由他父母所決定。

能夠將這么沉重的題材,拍得更富於人文關懷。拍攝手法是否高明,橋段是否創新,有時並不是衡量導演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如何用平淡的情節來反覆突顯相對深刻的主題,並能在當中扣入細膩的情感,有時更考功力。  

入殮師入殮師

關於生死的題材與表現方法是很多,但《入殮師》在主題處理的手法上,切入點主要在生者面對親人離別時的情緒反映,通過此來引申出人們的生死觀。以它的中心來看,它強調的是一個對“死亡”的接受過程,因此如果依照部分影迷的意願,太強調深刻的生死意義,感覺上會有點偏離了原定的主題。最起碼,從題材上來講,這是一個突破,每個人都會想到卻沒有落實去拍的主題,滝田洋二郎選擇了將其用這種方式搬上銀幕。

《入殮師》再一次印證了久石讓不愧為音樂大師,用大提琴的演奏來代替安魂曲的鏇律,處理得當,讓人印象深刻。而主角在空曠的野地上演奏大提琴,突顯了他的內心對入殮師所面對的壓力的釋懷,與對死亡恐懼的克服,內心情緒的平靜表現。這是他靈魂深處的安魂曲,也讓觀者在經歷電影前半段的壓抑後找到一個釋放的平衡點。

影片評價

入殮師入殮師

將逝者的遺體納入棺中的入殮師,以這一乍看質樸卻印象深刻的職業為主題,並加入幽默等絕妙的元素,一個伴隨著愛、反映出生活不同側面的電影誕生了。《入殮師》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影片以日本山形縣的莊內平原為舞台,那裡有著日本

名峰“月山”等美麗的自然景色,隨著故事的發展,鏡頭中產生四季美景依次變幻之美。對人生感到茫然、猶猶豫豫地跨進入殮師行業的大悟,由日本影壇實力男星本木雅弘扮演,他恰到好處地表演出音樂家身上的纖細,以及現代日本人最常見的姿態;扮演大悟妻子美香的是年少成名的紅星廣末涼子,廣末用近乎透明的自然流露而出的魅力,演繹出一個對丈夫的工作抱有嫌惡感,最終一點一點理解與尊重他的妻子。

本木雅弘扮演的入殮師,是專門為逝者化妝、舉行入棺儀式的人。為他們穿和服時,“沙沙”做響的聲音,每一個細緻到位動作,簡直是在觀看“匠人工作”的紀錄片一般,《入殮師》已經抵達了美學的極致。這部由瀧田洋二郎執導、小山薰堂編劇的電影,最初可能會讓人覺得,專門為死人舉行入棺儀式這樣的職業很“不乾淨”。不久,觀眾在一個又一個的儀式上,從活著的人那裡,看到了他們與死者之間的故事,便不會再覺得這會是一件髒事了。連最開始完全不能接受自己丈夫新工作的廣末涼子,後來也不得不對這一行業刮目相看。

片中扮演入殮師前輩的山崎努,就好象出現在伊丹十三電影中好吃的食物一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入殮師,與買賣食品的人沒什麼區別,他們都是有著特殊存在意義的人群。人類的“生”與“死”,有著同樣深刻的意義,這個意義大過生命過程中的一切。入殮師是創造“死亡儀式”之美的人,前去參加葬禮的人,看到與自己相識的人,能夠如此安詳、如此平靜,不可能不為之動容落淚。同時,影片還記錄下山形縣莊內平原四季變幻的自然景色,如同是在欣賞藤澤周平的文學作品一樣,是一部美麗的片子。


其他相關小說《入殮師》簡介

入殮師入殮師

電影《入殮師》的同名小說《入殮師》在日本由著名的出版社國小館出版。

中文小說《入殮師》由北京的東方出版社引進,並於2010年4月出版。

作者: (日)百瀨忍 著,吳彤彫 譯
出 版 社: 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4-1
字數: 109000
I S B N : 9787506038119

小說《入殮師》目錄

引子
照片中的他和躺在棺材裡的“她”,究竟是哪一個真正死去了呢?是兩個人都死了?還是兩個人都不是死者原本的模樣?
“從東京回到山形鄉下已經快兩個月了,自己到底幹了些什麼啊?”

第一章 幻滅
大悟好不容易當了四個月的大提琴藝術家,竟然如此短暫,一瞬之間就成為回憶了?眼下,猶如處在隧道深處,看不到出口,看不到一絲光亮。

第二章 彷徨
“什麼?不問年齡,還保證優厚薪酬?” 一聽“遺體”這個詞大悟立刻毛骨悚然,這玩意兒,掙多少錢也不是自己能幹的活兒啊……

第三章 迷惘
現在的大悟是一個一籌莫展的可憐蟲,在連電梯都沒有的破舊大廈里,在陰氣瘮人的攝影室里出演穿紙尿褲的死人……不願正視的現實愈發強烈地齧咬著他那顆破碎的心。

第四章 掙扎
……難到自己是在經受某種特殊的考驗?……難道是對自己沒能送母親最後一程的報應?……以琴為伴,以琴為樂,以琴生活,為什麼沒有這樣的人生呢?

第五章 猝離
“髒!別碰我!”美香閃開大悟。一陣心酸,她眼淚奪眶而出。這是結婚以來大悟第一次看到美香流淚。

第六章 體悟
冬天原來就是如此寒冷。能這樣輕鬆談笑般地說這段往事,大悟經過了三十多年歲月……。

第七章 新生
“……死並不意味著終結,而是超越,是穿過一扇門,走向下一段旅途!一路走好,我們還會再見!”

第八章 釋懷
……從不需要提起,永不會忘記……


相關詞條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名單

最佳電影:《十月圍城》|最佳導演:陳德森|最佳編劇:羅啟銳
最佳男主角:任達華|最佳女主角:惠英紅|最佳男配角:謝霆鋒
最佳女配角:葉璇|最佳攝影:黃岳泰|最佳剪接:鄺志良陳志偉
最佳美術指導:麥國強|最佳新演員:李治廷|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吳里璐
最佳動作設計:董瑋李達超|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十月圍城》主題曲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歲月輕狂”| 最佳音響效果:Burgess吳江
最佳視覺效果:吳炫輝鄭志盛譚啟昆最佳亞洲電影大獎:《入殮師》
專業精神獎:鄒林|終身成就獎:劉家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