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牌坊群

隆昌牌坊群

隆昌石牌坊群,位於素有“四川東大門”之稱的四川省隆昌市,現存石牌坊17座,主要分布在城區金鵝街道南北二關(成渝古驛道古關隘)的古驛道上,遠遠望去,鱗次櫛比,儼然成群。

基本信息

簡介

隆昌牌坊群 隆昌牌坊群

隆昌石牌坊群 在四川省東南部、素有“四川東大門”之稱的隆昌市,現存石牌坊17座,主要分布在市區金鵝街道南北二關(成渝古驛道古關隘)的古驛道上,現已被認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牌坊大部分為清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年間所建,牌坊與牌坊之間距離很近,僅10米左右,遠遠望去,鱗次櫛比,儼然成群。

四川省隆昌市石牌坊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隆昌市城南、北兩關的千年古驛道上,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至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間“奉旨”建造,距今已有五百餘年歷史、素有“立體史書”之稱。隆昌石牌坊現存17座,其中主要的13座呈念珠狀坐北向南一字排列,位於巴蜀古驛道隆昌市城南北兩端的驛道中央,其餘4座則散布於市內響石、石燕橋及漁箭三鎮。

隆昌市石牌坊群大多為四柱三門三重檐五滴水石質牌樓式建築,平均面寬9米,通高11米,坊間距離最近處僅10餘米。牌坊沉澱和蘊涵華夏文明精髓,是集哲學、歷史、數學、文學、力學、建築學、美學為一體的明、清建築精髓,具有很高的科學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隆昌市2005年3月被中國鄉土藝術協會命名為“中國石牌坊之鄉”。

地理位置

隆昌牌坊群(圖1) 隆昌牌坊群(圖1)
隆昌縣石牌坊之鄉 隆昌縣石牌坊之鄉

隆昌石牌坊群在四川省東南部、素有“四川東大門”之稱的隆昌市,現存石牌坊17座,其中13座主要集中分布在隆昌市城南、北兩關的巴蜀古驛道上,南關7座、北關6座。其餘4座分別坐落於市境內的響石鎮(2座)、石燕橋(1座)和漁箭鎮(1座)。計有德政坊(5座),節孝坊(4座),功德坊(2座),貞潔坊、孝子坊、百壽坊、山門坊、鎮山坊、嵌瓷觀賞坊(各1座)八大牌坊種類。

留存建築

隆昌牌坊群(圖2) 隆昌牌坊群(圖2)

其餘4座分別坐落於市境內的響石鎮(2座)、石燕橋(1座)和漁箭鎮(1座)。計有德政坊(5座),節孝坊(4座),功德坊(2座),貞潔坊、孝子坊、百壽坊、山門坊、鎮山坊、嵌瓷觀賞坊(各1座)八大牌坊種類。建坊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官建”、“官準民建”、“士民公建”、“民建公助”、“民建”等。其中,貞節坊、節孝坊、孝子坊宣揚封建節孝觀念,多為皇帝下聖旨彰表建坊,故為“官建”;功德坊主要是宣揚官紳大戶救難濟貧的舉動,也是皇帝下旨彰表建坊,為“官準民建”;德政坊是當地百姓為紀念清廉德高有為的地方官而建,山門坊屬壯威並紀念開門而建,百歲坊屬借紀念百歲老人恭頌地方德政,均為“士民公建”、“民建公助”或“民建”。古牌坊成坊形式多樣,有一人一坊,有多人一坊,還有男女混坊,其中節孝總坊旌表的節婦孝女多達300多人。

建有道光十八年(1838)至光緒十三年(1887)間。牌坊現存13座,其中北關7座,南關6座,這十三座牌坊中,德政坊5座、功德坊2座,百壽坊11米,寬9米,坊間10米,多為四柱三門五樓石質木牌樓式建築,造型端莊,雕刻細膩,系清代牌坊建築鼎盛時期之典型作品,在歷史、建築、雕刻、書法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價值。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追溯歷史

隆昌牌坊群(圖3) 隆昌牌坊群(圖3)

隆昌石牌坊因為隆昌青石而燦爛永久;隆昌青石又因為石牌坊而香飄萬里。打造中的西部青石文化城,更因為石牌坊,因為青石而呼之欲出,耀眼奪目。

隆昌,一座文化氣氛濃厚,充滿靈氣,充滿活力的川東小城。走進隆昌城,青石的幽香撲面而來……尋著香味,覓到的是隆昌城特有的青石痕跡。石獅,石橋,石板路,石牌坊……在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的今天,伴隨著現代文明的旋律,青石痕跡與飛速發展的工業,農業文明相得益彰,可謂幽從中來,雅致脫俗。

據《隆昌縣誌》記載,隆昌出露地層均為沉積岩,獨特的地理風貌賦予了隆昌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隆昌青石便是其中一寶。歷史上有云:隆昌青石外觀青色,紋理稠密,光潔細膩,被雨水潤濕後更顯碧澄透綠,清潔秀麗。

隆昌牌坊群(圖4) 隆昌牌坊群(圖4)

四川省隆昌市城內,有17座保存完整的清代牌坊群,堪稱天府一絕。

這些建於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至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的牌坊群,集中在市城南關、北關的街道上,大大小小有13座之多,故有牌坊一條街之說。

被譽為牌坊中極品的“郭王氏功德坊”,建於公元1887年,高13米、寬8.6米,面積約50平方米。其頂端為火焰寶球圓雕,四周翹角斜飛刺天;檐下刻如意半拱,坊脊上刻有怪獸猛禽、左右分別為“仙子送來”與“大舜耕田”圖案;橫批“樂善好施”的頂上書有“聖旨”二字,以浮雕龍鳳紋飾,以框線而顯其華貴。

仔細品味那一座座牌坊上的銘文及對聯,就像在讀一段又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觀看一出出無聲話劇,在聯想一個個淒婉悲壯的故事,在感受我國傳統“牌坊文化”的魅力。

隆昌牌坊群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這裡旅遊、探索牌坊文化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藝術工藝

隆昌牌坊群(圖5) 隆昌牌坊群(圖5)

作為砂岩類岩石,隆昌青石質地細密,硬度高,耐酸鹼,抗風化,無輻射,綠色環保……卓越的特性,為隆昌青石贏得了長久的喝彩。一直以來,隆昌青石就名聲赫赫。世世代代的隆昌兒女更是巧借天然,在青石上或篆碑立文,或抒情言志,亦或鬼斧神工的雕鑿青石石器。獨特的技藝和手法賦予了青石鮮活的生命。

從雕刻的技法上看,其熟練的運用了高浮雕、淺浮雕、透雕、圓雕、陰刻等技法。從雕刻的內容上看,牌坊雕刻包含了植物、動物、山水、神獸、圖案、書法等等。充分展示了豐富、完整、和諧的藝術美。藝術來源於生活,如果您要對龍坑牌坊稱奇時,倒不如說它給你的感覺是妙趣橫生。

石柱上依靠的石鼓甚似隆隆有聲,仔細瞧瞧鼓中似乎也有戲。亭台樓閣中演繹著千百年來耳熟能詳的人生大戲,呼之欲出。或裙帶凌風飄卷,或眉目傳神,或舞蹈戲獅。

樑上浮雕“祝壽圖”入木三分的刻畫了人生百態。官場現形、阿諛奉承被演繹得活靈活現。牌坊的雕刻中甚至還有武士頂盔貫甲、按箭引弓;或刻西遊記或刻西廂記,內容豐富多彩。主題的背景上香菸裊裊、花草搖曳、亭榭浮影、流雲拂瓦,真是剛柔皆備,細膩傳神。

藝術特色

隆昌牌坊群大多屬清代鼎盛時期的典型作品,分別雲集在縣城的南、北二街兩處,布局合理,相互映襯,給人以對稱美之感。牌坊群在種類上也具有對稱性,南街有節孝坊,北街就有貞節坊;南街有孝婦坊,北街相應就有孝子坊;南街有功德坊,北街就有與之相對的德政坊……這種對稱絕非巧合,而是人為的安排。

隆昌牌坊上的聯語銘文,好像在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淒婉艷絕的故事,解釋著一段又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展示著過去時代的悲哀與沉重。牌坊群亦暗示著民族心理拓展的苦難歷程。隆昌牌坊群的建築藝術特色也是綜合性的,是我國傳統文化和佛教文化結合的產物。

牌坊的形式多為四柱三門三重檐五滴水牌樓式青石仿木結構建築,一般高14米、寬9米左右。有不同的名稱,不同的內容、如孝節坊、貞節坊、孝子坊、孝女坊、功德坊、德政坊、報恩坊等。其造型端莊精美,布局生動精緻,雕工細膩精巧,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科學價值

隆昌石牌坊群集中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工藝的精髓,是集哲學、歷史、數學、文化、力學、建築學、文化藝術精粹為一體的明清建築精品的代表作,具有很高、很珍貴的歷史、藝術、文物科學價值。隆昌古牌坊群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隆昌青石資源豐富,有著厚重的青石文化積澱。隆昌青石人理所當然的賦予青石嶄新的生命,保持青石獨有的魅力。以更加新穎的思維,用更加成熟的技藝,雕琢青石,打磨青石,勾勒一幅幅生動青石寶藏圖! 千年古驛道,隆昌古牌坊,雲頂古寨堡……這些保留著青石記憶的古街和古文物,無疑例外的都記錄著隆昌青石帶給隆昌的輝煌。

巴蜀古驛道,悠悠千年情。條條青石鋪就的石板路,縱貫縣城南北。它迎接了多少策馬飛奔的朝廷官吏,也哺育了多少衣衫襤褸的黎明百姓。青石石板路,是隆昌永不退色,永遠鮮亮的記憶。立體史書古牌坊,名揚中外。古牌坊選址在隆昌,除了這座城市歷來為交通要道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青石。隆昌青石為牌坊的矗立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幾百年的風雨,牌坊巍然屹立,青石質好可見一斑。

百年雲頂古寨,百年封建大家庭。當年,青石圈成的城牆全長就有1640米,其中寬4.2米,高7米。城牆裡的故事百年之後方才知曉,牢固的青石永遠的捍衛了郭氏家族的興衰榮辱。無論是子貫通場的范氏書法,還是形神兼備的人物雕刻,只有在隆昌青石上才能彰顯它們的魅力;無論是全國罕見的立體牌坊群,還是百年雲頂古寨的城堡,甚至小巧玲瓏的石凳,只有隆昌青石才賦予了這些跳動的生命……或許,牌坊是永遠的。

魅力隆昌,特色隆昌,處處皆石香。青石建築物渾然天成,青石裝飾品瑰麗秀美,青石雕刻作品遠銷他鄉。青石圈起了層層城牆,築起了道道石樑,壘起了座座石橋!因為青石,隆昌古樸莊重;因為青石,隆昌雋永生動。屋舍,長廊,雨巷;石獅,石橋,石坊……隆昌古牌坊歷經幾百年的滄桑和風雨侵蝕,已顯蒼老。可喜的是自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後,縣政府加大了保護力度,現正在進行牌坊老街的改造重修階段,不久老街將舊貌換新顏,以嶄新的面孔迎接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的參觀訪問。

相關信息

特色美食

內江市位於天府之國的東南部,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沱江之濱。東連重慶,西接成都,南通自貢、宜賓、瀘州,北到遂寧、南充,是川東重鎮、四川省規劃建設的8個大城市之一。內江文化底蘊深厚。內江素有大千故里、文化之鄉的美譽,是川中文化發達地區之一。城市印象東東興老街屬典型的清代建築,街道全長為250米,占地250畝;沿街為串架結構房屋,條形和四合院式布局,前面臨街以店鋪為主,後部為住宅。鋪面以茶館、餐館、日雜百貨、川劇座唱、算命卜卦、中醫診所、碳精畫相等。

現內江市區兩級政府決定以修舊如舊的方式對東興老街進行改造。

休閒

沒有各種車輛的渲嘯沒有太多外地陌生人侵擾太平淡的環境太熟悉的街鄰讓大人和小孩都能放心的在老街上休閒旅遊景點高峰寺及高寺塔靜寧寺清代牌坊群西林寺資中文廟古宇湖船石湖羅泉古鎮北岩石刻重龍山張大千紀念館特色飲食金絲牛肉、水煮蹄花、鮮肉湯元、香炸苕餅、金銀孜耳面、四廣鵝掌、蜜味湯圓、大千紅燒牛肉麵、大千紹子面、象生梨、羊肉湯、周蒸籠、譚鴨子、羅抄手、博士湯圓、陳泡耙、魏水粉。

中國著名牌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