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田石》

《中國青田石》

青田石硬度遠較玉珉為低,約為2度。素以質地晶瑩,色感雅麗,硬度可人著稱於世。自被先民認識以來,有趣地走過了一條物美價廉、充珉替玉,到邁珉勝玉、令玉稱臣的堂皇道路。因僅產於浙江省的青田縣,故名青田石。青田石材的被利用至少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歷史。六朝之際,即有以其鐫刻的拙樸臥豬作殉葬明器。然以余之陋見,彼時之石皆得之表層,而非采自深處,故缺乏洞石的溫潤可愛。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副標題:名石·名雕·名家
《中國青田石》《中國青田石》

作者:陳慕榕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14468

內容簡介

說到石頭,誰都會以為是平凡尋常之物。它無處不在,俯拾可得,何奇之有?何貴之有?可是,實不盡然。而今在談到青田石時,不用說國人皆知,聲名蜚然,即使是走出國門,質之外人,就中也不乏知曉其聲價者。它的存在,使石頭高貴神聖了起來。就石而言,青田石堪稱石中俊傑。
青田石硬度遠較玉珉為低,約為2度。素以質地晶瑩,色感雅麗,硬度可人著稱於世。自被先民認識以來,有趣地走過了一條物美價廉、充珉替玉,到邁珉勝玉、令玉稱臣的堂皇道路。因僅產於浙江省的青田縣,故名青田石。
青田石材的被利用至少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歷史。六朝之際,即有以其鐫刻的拙樸臥豬作殉葬明器。然以余之陋見,彼時之石皆得之表層,而非采自深處,故缺乏洞石的溫潤可愛。
清初周亮工在所撰的《賴古堂別集印人傳》里,有一段關於青田石用途的記載,稱“金陵人類以凍石(青田)作花枝葉及小蟲,嬉為婦人飾,即買石者亦充此等用。”

價值

很有價值。一、說明青田石中的凍石,在明季已得到廣泛的開採和套用。二、說明青田石已具有超越地區一隅的大市場,千里外的南京即是其市場之一。三、證實青田石的用途是製作成民間衍用的飾物或玩件,以其類玉的外觀及其低廉的價格,滿足低層人士的需求。

產生過程

青田石的大彰於世及登文人雅士之室,當在明代中葉。當時由於篆刻大家文彭偶以青田石充作印材,替作金屬、牙骨印材之用。偶然的嘗試,居然石破而天驚,有意無意間爆發了一場篆刻用材的大革命。宜於奏刀、刻者稱便的青田石引入篆刻領域,使宋元以來有治印雅興、面對堅頑銅印又興敗氣餒的文士群,終於尋覓到了自篆自刻的理想印材,從而調動、激發出文士們前所未有的刻印熱情。文彭的倡導,時代的需求,文士的期盼,一時間,以石材刻印的風氣應運而生,風靡天下。這是發生在明末士林藝苑中的一件大事(恕我不於此文中作具體的闡述)。所以,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青田石在篆刻領域的套用和推廣,使沿襲了20個世紀的銅印時代壽終正寢,代之以文士為主體、個性為特徵、流派紛呈、名家輩出、生機勃然的石章時代。可見,以石替銅,印起八代之衰,在皇皇中國印章史里,青田石自有其不可磨滅的劃時代貢獻。
幸運的青田石,因時日的推移,用途益廣,妙處益顯,知音益眾。它既是雕件藝術的載體,又是印材的最佳石選。
以雕件論,六朝時的各式臥豬,乃至今天猶能見到的明代少許的工藝品,其施藝水平都還處於實用為旨的階段。雖具拙樸之美,而畢竟鈐有初生期欠成熟、少文化的烙印。青田石雕件的趨於精美是在清乾嘉以後,惜名工巨匠皆不可考,物存名佚,殊為可惜。近半個世紀,青田石雕真正地成為一種文化的構築,其雕刻技能、風格塑造、情趣意境,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美侖美奐程度。這跟政府的大力組織倡導,加強文化與藝術的叩撞,特別是與圈內外的行之有效的觀摩切磋,安定、優越的創作環境與求高求精的追求相關。總體來說,青田石雕自成流派,而眾多名工又各立徑畦。基調體現為守實而尚意,精妙而大器,細膩而見難度,抓形而見神采。手法則不主故常,圓雕、鏤雕、高淺浮雕、線刻交替為用。以其嫻熟而不同凡響的相石、開坯、雕琢、封蠟、潤色工序,使青田石雕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海內外公私藏家青睞的重寶。作為當代青田石雕件的主將,林如奎、周伯琦、倪東方張愛廷都是各具個性、各懷絕技的高手。
以印材論,上品的青田本身即是藝術品。毋論其質地凍或非凍,石性皆清純無滓,“堅剛清潤”、“柔潤脫砂”,最適於受刀聽命,最宜於渲泄刻家性靈,因此是印人最中意、信賴的首選印石,古來第一流印人無不樂於選用青田石奏刀即是一大明證。此外,歷來印人對它石中看不中用的批評也反證了青田印材是其親密的至友。
青田石是一泛稱。其因產區、坑洞的有別而品類繁多,各呈風貌性情。最早艷名於世的是燈光凍,它若封門清、蘭花凍、五彩凍、藍花釘、醬油凍、黃金耀等亦是箇中佳品。青田佳品,品類數十,而其主調尚清、尚淡。即便是紅、綠、藍、赭、紫、黃諸色,也似退盡火氣,決無火爆刺眼之弊。又,青田石即便是其色大別,而磨出之石粉皆呈白色,此也迥別於它地之石。我素愛青田印石,先後入藏頗豐,興來置諸石於畫案,亦蒼亦翠,間赭間黛,或赤或紫,百面千態,和而不犯,同中有異,具雍容嫻靜之姿,無取寵獻媚之貌。我觀石,石觀我,我玩石,石玩我,兩相知,兩相依,不知晝去,不知老至,自有一種百看百回頭的痴迷。
石不能言最可人。在我的心目中,除了對青田石的愛戀,對壽山中的佳石,也多中意。壽山石與青田石是極具對比意義的一時瑜亮。壽山主調尚艷、尚濃。田石、坑頭、山石,姿色多方,七彩流光,顯示出撩人的美麗。故而,我嘗喻之美人,青田如浣紗女西施,壽山如楊貴妃玉環。喻之丹青,青田若水墨,典雅秀妍,一派清光;壽山如重彩,濃妝艷抹,氣象華貴。喻之香茗,青田如雨前獅峰,青碧欲滴,芬芳撲面;壽山似安溪烏龍,馥郁甘洌,回味無窮。要之,青田、壽山皆石中之翹楚,令刻家和藏家心蕩神移,是得一望二,嫌少欠多的尤物。然純以刻印出發,則吾依舊是唯傾心於青田。
要言之,青田石是無可挑剔的佳石,它的身上記錄著許多神話般的真實故事——經久不衰、轟轟烈烈。惜乎,明清以來,我們受用它,鍾愛它,卻很少有相應的專著去紹介它、總結它,使其蒙受了無奈的孤獨和寂寞。這是一個理論滯後於業績的歲月彌久的遺憾。前些年,我讀到幾本關於青田石的著作,心竊喜之,然其間掛一漏一,以點概面,又不足以解渴,總還有著錄的份量遠遠配不上功績卓著的青田石的缺憾。丙子夏,老友陳慕榕先生自故里青田枉顧敝廬,出視新撰著作《中國青田石》。全書構思完備,鉤陳索幽,論古道今,力求翔實,圖文並茂,足資研習,堪稱是一部有份量的紹介青田石史、藝史的力作。瀏覽一通,若清泉之注心田,精神為之一爽。相信它的面世,必能贏得讀者的青睞。我可以負責地說,慕榕先生在青田石的研究和推介上已成功地跨出了新的一步。我們感謝他做了一件填補石史空白的好事情、大事情。我深信,石性通人,青田石也會真摯地感謝他。

作用

話說“青田”
黑青田封門清豬肝紅蜜蠟黃金玉凍冰花燈光凍奇石萬千沙孟海題>>>更多
青田石雕
臥豬瓜形水盂(修復)墓志銘五福臨門三勿猴鳳凰牡丹瓶聖觀音>>>更多
青田石章
篆刻:何震(~1604年)篆刻:梁袠(~1644年)>>>更多
石雕郵票
青田石雕郵票四枚首日封周伯琦青田石雕郵票紀念冊林如奎張愛廷>>>更多
名石選介
方章龍紐隨形章鳳紐隨形章“踏遍青山人未老”章象紐章微刻章>>>更多

工具書概覽

工具書是專供查找知識信息的文獻。它系統匯集某方面的資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編排,以供需要時查考用的文獻。本期任務就讓我們來盤點這些我們熟悉或不熟悉的百科工具書。

《中醫大辭典》
《佛教大辭典》
《鄧小平理論辭典》
《宋詞大辭典》
《中外戰爭戰役大辭典》
《中國青田石》
《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南亞大辭典》
《兒科學辭典》
《中國典故》
《歷代避諱字彙典》
《珠寶首飾評估詞典》
《中國書畫鑑賞辭典》
《西藏歷史文化辭典》

《簡明古漢語字典》
《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
《中國文學大辭典》
《數學辭海》
《中國歷代科技人物錄》
《中國藥膳大辭典》
《英漢戲劇辭典》
《澳大利亞教育詞典》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辭典》
《古漢語知識辭典》
《諸子百家大辭典》
《黃帝內經大詞典》
《世界詩學大辭典》
《現代藥學名詞手冊》
《袖珍新特藥手冊》
《中國象徵辭典》
《世界文化詞典》

《中外關係史辭典》
《方法大辭典》
《毛澤東大辭典》
《物業管理辭典》
《古漢語虛詞詞典》
《歷代名人室名別號辭典》
《中國詞學大辭典》
《簡明道教辭典》
《 中外歷史人物詞典》
《石油技術辭典》
《獸醫大辭典》
《中國工藝美術大辭典》
《新疆民族辭典》
《中國藥材經驗鑑別辭典》
《簡明教育辭典》
《家用民間療法大全》
《臨床綜合徵詞典》

《 投資大辭典》
《中國古今姓氏辭典》
《古代散文百科大辭典》
《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
《中華酒文化辭典》
《中國古代書法家辭典》
《中外影視大辭典 》
《軍事大辭海》
《中華法學大辭典》
《現代漢語知識辭典》
《世界法律思想寶庫》
《古漢語成語典故詞典》
《簡明同義反義詞典》
《現代北京口語詞典》
《馬克思主義大辭典》
《聖經語彙詞典》
《現代設計辭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