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孢吡肟

頭孢吡肟

頭孢吡肟,為新的第四代注射用頭孢菌素。化學名:1-[[(6R,7R)-7-[2-(2-氨基-4-噻唑基)-乙醛醯胺基]-2-羧基-8-氧-5-硫雜-1-氮雜二環[4.2.0]辛-2-烯-3-基]甲基]-1-甲基吡咯鎓內鹽。72(Z)-(O-甲氧肟基),HCl,H2O。本品主要經腎小球濾過排出,其腎清除率86~116ml/min。在乳汁中僅有微量。

基本簡介

頭孢吡肟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
頭孢吡肟,化學名:1-[[(6R,7R)-7-[2-(2-氨基-4-噻唑基)-乙醛醯胺基]-2-羧基-8-氧-5-硫雜-1-氮雜二環[4.2.0]辛-2-烯-3-基]甲基]-1-甲基吡咯鎓內鹽。72(Z)-(O-甲氧肟基),HCl,H2O。本藥是鹽酸頭孢吡肟和L-精氨酸的無菌混合物。其中L-精氨酸的濃度約為725mg/g,使配製後注射液的pH值維持於4.0-6.0。頭孢吡肟,英文名:Cefepime,中文別名:頭孢泊姆、頭孢匹姆,西醫藥物。本品為鹽酸頭孢吡肟加適量L-精氨酸製成的無菌混合物,為白色淡黃色粉末,幾乎無臭,有引濕性。

藥理作用

頭孢吡肟注射用頭孢吡肟
頭孢吡肟為新的第四代注射用頭孢菌素。本品對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均有良好抗菌作用,但甲氧西林耐藥葡萄球菌、腸球菌屬常耐藥。本品對多數腸桿菌科細菌的作用與頭孢噻肟相似或略優,但對弗勞地枸椽酸桿菌、產氣腸桿菌、陰溝腸桿菌、沙雷菌屬等的作用優於頭孢噻肟和頭孢他啶。流感桿菌、淋球菌、摩拉卡他菌等(產酶和不產酶株)對本品高度敏感。
本品對綠膿桿菌亦有良好作用,但作用比頭孢他啶和亞胺培南略差;不動桿菌屬、李斯忒菌等對本品僅中度敏感。作用機制與其他β內醯胺類同。與第三代頭孢菌素相比,本品對葡萄球菌屬和腸桿菌屬(尤其產氣和陰溝腸桿菌)的作用更強。頭孢吡肟對多種質粒介導和染色體介導的β內醯胺酶穩定,包括染色體介導的I型酶;本品很少誘導細菌產生β內醯胺酶

毒理研究

頭孢吡肟試驗用小白鼠
遺傳毒性:體內、外的研究結果均未發現本品有遺傳毒性。
生殖毒性:小、大鼠和兔分別給予本品劑量為1200、1000、100mg/kg(以體外表面積計,分別相當於臨床推薦人用最大劑量的1-4倍),均未見本品對動物生育力和生殖有明顯影響。但是尚無充分和嚴格的孕婦研究資料,動物與人的相關性尚不清楚。

動力學

正常人肌注1g後1~1.6h血藥濃度到達高峰,平均為32.4mg/L;靜滴2g(30min滴完)後血藥峰濃度可達133mg/L,血清消除半減期2h,血漿蛋白結合率低(<5%)。分布容積18~22L。1次靜滴2g後體內組織和體液中的藥物濃度可持續超過其對敏感細菌最低抑菌濃度(MIC),達10~12h。本品在體內少量代謝,靜脈給藥後尿中排出原形藥的85%~95%。本品主要經腎小球濾過排出,其腎清除率86~116ml/min。在乳汁中僅有微量。

適應症

臨床上已用於治療各種細菌性感染5464例,其中資料齊全可評價療效者2834例,包括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髓炎敗血症及其他嚴重全身感染,劑量每13h1~2g,均獲良好療效。與對照藥組(頭孢噻肟、頭孢他啶哌拉西林 慶大黴素等)相比,其臨床療效和細菌清除率均無顯著差別。G 及G-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及綠桿菌、克雷白氏菌、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肺炎,菌血症敗血症等。

用法用量

成人每12h1~2g,肌注或靜滴。腎功能減退者調整劑量:肌酐清除率>0.501ml/1.73平方米·秒者不需減量;0.2672~0.501ml/1.73平方米·秒者1~2g,每日1次;0.1837~0.2505ml/1.73平方米·秒者劑量減半,每日1次;<0.1837ml/1.73平方米·秒者,1/4正常用量,每日1次。血透患者於每次血透後才給藥。腹透患者應改為每48h給藥1次。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少而輕,在2834例中出現不良反應者8%~l4%。主要為腹瀉(2.1%)、頭痛(1.7%)、皮疹(1.6%)、噁心(l.4%)、嘔吐(0.9%)及瘙癢、便秘、眩暈等,因反應而需停藥者2%。偶有發熱、口腔及陰道念殊菌感染、假膜性腸炎、局部痛或靜脈炎

禁忌

對頭孢菌素類有過敏性休克者不用。本品可用於乳婦。

注射用藥物

頭孢吡肟注射用頭孢吡肟
頭孢吡肟為廣譜第四代頭孢菌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生物合成而達到殺菌作用。體外試驗表明,本品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作用。本品對細菌染色體編碼的β-內醯胺酶的親和力低,可高度耐受多數β-內醯胺酶的水解,並可迅速滲入革蘭陰性菌的細胞內。在菌體細胞內,其靶分子為青黴素結合蛋白(PBP)。
體外和臨床感染研究證實本品對以下大多數微生物有活性。
革蘭氏陰性需氧微生物:腸桿菌屬、肺炎克雷伯桿菌、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綠膿桿菌。
革蘭氏陽性需氧微生物:金黃色葡萄菌(僅對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化膿性鏈球菌(A族鏈球菌)、肺炎鏈球菌
頭孢吡肟革蘭氏菌染色片
本品體外對以下大多微生物有活性,但是尚無充分和嚴格的臨床感染性疾病治療支持。
革蘭氏陰性需氧微生物:醋酸鈣不動桿菌、弗氏枸椽酸菌、異型枸椽酸菌、聚團腸桿菌屬、流感嗜血桿菌(包括產β-內醯胺酶菌株)、蜂房哈夫尼菌、奧克西托克雷伯桿菌、莫拉卡他菌(包括產β-內醯胺酶菌株)、普通變形桿菌、雷氏變形桿菌斯氏普羅維登斯菌粘質沙雷菌
本品對多數寡養單胞菌株無活性。
革蘭氏陽性需氧微生物:表皮葡萄球菌(僅針對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腐生性葡萄球菌、無乳鏈球菌(B組鏈球菌)。
多數腸球菌,如糞腸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對本品耐藥。
厭氧微生物:革蘭陰性桿菌(包括脆弱擬桿菌、其他擬桿菌屬和梭桿菌屬)、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球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和韋榮氏球菌屬)、革蘭陽性桿菌(包括梭狀芽孢桿菌、真桿菌和乳桿菌屬)。

注射製品--動力學

據文獻資料:本藥0.25克-2克靜脈單劑量輸注,顯線性藥代動力學,頭孢吡肟的平均血漿消除半衰期為2.0±0.3小時,機體總消除率為120.0±8.0毫升/分鐘。肌肉給藥,頭孢吡肟可完全被吸收,血藥濃度達峰時間(Tmax)約為1.5小時,在0.5克-2.0克劑量範圍內,藥代動力學呈線性。健康成年男性志願者接受臨床劑量的頭孢吡肟連續9天未見積蓄。
頭孢吡肟與血清蛋白的結合率約為20%,且與藥物血濃度無關。頭孢吡肟平均穩態分布容積為18.0±2.0升,在尿液、膽汁、腹膜液水泡液氣管黏膜、痰液、前列腺液、闌尾膽囊中均能達到治療濃度,並可通過炎性血腦屏障。
頭孢吡肟主要經腎分泌排出。在體內有少量亦可經轉化為N-甲基吡咯烷(NMP)最後代謝為N-甲基吡咯烷氧化物(NMP-N氧化物)。頭孢吡肟和其代謝產物主要經腎排泄,尿液中頭孢吡肟原形為攝入量的85%,NMP不足1%,NMP氧化物約為6.8%,頭孢吡肟異構體約為2.5%。
亦有少量頭孢吡肟可自人體乳腺分泌排出。
頭孢吡肟靜脈滴注
2月齡至11歲單劑量靜脈注射頭孢吡肟,機體總消除率和穩態分布容積分別為3.3±1.0毫升/分鐘/公斤體重和0.3±0.1升/公斤體重,尿液中頭孢吡肟原形為給藥量的60.4±30.4%,平均腎消除率為2.0±1.1毫升/分鐘/公斤體重。按體重校正,藥物消除率和分布容積在兒童性別和年齡間無差異。50毫克/公斤體重,12小時一次給藥,未見藥物蓄積,而每8小時一次給藥,穩態時的Cmax、AUC和半衰期約增加15%。兒童50毫克/公斤體重靜脈注射的AUC與成人2克靜脈給藥的暴露量相當。肌肉注射的絕對生物利用度為82.3±15%。
65歲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給予頭孢吡肟,藥物總消除率下降。
功能不全患者中頭孢吡肟的總清除率與腎肌酐消除率相關。需接受血透的患者中,頭孢吡肟的平均消除半衰期為13.5±2.7小時,需持續腹膜透析的患者中,半衰期為19.0±2.0小時。因此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本品應注意調整劑量或/和給藥間期。
肝功能不全頭孢吡肟藥代動力學無改變,這些病人無需調整劑量。

注射液---適應症

頭孢吡肟注射液對肺炎桿菌有較好的殺滅作用
本品用於治療成人和2月齡至16歲兒童上述敏感細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包括下呼吸道感染(炎和支氣管炎),單純性下尿路感染和複雜性尿路感染(包括腎盂腎炎),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複雜性腹腔內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膽道感染),婦產科感染,敗血症,以及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患者的經驗治療。也可用於兒童細菌性腦脊髓膜炎。
懷疑有細菌感染時應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但是因為頭孢吡肟是—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菌的廣譜殺菌劑,故在藥敏試驗結果揭曉前可開始頭孢吡肟單藥治療。對疑有厭氧菌混合感染時,建議合用其他抗厭氧菌藥物,如甲硝唑進行初始治療。一旦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揭曉,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注射液---用法用量

本品可用於靜脈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給藥。
成人和16歲以上兒童或體重為40公斤以上兒童患者,可根據病情,每次1-2克。
每12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7-10天;輕中度尿路感染,每次0.5-1克,靜脈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療程7-10天;重度尿路感染,每次2克,每12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10天;對於嚴重感染並危及生命時,可以每8小時2克靜脈滴注;用於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的經驗治療,每次2克,每8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7-10天或至中性粒細胞減少緩解。如發熱緩解但中性粒細胞仍處於異常低水平,應重新評價有無繼續使用抗生素治療的必要。

頭孢吡肟注射用頭孢吡肟
2月齡至12歲兒童,最大劑量不可超過成人用量(即每次2克劑量)。體重超過40公斤的兒童劑量,可使用成人劑量。一般可每公斤體重40毫克,每12小時靜脈滴注,療程7-14天;對細菌性腦脊髓膜炎的兒童患者,可為每公斤體重50毫克,每8小時一次,靜脈滴注。對兒童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的經驗治療的常用劑量為每公斤體重50毫克,每12小時一次(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的治療為每8小時一次),療程與成人相同。
2月齡以下兒童治療經驗有限。可使用每公斤體重50毫克的劑量。然而2月齡以上兒童患者的資料表明,每公斤30毫克,每8或12小時一次對於1至2月齡兒童患者已經足夠。對2月齡以下兒童使用本品應謹慎。
兒童深部肌肉注射的經驗有限。
對肝功能不全者,無調節本品劑量的必要。
對腎功能不全病人,如肌酐清除率低於(含)60ml/min,則應調節本品用量,彌補這些病人減慢的腎清除速率。
這些病人使用頭孢吡肟的初始劑量與腎功能正常患者相同,維持劑量和給藥間隔時間如下:
與正常給藥方案比較,腎功能不全成人患者的維持給藥方案
肌酐清除率
(mL/min)推薦維持給藥方案

〉60,正常給藥方案方案每次0.5克,
每12小時一次,

每次1克每12小時一次每次2克,
每12小時一次每次2
每8小時一次
30—60每次0.5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1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2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2克,
每12小時一次
11—29每次0.5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0.5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1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2克,
每24小時一次
〈11每次0.25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0.25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0.5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1克,
每24小時一次
血液透析﹡每次0.5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0.5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0.5克,
每24小時一次每次0.5克,
每24小時一次
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療第一天可給予負荷量1克,以後每天0.5克。透析日,頭孢吡肟應在透析結束後使用。每天給藥時間儘可能相同。
頭孢吡肟治療同時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透析開始3小時,約68%的藥物可被清除。血液透析患者的劑量見上表。接受持續性腹膜透析患者應每隔48小時給予常規劑量。
尚無腎功能不全的兒童患者使用頭孢吡肟的資料。但是,由於成人和兒童的頭孢吡肟藥代動力學相似,腎功能不全的兒童患者頭孢吡肟的用法與成人類似。
靜脈給藥:由於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病例,應首選靜脈給藥。
靜脈滴注時,可將本品1-2克溶於50-100毫升0.9%氯化鈉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M/6乳酸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鈉注射液,乳酸格林氏和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注射液中,藥物濃度不應超過每毫升40毫克。經約30分鐘滴注完畢。
肌肉內注射:肌肉注射時,本品0.5克應加1.5毫升注射用溶液,或1克加3.0毫升溶解後,經深部肌群(如臂肌群或外側骨四頭肌)注射。

注射液---不良反應

通常本品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輕微且多短暫,終止治療少見。常見的與本品可能有關的不良反應主要是腹瀉,皮疹和注射局部反應,如靜脈炎,注射部位疼痛和炎症。其他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過敏,瘙癢,發熱,感覺異常和頭痛。腎功能不全患者而未相應調整頭孢吡肟劑量時,可引起腦病,肌痙攣,癲癇。如發生與治療有關的癲癇,應停止用藥,必要時,應進行抗驚厥治療。本品治療兒童腦膜炎患者,偶有驚厥、嗜睡、神經緊張和頭痛,主要是腦膜炎引起,與本品無明顯關係。
偶有炎(包括偽膜性腸炎)、口腔念珠菌感染報告。

頭孢吡肟口腔念珠菌
與本品有關的實驗室檢查異常多為一過性,停藥即可恢復,包括血清磷升高或減少,轉氨酶(ALT和AST)升高,嗜酸性細胞增多,部分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鹼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肌酐、血、總膽紅素升高,血鈣降低,紅細胞壓積減少。與其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類似,也有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的報導。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還可引起Stevens-Johnson綜合徵,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壞死,腎功能紊亂,毒性腎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出血,肝功能紊亂(膽汁淤積)和血細胞減少。

注射液---注意事項

使用本品前,應該確定患者是否有頭孢吡肟、其他頭孢菌素類藥物,青黴素或其他β-內醯胺類抗菌素過敏史。對於任何有過敏,特別是藥物過敏史的患者應謹慎。
廣譜抗菌藥可誘發偽膜性腸炎。在用本品治療期間患者出現腹瀉時應考慮偽膜性炎發生的可能性。對輕度腸炎病例,僅停用藥物即可;中、重度病例需進行特殊治療。有腸道疾患,尤其是腸炎患者應謹慎處方頭孢吡肟。
與其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類似,頭孢吡肟可能會引起凝血酶原活性下降。對於存在引起凝血酶原活性下降危險因素的患者,如功能不全,營養不良以及延長抗菌治療的患者應監測凝血酶原時間,必要時給予外源性維生素K。
本品所含精氨酸在所用劑量為最大推薦劑量的33倍時會引起葡萄糖代謝紊亂和一過性血鉀升高。較低劑量時精氨酸的影響尚不明確。

對腎功能不全(肌酐消除率≤60ml/min)的患者,應根據腎功能調整本品劑量或給藥間歇時間。
本品與氨基糖苷類藥物或強效利尿劑合用時,應加強臨床觀察,並監測腎功能,避免引發氨基糖苷類藥物的腎毒性或耳毒性作用。

妊娠期給藥

雖然動物生殖毒性試驗和致畸試驗表明頭孢吡肟無致畸和胚胎毒性,但尚無本品用於孕婦和分娩時婦女的足夠和有良好對照的臨床資料。因此,本品用於孕婦應謹慎。
頭孢吡肟在人乳汁中有極少量排出(濃度約0.5µg/ml)。頭孢吡肟用於哺乳期婦女應謹慎。

注射液---老年用藥

腎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使用一般推薦劑量,其療效和安全性與其他成年患者相似;腎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應根據腎功能調整給藥計畫。

注射液---相互作用

和多數β-內醯胺類抗生素一樣,由於藥物的相互作用,頭孢吡肟溶液不可加至甲硝唑萬古黴素慶大黴素,妥布黴素或硫酸奈替米星,氨茶鹼溶液中。頭孢吡肟濃度超過40mg/ml時,不可加至氨苄青黴素溶液中。如有與頭孢吡肟合用的指征,這些抗菌素應與頭孢吡肟分開使用。
頭孢吡肟可引起尿糖試驗假陽性反應。建議使用本品治療期間,使用葡萄糖氧化酶反應檢測方法。

注射液---藥物過量

用藥過量患者,應仔細觀察並使用支持療法,並用血液透析治療促進藥物的排除,而不宜採用腹膜透析。在血透開始的3個小時內,體內68%的頭孢吡肟可排出。

前景套用

抗感染類藥物是門診、病房用藥中不可缺少的品種,而頭孢菌素又是抗生素中的主力軍,這一類藥物不但全面繼承了青黴素的優良品質,而且毒副作用低微,從而在臨床中得到醫生和患者的青睞。自從前三代頭孢菌素品種相繼調價、利潤下降後,許多新藥逐漸進入臨床,頭孢吡肟頭孢匹羅頭孢噻利吡肟唑蘭等新一代頭孢菌素應運而生,從而揭開了第四代頭孢菌素的序幕。
頭孢吡肟是近兩年進入我國重點城市樣本醫院200個暢銷藥物的品種,也是48個抗感染藥物中首屈一指的第四代頭孢菌素。臨床表明,第四代頭孢菌素在保持第三代頭孢特性的同時,增強了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菌活性,同時提高了β-內醯胺酶的穩定性,在較低濃度時即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保持了強效的抗菌活力。

頭孢吡肟是百時美施貴寶公司開發的第四代頭孢菌素,1993年在瑞典首先用於臨床,隨後在歐、美、日本等多國上市。1996年杜拉(Dura)、艾倫(Elan)兩家製藥公司的頭孢吡肟也獲得美國FDA批准。隨後,百時美施貴寶於1998年率先將注射用頭孢吡肟(商品名為"馬斯平",Maxipime)引入中國,並於1999年8月在我國獲得了藥品行政保護。馬斯平在國內上市後,以高端市場為主攻方向,很快啟動了醫院終端。由於該藥對β-內醯胺酶穩定,比目前臨床套用的抗生素藥物具有更廣泛的抗菌譜。在治療敏感菌所致下呼吸道、皮膚組織、泌尿系統、婦科和腹腔感染臨床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馬斯平2001年在典型城市樣本醫院創下了銷售26.42萬支的佳績,用藥金額為3371萬元,2002年中美上海施貴寶公司的合資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後,馬斯平在樣本醫院的銷售量增長了22.18%,進口與合資產品份額達到了4007萬元,2003年在國內重點城市樣本醫院購藥金額達到了4781萬元,排序第78位。2004年,馬斯平在重點城市樣本醫院的用量已達到了48萬支,在國家對抗生素藥品監管力度不斷強化、價格連續調整的形勢下,作為國內醫藥市場動態"晴雨表"的典型城市樣本醫院用藥也在發生著變化,主要表現在抗生素用藥量的增長速度減緩,而用藥金額的下降進一步加速。但是,從統計數據來看,2005年馬斯平的用量已比上一年略勝一籌,其在樣本醫院中的銷售金額達7293.81萬元,用量超過了64萬支。而且國產頭孢吡肟的市場開發也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
隨著馬斯平產品專利US4910301的期滿,2000年9月27日,該產品在我國行政保護也隨之終結。中美上海施貴寶首先對頭孢吡肟進行了開發,2002年8月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頒發的新藥證書和生產批件,並作為四類新藥在我國上市。
頭孢吡肟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
隨著頭孢菌素上游產品7-ACA國產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國內生產企業GMP認證工作的完成,製劑產能過剩已露出冰山一角,從而使許多廠商及研發機構瞄準了仿製報批市場。自2003年起,國內掀起了第四代頭孢菌素的研發高潮,主要品種有頭孢吡肟、頭孢噻利、頭孢匹羅、頭孢唑蘭等原料藥及製劑品種。至2006年7月,SFDA已頒布了前3個品種的200多個生產批件。目前,頭孢吡肟注射劑已作為乙類藥品載入2004年9月版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
據悉,目前SFDA共受理了近百個頭孢吡肟申報文號,2004年11月,深圳信立泰藥業的頭孢吡肟原料藥及粉針劑以商品名"信力威"獲準上市,拉開了這一品種競爭的帷幕。迄今為止,SFDA已頒發頭孢吡肟原料藥的14份批文,2006年5月批准了深圳信立泰藥業的鹽酸頭孢吡肟/L-精氨酸生產批文。中美上海施貴寶、華北製藥集團凱瑞特藥業、廣州白雲山天心製藥公司等18家企業目前已持有33個粉針劑生產批文。
在加強抗生素處方管理、防止抗生素的濫用和抗生素價格下調等諸多政策的直接影響下,第四代抗生素已有進入低迷的跡象,從2005年高端市場動態的發展趨勢已顯山露水。但是,國內典型城市樣本醫院頭孢吡肟的用藥金額仍達7293.81萬元,從全年的產品走向看,第三季度仍是抗生素的低谷期,第四季度受季節因素的影響走高已成必然,全年用藥金額近1億元,占據了頭孢菌素用藥的3.4%。
2005年進入樣本醫院的頭孢吡肟主要有馬斯平、卡洛欣、悅康凱欣、康利沃普、信力威、若能、達力能、博帥八大品牌。前三季度用藥份額表明,原研藥馬斯平占據了80%,其他7個品牌占據了20%,分別是北京悅康藥業、華北製藥集團凱瑞特藥業、廣州白雲山天心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信立泰藥業有限公司哈藥集團總廠、深圳製藥廠、海南斯達製藥有限公司的產品。
目前,頭孢吡肟從臨床療效到價格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從而成為市場上競爭激烈的品種,但是原研藥在藥房的統計價格仍屬最高,1000mg規格的粉針劑與國產藥相比最多相差192%,而500mg規格(Elan)的粉針劑與國產藥相比最多相差151%,而國產藥的價位則相對比較低。
頭孢吡肟哈藥集團
在國內頭孢菌素的生產廠商中,2005年排名前10位的企業分別是:哈藥集團總廠、廣藥集團旗下的廣州天心藥業和白雲山製藥總廠、上海羅氏、輝瑞製藥、麗珠集團、上海施貴寶、深圳製藥廠、上海先鋒藥業、海南海靈製藥,前十家已占全國樣本醫院頭孢菌素用藥的42.35%。
國內企業為避開抗生素原料藥的價格拼爭,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已轉移目標到特色原料藥,試圖通過差異化產品策略占領市場,因為其銷量規模雖然有限,但利潤較高。目前,國內上市的β-內醯胺類特色原料藥已近20個品種。
國內雖已具有15個頭孢吡肟原料藥生產批件,但是我國的頭孢吡肟無菌粉生產能力尚不夠成熟,在相當一段時期內生產能力急需提高,而且生產工藝也還有待進一步最佳化。一些企業尚未全部完成產品成果轉化工作,市場上的頭孢吡肟原料藥主要由華藥集團奧奇德藥業和深圳信立泰藥業提供。
據了解,生產頭孢吡肟原料藥的奧奇德藥業是華北製藥與印度蘭花合資組建的抗生素無菌類原料藥企業,該企業引進了印度蘭花公司生產頭孢菌素原料成熟的工藝和國外設備,2005年推出頭孢吡肟新品種後,從而帶動了頭孢吡肟市場走火的態勢。
從2005年上半年市場信息反饋看,國產頭孢吡肟+精氨酸價格變化幅度不大,6~8月上旬產品價格保持了相對穩定,價格維持在6800元/公斤,僅比年初增長4%左右,而比最初上市時報價已跌了43%。
據中國健康網報導,2005年上半年,我國從義大利布邁施貴寶公司進口鹽酸頭孢吡肟/L-精氨酸僅為1270公斤,而全年的需求量約在3噸多。由於該品在國內較新,製劑產品利潤也比較高,因此企業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時更為關注這些競爭較平和的一類產品,目前進口的頭孢吡肟原料藥主要源於印度Alembiclimited和OrchidChemicals兩家藥業,進口的頭孢吡肟原料藥主要是供合資企業生產製劑使用。2006年初頭孢吡肟原料藥價格雖有下降苗頭,但是從浙江1~4月頭孢吡肟(CP/BP/USP)市場行情看,普通非無菌原料藥為5000元/公斤,而無菌原料藥為6000元/公斤左右。
總之,近年來,上市的廣譜頭孢菌素較多,但抗菌譜不平衡,每一代品種都有各自的獨特機制,頭孢吡肟是我國上市的第一個第四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其套用範圍廣,良好抗菌活性、副作用小,並以高度平衡抗菌譜的作用機製成為引領市場發展的產品。

頭孢菌素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