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13年

"公元前813年戊子年,周宣王姬靜十五年。 公元前813年

公元前813年戊子年,周宣王姬靜十五年。公元前813年,衛共伯弟攻共伯於墓上,自立為衛君厘侯:頃侯之子,系衛國九世君,公元前813年駕崩,在位四十二年。公元前813年,衛共伯弟攻共伯於墓上,自立為衛君。

歷史人物

衛國第九任國君,公元前855年—公元前813年。在位42年。 厘侯十三年,厲王暴虐,宣布國都周圍的山林川澤歸他“專利”,國人忍無可忍,終於發生了暴動,厲王嚇得跑到彘(山西霍縣),十四年沒有回來,最後就死在那個彘了。後來暴動平息。檀君朝鮮在公元前813年為箕子朝鮮所占領,並成為其首都

衛人因葬之厘侯旁,謚曰共伯,而立和為衛侯,是為武公。翻譯過來就是衛厘侯四十二年(公元前813年),厘侯逝世,太子共伯余即位。共伯之弟姬和曾被厘侯寵愛,厘侯給了他很多財物,他便用這些財物收買武士,在厘侯的墓地襲擊共伯余,共伯余被迫逃到厘侯墓道自殺。衛人把共伯埋葬在厘侯墓旁,稱之為共伯。

公元前813年戊子,周宣王姬靜十五年 周宣王姬靜是一個生活在夾縫裡的王,他的父親厲王和兒子幽王都是有名的暴戾君主,但他自己在位的近半個世紀,卻頗有一番好口碑。然而他終究沒能像東漢的光武帝劉秀那樣讓自家的王朝別開生面,反而成 為了輝煌的西周王朝的一段迴光返照。

武公釐侯之次子,名和,公元前813年繼位,系十世衛君。即位時已40歲。他修康叔之政,自儆、勵治、百采眾諫,察納椎言。正如《國語·楚語》所記:“昔衛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猶箴儆於國曰:“自卿以下至於師長士,苟在朝者,無謂我老耄,必恭恪於朝,朝夕以交戒我。”

歷史建設

公元前813年,一群來自腓基尼的殖民者在今突尼西亞地區建立了被稱為“新城”的地方,希臘人改稱其為“迦其東”,羅馬人又改稱為“迦太基”。腓尼基人在古代世界不僅以一個商業民族著稱,它還以其廣泛殖民於地中海沿岸和各島嶼而聞各,其殖民活動早於希臘人,最著名的殖民地當數北非的由推羅人建立的迦太基。腓尼基人的殖民活動都是由各個城市國家單獨進行的。眾多殖民地的建立,促進了腓尼基商業貿易的發展,並為腓尼基本土提供了手工業原料、奴隸和市場。

在公元前813年左右,一批新的移民在今突尼西亞西北10海里的地方建立了新的家園,羅馬人稱為迦太基,拉丁人把迦太基與烏提卡附近地區取了一個大名叫非洲,又根據希臘人習慣,稱非洲的閃族人為腓尼基人。

檀君朝鮮在公元前813年為箕子朝鮮所占領,並成為其首都,然後又在公元前194年成為衛滿朝鮮的首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