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國,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東、北部鄰敘利亞,南界巴勒斯坦、以色列,西瀕地中海。習慣上稱為中東國家。黎巴嫩曾為法國殖民地,1943年11月22日正式獨立,首都貝魯特,面積10452平方公里,人口3,727,703(2000年)。海岸線長220公里。沿海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溫暖。全境按地形可分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東側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東側的貝卡谷地和東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縱貫全境,庫爾內特—薩烏達山海拔3083米,為黎最高峰。河流眾多,向西注入地中海。利塔尼河為全國最長河流。

基本信息

簡介

巴嫩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Lebanon) ,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東、北部鄰敘利亞,南界巴勒斯坦、以色列,西瀕地中海。海岸線長220公里,全境長193千米,寬56千米。沿海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溫暖。黎巴嫩國旗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旗面上下為紅色,中間為白色。白色部分中央是一棵香柏樹,它在《聖經》中被稱為植物之王。紅色象徵自我犧牲,白色象徵和平,雪松代表挺拔,堅強及純潔,永生。國徽呈盾形。盾面上為斜置的國旗圖案,周圍有白色綬帶,底部的白色飾帶上分別用阿拉伯文和法文寫著“黎巴嫩共和國”。絕大多數為阿拉伯人。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法語、英語。居民54%信奉伊斯蘭教,主要是什葉派、遜尼派和德魯茲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馬龍派、希臘東正教、羅馬天主教和亞美尼亞東正教等。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法語、英語。首都,貝魯特 Beirut,人口約180萬(2006年),7月平均最高氣溫32℃,1月平均最低氣溫11℃。黎巴嫩共和國
黎巴嫩共和國(TheRepublicofLebanon),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東、北部鄰敘利亞,南界巴勒斯坦、以色列,西瀕地中海。海岸線長220公里,全境長193千米,寬56千米。沿海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溫暖。黎巴嫩國旗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旗面上下為紅色,中間為白色。白色部分中央是一棵香柏樹,它在《聖經》中被稱為植物之王。紅色象徵自我犧牲,白色象徵和平,雪松代表挺拔,堅強及純潔,永生。國徽呈盾形。盾面上為斜置的國旗圖案,周圍有白色綬帶,底部的白色飾帶上分別用阿拉伯文和法文寫著“黎巴嫩共和國”。絕大多數為阿拉伯人。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法語、英語。居民54%信奉伊斯蘭教,主要是什葉派、遜尼派和德魯茲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馬龍派、希臘東正教、羅馬天主教和亞美尼亞東正教等。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法語、英語。首都,貝魯特Beirut,人口約180萬(2006年),7月平均最高氣溫32℃,1月平均最低氣溫11℃。

重要節日

烈士節(5月6日)、建軍節(8月1日)、獨立節(11月22日,1943年)、國慶日(11月22日,1943年)。黎教派眾多,各教派重要節日均為國家法定節日。

地理

位置

黎巴嫩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國面積10452平方公里。位於西亞南部地中海東岸。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交界,南部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西瀕地中海。海岸線長220公里。

地形

黎巴嫩全境按地形可分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東側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東側的貝卡谷地和東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縱貫全境,庫爾內特—薩烏達山海拔3083米,為黎最高峰。河流眾多,向西注入地中海。利塔尼河為全國最長河流。

環境氣候

屬熱帶地中海型氣侯。沿海一帶夏季氣侯炎熱潮濕,冬季溫暖,高山地區積雪可達4—6個月,大部分地區10—4月為雨季。沿海平原和貝卡谷地7月平均最高氣溫為32℃,1月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7℃和2℃。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山區為1200毫米以上。

資源

礦產資源少,且開採不多。礦藏主要有鐵、鉛、銅、褐煤和瀝青等。已經證明黎巴嫩與賽普勒斯期間海域有石油和天然氣,據黎巴嫩當地媒體報導,該海域石油儲量6.6億-8.6億桶,天然氣儲量達20萬億-90萬億立方英尺。

人口

400萬(2000年)。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還有亞美尼亞人、土耳其人、希臘人等。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法語和英語。居民約54%信奉伊斯蘭教,主要是什葉派、遜尼派和德魯茲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馬龍派、希臘東正教、羅馬天主教和亞美尼亞東正教等。

行政區劃

全國分八個省:貝魯特省、山區省、北方省、南方省、貝卡省、納巴蒂亞省、阿卡省、巴爾貝克--赫爾梅勒省。省下共設25個縣,縣下設鎮。截止2014年首都貝魯特(Beirut)人口約150萬人,占黎全國人口的40%,是黎政治和經濟中心,也是中東著名的商業、金融、交通、旅遊和新聞出版中心,1975年內戰爆發前被稱為“中東小巴黎”。
黎巴嫩行政區劃包括6個省(括弧內為首府):貝魯特省(貝魯特)、黎巴嫩山省(巴卜達)、北部省(的黎波里)、貝卡省(扎赫勒)、奈拜提耶省(奈拜提耶)、南部省(賽達)。
首都貝魯特(Beirut),人口約200萬。7月平均最高氣溫32℃,1月平均最低氣溫11℃。

首都

黎巴嫩黎巴嫩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人口約150萬。

貝魯特是地中海東岸以其獨特建築風格與氣候環境並美而聞名的海濱城市。在內戰前為中東著名的商業、金融、交通、旅遊和新聞出版中心,有東方巴黎之稱。十多年的戰亂使整個城市遭到嚴重破壞,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重建。

1975年黎巴嫩內戰爆發後,貝魯特被一分為二,從北部的貝魯特港經中心商業區沿大馬士革路到東南郊,形成一條長約6公里、寬約200米的無人區(人稱"綠線")。"綠線"以西市區和南部郊區居民大部分為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和德魯茲派居民聚居區。"綠線"以東為基督教區。綠線既是東西區隔離帶,也是兩大教派民兵頻繁交戰的地帶,兩區居民不敢輕易往來。

歷史

黎巴嫩黎巴嫩
公元前3000年來自阿拉伯半島的迦南人最早在該地區定居。

公元前2000年為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後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和羅馬等統治。

16世紀成為奧斯曼帝國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侵入黎巴嫩,1920年淪為法國委任統治地。

1941年11月26日法國宣布結束對黎的委任統治,1943年11月22日獲得獨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國,1946年12月,法軍全部撤離後,黎巴嫩獲得全部自主權。

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派因國家權力分配產生的矛盾激化,內戰爆發。

1989年10月,伊、基兩派議員達成《塔伊夫協定》 ,重新分配政治權力。1990年,黎內戰結束。

政治

政體

黎巴嫩黎巴嫩
黎巴嫩實行三權分立的議會民主制,總統是國家元首,內閣行使行政權,議會行使立法權,最高法院為行使司法權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1943年獨立時的《民族憲章》規定,總統由基督教馬龍派擔任,總理由伊斯蘭教遜尼派擔任,議長由伊斯蘭教什葉派擔任。1990年《塔伊夫協定》簽署後,總統權力受到消弱,國家實行權力已轉交總理。米歇爾·蘇萊曼(MichelSuleiman)於2008年5月當選為黎巴嫩第十二任總統,任期2014年5月25日結束。2014年4月23日黎巴嫩國民議會舉行第一輪總統選舉投票,因候選人沒有獲得法定票數,未能選出新一任總統。此後,由於參加總統選舉投票的議員未達到法定人數,投票日期被一再推遲。

政府

總理是政府首腦,主要職權是:領導內閣,並擔任最高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在與協會協商後,組成政府;與總統共同簽署除任命總理、接受內閣集體辭職或要求內閣解散以外的命令;簽署要求召開特別會議和頒布法律及要求重新審議法律的命令;要求內閣召開會議並實現向總統公報會議內容和將要討論的禁忌一體;監控國家機構的管理崗位工作,協調各部委間的關係。
政府是國家權力執行機構,軍隊歸其領導,內閣權力如下:為國家制定各項方針政策、法律草案等,並採取必要的決議予以實施;監督法律、規章的執行,負責國家民事、軍事、安全等所有機構的工作;負責討論國家重大議題,並需2/3的內閣成員同意才具有法律效力。
黎巴嫩現任內閣於2011年6月組成,共30人,主要成員為:總理納吉布·米卡提(NajibMikati),副總理薩米爾·穆格比勒(SamirMouqbel),外交和僑民事務部長阿德南·曼蘇爾(AdnanMansour),內政和城鎮部長馬爾旺·沙爾比勒(MarwanCharbel),財政部長穆罕默德·薩法迪(MohammadSafadi),經濟與貿易部長納古拉·努哈斯(NicholasNahas),法務部長謝奇布·卡爾塔巴維(ShakibQortbawi)等。

憲法

1926年5月23日頒布,後經8次修改。1990年9月修改時增加了前言。憲法規定黎巴嫩是一個獨立、統一和主權完整的國家,是議會民主共和國,具有阿拉伯屬性,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任何有悖各教派共處原則的權力均屬非法。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選連任。1995年10月19日,議會修改憲法第49條,規定“現任總統在(目前)特殊情況下延任3年,延任只準一次”。修改憲法必須由總統提議後、經政府向議會提出,或10名以上議員提出動議,並獲議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2004年9月2日,議會通過決議,同意拉胡德總統延任三年。

議會

黎巴嫩黎巴嫩
為一院制。主要職能是制定法律、修改憲法、選舉總統、批准總理和閣員人選及審議國家財政預算和對外條約及協定。議席按教派間協商後的比例分配,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4年。議會原設99個議席,基督教派和伊斯蘭教派按6∶5分配席位。根據“塔伊夫協定”,黎政府於1991年6月任命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各占一半的108名議員。1992年7月議會通過選舉法修正案,議席增至128個。本屆議會於2005年6月選舉產生,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議員各占一半,現任議長納比•貝里(NabihBarri)於1992年11月當選,1996年10月,2000年10月,2005年6月三次連任。

司法機構

法院分為初審法院、抗訴法院、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和治安法院。此外還有處理婚喪、遺產繼承等問題的宗教法庭。

政黨

黎巴嫩黎巴嫩
黎黨派林立,但因力量分散,故目前無一黨占絕對優勢。主要政黨有:

(1)“未來陣線”(FutureMovement):由黎前總理哈里里創建。2005年2月哈遇刺後,其子薩阿德·哈里里接任“未來陣線”領袖。同年6月,薩領導的競選聯盟在議會選舉中贏得近60%議席,“未來陣線”躍升為黎政壇和議會第一大黨派。

(2)黎巴嫩長槍黨(TheLebaneseKataebParty):1936年11月成立,基督教馬龍派政黨。2001年10月,卡利姆·巴格爾杜尼當選該黨主席。前總統阿明·傑馬耶勒為長槍黨最高主席。

(3)自由國民黨(TheNationalLiberalParty):1958年9月成立,其成員大部分是基督教徒。主席杜里·夏蒙(DoryCHAMOUN)。

(4)“阿邁勒”運動(“Amal”Movement):1974年成立,前身為“被剝奪者運動”。為伊斯蘭教什葉派主要組織,曾擁有民兵約6000人,部分已解散,餘部集中在黎南部。主席納比·貝里(NabihBARRI)(現議長)。

(5)社會進步黨(TheProgressiveSocialistParty):1949年5月成立,為穆斯林德魯茲派政黨,有黨員約6000人。1980年該黨加入社會黨國際。主席瓦立德·瓊布拉特(WalidJOUMBLATT)。

(6)黎巴嫩共產黨(TheLebaneseCommunistParty):1924年成立,1948年被宣布為非法,1970年取得合法地位。有黨員3000人。總書記赫利德·哈達德

(7)黎巴嫩共產主義行動組織(OrganizationofCommunistActionLebanon):1970年由黎巴嫩社會主義者運動和社會主義黎巴嫩合併而成。主要領導人穆赫辛·易卜拉欣(MohsenIBRAHIM)。

(8)敘利亞民族社會黨(TheNationalSyrianSocialParty):1932年成立。1987年9月該黨分裂為兩派。

(9)真主黨(ThePartyofGod或Hezbullah):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間成立,黎穆斯林什葉派政黨,與伊朗關係密切。該黨擁有民兵約5000人,集中在黎南部地區。1992年2月18日,謝赫·阿巴斯·穆薩維總書記被炸身亡,哈桑·納斯魯拉(HassanNASRALLAH)當選總書記。

重要人物

黎巴嫩黎巴嫩
埃米勒·拉胡德:總統。1936年1月10日生於黎巴嫩山區省麥頓縣巴布達特鎮,出身軍人世家,其父為黎開國元勛之一。1959年畢業於英國達特茅斯海軍學院,後歷任艦長、總司令副官、後勤處長、人事局長、黎軍總司令辦公室主任、國防部長辦公室主任等職。1984年授海軍準將。1989年11月,被任命為黎軍總司令,晉升中將。1990年奉命重建軍隊。1998年10月15日,黎議會選舉拉為第11任總統,11月24日拉宣誓就職。2004年9月,黎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拉任期延長三年。已婚,生有2子1女。能講英、法、亞美尼亞語。

福阿德•西尼烏拉:總理。1943年生於賽達,伊斯蘭教遜尼派,貝魯特美國大學商業管理學士、碩士,長期從事金融、財政工作,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1967-1992年擔任花旗銀行、信貸銀行、地中海銀行、黎巴嫩銀行、黎銀監會等金融機構的重要領導職務。1992、1995、1996年三次出任主管財政的國務部長。2000、2003年兩次出任財長。2005年6月30日,被新議會126名議員提名為新總理人選。已婚,有三個子女。

納比•貝里:議長。1938年生於獅子山,穆斯林什葉派,希望運動主席。畢業於黎巴嫩大學法律系,後在法國進修。1963年任黎全國大學生聯合會主席,並擔任過世界愛國學生聯合會執委會委員。後擔任黎伊斯蘭什葉派最高委員會委員,1980年當選為“希望運動”主席。1984年4月30日,擔任水、電、司法、南方、重建事務國務部長。1989年11月,擔任水、電資源、住房、合作部長。1990年12月至1992年5月,擔任國務部長1992年10月21日當選為議長,1996年10月,2000年10月,2005年6月三次連任該職。貝曾於2001年4月訪華。有9個孩子。

外交

對外政策

黎巴嫩黎巴嫩
黎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主張建立公正、合理、平等、均衡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對外強調其阿拉伯國家屬性,調整與敘利亞關係,積極發展同埃及、沙特等阿拉伯大國的關係,重視同美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

外交關係

黎巴嫩與98個國家建有外交關係,其中61個國家在黎巴嫩設有使館。

伊拉克關係

黎反對美發動對伊戰爭,認為解決伊拉克問題應尊重國際法和聯合國決議,美單方面打伊並持續占領嚴重影響了地區局勢的穩定,引發了中東乃至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反美浪潮。支持伊維護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團結,儘快結束暴力,恢復和平與穩定。支持“伊人治伊”,希望伊人民在國家事務上能獨立行使選舉權,通過自由、公正的選舉確定國家的未來。主張聯合國在伊問題上發揮主導作用,以幫助伊人民擺脫當前的困境。

反恐問題

認為黎仍在受到以色列國家恐怖主義的威脅,譴責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但強調區分恐怖主義與以解放被占領土為目標的人民抵抗運動。黎對安理會1373號決議(2001年9月28日,安理會通過的要求各國採取切實措施打擊恐怖主義的決議)有保留,認為它為強權干涉弱小國家主權開了方便之門。

聯合國改革問題

黎支持安理會改革和擴大,鼓勵通過充分討論、協商一致而形成公正、合理的改革方案,反對對表決設時限,認為強行推動,施壓促改,不成熟的方案將有礙改革的進行。黎方立場取決於阿拉伯國家共同協商的結果。黎認為,安理會改革方案應考慮到地區代表性的平衡和開發中國家的利益,主張21個阿國應有更多代表權,在安理會中至少擁有2個非常任席位,由亞、非阿國各分一席。目前各國在A、B兩方案上存在較大分歧,黎樂見其他建設性的提案。

關於“文明衝突”問題:黎反對“文明衝突”觀點,對“9·11”事件後美等西方國家領導人有關“十字軍東征”的言論極為不滿,強調各種文明應進行對話,和平共處,稱黎是各種文明和諧相處的典範。

關於經濟全球化問題:黎申請加入WTO,現正積極與各方進行談判,但對經濟全球化態度消極,認為經濟全球化是強國對弱國的掠奪與控制。

同中國的關係

中、黎1971年11月9日建交,雙邊關係發展平穩。

中國駐黎巴嫩大使:劉志明。

黎巴嫩駐中國大使:蘇萊曼•沙菲克•拉斯(SleimanChaficEl-Rassi)

黎巴嫩黎巴嫩
同美國的關係黎、美於1943年建交。黎巴嫩重視發展同美國的關係,力求美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支持和援助。美支持黎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支持《塔伊夫協定》 ;敦促敘利亞軍隊撤出黎境內;要求黎政府解除真主黨武裝。1997年美解除了長達12年之久的對美公民赴黎禁令。美在“9•11”事件後宣布黎真主黨為恐怖組織,並向黎政府提出了凍結該組織武裝行動、資金,雙方進行情報合作等一系列要求,並暗示可能對真主黨動武。黎政府則堅持認為應將民族抵抗運動與恐怖主義區別對待,部分拒絕美的要求。此外美在安理會審議聯黎部隊任期問題時支持削減聯黎部隊人數、變更其職能,亦使黎感到不滿。2005年2月黎前總理哈里里遇害後,美國加大對黎問題的干預力度,迫使敘從黎撤軍,支持黎反敘派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對黎影響力增強。4月、10月、12月,美聯合法、英推動安理會通過有關哈里里遇害國際獨立調查的1595、1636、1644號決議。2006年,美在黎以衝突期間偏袒以方,在黎形象受損。衝突結束後,美承諾向黎提供2.3億美元援助,其中4000萬美元為軍事援助。

同法國的關係

黎巴嫩在1943年獨立前曾是法國委任統治地,兩國有傳統的關係。法為謀求在黎的經濟和政治優勢,大力投入黎重建市場。1996年,雙方簽訂了兩項財政協定,法向黎提供10.5億法郎的贈款、優惠貸款和商業貸款。法支持黎哈里里政府主導的經濟重建與改革計畫,2002年法在第二次國際援黎會議上承諾向黎提供5億美元援助。2005年2月,黎前總理哈里里遇害,席哈克總理夫婦親自赴黎參加哈葬禮,法主張對事件進行國際調查,並支持黎舉行議會大選,改組政府。4月、10月、12月,法與美、英共同推動安理會通過有關哈里里遇害國際獨立調查的1595、1636、1644號決議。2006年黎以衝突期間,法推動安理會通過要求黎以停火的1701號決議。衝突後,法派兵2000人參加聯黎部隊。2007年1月,法召開援助黎巴嫩國際會議,向黎提供5億歐元低息貸款,共為黎募得逾76億美元援款。

同敘利亞的關係

黎敘在法國委任統治時期曾是同一個國家。黎獨立後,敘未予承認,黎敘仍保持“特殊關係”。1976年5月以來,敘軍(最初約2.8萬人)一直以“阿拉伯威懾黎巴嫩部隊”的名義駐紮在黎。1991年5月,黎敘簽署“兄弟關係合作與協調條約”和“安全與防務條約”,確定兩國將進行最高級和最全面的協調。1996年1月,黎敘簽訂經濟一體化、取消雙重稅、推進和保證投資、建立聯合邊界哨所和社會領域合作五項協定。同時,雙方決定在與以色列談判中密切配合,決不單獨與以媾和。2004年9月2日,美、法等國推動安理會通過1559號決議,要求敘駐黎部隊全部撤離。2005年2月,黎前總理哈里里遇害,美等西方國家和黎反敘派指責敘應對此負責。在空前外部壓力下,敘於4月宣布撤回其駐黎全部軍隊、安全人員和軍事裝備。7月,黎新政府成立,黎敘關係進入調整期。2006年3月,黎召開全國對話會議,就與敘發展正常國與國關係及劃分國界等問題進行討論。5月,安理會通過1680號決議,要求敘回應黎要求,與黎建立外交關係,劃定邊界。

1991年5月,黎敘簽署“兄弟關係合作與協調條約”和“安全與防務條約”,確定兩國將進行最高級和最全面的協調。1996年1月,黎敘簽訂經濟一體化、取消雙重稅、推進和保證投資、建立聯合邊界哨所和社會領域合作五項協定。同時,雙方決定在與以色列談判中密切配合,決不單獨與以媾和。2004年9月2日,美、法等國推動安理會通過1559號決議,要求敘駐黎部隊全部撤離。2005年2月,黎前總理哈里里遇害,美等西方國家和黎反敘派指責敘應對此負責。在空前外部壓力下,敘於4月宣布撤回其駐黎全部軍隊、安全人員和軍事裝備。7月,黎新政府成立,黎敘關係進入調整期。2006年3月,黎召開全國對話會議,就與敘發展正常國與國關係及劃分國界等問題進行討論。5月,安理會通過1680號決議,要求敘回應黎要求,與黎建立外交關係,劃定邊界。

2006年4月,黎議長貝里訪敘。7月,黎總統拉胡德與敘總統巴沙爾通電話。8月,黎總統拉胡德、總理西尼烏拉分別與敘總統巴沙爾、總理奧特里通電話。同月,敘外長穆阿利姆訪黎。9月,敘黎關係最高委員會秘書長鬍里訪敘。10月,黎前總理卡拉米、胡斯先後訪敘。

黎巴嫩黎巴嫩
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關係

目前在黎境內共有約36.7萬巴難民,其中26%住在大城市,45%住在得到聯合國救濟的12個難民營,約7萬人生活在沒有衛生、教育及社會服務等保障的13個居民點。

2006年,黎繼續積極發展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友好關係。黎

以衝突期間,阿拉伯國家給予黎政治與財力上的支持。衝突結束以後,沙特、阿盟等亦積極斡旋,調解黎內部矛盾。

同以色列的關係

黎巴嫩南部與以色列北部接壤。1982年6月,以色列大規模入侵黎巴嫩。1985年,以色列以保衛北部加利利地區為由在黎南部建立了約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區”,在“安全區”駐紮了千餘人的部隊,並扶植由3000名親以黎基督徒組成的南黎軍。2000年5月,以色列單方面從黎巴嫩南部撤軍,但黎仍堅持1923年國際邊界線,要求以結束對謝巴農場的占領,並撤至1967年6月4日的敘以邊界線;譴責以修建“隔離牆”。2005年,真主黨武裝與以軍在黎南部邊境地區頻繁交火,並造成一定人員傷亡。2006年7月12日,真主黨武裝越境襲擊以色列並俘獲兩名以軍士兵,以軍隨即對黎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黎以衝突驟然升級,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8月11日,安理會通過1701號決議,要求雙方全面停止敵對行動。14日,雙方停火。此次衝突造成黎逾1000平民死亡,4000餘人受傷,逾100萬人流離失所。以色列亦有157人死亡。

民族和宗教

黎巴嫩4世紀的馬賽克耶穌像
黎巴嫩是個十分獨特的國家,它不像一般人想像中的阿拉伯國家。近代,尤其是近13年以來,它一直是個阿拉伯基督徒占主導地位、各宗教派別保持權力平衡的阿拉伯國家,是阿拉伯世界中一個名副其實的西方式國家,首都貝魯特號稱東方巴黎。

由於地理環境的獨特性,黎巴嫩自古以來便是各宗教少數派和中東被壓迫少數民族的避難所。從阿拉伯穆斯林的大開拓時期起,這裡陸續聚集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十數個支派,可以說,現在上述兩大宗教中的所有派別在這裡幾乎都能找到它的信徒。但是在傳統的黎巴嫩山區,主要還是基督教馬龍派和伊斯蘭教德魯茲派占主導地位,他們不但來得早,而且人數多,所以到奧斯曼帝國後期,黎巴嫩山區的地方行政權一度在兩教派之間輪流執掌。

1920年大黎巴嫩成立後,不僅地域大大擴大,人口也增加了近一倍。在這新增加的人口中,十葉派和遜尼派居多,均超過了德魯茲派人數,從而造就了今天馬龍派、十葉派和遜尼派3大教派為主的局面。

黎巴嫩的居民除阿拉伯人外還有亞美尼亞人、庫德人、土耳其人和希臘人等,他們分屬的宗教派別增加了黎巴嫩民族、宗教問題的複雜性。1992年按新憲法選舉產生的議會中共有10個教派取得了單獨的席位,另有一個席位給予了其他少數派的代表,目前庫德人的黎巴嫩國籍尚未得到法律承認,不能參加選舉。除上述3大教派和德魯茲派外,還有伊斯蘭教阿拉維派,基督教的希臘天主教派和亞美尼亞東正教派。下面就遜尼派以外的其他大教派的情況作一簡單介紹。

一、基督教馬龍派

馬龍派是基督教中一個產生比較早的教派。早在敘利亞還是羅馬帝國的行省時,在其首府安塔基亞有一位叫馬魯的基督教早期聖徒創立了一個教派,該派的許多信條與當時在君士坦丁堡和安塔基亞居主導地位的基督教信條不同。馬魯在世時受排擠、迫害,後遷入黎巴嫩。

早在十字軍東征前,馬龍派就與法國有較多的聯繫,曾被法王承認為與法國一體的民族。在教義上,馬龍派更接近羅馬天主教,但直到18世紀才正式承認羅馬教皇,成為天主教的一個派別。所以,從那時起到現在,羅馬教皇對馬龍派的宗教事務和黎巴嫩的政治事務一直都有影響,但從總體上說,法國對黎巴嫩事務似乎更有影響,故今天在法國、美國和義大利等國都有馬龍派信徒。

在伊斯蘭時代,馬龍派和沙姆地區其他派別的基督徒備受欺凌。從倭馬亞朝哈里發阿穆魯·本·阿卜杜·阿齊茲起(717~720),到後來的阿拔斯朝哈里發都對基督徒作出過許多苛刻的歧視性規定,比如家門口要掛魔鬼塑像,出門不準騎馬,只準騎驢和騾子,而且身上要披特殊顏色的布條,以表明是基督徒……

基督教的發跡早於伊斯蘭教數百年,在阿拉伯穆斯林來到沙姆地區之前,這裡已有不少閃族的支脈信奉了基督教,如阿拉馬人、迦南人等,他們大都在後來漫長的伊斯蘭時代里改奉了伊斯蘭教,可也有部分人保持了原有信仰。歷代的哈里發們雖然不要求他們改教,但在政策上加以歧視,於是那些保留信仰的基督徒便遷往邊遠山區,對於當時來說,黎巴嫩是一上佳選擇。馬龍派到了黎巴嫩後,與當地的基督徒融合,並逐漸強大起來,以至於能夠打敗哈里發的軍隊。

在穆阿維葉和阿卜杜·馬立克時期,都曾有講阿拉伯語、信基督教的拜占庭僱傭兵吉拉吉麥人以黎巴嫩為落腳點,從利卡山進攻沙姆地區,在馬龍派的協助下迫使哈里發向拜占庭皇帝進貢,後來有相當部分僱傭兵留在了黎巴嫩山區,並逐漸與馬龍派融為一體。他們在拜占庭時期和十字軍東征時期都曾反對過伊斯蘭教的統治。

通過考古發現,在世俗生活中古敘利亞語至少到13世紀末還相當流行,至今仍有少數教堂中規定使用這種語言,但在習俗上卻與穆斯林有明顯區別。

黎巴嫩山區歷代都享有一定的獨立性,而馬龍派和德魯茲派則歷來就是山區的地方實力派。到奧斯曼帝國中後期,馬龍派的沙海希家族突起,成為諸望族之一,曾長期掌握地方政權,埃米爾由該族世襲。

在1840年開始的攝政時期和1864年以後的教派平衡政體中,馬龍派在以法國為代表的西方殖民者的支持下,掌握了地方自治權,成為殖民主義在山區的代理人。

1920年,為了完全擺脫在伊斯蘭統治下長期充當"順民"的二等公民地位,以馬龍派為首的各基督教派一致慫恿法國委任統治者成立“獨立”的大黎巴嫩,以確保基督徒的利益。1943年正式獨立後,各派形成一種權力平衡的新模式,即1943年的國家公約(未成文),各方承認馬龍派在國家事務中領導地位,由該派出任總統、武裝部隊總司令等要職。作為平衡,外長由希臘東正教或希臘天主教人士出任,議會主度由十葉派出任,總理由遜尼派擔任,德魯茲派人則出任國防部或其他政府部長。

這種權力分配方式隨著各派人口的增長,與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越來越顯得不合理,要求改革的呼聲逐年增高。1975~1976年黎巴嫩內戰總爆發,1982~1985年黎巴嫩再度內戰,期間出現長期危機,至此改革權力分配方式已成必然之勢。1989年的全國和解憲章和1991年的新憲章都明確提出廢除教派政治,對總統、總理、總司令等軍政權力職務的許可權重新做了規定,但教派的影響是巨大的,實際權力的分配仍以教派為基礎,3大教派仍是主導,其中馬龍派雖在人數上失去了第一的地位,但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中仍保持第一大派的地位,總統、武裝部隊總司令等職仍由該派擔任,只是許可權相對縮小了。

二、十葉派

十葉派與遜尼派的鬥爭眾所周知,穆罕默德歸真後,一部分人認為應由阿里繼位,但事與願違。661年,穆阿維葉奪得哈里發職位,建立了倭馬亞朝。680年,他的繼承者擊敗了阿里次子海珊。

從支持阿里開始,後又支持其後裔的這部分人就是十葉派的先祖,他們在倭馬亞時代和阿拔斯時代倍受迫害,雖然曾在埃及建立法蒂瑪朝,但其後仍遭遜尼派的打擊、迫害,不得不到處流散、逃難,其中有不少人便看中了黎巴嫩一帶,把它當做棲身之地。黎巴嫩山區、南部和敘利亞均有相當比例的十葉派人。

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十葉派人歷來被稱為“穆塔臥來”,意即阿里的追隨者。隨著時代變遷,十葉派又分出許多支派,其中較有名的12伊瑪目派、伊斯瑪儀派、阿拉維派等在黎巴嫩均有信徒。他們當初主要生活在賽伊達、貝卡、巴勒貝克一帶,現在的生活地域則相對廣闊一些,但仍以黎巴嫩南部和貝卡谷地為主。

十葉派在人數上已成為黎巴嫩的第一大派,據1990~1991年統計,穆斯林占黎巴嫩人口的54%,其中94%屬十葉派。

歷史上的黎巴嫩主要是指山區,居民以馬龍派和德魯茲派為主,其獨立性也體現在山區。1920年大黎巴嫩建立後,黎巴嫩的十葉派開始發揮作用,廣大穆斯林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殖運動,反對基督教壓迫,積極爭取民族的復興統一。他們的鬥爭與當時發生在敘利亞的鬥爭遙相呼應。

黎巴嫩的十葉派隨著自身力量的壯大,在黎巴嫩內部的作用越來越大,尤其是在1975~1976年內戰時期,產生了以十葉派為主的阿邁勒運動,在後來反對以色列占領和美、法等國武裝干涉黎巴嫩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且一度在巴勒斯坦武裝離開黎南部後成為那裡反抗以色列占領的主要力量。但是,最近十幾年來,十葉派在南部的作用與影響逐漸被新起的真主黨取代。黎巴嫩真主黨同樣以十葉派為主體,得到伊朗和敘利亞的支持,是目前黎巴嫩南部,乃至整個阿以戰線中最為活躍的力量。現在十葉派仍占有議會主席和國防部長等要職。

黎巴嫩黎巴嫩遜尼派宗教人士
三、德魯茲派

在當初馬龍派把黎巴嫩北部作為主要立足點之後,與遜尼派矛盾並受排擠迫害的其他派別如十葉派、伊斯瑪儀派的信徒,和部分波斯血統的穆斯林從波斯一帶來到黎巴嫩,將南部山區當作他們的主要立足地。像北方馬龍派融合當地的迦南人、阿拉馬人一樣,南方的十葉派信徒也進行著類似的同化過程,但主要在穆斯林之間進行。因為本地的迦南人、阿拉瑪人均為基督徒,除少數留下外,大部分都北遷,與北方的基督教各派融合。南方的融合除阿拉伯人外還有波斯人,有資料表明,阿拉伯塔米姆部落的一支加入了這一融合,到11世紀中葉,南方的十葉派信徒形成了一個新的派別--德魯茲派,到本世紀初,他們與馬龍派一起成為黎巴嫩政治舞台上的兩個主角。

“德魯茲”一名來自一位波斯傳道者,名叫穆罕默德·本·伊斯瑪儀·德魯茲,他曾是法蒂瑪朝第6任哈里發(996~1021)的助手。德魯茲在穆斯林中首先提出尊崇統治者,縮小"有限的人"與"無限的神"之間的差距,在神與人之間建立聯繫。他們認為真主有9至10個化身,而最好的一個是統治者本人,這與信奉7位伊瑪目的伊斯瑪儀派相似。

德魯茲派在黎巴嫩的傳播過程中,還先後融合了一些顯赫的阿拉伯部落,如馬尼人、伊爾斯蘭人、瓊希拉特人等。近200年來,瓊希拉特人一直是德魯茲派的首領。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德魯茲派的勢力擴展到舒夫山區和貝魯特東南部。馬立克時期,統治者殺害了大量非遜尼派穆斯林,其中包括德魯茲派人,北方的馬龍派乘機向南擴張,把勢力一直擴張到德魯茲的傳統地區。

17世紀,德魯茲派的派別鬥爭使馬龍派勢力進一步擴張。埃米爾法赫魯丁時期(1590~1635)是德魯茲派歷史上的頂峰時期,統治的地域北起安塔基亞,南到巴勒斯坦的索夫德地區,德魯茲派人的家園也因此擴展到卡爾麥勒山和加利利地區。1947年,那裡有1.1萬德魯茲派人。

18世紀初,由於內部的蓋斯派和葉門派發生戰爭,使相當數量的德魯茲派人從舒夫山區遷到了豪蘭地區,在今敘利亞南部的德魯茲山定居。這種遷徙活動在19世紀的教派鬥爭中發生得更多,如1860年德魯茲派與馬龍派進行戰爭期間,使德魯茲山的人數多到足以成為德魯茲派的第二聚居點。

在黎巴嫩正式獨立前,德魯茲山中的德魯茲派人數超過在黎巴嫩其他地區的人數。後來由於連綿不斷的內外戰爭和長期的動盪不安,逃到敘利亞的德魯茲派人數與日俱增,但在舒夫、木坦等地區仍居往著大批德魯茲派人,今天該派占黎巴嫩人口的6.7%,占敘處亞人口的3.1%。德魯茲派歷來是黎巴嫩的一個主要派別,它與馬龍派的關係史曾是黎巴嫩山區史的主線,後由於大量人口遷往敘利亞,它的影響與作用便逐漸減弱,尤其是大黎巴嫩成立後,德魯茲派在人數上被遜尼派和十葉派超出,從而被擠出3大教派,成為與東正教相仿的二等教派。

但由於傳統的慣性,該派在近代的歷次鬥爭中仍不甘落後,爭唱主角。40~50年代以來,瓊希拉特父子--卡邁勒·瓊希拉特、瓦立德·瓊希拉特作為黎巴嫩頗有影響的政治家,憑靠舒夫、木坦地區對黎巴嫩事務施加影響,他倆領導的社會黨是馬龍派長搶黨、自由國民黨的老對手,他倆領導下的民兵在1958年內戰中異軍突起,成為一支重要力量。在1975~1976年內戰中,他倆領導的社會黨牽頭組成親蘇的左派黎巴嫩民主陣線,與敘利亞的關係很微妙。1982年後他倆領導的社會黨又牽頭組成除十葉派阿邁勒運動外的另一支重要反抗以色列占領的力量--黎巴嫩拯救陣線,他倆領導的民兵與阿邁勒運動民兵的軍事行動在迫使以色列撤軍,馬龍派總統阿明·傑馬耶勒廢除5.17黎以撤軍協定,轉向敘利亞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德魯茲派人自古熱愛自由、獨立,瓊氏父子,尤其是父親卡邁勒為使左派社會黨完全掌權,取得在黎的統治地位,奮鬥了一生。他本人想當總統,在這一點上與敘利亞存有嚴重分歧。1977年,卡邁勒被暗殺。這裡順便指出,德魯茲派也是敘利亞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角色,1920年法國委任統治者曾把敘利亞劃分為5個小國,其中便有以蘇韋達為首都的德魯茲國,後來在敘利亞民族主義者的反對下,1922年復又合併為除黎巴嫩和伊斯肯德倫省以外的現代敘利亞,此後德魯茲派人一直是反對法國委任統治的先鋒,他們的起義活動遍及整個敘利亞。

經濟

概況

黎巴嫩黎巴嫩
黎實行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私營經濟占主導地位。黎內戰前曾享有中近東金融、貿易、交通和旅遊中心的盛名,但16年內戰加之以色列入侵,造成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約1650億美元。1991年中東和平進程啟動後,黎預期經濟利好,大興土木,後由於地區形勢持續動盪,其經濟復甦計畫受挫,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九十年代後期,黎經濟形勢漸入困境,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債務攀升。2006年長達月余的黎以衝突造成黎大量基礎設施被毀,直接經濟損失達32億美元,間接損失超過70億美元,使黎經濟發展陷入停頓,債務負擔加重,戰後重建任務艱巨。衝突結束後,黎已獲得逾100億美元援助承諾。

2006年主要經濟數字如下:

公共債務:410億美元

外債:192億美元

財政赤字:38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206億美元

人均GDP:515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6.4%

通貨膨脹率:7%

貨幣名稱:黎巴嫩鎊

匯率:1美元=1507.5黎鎊

資源概況

礦產資源少,且開採不多。礦藏主要有鐵、、銅、褐煤和瀝青等。

工業

黎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以加工業為主。主要行業有非金屬製造、金屬製造、家具、服裝、木材加工、紡織等。從業人數約20萬,占黎勞動力的7%。2005年工業投資額為1.04億美元,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是僅次於商業和非金融服務業的第三大產業。

農業

農業欠發達。2005年農業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全國可耕地面積247939公頃,其中灌溉面積104009公頃。牧場36萬公頃,林地面積79萬公頃。農產品以水果和蔬菜為主。水果產值占農業產值的51%。果園面積約6萬公頃,主產柑桔、蘋果、葡萄和香蕉,年出口水果約26萬噸。黎糧食生產落後,主要靠進口。國內糧食耕種面積共8萬公頃,其中大麥、小麥種植面積2.5萬公頃。其他農產品有玉米馬鈴薯等。經濟作物有菸草、甜菜橄欖等。近年來黎葡萄種植業發展很快,2001年生產葡萄酒500萬瓶,其中40%出口。貝卡谷地為黎主要農業種植區,占全黎種植面積35%及穀物產量的30%。

旅遊業

黎巴嫩黎巴嫩
黎原為中東旅遊勝地。內戰前,每年入境旅客達200萬人次,旅遊收入占國民收入的20%以上,遊客主要來自海灣地區產油國和歐美國家。內戰期間,旅遊業一蹶不振,戰後黎政府將振興旅遊業作為重建計畫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了發展旅遊業的投資計畫。黎現有各類星級飯店398家 ,床位約1.1萬張。主要旅遊點有腓尼基時代興建的畢卜魯斯城、古羅馬時代興建的巴爾貝克城和十字軍時代興建的賽達城堡。此外,北部的雪山有很多滑雪場,吸引了大量遊客。

交通運輸

黎交通以海、空為主,公路次之。

水運:主要港口有貝魯特港、的黎波里港、賽達港。貝魯特港為主要貿易港,現有貨櫃及集散貨碼頭14個。2005年吞吐量為471.2萬噸,承擔著黎70%的進出口貨物運輸量。

空運:貝魯特機場是著名航空港,內戰前有70家航空公司飛機經停貝魯特機場。內戰期間,機場經常被迫關閉。1990年黎政府投資4億美元改造貝魯特機場,將其吞吐量由每年200萬人次提高到600萬人次。目前有35家航空公司飛經該機場。2005年起降班次30627次,年航空貨物吞吐量為6萬噸。黎以衝突期間,機場的多次遭以軍轟炸,嚴重被毀。

公路:貫穿全境,全長約7100公里,其中瀝青路3500公里。高速路約530公里。公路在內戰期間破壞嚴重,黎政府制定了修復計畫,但因資金無法到位修復工作進展緩慢。黎平均每3人擁有一輛汽車,人均汽車擁有量居世界前列,車輛總數為145萬輛。黎以衝突期間,黎全國公路系統遭到嚴重破壞。

鐵路:全長335公里,全部為國有,除貝魯特-謝卡(Chekka)段外,其餘尚不能使用。

財政金融

黎巴嫩黎巴嫩
貝魯特曾是中東金融中心,外匯和黃金可自由買賣。至2001年上半年,全國有72家銀行,其中商業銀行65家,各類分行和分支機構多達730個。黎的第一大銀行是黎巴嫩中央銀行,由政府控制,負責貨幣的發行。黎銀行多為私人所有,其中較大的有奧狄銀行、黎巴嫩-法國銀行、畢卜魯斯銀行等。2001年黎銀行業收入占GDP的9%。2006年,黎財政赤字38億美元。截至2006年底,黎外匯儲備為130.4億美元,黃金儲備58.36億美元。

對外貿易

外貿在黎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實行對外開放與保護民族經濟相協調的外貿政策,制定配套措施,提供充分保障,開展經濟外交,引進資金。出口商品主要有蔬菜、水果、金屬製品、紡織品、化工產品、玻璃製品和水泥等。主要貿易對象是義大利美國法國、沙烏地阿拉伯、阿聯、敘利亞和中國

人民生活

2002年平均預期壽命73.5歲,出生率千分之二十八。至2005年,黎共有醫院161所,床位約9700張,註冊醫生約4000人,醫護人員共約2萬人。

軍事

政府軍

黎巴嫩黎巴嫩
由陸、海、空三軍組成。總統為軍隊最高統帥。內戰中軍隊分裂。1984年組成“六人軍事委員會”,與總司令共同掌握領導和指揮軍隊的最高權力。實行義務兵役制與志願兵役制相結合的兵役體制。義務制服役期限為18個月,志願制至少簽3年契約。

軍力

黎巴嫩軍隊約有6萬人,分陸軍、空軍、海軍3個軍種。
除正規軍外,黎巴嫩還有一些軍事化部隊,分別隸屬於內務部、公共與國家安全總局,其中以內務部內部安全部隊最為強大,約1600人,主要用於防護重要軍事目標、國家目標,維護內部秩序,展開各種特種行動。民防部隊也是一支軍事化部隊,主要由民防中心、中央直屬事故救援局部隊和分隊、消防安全和急救分隊(在每個大型居民點都有部署)和預警局組成,人員編成超過了2.3萬人,全部是文職人員,其中志願消防隊員約有1.6萬人。
黎巴嫩還計畫組建邊防近衛軍部隊,保障南部邊界的安全,由於缺乏資金,這一計畫暫時無法得到實現。黎巴嫩和以色列的邊界主要由真主黨游擊隊、黎巴嫩陸軍和內務部混成部隊控制,混成部隊約1000多人,總部位於馬紮營市。黎巴嫩和敘利亞邊界邊防檢查站、黎巴嫩機場、海港的安檢工作主要由公共安全局部隊負責。

總兵力約6.5萬人。由法國和美國負責提供武器和訓練。陸軍5.2萬人,編成11個旅和4個特種兵旅.

軍備

裝備坦克272輛、裝甲運輸車1400輛、火炮328門、反坦克炮218門,還有反坦克飛彈400枚及各型高炮113門。空軍1700人,編成1個戰鬥機中隊、3個直升機中隊和1個教練救援機中隊。裝備戰鬥機2架和直升機4架。海軍約2000人,裝備7艘巡邏快艇和2艘登入艇。內部治安軍8000人,裝備有50輛裝甲車、6艘巡邏艇。總司令米什阿勒·蘇萊曼中將。

2006年10月,1.5萬名黎政府軍40年來首次部署到黎以邊境,恢復對該地區的控制。

文化

文學

黎巴嫩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紀·哈·紀伯倫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紀·哈·紀伯倫
公元7至15世紀末,黎巴嫩隸屬於阿拉伯帝國。16世紀被土耳其征服,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文學衰弱。19世紀,黎巴嫩處於文藝復興階段。這一時期著名的作家有納綏夫·雅齊吉(1800~1871),他著有瑪卡梅韻文故事《兩海集》。布特魯斯·布斯塔尼(18191883)和尤素福·艾西爾(1815~1889)對散文的形成作出貢獻。蘇萊曼·布斯塔尼(1856~1925)翻譯了荷馬史詩《伊利昂紀》(1904)。艾哈邁德·法里斯·希德雅格(1804~1888)著有《希德雅格遊記》,馬龍·奈卡什(1817~1855)將《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改編為劇本,被認為是近代阿拉伯第一個劇作家。19世紀80年代,著名作家傑爾吉·宰丹(1861~1914)在埃及創辦《新月》等雜誌,並創作《迦薩尼姑娘》、《卡爾巴拉的少女》等通俗歷史小說20多部。

20世紀初,黎巴嫩僑居美洲的一些作家,以“筆會”為中心,逐漸形成阿拉伯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文學流派“敘利亞-美洲派”。主要代表人物黎巴嫩人艾敏·雷哈尼(1876~1940),著有《雷哈尼亞特》、《阿拉伯諸王》(1925)、《伊拉克的心臟》(1935)和《黎巴嫩的心臟》(1947)等詩歌散文集。1883~1931),用阿拉伯文著有《叛逆的靈魂》(1908)、《折斷的翅膀》(1911)等反對封建禮教和宗教僧侶的小說集,他後期用英文寫作散文詩和寓言。他最著名的詩集是《先知》(1923)。米哈伊勒·努埃曼(1889~)有詩集《眼瞼的私語》和小說集《往事》(1937)等。與他們同時的還有阿拉伯著名的女作家梅·齊婭黛(1886~1941),主要作品有《夢之花》(1911)、《黑暗與光明》等。

1931年紀伯倫在美國逝世,敘利亞—美洲派的作家星散,文學中心轉入埃及。這時埃及出現一批描寫現代生活的優秀作家,有人稱之為埃及現代派。黎巴嫩女作家賽勒瑪·薩伊格(1889~1953)屬於這一派。她的主要作品有《氣息》(1923)和《波斯姑娘》等,描寫勞動婦女的悲慘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敘利亞、黎巴嫩反法西斯同盟創辦《道路》雜誌,作家歐麥爾·法胡里(1895~1946)任主編,他的代表作有《上閂的大門》(1937)、《四季》(1941)、《市場上的文學家》(1944)和《黎巴嫩的真理》(1945)等政論集。《道路》雜誌團結了許多進步作家,他們被稱為“道路派”。這些作家創作的主題多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爭取和平與民主。具有進步傾向的作家還有拉伊夫·胡里(1913~1967),他著有《人權》(1937)、《法拉比》(1943)、《阿拉伯人的神話》(1944)等。這個時期的著名詩人有伊勒亞斯·艾布·舍白凱(1903~1948),他的詩表現人們內心的痛苦和對未來的嚮往,主要詩集有《豎琴》(1936)、《天堂的蛇》(1938)、《心的吶喊》(1944)和《直至永遠》(1945)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黎巴嫩文學趨於繁榮。馬龍·阿布德(1886~1962)以描寫農村日常生活的短篇小說見長,不少小說描寫追求婚姻自由的青年。他的長篇小說《紅色埃米爾》,寫19世紀初農民起義反對暴君巴什爾的殘酷統治。他還著有文學史等文學研究專著黎巴嫩著名詩人有安杜尼斯(即阿里·艾哈邁德·賽義德·艾斯貝爾,1930~),1957年開始擔任《詩歌》雜誌主編,是黎巴嫩自由體詩歌的開創者,70年代阿拉伯現代派詩歌的代表之一。他著有詩集《大地說話了》(1957)、《風中樹葉》(1958)、《五首詩》(1980)等。布盧斯·塞拉邁(1902~1979)的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他的三部反映古代阿拉伯人歷史的史詩《蓋第爾節》(1949)、《利雅得節》(1955)和《西提納節》被認為是黎巴嫩當代的優秀作品。他的散文代表作有《受傷者的回憶》和《麵包與鹽》。赫利勒□哈維(1925~)在60年代嶄露頭角,以詩集《蘆笛和風》聞名。阿里·綏迪格□阿卜杜□卡迪爾著有詩集《幻想與革命》(1958),它的主題是緬懷過去,反對帝國主義侵略。

新聞媒體

黎巴嫩黎巴嫩
黎以中東新聞中心著稱。全國各類報刊有600餘家,其中52家政治性日報。主要日報有《白天報》,發行量約4萬份;《使節報》發行量5萬份;《旗幟報》發行量6.2萬份,其中在黎發行2.95萬份;《家園報》發行量1.4萬份;《安瓦爾報》發行量5.8萬份。主要刊物有《事件周刊》、《阿拉伯周刊》、《狩獵者》、《雜誌周刊》、《黎巴嫩評論》、《星期一早晨》等。

通訊社:黎巴嫩國家通訊社是唯一官方通訊社,成立於1962年,屬新聞部領導。每日發阿、英、法3種文字的新聞稿,只報導官方的黎國內訊息。中央通訊社為私人通訊社,創立於1982年9月。每日用阿文報導黎國內政治、經濟、商業等方面訊息。 《中東報導》是私人通訊社,1977年創辦。除周末外,每日發黎國內、外訊息英文通訊稿。周末有綜述和新聞分析內容的專刊。在開羅和華盛頓設有分社。

廣播電台:黎全國現有140多家廣播電台,其中大部分是私營娛樂性電台。其中,黎巴嫩廣播電台為國家廣播電台,屬新聞部領導。其前身是“東方電台”,始建於1938年。1962年開始增用阿、法、英、西和葡語對外廣播。內戰爆發後,由於經濟困難,該台被迫停止對外廣播。“祖國之聲”電台為黎伊斯蘭教遜尼派慈善基金會於1984年創辦。每天廣播20個小時,除英語新聞節目外,主要用阿語廣播。“人民之聲”電台為黎巴嫩共產黨於1987年創辦,每天廣播18小時,每隔半小時有一次新聞節目。在開羅、巴黎、倫敦和莫斯科派有常駐記者。

電視台:黎巴嫩國家電視台,成立於1978年。屬黎巴嫩電視公司所有,政府僅有一半資本,但公司的董事長和董事會成員均由政府任命。每天有兩套節目,每套播放10小時,用阿、法和英語播放新聞節目,教育、衛生、文化娛樂等節目則以阿語為主。未來電視台,創辦於1992年,由已故前總理哈里里創建,是黎目前第二大電視台,2001年5月與沙特的MBC電視台合併。黎巴嫩廣播公司電視台成立於1985年,該台系私營電視台,有兩套節目,其中一套稱為“C33”,以法語節目為主,除播放本國編制的新聞節目外,還轉播法國“TV5”電視台的法語新聞節目。燈塔電視台,由黎真主黨開辦,創辦於1991年,是該黨的宣傳喉舌,節目的政治性和宗教性很強。

音樂時裝

黎巴嫩高度發達的通俗文化也極富特色。黎巴嫩音樂家在阿拉伯世界幾乎占據半壁江山,其中,女歌唱家費魯絲更是當代阿拉伯世界家喻戶曉、雅俗共賞的藝術家,其地位無人匹敵,被阿拉伯人自豪地稱為“阿拉伯人派往星球的使者”。阿拉伯世界青年一代更喜歡的那些美貌、嫵媚、火辣的歌星、舞星及影視明星,也大多來自黎巴嫩,雖然這些明星在黎巴嫩國內也不無非議。黎巴嫩的時裝在中東久負盛名,近年來,黎裔時裝設計師更是火爆歐美,有多人躋身世界一流時裝設計師的行列。現年40歲的伊利·薩阿卜的時裝為眾多好萊塢明星青睞,2002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哈里·貝瑞領獎時身著的那套艷壓群芳的晚裝,即出自薩阿卜之手,他還曾榮獲黎巴嫩總統頒發的共和國勳章。黎巴嫩還以美女聞名遐邇,來自黎巴嫩的美女曾多次戴上世界小姐的桂冠。在貝魯特等都市的街頭漫步,到處可見明眸皓齒、婀娜窈窕的美女,打扮既入時又開放。所有這些令外來遊客流連忘返,難以相信自己身處一個阿拉伯的都市。貝魯特還擁有阿拉伯世界較為少見的眾多夜總會、酒館、賭場、跑馬場,這些主要集中在東部基督徒聚集區的遊樂場所,為貝魯特帶來了繁華與喧囂,也與城市西部穆斯林聚集區傳統、保守而寧靜的氛圍形成巨大反差。

習俗禁忌

黎巴嫩黎巴嫩
黎巴嫩受歐美文化的影響較深,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相比,其風俗習慣比較開放。但有些部落仍保留傳統的社會習慣。尤其是西貝魯特及南黎巴嫩等地區。黎巴嫩有許多奇特的婚俗,有一種叫“當面灌水”。

黎巴嫩人見面一般喜歡握手。阿拉伯人忌黃色;在大庭廣眾面前要避免吃豬肉和喝酒;婦女忌暴露肌膚;禁止侮辱公務員,國旗和宗教信仰;忌給婦女拍照。

黎巴嫩穆斯林的婚俗與埃及、敘利亞等國大體相同。人們普遍主張早婚,黎巴嫩允許近親婚姻,此俗盛行至今。傳統的婚禮長達7天,在巴加,人們舉行婚禮時,為了將歡樂送遍全區,往往鳴槍助興。商務活動要約會,但黎巴嫩人不太注重準時。飯後是談公事的合適時機,鮮花和糖果是比較好的禮物,不要送酒和香菸。黎巴嫩人喜歡別人讚美他們的家庭。可以談論買賣、孩子、教育和旅行。他們愛聽笑話。避免談論政治、宗教和男女關係。

黎巴嫩穆斯林的婚俗與埃及、敘利亞等國大體相同。人們普遍主張早婚,黎巴嫩允許近親婚姻,此俗盛行至今。傳統的婚禮長達7天,在巴加,人們舉行婚禮時,為了將歡樂送遍全區,往往鳴槍助興。商務活動要約會,但黎巴嫩人不太注重準時。飯後是談公事的合適時機,鮮花和糖果是比較好的禮物,不要送酒和香菸。黎巴嫩人喜歡別人讚美他們的家庭。可以談論買賣、孩子、教育和旅行。他們愛聽笑話。避免談論政治、宗教和男女關係。

通俗文化

在黎巴嫩的里布瓦地區,姑娘們心目中最愛的是“騎士式丈夫”。因當地馬匹很少,新郎多騎毛驢赴新娘家。途中常被埋伏在路旁朋友“劫”走,他必須施展全部武藝。才智,越快逃脫,回到新娘身邊,那么他的才智、武藝就越高,就越能成為新娘心中最愛的“騎士丈夫”。黎巴嫩人極其重視彩禮。彩禮分為首批彩禮、末批彩禮。

社會

科技

黎巴嫩黎巴嫩
黎巴嫩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受總理直接領導,宗旨是把科學與研究策略納入國家政策範疇之內。科委下設國家地球物理中心、國家海洋科學中心、國家遙感中心和原子能委員會等4個科研機構和一個文獻中心。

教育

黎全國有中國小2535所,在校學生100萬,教師6萬餘名。公立學校約1300所。其它還有私人免費和私人收費學校。綜合大學4所,相當於大學和大學預科的學院20多所。黎巴嫩大學是唯一國立綜合大學,1953年創建。貝魯特阿拉伯大學創辦於1960年,貝魯特美國大學由美國教會創建於1866年,用英語講課。貝魯特聖·約瑟大學1881年建立,用法語講課,設有孔子學院。

1992年教育經費預算為2069.95億黎鎊,占國家財政總預算的12.96%。1989年全國有中國小2305所,學生71.9萬,教師52017名。公立學校1271所,教師占全國中國小教師總人數的51.72%,學生占32.94%。其它還有私人免費和私人收費學校。

綜合大學4所,相當於大學和大學預科的學院20多所。黎巴嫩大學是唯一國立綜合大學,1953年創建。貝魯特阿拉伯大學,創辦於1960年。貝魯特美國大學,由美國教會創建於1866年,用英語講課。該校附屬的“美國大學醫院”規模大,設備先進,是貝魯特最主要的醫院。貝魯特聖?約瑟大學,1881年建立,用法語講課。

有黎巴嫩大學、貝魯特阿拉伯大學、貝魯特美國大學和貝魯特聖約瑟大學等著名院校。全國文盲率為城市男性占22%,女性占42%;農村中男性占26%,女性占53%。

醫療

黎巴嫩黎巴嫩
巴嫩衛生醫療服務系統以私營醫院、診所、藥房為主體(90%),國家醫療單位為補充。目前,黎有醫院161所,床位9710張,註冊醫生3865人,醫護人員約20000人。

黎巴嫩的醫療保險可通過兩條渠道購買:

(1)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涵蓋醫療保險,由僱主為其雇員購買。被保險人為雇員,受益人為被保險人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和由其承擔贍養義務的家庭成員。社會保險的保險費分

三種情況:

第一種:每個被保險人每年交納3000美元。享受最高級醫療待遇,例如住院可享受套間。這類投保人通常為高收入的自由職業者。

第二種:每個被保險人每年交納1000美元,但必須由行業公會組織集體投保。這種保險的受益人可享受與上述受益人同樣的待遇。

第三種:每個被保險人每年交納300美元。這種保險以社會基層人員為主要對象,可享受的醫療待遇比前者要低,住院通常為3人間病房。

(2)醫療保險。這是一種自願保險。保險費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及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通常規定60歲以下身體健康者保險費為每年300美元,60歲以上者為每年600美元。

常年有病者視具體情況而定。已投保社會保險者無須再投保醫療保險。

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受益人均可憑醫院或藥店的正式發票向保險公司報銷90%醫藥費,自負10%。

旅遊

景點介紹

黎巴嫩黎巴嫩
旅遊聖地巴爾貝克

最初巴爾貝克被稱為Heliopolis,希臘語意思是“太陽之城”,後來得名於迦南的古代國王巴爾Baal。(聖經中將古代的巴勒斯坦、敘利亞和黎巴嫩地區成為迦南)

巴爾貝克遺址包括木星神殿、巴克斯酒神殿、以及環繞它們的衛城。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年

巴爾貝克遺址

木星神殿前後用了200年修建。

兩座神殿都是為了Heliopolis的三位一體的神Hadal而建。Hadal是敘利亞人的雷電之神、和自然之神,他是一位非常年輕的、保護農業收成的神,因此可以說巴爾貝克是異教徒禮拜的重要遺址。

巴爾貝克城始建於腓尼基時代,公元前333年來自古羅馬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腓尼基人,巴爾貝克從此改稱為Heliopolis----太陽之城。

羅馬人開始在此建立神殿和各種建築,遠比羅馬更加輝煌。

在基督教盛行時期,一座祭祀巴巴拉聖人的教堂被修建。公元634年一座巨大的清真寺和一所學校修建在神廟的旁邊,後被用做大本營。

巴爾貝克遺址:

通廊Propylaea

六角前殿Hexagonalcourt

大殿,偉大的大本營

木星神殿祭奉三位神----Hadad雷電之神,他的妻子Atargates和他的兒子Mercury巴克斯神殿祭奉酒神非凡的維納斯神殿在所有的風景名勝地中,羅馬古建築遺址巴爾貝克堪稱之首。

位於貝卡谷地北部的巴爾巴克保留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羅馬神殿遺址,同時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羅馬建築遺址。那些高聳的圓柱和精美絕倫的建築藝術足以讓您讚不絕口,再加上周圍雪山的環抱和貝卡谷地的寧靜富饒,都給這處遺址平添風采。來到黎巴嫩如果沒有參觀巴爾貝克就像去了中國沒有去長城一樣。

每年的七、八月,這裡會舉辦巴爾貝克國際節,屆時來自來自歐洲的音樂家、戲劇藝術家和黎巴嫩民族舞蹈家匯聚一堂,奇特的燈光技術和美妙絕倫的歌舞將古老的遺址映焰得更加絕美。
黎巴嫩聖谷
聖谷是世界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修道士的聚居地。它的許多修道院年代已十分久遠,引人注目地座落在崎嶇不平地谷中,附近是黎巴嫩山林遺址,這裡的樹木是古代宗教建築優質的木材。
聖谷是黎巴嫩最幽深、最美麗的山谷之一,是典型的世外桃源。在峽谷的底部流淌著發源於聖松山腳的卡迪沙河,在峽谷的著名的雪松林之上聳立的是黎巴嫩境內海拔最高的山峰。

“Qadisha”這一詞源於閃族語系,它的詞義是“神聖的”,因而WadiQadisha的意思就是“聖谷”了。聖谷中有一些天然山洞以及由人搭建起的石屋,這些建築自公元前3世紀至古羅馬時代一直有人居住。另外聖谷中還散布著一些用石頭建成的小禮拜堂、寺院以及一些偏僻的修道院。早在中世紀早期,這裡就成了修道士、隱士、苦行修道者的收容所。這些虔誠的教徒屬於不同的教派,這些教派大多是因為對於基督本質的認識不同而形成的,他們中有基督教教派、基督一性論者以及基督一志論派等。那時聖谷中居住著很多信徒,其中甚至還包括伊斯蘭教教徒。這裡的居民講著各種語言,有希臘語、阿拉伯語以及衣索比亞語等。聖谷被一分為二,每一部分都分別以一處修道院的名字來命名。

聖谷從基督教早期就一直是修道士的聚集地。黎巴嫩山林里的樹木是聖林的殘存者,同時也是古代非常珍貴地建築材料。聖谷的修道院是殘存下來的最重要的反映基督教根本教義的典範。

黎巴嫩黎巴嫩
世界自然遺產——黎巴嫩提爾

提爾據說是紫色顏料的誕生地。它是最雄偉的腓尼基城市,統治著一些海域,建立了象卡地茲和迦太基這樣繁榮的殖民地。它的歷史地位在十字軍東侵之後逐步衰落,但仍保留了許多主要是羅馬時期的重要的考古遺物。
提爾始建於公元前3000年之初,最初是由一個大陸定居區和一個離岸不遠的中等規模的島嶼城市組成。但直到公元前1000年,這個城市才達到鼎盛時期。公元前10世紀,提爾的國王海拉姆通過填海造陸的方法將兩個島嶼連線起來。隨後他又用同樣的方法在浩瀚的海洋中營造出相當可觀的陸地。

腓尼基人的擴張開始於公元前815年,當時來自提爾的商人在北非建立了迦太基。最終她的殖民者遍布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同時也為這個城市帶來了繁榮的海上貿易。然而,繁榮和富強也引來了敵人的垂涎,公元前6世紀初,古巴比倫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圍困這座四面高牆的城市長達13年之久,提爾頑強不屈,巍然屹立。但也可能是當時大陸城市的居民考慮到島嶼完全將其放棄了,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國王在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中占領了這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海岸基地。由於不能席捲這座城市於一役,亞歷山大國王封鎖這座城市長達7個月,又一次提爾經受了考驗。但統治者利用遺棄的大陸城市的殘跡建築了進攻便道,曾經一度達到了城市的圍牆。亞歷山大利用他的攻城器堅持進攻最終打破了防禦工事。據說亞歷山大對於提爾人的頑強抵抗和其部下的慘重損失極為惱怒,並且因此而毀滅了半個城市。城鎮中的30,000居民或被集體屠殺或被賣為奴隸。提爾和整個古敘利亞在公元前64年都陷入了羅馬的統治之下,而提爾在一段時間內仍然鑄造自己的銀幣。羅馬人在城市中建造了許多重要的紀念物,包括一個溝渠、一個凱旋門和一個在古老遺蹟中最大的競技場。提爾歷史中的基督教人物在新約全書中多次被提到。在東羅馬帝國時代,提爾的大教主使所有腓尼基主教的首領。當時這個城市經歷了第二個輝煌時期,這一點可以從她現存的建築遺蹟和阿拉伯穆斯林軍在公元634年所劫掠的放在necropolis城邦中的碑銘中得到印證。這個城市沒有抵抗在新的統治者下依然繼續繁榮發展,大量輸出糖、珍珠製品和玻璃。隨著阿拉伯統治的衰落,巴努阿吉爾統治時期,提爾爭取到了一些獨立。這個時期提爾城市被噴泉所裝飾,集市上充斥著玲琅滿目的商品,其中包括地毯、金銀珠寶等。多虧了提爾的堅固工事,它使提爾城市抵擋了十字軍的強大進攻,但在1124年還是不幸陷落了。十字軍在此統治了約180年左右,麥姆盧科斯於1291年重新奪取了這座城市,隨後這座城市在逐漸衰落中進入了16世紀。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提爾完整地歸入了新的國家--黎巴嫩中。

旅遊須知

1.三國允許非伊斯蘭教徒進入當地清真寺參觀。但是進入清真寺遊覽遊客需脫鞋,女士需圍上頭巾以遮蓋其頭髮.旅遊景點(如大馬士革的伍麥葉清真寺)內有帶帽子的衣裝出租,很方便,不用特意準備。

2.三國電力服務為220瓦特交流電,插頭為歐洲標準插頭(德國雙圓頭插頭).中國連通通信網路的手機用戶,可以在當地國際漫遊。

3.當地酒店內備有:拖鞋,沐浴洗髮用具,頭套。但是不備有牙具(牙膏牙刷),請遊客自備。

4.購買當地銀制飾品(尤其是在敘利亞),請仔細鑑別(以防銅鍍銀).阿拉伯古董還是看看為好.

5.阿拉伯咖啡很苦,但是氣味很香.阿拉伯水煙味道很淡的(據不會抽菸的遊客說,嘗不出煙味,只有淡淡水果花朵清香)不妨一試.

6.在死海漂浮中,不可以把頭浸在海水裡,因其所含鹽分太高,會刺激眼睛和鼻孔。只可以仰臥漂浮。

7.冬季3國旅遊,請自備傘。

8.在當地旅遊過程中,司機和導遊的每日小費是必須的,也是其收入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他們服務的好,請您肯定他們的服務。

簽證須知

1.持外交護照和公務護照申請赴黎簽證應提交國內有關單位出具的照會。
2.持因公普通護照或因私護照申請赴黎簽證應按以下要求出具相應材料:

(1)留學簽證:須出具入學許可(有時還要求出具申請入學的全部資料)。

(2)工作簽證:須出具經黎巴嫩勞工部發予的工作許可。

(3)商務、旅遊和探親簽證:須出具在黎巴嫩註冊的公司或具有黎巴嫩國籍的或取得黎巴嫩居留許可的自然人出具的邀請信和往返機票;商務和旅遊簽證申請人尚須出具預訂飯店的確認單。

(4)由第三國赴黎的上述簽證申請人在出具上述相應檔案的前提下可在黎機場或口岸申請落地簽證。

(5)簽證申請人須填寫一份申請表,附上一張照片。

3.注意事項:

持旅遊簽證進入黎巴嫩的務工人員在黎境內很難獲得工作許可,也不大可能獲得工作簽證。

入境須知

黎巴嫩黎巴嫩
1.外國人憑有效簽證可順利進入黎巴嫩。

2.憑黎安全局書面許可(有效期為一個月)可入境並獲落地簽證。

3.勞務出口國公民在獲得安全局批准之前,不能獲取落地簽證。

4.在展銷月里,經安全局及時發布備忘錄,有權獲得簽證的國家的公民可以在各口岸免費獲取落地簽證。

5.下列人員在獲取黎安全局批准前,不能獲取入境簽證:

(1)持過境許可者;

(2)非黎巴嫩家庭、外交人員、海灣六國公民的隨從和僕人;

(3)藝人;

(4)打工謀生者;不受歡迎者。

6.黎海關對入境者攜帶物品實行抽查,對所帶物品品種和數量按國際通則辦理,無特殊要求。

交通運輸

黎巴嫩黎巴嫩
黎巴嫩境內陸運輸以公路為主,在國際運輸方面,除有與鄰國相通的汽車運輸外,海上的船舶運輸也較方便,主要港口有3個:貝魯特港、的黎波里港賽達港。貝魯特港為主要貿易港,1997年的吞吐量達585萬噸。

黎交通以海、空為主,公路次之。

水運

主要港口有貝魯特港、的黎波里港、賽達港。貝魯特港為主要貿易港,現有貨櫃及集散貨碼頭14個。2002年吞吐量為471.2萬噸,承擔著黎70%的進出口貨物運輸量。

空運

貝魯特機場是著名航空港,內戰前有70家航空公司飛機飛經貝魯特機場。內戰期間,機場經常被迫關閉。1990年黎政府投資4億美元改造貝魯特機場,將其吞吐量由每年200萬人次提高到600萬人次。目前有35家航空公司飛經該機場。2002年起降班次30627次,年航空貨物吞吐量為6萬噸。

公路

貫穿全境,全長約7100公里,其中瀝青路3500公里。高速路約530公里。公路在內戰期間破壞嚴重,黎政府制定了修復計畫,但因資金無法到位,修復工作進展緩慢。黎平均每3人擁有一輛汽車,人均汽車擁有量居世界前列,車輛總數為145萬輛。

鐵路

全長335公里,全部為國有,除貝魯特-謝卡(Chekka)段外,其餘尚不能使用。

2014對中國免簽國家

亞洲國家

東亞北亞東北亞中華人民共和國 | 日本 | 朝鮮 | 韓國 | 蒙古 | 俄羅斯1
東南亞緬甸 | 汶萊 | 高棉 | 東帝汶2 | 印度尼西亞2 | 寮國 |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 新加坡 | 泰國 | 越南
中亞哈薩克斯坦1| 吉爾吉斯斯坦 | 塔吉克斯坦 | 土庫曼斯坦 | 烏茲別克斯坦

西亞/西南亞

阿富汗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1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13| 巴林 | 賽普勒斯1 | 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14| 喬治亞1 | 阿布哈茲15 | 南奧塞梯共和國 1 6 | 伊朗 | 伊拉克 | 以色列 | 約旦 | 科威特 | 黎巴嫩 | 阿曼 | 巴勒斯坦國7 | 卡達 | 沙烏地阿拉伯 | 敘利亞 | 土耳其1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葉門 | 埃及8 | 希臘1
備註1.地跨亞、歐兩洲或被認為是歐洲國家。
2.地跨亞、大洋兩洲或被認為是大洋洲國家。
3.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絕大多數國家承認。
4.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絕大多數國家承認
5.阿布哈茲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除俄羅斯、尼加拉瓜以外國家承認。
6.南奧塞梯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除俄羅斯、尼加拉瓜以外國家承認。
7.巴勒斯坦國疆域未定且大部分領土被以色列占領。
8.地跨亞、非兩洲或被認為是非洲國家。

黎巴嫩行政區劃

阿拉伯國家首都

阿拉伯國家包括埃及、敘利亞、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伊拉克、約旦、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葉門、科威特、卡達、巴林、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索馬里、吉布地、茅利塔尼亞等亞非國家,總面積約140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總數約1.5億。

黎巴嫩政黨列表

政黨名稱建立時間
黎巴嫩未來陣線2007年8月9日
黎巴嫩真主黨1982年
黎巴嫩長槍黨1936年

地中海聯盟

阿拉伯世界

伊斯蘭會議組織(OIC)

不結盟運動成員國及觀察員

成員國 阿富汗 | 阿爾及利亞 | 安哥拉 | 巴哈馬 | 巴林 | 孟加拉國 | 巴貝多 | 白俄羅斯 | 貝里斯 | 貝寧 | 不丹 | 玻利維亞 | 波札那 | 汶萊 | 布吉納法索 | 蒲隆地 | 高棉 | 喀麥隆 | 維德角 | 中非共和國 | 查德 | 智利 | 哥倫比亞 | 葛摩 | 剛果 | 象牙海岸 | 古巴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吉布地 | 多米尼加共和國 | 厄瓜多 | 埃及 | 赤道幾內亞 | 厄利垂亞 | 衣索比亞 | 加彭 | 甘比亞 | 加納 | 格瑞那達 | 瓜地馬拉 | 幾內亞 | 幾內亞比索 | 蓋亞那 | 宏都拉斯 | 印度 | 印度尼西亞 | 伊朗 | 牙買加 | 約旦 | 肯亞 | 科威特 | 寮國 | 黎巴嫩 | 賴索托 | 賴比瑞亞 | 利比亞 | 馬達加斯加 | 馬拉威 | 馬來西亞 | 馬爾地夫 | 馬里 | 茅利塔尼亞 | 模里西斯 | 蒙古 | 摩洛哥 | 莫三比克 | 緬甸 | 納米比亞 | 尼泊爾 | 尼加拉瓜 | 尼日 | 奈及利亞 | 朝鮮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巴拿馬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秘魯 | 菲律賓 | 卡達 | 盧安達 | 聖露西亞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沙烏地阿拉伯 | 塞內加爾 | 塞席爾 | 獅子山 | 新加坡 | 索馬里 | 南非 | 斯里蘭卡 | 蘇丹 | 蘇利南 | 史瓦濟蘭 | 敘利亞 | 坦尚尼亞 | 泰國 | 東帝汶| 多哥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突尼西亞 | 土庫曼斯坦 | 烏干達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烏茲別克斯坦 | 萬那杜 | 委內瑞拉 | 越南 | 葉門 | 尚比亞 | 辛巴威
觀察員
國家 安提瓜和巴布達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 | 波赫 | 巴西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哥斯大黎加 | 克羅地亞 | 賽普勒斯 | 多米尼加 | 薩爾瓦多 | 哈薩克斯坦 | 吉爾吉斯斯坦 | 墨西哥 | 黑山 | 塞爾維亞 | 烏克蘭 | 烏拉圭
組織 非洲聯盟 | 阿拉伯國家聯盟 | 聯合國

阿拉伯國家聯盟 – جامعة الدول العربي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