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空空飛彈

“魔術”空空飛彈

R.550“魔術”紅外近距格鬥飛彈於1969年開始設計,1975年正式裝備法軍,曾出口到18個國家,性能比美國早期的“響尾蛇”AIM-9B、D要好。1985年,法國開始裝備R.550“魔術”的改進型“魔術”2,性能略優於美國的AIM-9L。兩型彈都採用紅外製導,“魔術”2型導引頭可與機上雷達同步,發射前即已跟蹤目標,可全向攻擊。

基本信息

試驗生產

R550(Magic)“魔術”近距空空飛彈R550(Magic)“魔術”近距空空飛彈

“魔術”空空飛彈是法國馬特拉公司在60年代中後期研製的專門用於中低空近距格鬥的空空飛彈。1966年11月根據法國空軍提出的空中格鬥要求開始方案設計,1967年進行可行性論證,1969年開始研製,1970年底生產出樣彈,1972年1月在朗德試驗中心開始對飛彈進行各種發射試驗,其中包括制導發射、模擬格鬥狀態下對機動目標發射以及各種使用條件下發射,總計30多次,1973年開始全面研製並由“幻影”Ⅲ戰鬥機首次試射,1974年法國空軍裝備部對飛彈作了發射試驗鑑定,1974開始生產交付,1975年開始服役,月生產量100枚,1985年停產,共生產8188枚,1985年單價7.5萬美元。

改進型號

R550(Magic)“魔術”近距空空飛彈R550(Magic)“魔術”近距空空飛彈

1978年開始在“魔術”R550基礎上改進並於1985年開始服役的飛彈,稱之為“魔術”2,而基本型“魔術”R550則稱之為“魔術”1。由上述2種型號構成的現役“魔術”R550系列空空飛彈,除裝備法國空/海軍戰鬥機外,還大量外銷出口,“魔術”1飛彈曾在1980年由伊拉克蘇制米格戰鬥機用於與伊朗的F-4和F-14戰鬥機的空戰,並將其各擊落1架,後在1982年由阿根廷空軍的法制戰鬥機用於英、阿“馬島衝突”,戰果不詳;“魔術”2飛彈曾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由多國部隊用於攻擊伊拉克飛機,後又在1995年波赫戰爭中使用。據稱,馬特拉公司在1993年計畫研製“魔術”3,但未見該公司報導確認。

“魔術”空空飛彈採用雙鴨式氣動外形布局,4片固定式切梢三角形前翼位於飛彈頭部,其後為4片活動式前段梯形/後段三角形組成的舵面,4片後掠梯形鏇轉式彈翼位於飛彈尾部,各翼面和舵面呈十字形配置並位於同一平面,飛彈的俯仰和偏航由兩對舵面偏轉進行控制,橫滾由俯仰舵面差動偏轉進行控制,橫滾穩定由彈翼鏇轉保證。電動舵機控制舵面最大舵偏角±20°,前翼和舵面翼展均為460mm。

結構特徵

R550(Magic)“魔術”近距空空飛彈R550(Magic)“魔術”近距空空飛彈

“魔術”空空飛彈在內部結構上分為由卡箍相連的前、後兩個艙段:前艙段又稱為制導控制艙或電子艙,內裝導引頭、電子組件、伺服機構、電池、自動駕駛儀和紅外近炸引信;後艙段內裝戰鬥部和火箭發動機。紅外導引頭採用氮氣致冷的銻化銦光敏元件,工作波長3~5μm,最大跟蹤偏轉角±30°,最大跟蹤角速度大於30°/s,有兩套伺服機構,各有其電機、陀螺、力矩馬達、角感測器、基準信號發生器和單獨的信息處理電路,電氣組件包含1個測量進動速率的陀螺、2個控制陀螺進動的直流電機和2個測量飛彈過載的線性加速度計,電源為銀鋅高能電池。

紅外近炸引信包含紅外探測器、點火線路和自炸線路,作用距離8m,只有在飛彈離機後超過1.7s且縱向加速度達到一定值時才能引爆戰鬥部。除紅外近炸引信外,觸發引信和飛彈飛行25s後接通的自炸裝置均可引爆戰鬥部。預製破片式戰鬥部總重2.5kg,內裝澆鑄切割炸藥,重4kg,破片數900塊,飛散角很小,有效殺傷半徑10m 。固體火箭發動機內裝含有鋁粉的聚丁二烯複合推進劑,重21kg,燃燒時間2s,總沖5000dNs,最大推力3800dN。

主要特點

“魔術”空空飛彈的主要特點是,首次採用低阻大過載雙鴨式氣動外形布局,使舵面偏轉的力矩和回響時間減少、增大舵面效應並提高與其產生的氣流分離相適應的最大平衡攻角,為避免俯仰舵面的差動偏轉而產生的反向氣動力矩對彈翼的干擾,彈翼固定在一個能繞彈體縱軸鏇轉的套筒上,載飛時通過大型軸承和鎖鍵鎖住不動,發射後能自由轉動使飛彈橫滾穩定,從而獲得近距大過載發射和格鬥能力。載機在高度9km以上和以下發射飛彈時的最大過載分別為5~7g和3g,飛彈橫向過載達到35g,離軸發射角達到±35°,均超過美國“響尾蛇”空空飛彈

此外,在彈體設計上保證其發射架與美國“響尾蛇”空空飛彈使用的發射架有通用性,使飛彈具有廣泛的裝備套用潛力,利於外銷出口;在導引頭和電子線路設計上亦有許多創新之處,如位標器光學系統僅採用1個活動部件,即慣性很小的初級平面反射鏡,從而加快了掃描速度;調製器和信號處理器的設計具有抗干擾和目標分辨能力,不會跟蹤背景中的假目標。

系統參數

R550(Magic)“魔術”近距空空飛彈R550(Magic)“魔術”近距空空飛彈

最大射程 4km(“魔術”1,H=5km)
 6km(“魔術”1,H=1.2km)
 10km(“魔術”2)
最小射程 500m
最大速度 M3
使用高度 21000m
最大過載 35g(“魔術”1)
 50g(“魔術”2)
制導系統 單元被動紅外(“魔術”1)
 多元被動紅外(“魔術”2)
引信 紅外近炸引信/觸發引信(“魔術”1)
 主動雷達近炸引信/觸發引信(“魔術”2)
戰 斗 部 破片式,重12.5kg(“魔術”1)
 破片式,重13kg(“魔術”2)
動力裝置 1台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重 90kg(“魔術”1)
 89kg(“魔術”2)
彈長 2.74m(“魔術”1)
 2.75m(“魔術”2)
彈徑 157mm
翼展 660mm

盤點世界著名空空飛彈

空空飛彈與地地飛彈、地空飛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蘇聯AA—1空空飛彈
AA—2空空飛彈
蘇聯AA-3空空飛彈
前蘇聯AA—4空空飛彈
蘇聯AA—5空空飛彈
蘇聯AA—6空空飛彈
蘇聯AA—7空空飛彈
蘇聯AA—8空空飛彈
蘇聯AA-9空空飛彈
俄AA-10系列空空飛彈
蘇聯AA—11空空飛彈
AA-12空空飛彈
俄羅斯KS-172超遠
R—37
俄羅斯“環礁”空對空飛彈
“阿莫斯”空對空飛彈
“弓箭手”空空飛彈

“蝮蛇”空對空飛彈
俄羅斯AS-15KENT
AIM-7“麻雀”空空飛彈
AIM-9響尾蛇飛彈
“不死鳥”AIM-54空空飛彈
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AIM-132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
美國RIM-7M飛彈
AIM-4“獵鷹”空空飛彈
“獵鷹”AIM-47A
“超獵鷹”AIM-4E
超獵鷹AIM-4F
“核獵鷹”AIM-26
AIM-9L空空飛彈
AIM-9X響尾蛇飛彈
不死鳥AIM-54A空空飛彈
“不死鳥”空對空飛彈

“麻雀”空對空飛彈
“米卡”空空飛彈
“魔術”空空飛彈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D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F
“瑪特拉”R-530近距空空飛彈
“三菱”AAM—2飛彈
日本AAM—L空空飛彈
日本AAM—3空空飛彈
“天空閃光”空空飛彈
近距空對空飛彈IRIS—T
以色列“怪蛇”Ⅳ空空飛彈
彎刀近程空空飛彈
空對空飛彈“U達特”
“阿斯派德”多用途的飛彈
霹靂-11空空飛彈
“怪蛇”5空對空飛彈

“天劍”空空飛彈
“蜻蜓”系列空對空飛彈
天劍—Ⅱ型空對空飛彈
“天劍”Ⅰ型空空飛彈
SD-10中距空空彈
霹靂8近距空空飛彈
霹靂12中距空空飛彈
中國TY-90空空飛彈
霹靂-1空空飛彈
霹靂-3空空飛彈
霹靂-9空空飛彈
“火閃”空空飛彈
霹靂-2空空飛彈
霹靂-5空空飛彈
霹靂-4空空飛彈
霹靂-7空空飛彈
以色列巨蟒4空空飛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