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明清牌坊

漳州明清牌坊

漳州明清牌坊石雕渾樸精緻,花、鳥、人、獸各具神韻,形象生動,典型地表現了漳州傳統石雕藝術既精緻典雅又豪放流暢的特色。

簡介

牌坊又稱石坊、牌樓,漳州方言稱其為“荷表”,意思為“某人承皇恩受褒表”的紀念建築。漳州牌坊數量眾多、內容豐富,歷來聞名。清朝年間記載有地點、有名稱的牌坊,多達四百

漳州明清牌坊漳州明清牌坊

多座。雖經歷史變遷,至今保留下來還有近50座,分布在漳州各區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牌坊,當數位於薌城區香港路北端雙門頂的“尚書探花”及“兩京敭歷坊,(三世宰貳)”兩座明代牌坊和新華東路東端岳口街的“閩越雄聲”與“勇壯簡易”兩座清代牌坊。

結構

四石坊均為石坊木結構,3間5樓12柱。雙門頂明代石坊,南北對跨街矗立,與所處的舊城南門老街,組成了極富特色的古街區景觀;岳口街清代石坊系清聖祖賜平台名將藍理、許鳳立,

漳州明清牌坊漳州明清牌坊

威武雄壯,坊都有5處鏤雕洋人的形象,反映了明清時期漳州與外國友好往來的景象。漳州明清牌坊石雕渾樸精緻,花、鳥、人、獸各具神韻,形象生動,典型地表現了漳州傳統石雕藝術既精緻典雅又豪放流暢的特色。這四座牌坊,建築形式頗有相似之處:均是石仿木結構,以青石和白石相間建造,石材顏色對比鮮明,整體和諧自然。悉為三間五樓十二柱。各樓頂上皆置魚形脊飾,檐翼解都有瀟酒自然的起翹。正匾以下均以梁枋隔層。坊上形大體碩的梁、枋、柱,以及精雕細刻的斗拱、雀替、花版、垂柱等各式部件,設定巧妙,銜接精密。坊上遍布雕刻裝飾,分別用陰刻、線刻、浮雕、鏤雕、雙面雕等不同手法刻有龍鳳、花卉、一飛禽、瑞獸、人物等,形象生動。不僅具有南方細膩繁縟的品味,而且融進北方粗獷剛毅的氣派,體現了漳州傳統藝術保存濃厚中原文化色彩與大膽吸收外來文化的特點。是漳州古代人民留下一筆珍貴財富。

閩越雄聲坊

閩越雄聲坊,建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聖祖賜許鳳立。許鳳,福建海澄人,清初名將。曾任總鎮福建漳州總兵官、榮祿大夫、左都督,坊坐東北向西南,坊面寬11.2米、高12

漳州明清牌坊漳州明清牌坊

米,十二根坊柱分為四組隔成三間,每組三柱縱向排列,大方柱邊長米,小方柱邊長0.3米,正樓四坡頂,頂部檐下正中置鏤雕一龍銜頂、雙龍盤邊、祥雲托底的豎匾, 匾上直書“恩榮”二字。其下正匾兩面分刻“閩越雄聲”和“楚滇偉績”。正匾以下,用梁枋隔為三層:上下二層各嵌三塊鏤空雙面雕花版;中層兩邊各雕一站立人物,中間陰刻楷書誥布。再下是大闌額,其上刻有雙龍、雲紋的浮雕。正樓兩側是各為兩層的邊樓,各樓均設四根小柱支撐三面出檐的樓蓋,柱間俱嵌有鏤空雙面雕花版。其中二樓朝向正樓大柱兩邊及一樓東邊正向的青石鏤雕花版,各有五塊雕著洋人形象。牌坊上出現洋人形象,迄今僅見此坊和勇壯簡易坊。

兩京敭歷坊

兩京敭歷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為南京吏部右待郎蔣孟育及其父蔣玉山、祖父蔣相立。蔣孟育,龍溪人,萬曆進士。曾與張燮、鄭懷魁等漳州才子合稱”七子”。在漳州結”玄雲詩社",坊坐北向南,坊寬米、高11米、大方柱邊長米。正樓四坡頂,頂部檐下正中置鏤雕一龍銜頂、雙龍盤邊、祥雲托底的豎匾, 匾上直書“恩榮”二字。正匾兩面分鐫“三世宰貳”、“兩京敭歷”。正匾以下,用梁枋隔層,刻有銘文。再下門額大梁,樑上刻有雙龍浮雕。此坊以圓雕四力士置正樓頂部四解去撐坊頂。力士造像古拙中透秀氣,嚴謹里露詼諧。

尚書探花坊

尚書探花坊,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為南京禮部尚書、國史副總裁林士章立。林士章,字德斐,漳浦人,嘉靖探花。坊坐北向南,坊寬8米、高11米、大方柱邊長米。正樓四坡頂,頂部檐下正中置鏤雕一龍銜頂、雙龍盤邊、祥雲托底的豎匾, 匾上直書“恩榮”二字。正樓匾額兩面分別刻楷體巨字“尚書”、“探花”。其下以梁枋隔層,各有銘文及人物等雕刻。再下門額大梁,樑上一面刻有雙龍浮雕,另一面刻有雙鳳浮雕。建築與兩京敭歷坊相似。

勇壯簡易坊

清--勇壯簡易坊,建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聖祖賜藍理立。藍理(1949~1720),字義甫、號義山,漳浦人,曾任天津等處總兵、福建提督、左都督,掛鎮朔將軍印。在清初統一台灣的行動中,他戰功顯著,曾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隨靖海將軍平澎台,在澎湖拖腸血戰,救施琅出重圍。清聖祖曾領藍理解衣面親撫其瘢,並於康熙四十二、四十一年(1703、1706年)先後御書兩匾賜之。坊坐東北向西南,坊寬米、高12.5米,十二根坊柱分為四組隔成三間,每組三柱縱向排列,中間大方柱邊長方米,前後小方柱邊長方米。正樓四坡頂,頂部檐政正中置鏤雕一龍銜頂、又龍盤邊、祥雲托底的豎匾,匾上直書“御書”二字。其政是兩面分勒康熙所賜御書“勇壯簡易”和“所向元前”正匾。正匾以下,用梁枋隔為三層:上下二層各嵌三塊鏤空雙面雕花版;中層兩邊各雕一站立人物,中間陰刻楷書大字,記載藍理歷任官職及受康熙獎賞的盛況。再下是大闌額,其上刻有雙龍、雲紋的浮雕。正樓兩側是各為兩層的邊樓,各樓均設四根小柱支撐三面出檐的樓蓋,柱間俱嵌有鏤空雙面雕花版。其中多塊雕著洋人形象。建築與閩越雄聲坊相似。

文物

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漳州市區這四座牌坊,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著名牌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