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15年

公元前815年宣王十三年,懿公元年(在位九年); 腓尼基人的擴張開始於公元前815年,當時來自提爾的商人在北非建立了迦太基。最終她的殖民者遍布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同時也為這個城市帶來了繁榮的海上貿易。然而,繁榮和富強也引來了敵人的垂涎,公元前6世紀初,古巴比倫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圍困這座四面高牆的城市長達13年之久,提爾頑強不屈,巍然屹立。

奚公魯武公

奚公受封及創性 呂尚受封為齊侯,並首建齊國以後,人們尊稱他為齊大公。齊太公呂尚的八世孫叫呂赤,史稱齊文公,於公元前815年承襲君位,為齊國之主。品赤之子名高。高之孫名奚,人稱奚公。奚公在齊國位尊而功巨。

魯武公回家一年左右也就是公元前816年就去世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15年戲即位,也就是魯懿公。魯懿公在位八年後,也就是公元前807年,部分魯國人發動政變,殺掉了魯懿公戲。

吐蕃王朝

公元7至9世紀,中國境內以唐最強盛,地域大,人口多,生產和文化都非常發達。其次是吐蕃,在公元7世紀初,藏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松贊乾布進行了統一的偉業,在西藏高原上建立起強大的奴隸制吐蕃王朝。此後,通過聯姻、慶弔、納貢等形式,與唐朝締強了政治上聯繫,經濟、文化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公元前815年,贊普赤烈松贊死,其子赤祖德贊繼位。繼文成公主之後,金城公主入藏嫁與贊普赤德祖贊為妻。當時唐蕃之間大部分時間和睦相處,但時有戰爭爆發。此時吐蕃王朝內部分裂,國力削弱;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後,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也由強盛轉向衰落。因此,雙方都願和好,達到“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 “務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赤德祖贊為表示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之誠心,立此碑於大昭寺前,碑文相實無華,言辭懇切,現碑身已有風化,到今大多數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邊有一棵柳樹,據傳由文成公主親手種植,當地人稱為公主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