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廬

敝廬

敝廬,讀音為bì lú,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破舊的房子,亦作謙辭。

基本信息

解釋

破舊的房子。亦作謙辭。

出處

1、《禮記·檀弓下》:“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2、晉陶潛《移居》詩之一:“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席。”

3、唐岑參《下外江舟懷終南舊居》:早年好金丹,方士傳口訣。敝廬終南下,久與真侶別。

4、唐 宋之問《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敝廬嵩山下,空谷茂蘭芷。悠悠南溟遠,采掇長已矣。

5、唐儲光羲《吃茗粥作》:淹留膳茗粥,共我飯蕨薇。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6、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二回:“主公玉趾下臨,敝廬增色。賤妾備有蔬酒,未敢獻上。”

7、明文徵明的《拜年》: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8、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序》:“予所居先人之敝廬,西為小圃,有池焉。”孟浩然有詩云: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9、易宗夔 《新世說·雅量》:“ 徐竹逸 與弟 竹虛 獨守敝廬,晝則力田,夜不廢讀,儼如太平之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