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前鄉

塘前鄉

塘前鄉位於福州市永泰縣東部,與福清、閩侯兩縣市交界,距縣城30公里,離福州40公里,是永泰通往福州的水陸咽喉之地。塘前鄉地處連城東北部,距縣城16公里。東南與姑田鎮連線,西南與揭樂鄉相鄰,西北與清流縣靈地鄉、李家鄉、永安市羅坊鄉毗鄰,塘前鄉有6個村委會,18個自然村,59個村民小組,1303戶,5446人。

基本信息

概況

塘前鄉塘前鄉

塘前鄉轄區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10508.2畝,森林覆蓋率達79%,耕地面積4001.6畝,轄6個行政村、2個木帆社,共900多戶4929人,其中畲族人口40多戶200多人。塘前鄉山多地少,海拔低,屬亞熱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9.50℃,年降雨量1483.8畝。2004年農業總產值2196萬元,人均純收入3593元。

現鄉之轄區,宋時屬豐和鄉永安里,元時分屬二、三都,明、清時,仍屬豐和鄉永安里。民國初屬東區,25年屬4區,27年分屬龍嶼、赤鯉鄉。建國後,1950年屬4區,1955年屬葛嶺區,1958年屬城關公社葛嶺管理區,1978年成立塘前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塘前鄉。現下轄6個村,有51個村民小組,1002戶,4606人。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有耕地3429畝(其中水田2943畝)。

自然資源

塘前鄉塘前鄉森林資源
塘前鄉地形以中低山為主,自西南向東北山嶺起伏,嵯峨直上,最高峰老盈山,海拔1532米,塘前鄉屬亞熱帶氣候,平均氣溫為17.8℃,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4.4℃,無霜期300天,年降水量1580毫米。土壤主要有紅壤黃壤水稻田、草甸土。塘前鄉林木茂盛,植被以針葉林為主,主要有馬尾松、杉木、毛竹等,還有一定數量的闊葉林和雜木。塘前鄉現有1條塘前溪貫穿塘前鄉。鄉內有豐富的花崗岩矽石稀土礦磷土礦葉臘石、鉀長石等礦產資源。

塘前是永泰縣重要的旅遊景區,境內人文景觀豐富,張地村的老盈山原始森林令人流連忘返;迪坑的雲霄岩、一線天、九龍潭景區古樹參天,山峰險峻、奇特,屬冠豸山風景區的重要要組成部分。2006年來,連城鴻和精細化工廠和連城縣華冠精密鑄造有限責任公司等規模以上企業相繼落戶塘前。農業方面,塘前、上琴、水源、迪坑以發展優質水稻、烤菸種植為主,內山片張地、羅地村以發展毛竹林生產、高優蔬菜種植為主。

經濟建設

塘前鄉塘前鄉棉花種植
塘前鄉是以農業為主的農業鄉,塘前鄉土地總面積9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138畝,其中水田6990畝,2001年糧食總產量4375噸,農業總產值2408萬元。有林地面積137430畝,是連城六大林區之一,現有林木蓄積量717554立方米。主要樹種為松木,其它還有杉木、雜木及部分紅松等。主要林產品有松脂油茶籽油桐子等,年產松脂600多噸,塘前地處山區,水源充足,但水域利用效率不高,大部分水面僅用於灌溉及日常用水,水面養殖少。

塘前鄉現有企業30家,從業人員1000餘人,年銷售收入0.8億元,已初步形成了四大工業經濟板塊。即以醫療衛生用品為龍頭,由佳榮化工、眾達化工等企業組成的醫療化工板塊;以佳富製衣為龍頭,由金利織布廠等企業組成的服裝紡織板塊;以宏泰米業、劉蘭香米業飼料為龍頭,由銀興棉織品公司、金田棉紡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組成的糧棉深加工板塊;以新宇建築公司為龍頭,由金星彩瓦、安居采瓦廠等9家企業組成的建築建材加工板塊。還有“郢城風”醬品譽滿全國。塘前鄉水土面積廣闊,有9湖18垸,耕地面積73280畝,農業人口42500多人。是國家優質糧基地,稻共育基地,萬畝魚蓮共生基地,萬畝精養魚基地,優質3萬多畝,土地肥沃,農業產品豐盛。塘前鄉菜苔白鷺湖農家土雞、蘆背湖蓮藕等味道獨特,物美價廉,屬地方菜一奇。特別是白鷺牌大米系列,富含各種微量元素,是純綠色環保產品,暢銷全國。

塘前鄉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雲集之地,糧油魚蓮之鄉”。市場繁華,商品吞吐量大,是周邊三縣市一農場居民購銷集散地。有著優良的投資硬環境,實現了三個“村村通”,即:水泥公路村村通、有線電視村村通、程控電話村村通,照明無死角。塘前鄉有眾多的鄉土人才優勢。改革開放,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塘前鄉能人。現有上萬名縫紉車工木工瓦工、機電維修工、廚師等技術工人,還有上百名事業紅紅火火的塘前鄉籍企業老闆,這都是塘前鄉的人才資源優勢。完善集鄉服務功能,樹立視窗形象,是塘前鄉加強兩個文明建設和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的具體體現。三年來,塘前鄉以水電、道路、電視、通信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很大改觀。先後爭取有關部門支持,投資700萬元興建了渡浪溝水庫及一級電站;籌資220萬元興建了一個日供水量達1萬噸的自來水廠。鄉內有連通華中大網5000千伏安輸電變電站,開通了程控電話、行動電話、數字機模擬機BP機,集鄉居民電話入戶率達48%,建成了永泰縣最大的廣播電視轉播網路,按照“樹青、路平、燈亮、地淨、溝通、水暢、公益設施完備”的要求,進行了集鄉道路改造,修建了3公里水泥路面和下水道,安裝了護欄桿和集鄉路燈。集鄉路面硬化率達到88%。

塘前鄉實施“開放強鄉、引資富鄉、藉資興鄉”戰略,抓招商引資,引進外資1200萬元。通過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惠集金海農泰等6家民營企業,年可創產值近億元,為農民直接創收200萬元,增加財政收入100萬元。與此同時,塘前鄉還以爭創“閩天杯”為契機,著力加強文明城鄉建設和對內對外宣傳,樹立視窗形象,先後在集鄉開闢公益性廣告園地,興辦宣傳長廊,設定了6處醒目跨越公路的永久性公益宣傳牌、文明告示牌。國家、省、州、縣新聞界記者也紛紛到塘前鄉採訪,宣傳塘前鄉文明城鄉建設。

社會事業

塘前鄉塘前鄉黨建會
塘前鄉根據《福州市人口計生委關於開展流動人口計畫生育清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塘前鄉於2008年4月下旬至6月下旬開展流動人口計畫生育大清查活動。

塘前鄉組織拉網式清查,廣泛開展有關流動人口計生法規和生殖健康宣傳。塘前鄉認真做好流動育齡婦女登記管理和信息通報、反饋工作。對流入、流出對象要及時予以登記,並錄入“福建省流動人口育齡婦女信息系統”。對未持《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未落實長效節育措施、已經懷孕的對象要及時提交“中國流動人口信息交換平台”進行通報,同時要做好信息交換平台的信息反饋工作。對流出重點對象要加強跟蹤管理,及時落實各項管理措施。

塘前鄉認真做好《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的辦理和審驗工作。對流出未辦《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或過期的對象,要督促其辦證。對流入持證對象要及時予以審驗;對符合現居住地辦證條件的對象,要及時予以辦理臨時《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對其它未持證對象要催促其限期補辦。認真做好流動人口“雙查”工作,及時落實各項“四術”措施。對流動人口“雙查”對象,要督促其進行“雙查”。對長效避孕節育措施拖欠對象,要想方設法動員其在現居住地落實一項安全有效的避孕節育措施。對政策外懷孕對象,要及時幫助其落實補救措施。認真做好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契約(協定)的簽訂工作。要及時與轄區內的用工單位、出租(借)房主以及物業管理企業簽訂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契約(協定)。對拒不簽訂的,要做好調查取證工作,根據《福州市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辦法》二十二條規定進行必要的處罰。認真做好流動人口社會撫養費的徵收工作。發現流動人口政策外生育的,及時通報其戶籍地計生部門,協商徵收事宜。

旅遊

塘前鄉塘前鄉莒溪景區
塘前鄉調研旅遊工作。鄉領導察看了準備開發的金瓜山景區以及正在開發建設的莒溪景區。金瓜山海拔800多米,位於赤里村,與福清一都交界,由於山上一塊巨石形似南瓜而得名。在前往金瓜山的途中,縣委書記勇了解了金瓜山的有關情況,要求塘前鄉和有關部門要做好景區開發的前期準備工作,明確區域劃分,國土資源部門要協調好景區沿線的採石場有序開採,不要破壞了沿途景觀。

自從1996年成功引進台商開發千江月觀光農業後,塘前鄉的旅遊業取得了明顯突破。2004年開始,大樟溪休閒娛樂區的部分項目在塘前鄉落地。今年到目前為止,塘前鄉共接待遊客5萬多人次,營業收入150多萬元,200多農戶被安排到景區就業。莒溪景區是由大樟溪休閒娛樂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的,目前攀岩、彩彈射擊場、餐館等項目有的已經投入使用,有的還在建設中。黃忠勇要求莒溪景區的建設進度要加快,塘前鄉和有關部門要積極幫助開發商解決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大樟溪娛樂項目和塘前鄉的旅遊開發順利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