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所”集中營

“中美合作所”集中營

“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設於重慶西北部歌樂山下縱橫10餘公里的群山之中,由國民黨特務頭子、軍統局局長戴笠任主任,美國海軍部派遣的少將梅樂斯任副主任。

簡介

“中美合作所”集中營
“中美合作所”集中營“中美合作所”集中營
在40年代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寇“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後,美國政府為了從國民黨當局那裡獲取對日作戰的情報,雙方簽訂了秘密協定,於1942年組建,1943年7月正式成立了一個情報機關“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簡稱“中美合作所”。
中美合作所由國民黨特務頭子、軍統局局長戴笠任主任,美國海軍部派遣的少將梅樂斯任副主任。
“中美合作所”設於重慶西北部歌樂山下縱橫10餘公里的群山之中,建築房屋800餘間,將包括渣滓洞、梅園、楊家坪、造石場、白公館、五靈觀、紅爐場、王家院子、熊家院子、小揚公橋、朱公館、步雲橋、嵐埡等地在內的大片土地劃為禁區。在這個特殊禁區內,有戴笠、梅樂斯的宅院,有2000多名中美特務的宿舍、辦公廳、餐廳、跳舞廳、大禮堂、軍火庫、倉庫,以及關押革命進步人士的渣滓洞、白公館等多處監獄。當時,這兒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中美特務如狼似虎,橫行一時。
“中美合作所”一方面對日進行“特種戰爭”和“心理作戰”,另一方面則是由美國為國民黨當局訓練特務。該所除在其舉辦的兩期正式訓練班中培訓了具有特種技能的專門特務1000多人外,還集訓了軍統局的“忠義救國軍”、別動軍的武裝特務三、四萬人。自抗戰勝利後,這裡便完全成了國民黨政府專設關押、刑訊、殘殺革命人士和共產黨人的罪惡機構。
1943年底,“中美合作所”改為第一看守所,設牢獄20餘個,白公館和渣滓洞為其中最大兩個。在這兩座牢獄舊址內,有大量的實物和國片,記載著美、蔣特務大肆迫害革命人民的罪行。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在這兩座牢獄裡殺害的知名人士中,有當時的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羅世文,中共川西特委、軍委負責人車耀先,華鎣山武裝起義領導人鄧惠忠,優秀共產黨員江竹筠、許曉軒;還有抗日愛國將領楊虎城及其妻、兒3人,國民黨中央原候補監察委員、在共產黨影響下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薛傳道;有歸國華僑廖瑞卿等。新四軍第一任軍長、抗日名將葉挺,也曾被秘密關押在這裡,1949年11年27日,國民黨撤離大陸以前,對被囚禁在這裡的331位革命人士進行了殘酷的集體大屠殺,製造了慘絕人寰的“一一·二七”大血案。
重慶解放後,人民政府在這裡修建起烈士墓,屹立起革命烈士紀念碑,蒐集整理了烈士們的革命事跡,並將原“中美合作所”舊址闢為展覽館,以供人們緬懷和學習烈士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英勇獻身的精神。

圖片列表

門票情況
  • 免費
  • 注意事項:在進口處免費領取門票,憑票進入參觀。
交通提示
  • 特別提醒:由於烈士墓、渣滓洞、白公館三點距離較遠,且多為崎嶇爬坡山路,景區工作人員會提示非團隊遊客,可乘坐往返專線客車,每人20元。
相臨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