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樟鎮

白樟鎮

白樟鎮地處閩清縣西南部,距閩清城關11公里,東接雲龍鄉,西連金沙鎮,南與白中鎮、坂東鎮交界,北與雄江鎮毗鄰。全境總面積80.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341畝、林地82653畝,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白樟鎮有中學1所,國小8所(其中完小5所)。2006年白樟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1562萬元,企業總產值10.09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7510萬元,財政總收入2408.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38元。

基本信息

基礎設施

白樟鎮白樟鎮
白樟鎮地處閩清縣交通的樞紐地帶,交通條件方便,省道203和福銀高速公路縱貫全境,距福銀高速公路閩清雲龍互通口和金沙互通口都只有3公里左右。126、121縣道和通往行政村道路全部鋪設水泥路,雲渡大橋改造完成,實現了以“兩縱兩橫”為主骨幹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供水、供電、電信、郵政服務網路齊全,通信發達,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通閉路電視的目標;現有金融機構3家,經濟往來渠道通暢;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完成,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新建了白樟中學辦公宿舍樓,雲渡、樟山、白南等國小,改善了中國小辦學條件;醫療條件完備,鎮衛生院今年上半年經過裝修,改善了醫護人員的辦公條件,目前有床位20個、醫護人員22人、中級職稱3人,白樟鎮新農合的參合率達85%以上,為廣大農民就醫提供了較好的條件。白南村、樟山村等舊村改造新村建設正在推建,開發了白南住宅小區、白雲花園小區,集鎮規模不斷擴大,集鎮品位不斷提升,一個新興的工業商貿小城鎮正在不斷完善配套壯大。

經濟建設

工業方面

白樟鎮白樟鎮

白樟鎮是福州市建築陶瓷主要生產基地之一,陶瓷業生產歷史悠久。目前白樟鎮擁有建築陶瓷及配套企業5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陶瓷企業17家,已形成內牆、外牆、地磚等多品種、多規模、多檔次、多系列的生產格局。建立了溪南、樟山、雲渡、池埔等四個工業集中區,其中池埔工業區列入縣級工業區,廣安天然氣公司落戶該區。近年來,著重突出特色工業,突破新興工業,不斷培育壯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技術含量高的工業集群,積極發展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科技套用型工業。去年引進一個超越路橋設備項目,該項目填補了省內同類企業的空白。同時,沃德電瓷電器、捷唯高壓電瓷項目的引進和落地,進一步促進了白樟鎮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加快了經濟的發展步伐。企業產品質量明顯提高,2008年7月前已有7家規模陶瓷企業通過了ISO9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騰龍公司的“花開富貴”獲得省著名商標,紅葉公司的“紅葉”、大世界公司的“KEMIER”獲得市知名商標。

農業方面

白樟鎮是福州市主要的外環蔬菜基地之一。自然條件良好,土壤肥沃,水資源充足,農業基礎紮實,農田水利設施完備。全面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大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著力培育和壯大主導產業,加快種植結構的調整。蔬菜品種主要以西紅柿、黃瓜、白菜、芋頭、萵筍等為主,白樟鎮種植面積20156畝,年產值2700多萬元,其中西紅柿是白樟鎮的特色農產品,年產值達1700多萬元;已建立了白洋—園頭、前莊—小園、白南—半山等3個千畝蔬菜生產基地,建有白雲山千畝水果基地;水利設施完善,白樟鎮共有小(一)型水庫1個、小(二)型水庫2個,小(三)型水庫10個,千畝渠5條,斗毛渠20個,有效灌溉面積11473畝,旱澇保收。2008年8月,省種子總站、市種子管理站領導及番茄新品種生產(或引進)的企業負責人,觀摩了閩清縣白樟鎮白洋村番茄新品種百畝核心示範片。該片示範的新品種有無限生長型的瑞德118、“英超大果”、“耐莫尼塔”及有限生長型的農嘉B-1,有的新品種已開始採收。示範的新品種長勢旺盛,碩果纍纍,特別是無限生長型的新品種,單株結果數達20個以上,果型美觀,預計畝產達萬斤以上。示範戶們都高興地說,2008年示範的新品種很好,產量高,再加上今年番茄市場看好,每市斤批發價約1.2-1.5元,是市場搶購的熱銷貨,有的批發商需預訂才能買到手,總的形勢比去年好,增收在望。從現場觀摩比較來看,表現最好的是瑞德118,其次是“英超大果”與“耐莫尼塔”,它們結果力強,單株結果數多,果大,園形,大紅色,美觀,商品性好,產量高,值得明年進一步推廣;有限生長型的農嘉B-1,結果力強,單株結果數多,果中等大,大紅色,圓形,美觀,商品率高,產量高,有望替代當家種上海合作903

鄉鎮建設

白樟鎮白樟鎮
白樟鎮召開黨建帶“三建”工作座談會,部分村、企業支部書記、婦聯、共青團、工會負責人代表在會上就如何做好各自工作作了匯報。縣委組織部、縣工會領導也參加了座談會,鎮黨委書記錢建忠在會上對白樟鎮黨建帶“三建”工作作了重要講話,強調黨建帶“三建”工作是加強黨執政能力的需要,是構建魅力瓷鄉、和諧白樟的需要,黨建工作需要工建、團建、婦建工作的參與,團建、婦建、工建工作也需要黨建工作的帶動作用。

白樟鎮注重抓好點和面的“三建”工作。確定在雲渡村培育黨建帶婦建工作典型、在白樟中學培育黨建帶團建工作典型、在紅葉、精彩公司培育黨建帶工建工作典型、在白南村培育落實“四權”工作典型、樟山村培育黨建規範化建設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白樟鎮黨建帶“三建”工作。要積極探索建立“三建”工作機制。建立黨組織與工會、共青團、婦聯聯席會議制度,每季開一次聯席會,學習傳達上級會議精神,匯報工作,交流經驗,布置落實階段性工作;建立鎮領導、部門負責人信訪接待日,定期走訪慰問民眾制度,傾聽訴求,儘量把問題解決在一線,解決在基層,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安全穩定;建立鎮領導、各村書記、主任以及黨員掛鈎聯繫困難戶制度,及時為困難戶提供信息、政策、法律、信貸等方面的服務,多為困難戶排憂解難;真正把黨建帶“三建”工作成效體現在實際當中。

旅遊名勝

白樟鎮白岩山風景
白樟白樟鎮內有白雲山旅遊風景區,位於閩清西北部,海拔1268米,山脈環繞白樟、雄江兩個鎮。白雲山被譽為神仙之故鄉,山頂終年白雲如輕紗,時隱時現,繚繞不絕。山中古木參天,松柏森森,山間勝景諸多,是閩清重要的自然旅遊勝地。景區內有千年古剎白雲寺、千米山澗鳳凰湖、白雲渡觀音堂、宋代音樂家陳祥道墓址、長坑溪峽岩、棋盤石、湯下溫泉、白雲山森林公園、小仁天探險、腹桂山觀榕台、山水岩佛、百米瀑布等15個自然景點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山巒起伏、鬱鬱蔥蔥、水塘小溪清澈見底,山間小路曲徑通幽,空氣清新,是人們放鬆、休閒、旅遊、度假的最佳去處。現交通便捷,熱情歡迎中外有識之士前來參觀考察、投資興業。主要的景觀有:

閩清大地多勝境,“八閩岳祖”———白岩山“威鎮南疆”、“八閩第一禪林”,白雲山御筆親題,中國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書香深宅四樂軒等組成的古民居君,歷經多個世紀的風雨,仍然屹立在坂東平原,昭示著閩清歷史文化的廣博精深;而華東第一壩———水口電站大壩,更以其獨有的氣勢詮釋著改革開放的豐偉業績。

白雲山

位於閩清縣中部,地跨白樟、雄江、梅溪三鎮。主峰在白樟鎮白雲村,海拔1267米。山頂天池鳳凰湖,常有雲霧升騰,白雲山因而得此美名。白雲山方圓20公里,奇峰連綿、林海莽莽,其中有大片原始次森林。中國最大、世界稀有的黃楮林自然保護區也在其中。白雲山鳳凰景區———包括鳳凰湖、鳳凰峽谷、白雲寺等景點。天外來水鳳凰湖座落於白雲山頂,方圓1里。相傳是常在閩江興風作浪的白龍,被白雲山仙人張聖君鎮在此地掙扎吐沫而成。湖畔草坡常綠,樹木參差、風景宜人,目前正在開發建設度假區。清幽仙境鳳凰峽谷兩岸古木參天,藤蔓遍地,日影斑駁,鳥語啁啾。十里峽谷,十里仙風。相傳宋代名道張聖君常涉此修身悟道。

白雲山頂鳳凰湖發源有大雄溪、磊溪、石潭溪三條溪流,向北注入水口水庫,呈並行排列,中間相隔各為3—5公里。三溪流各成峽谷,各呈畫廊,景觀各異,氣候同一,與白雲山頂鳳凰湖、南坡鳳凰峽谷、白雲寺組成一個統一整體。大雄溪兩岸有中國第一大的黃楮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萬畝。黃楮樹學名為青岡櫟,為珍稀樹種,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如此大面積的純種自然林區為世界稀有。區內棲息了眾多的野生動物。有豹、大莽、野山羊、穿山甲、野豬、山麂、白鷳、鷹等磊溪全流長20多公里。有碧水觀魚、磊谷玩石、蝶群三奇景。潭中成群的小魚、天然石頭壘成的盆景、漫天蹁躚起舞的蝴蝶讓人嘆為觀止、留連忘返。石潭溪上游經梅溪鎮的馬洋、石鄭、樟洋等村莊,有狀元鄭性之的“萬松嶺”、“千竹岩”等題刻。沿溪兩岸樹茂林深、千峰競秀,有泰山壓頂、三潭拱月、藏龍洞潭、白水際及虎跑崖、瀑布群等勝景。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