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南鎮

鯉南鎮

鯉南鎮位於福建省仙遊縣城木蘭溪南岸,省道三郊線貫穿其間,緊靠福廈公路和秀嶼港,區位優勢明顯,環境條件優越.境內擁有豐富的溫泉水資源,是仙遊縣城中心區的新興地帶。鯉南鎮土地總面積42.59平方公里,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總人口51518人。鯉南鎮是仙遊拓展的中心地帶和發展工業的重要基地,是投資興業的理想寶地。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鯉南鎮鯉南鎮
鯉南鎮成立於2002年10月,由原城東鎮4個村、賴店鎮7個村、龍華鎮5個村和鯉城街道1個社區組建而成。鯉南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歷史上出過進士16名,五品以上官員20多名。鯉南名勝古蹟歷史悠久,風景優美,柳坑木蘭溪宋代古橋距今已有900多年,玉塔村東山塔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以青石構建的金鳳古橋全長121米,尚書鄭紀、狀元柯潛、國師陳經邦先後為其書寫橋記。鯉南鎮境內文物古蹟眾多,唐良士公古墓、聖泉宮等被定為仙遊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霞山祠、潘山宮、後源堂、東山寺、玉田古居址、仙安府、涵井林氏宗祠、龍天宮、象運祠堂等名聞遐邇。古洋、東溪周邊6550畝生態公益林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是觀賞、休閒的好去處。

鯉南鎮氣候宜人,全年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21℃,無霜期352天,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擁有林地2萬多畝,森林覆蓋率為35%,被福建省綠化委評為省級園林式鄉鎮。鯉南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黃豆、無公害蔬菜等,土特產有茶葉、蘑菇、草菇等,水果主要有龍眼、枇杷、荔枝、西瓜、桃、柑桔等。

基礎建設

鯉南鎮鯉南鎮

鯉南鎮內水源充沛,境內古洋、東溪兩大水庫,庫容量達4593萬立方米,保障仙遊縣城及賴店、蓋尾、郊尾、楓亭生活、生產用水。地熱資源豐富,溫泉水質好,含硫量位居福建省前列,日出水量2000噸,水溫57℃,極具療養健身功效。35KV的錦田變電站、大坂變電站架設了工業用電及民用專線,生產和生活用電十分充足。建成蘭溪南岸公園、九隆廣場、九隆服務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形成了食、住、游、娛、購等功能齊全的服務網路。郵電通訊設施完善,鯉南鎮村村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通訊信號全面覆蓋,隨時可與世界各地進行通訊聯繫。鯉南鎮正在興建的中心車站和九鯉溫泉大酒店,將逐步完善基礎配套設施豐富的物產、便捷的交通、充足的水力電力以及優質高效的服務營造了優越理想的投資環境。

鯉南鎮內交通便捷,三(明)郊(尾)省道橫貫其間,距福廈公路20公里,距福廈高速公路和福廈鐵路25公里,距湄洲灣、秀嶼港50公里,仙港大道經下樓、涵井直達楓亭港口。鯉南鎮區內有仙遊汽車總站、城市一環路、八二五南街、解放南路、小一環路、園區中路、園區東路、錦園路等主次幹道,村道實現水泥化,交通網路逐步完善。

經濟成效

鯉南鎮鯉南鎮
鯉南鎮首家新型建材產業園初步選址仙遊縣鯉南鎮下樓村涵井村,規劃面積2000多畝。鯉南立足臨港後發優勢,傾力搭建工業集聚平台的一個側面。為積極參與環湄洲灣經濟帶產業分工,承接閩東南產業轉移,仙遊縣未來幾年內將著力打造經濟開發區和城郊型工業集中區。而鯉南鎮作為城郊型工業集中區的主體,包含鯉南新區和工業園區,是仙遊縣推進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平台。城建項目、工業項目雙管齊下,鯉南新區、工業園區齊駕並驅。

針對當前加快港口經濟發展的新契機,鯉南鎮正進一步突出項目攻堅,壯大工業經濟。為確保完成88個項目的目標任務,鯉南鎮政府與管委會全體幹部整合力量,統籌使用,組成17支項目攻堅突擊隊,強化項目的協調和跟蹤服務,全力破解征地、拆遷、融資等難題。突出基礎設施,拉大城市框架。鯉南鎮眼下全力建設內一環、八二五南街、南二環路等路網,同時加快建設體育中心,鯉南中心國小等城市配套設施,提高城市化水平。鯉南鎮突出人居環境,做美臨港城區。加快改造柳坑虎嘯、仙安雲里等城中村,全力推進龍翔、潤家等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溫泉酒店、蘭溪公園和媽祖文化公園,以城建項目帶動工業項目。

防洪排澇

鯉南鎮鯉南鎮
隨著鯉南新區和工業園區的進一步發展,解決洪澇災害問題日益突出。為切實做好轄區內的防洪排澇工作,鯉南鎮、鯉南工業園區管委會花大力氣重點解決低洼地霞苑、聖泉等片區的排澇難題。鯉南鎮規劃在聖泉片區建設2條排澇渠,總長1.86公里,沿規劃中的路網平行布設,斷面分別為8×4m和3×3m,可滿足上游12平方公里內的20年一遇洪水排放。另規劃在現狀的居民區附近沿在建的二環路埋設直徑1.6米的地下排澇管道,長540多米。上排澇工程估算總投資550多萬元,將按先急後緩的原則逐步實施。

鯉南鎮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則,結合地形、地勢、天然水系和城市規劃建設,合理劃分排水分區,設定一定的臨時蓄滯澇區,採取撇洪渠、順堤涵管等措施,儘量將澇水自排入外河。地勢較低地區,按照排澇標準,配套建設相應的排澇泵站和控制設施。

鯉南鎮重視非工程措施在防洪排澇中的作用,加強全流域水土保持、防汛指揮系統建設和水文氣象預報。鯉南鎮用地發展方向和規劃建設用地選擇,考慮防洪排澇因素,儘量避開洪澇災害高風險區。鯉南鎮規劃建設儘量保留天然水面,保持必要的調蓄能力。

整治環境

鯉南鎮鯉南鎮
隨著村民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環境衛生意識也增強了。鯉南鎮就以玉田等村為整治農村環境衛生試點。鯉南鎮玉田村投入近萬元資金購買了一部半舊的手扶拖拉機和一部平板車,設定7個指定垃圾池,由保潔員準時清掃,村民也自覺地配合,當專用的手扶拖拉機慢慢行駛中,村民們就自動地把生活垃圾倒進去,保潔員清運到指定的海亭嶺垃圾場。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文明衛生的生活習俗,起初一定要發動大家動手,全面消滅垃圾衛生死角,改善環境質量,之後,以村組為單位建立健全各類農村衛生定期打掃和檢查評比機制,以實現農村衛生狀況的根本改變。清垃圾、清路障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衛生整治,換來的是村容整潔,村風純樸,很值要建立這個好的長效機制。

鯉南鎮抓好環境整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是搞好“兩規”。就是要搞好新村建設規劃和老村改造規劃。二是開展“三清”工作。要清除村前屋後的垃圾、淤泥和河涌。三是落實“四改”。要改好自來水、下水道、公廁和禽畜欄。四是實現“五有”。做到有村道、有綠化帶、有污水和垃圾處理系統、有水環境和有特色,要建有村民公園。把環境整治與發展生態經濟和打造生態經濟產業帶相結合,走出一條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可持續農村環境整治新路子。

科技興鎮

鯉南鎮鯉南鎮
鯉南鎮幹部民眾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科技與經濟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1、以鯉南工業園區和城南新區開發為載體,通過品牌建設積累技術、資金。在鞏固“雲敦”和“閩仙”兩個福建著名商標的基礎上,雲敦至尊牌襯衫、西褲,雲敦牌襯衫和閩仙牌(QDJ)系列減速發動機榮獲2004年福建省名牌產品,此外,雲敦至尊、雲敦還榮獲2004年國家免檢產品稱號。

2、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形成鎮、村(居)、戶二級農技推廣網路。鯉南鎮裡抽調專業人員組建科技站,各村(居)配備科技副主任。農廣校成立後,開辦各類科技培訓班3期,受益農民達500多人。

鯉南鎮鯉南鎮

3、積極扶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2004年閩仙汽車電器有限公司進行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1250萬元,購置先進檢測設備及裝配生產線,提高產品質量等級和生產規模,市場占有率從8%上升到15%,產銷量名列同行業前茅,QDJ2816棘輪式大功率減速起動機研製成功,替代美國進口。

4、組織實施農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成功構塑科技富民信息平台,通過廣泛宣傳發動,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鯉南鎮完成了12部北京光彩農信機和2套農信快車的安裝調試。鯉南鎮該平台以北京光彩農家寶信息機為載體,撥接訪問中央伺服器,每天下載、瀏覽實用農業信息,並通過信息示範戶將該信息提供給周邊農民,以一戶帶動一村的方式,實現農業信息進村入戶,農民朋友通過對市場的準確把握,及時調整種養結構,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

5、大力開展科技下鄉和科技幫扶活動。重點掛鈎幫持的村、企業、基地、大戶共8個,其中象林村茶果基地,玉田“早鍾6號”枇杷基地和下樓良種母豬繁育基地發揮了良好的科技示範作用。

6、積極申報各級科技項目,向上爭取資金支持,象林村的茶果套種綠肥推廣項目列入莆田市科技計畫項目,爭取資金到位5萬元。鯉南鎮申報省重大科技計畫項目2個。

廉政建設

鯉南鎮鯉南鎮
鯉南鎮從規範農村黨員幹部行為入手,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懲防腐敗體系。這一體系包括幹部選任、教育、管理、監督、獎懲五個方面,貫穿於事前防範、事中監管、事後懲戒的全過程,涵蓋了村務工作的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了一個點面結合、層層聯動的懲防網路。

一是嚴格選任村幹部。通過明確任職條件、規範配備職數、嚴格選拔程式,切實把好乾部入口關。

二是加強思想教育。建立完善農村黨員幹部廉政教育機制,不斷提高農村幹部的綜合素質,加強自律意識。

三是規範幹部行為。圍繞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若干要求,結合農村工作實際,制定出“十不準”,使村務工作有章可循,有制有依。

四是強化監督制約。主要加強三個方面的監督:首先,通過強化職能作用,落實“農村財務雙代管”、財務審計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強化自上而下的監督;其次,通過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完善村務公開、民主決策、民主理財和村幹部廉政述職制度,落實村民自治,強化自下而上的監督;再次,通過制定“兩委”班子議事規則,堅持“兩委”班子聯席會,強化班子內部監督。

相關詞條

福建鄉鎮(三)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