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窯

漳窯

漳窯位於福建省南部,它包括明清時期漳州地區甚至波及鄰近相關窯口;產品涵蓋青花、五彩、單色釉、素三彩等到各種品類。

歷史淵源和發展過程

(一)漳州的歷史沿革
漳州在周代屬七閩地,戰國時屬,秦時分隸閩中郡和南海郡,漢初分屬閩越國和南越國。晉代,在梁山下建綏安縣。漳窯梁天監年間(502—519年)在荊城(今南靖)建蘭水縣。梁大同六年(540年)在九龍江畔建龍溪縣。隋代,並綏安、蘭水入龍溪縣。唐垂拱二年(686年)陳元光奏準置漳州,州治設於雲霄西林,並在綏安故地置漳浦縣。開元四年(716年)州治徙於漳浦李澳川,貞元二年(786年)又移至龍溪(今薌城區)改稱漳州郡。元代稱漳州路。明代稱漳州府,轄有龍溪、漳浦、長泰、南靖、平和、詔安、海澄、寧洋、龍巖、漳平等十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將龍巖升為直隸州,領漳平、寧洋二縣,此後漳州府轄龍溪、漳浦、長泰、南靖、平和、詔安、海澄等七縣。1911年後曾並為汀漳龍道。1949年9月置為龍溪地區。1985年7月改龍溪地區為漳州市,現轄有漳浦、雲霄、東山、詔安、南靖、平和、長泰、華安、薌城區、龍文區和龍海市。
(二)漳州的地理條件
漳州市位於福建省南部(北緯23°6′—25°、東經117°—118°),北接泉州市,西靠龍巖市,南臨汕頭市,東連廈門市,與台灣省隔海相望,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在地理位置上,它南瀕台灣海峽,北涉博平嶺山脈,地貌上屬閩東南沿海丘陵平原,為亞熱帶濕熱海洋性氣候區,四季溫暖,雨量充沛,背山面海,自然資源豐富。境內有福建省第二大河流九龍江。九龍江發源於閩中大山南段,正源北溪,主要支流有西溪和南溪,並在入海處形成了天然良港。此外,漳州地區其他較大的河流如漳浦的鹿溪、雲霄的漳江、詔安的東溪等,也在各自的入海口形成優良港灣,為這一地區的水上交通提供了便利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交通條件為漳州地區的窯業生產提供必備的物質基礎。
(三)漳州窯業的歷史淵源
漳州地區歷史上開發較早,正是人類的活動開創了漳州地區悠久的歷史,留下了眾多人文古蹟和豐富的文化遺產。
1990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館、漳州市文化局聯合對漳州市區北郊蓮花池山舊石器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在蓮花池山黑色壤土、紅黃色砂質土層下的紅土層內沉積帶(礫石條帶)中,發現以礫石英結晶體、硬砂岩為原料打制的石製品23件,其中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四種,系距今8萬——4萬年前的舊石器;又在其上層的紅黃色砂質土中發現以黑褐、黑灰、青白、灰白燧石打制的小型石製品,其年代在距今13000——9000年間。1989年在漳州市北郊甘棠東山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採集到一段人類肱骨化石,與化石同出的還有凹缺刮器、鏃形器的小石器,中國社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尤玉柱教授認為人類肱骨化石與小石器一起同屬“漳州文化”的遺存,其絕對年代距今一萬年左右。在其附近以及平和、詔安、東山等地發現一百多處“漳州文化”舊石器時代遺址。
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有薌城區覆船山,龍海雲林山,詔安臘州山,東山大帽山,漳浦香山,平和巡岩山、雲霄香山等。在這些遺址中,採集到大量的磨製石器與手制、輪制的夾砂紅灰、黑陶器,紋飾有繩紋、刻劃紋、網紋、錐刺紋、圈點紋、幾何紋等。
青銅時代遺址(相當於中原的商周時期)遍布全市,無論在沿海或是山區的縣市都有發現。在這些遺址中,普遍出土一類“釉陶”器,有的學者稱之為“原始瓷”。2001年8月福建省博物館、漳州市文管辦、漳州市博物館對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虎林山商周時期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0多平方米,清理出墓葬20座,出土大量的石器和陶器,其中就有很多的釉陶器,器形有尊、釜、壺、罐、豆、缽、碗等。雖然遺址的生活區已被破壞,未能發現燒制該類器物的窯址,但這種普遍而又數量很多的器物仍然可以確定是本地區燒造的。從此後至唐代,漳州地區考古目前發現的資料較少,較重要的僅有幾處,如長泰縣戰國墓(出土硬陶器)、龍海縣榜山燕仔尾尖山漢代城堡遺址(出土繩紋板瓦)、雲霄縣將軍山唐代陳政墓、薌城區金峰工業開發區考古發掘出土的晚唐至五代的陶器,但尚沒有窯址資料發現。
至宋元時期,漳州地區持續、大規模地建窯燒瓷,考古調查和發掘證實,這一時期的窯址有龍海縣母雞石山窯、洛濱窯,雲霄縣水頭窯,漳浦縣的竹樹山窯、羅宛井窯、赤土窯、南山窯、南門坑窯、仙洞窯,詔安縣的肥窯、侯山窯,東山縣的磁窯村窯,長泰縣的碗盒山窯,華安縣的 頭窯、漳平縣永福窯(清雍正之前屬漳州)等。發現的窯址多,有的生產規模比較大。主要生產青瓷,兼燒白瓷、青白瓷。器形有盤、碗、杯、盞、盅、壺、爐、罐、瓷塑等。這與宋元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逐漸向南擴展,漳州、泉州港口興盛,“海上絲綢之路”繁榮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這些瓷窯生產的瓷器,除供應本地區的生活需要外,利用優越的海上交通條件外銷到周邊國家,受到海外市場刺激而蓬勃發展,是宋元時期我國外銷陶瓷的重要產地之一。
至明清時期,漳州的窯業生產繼續保持大發展態勢。目前的考古調查和發掘發現這一時期存在著眾多的窯址,有平和縣南勝五寨窯、官峰窯、九峰窯,南靖縣的金山窯、仙師公窯,漳浦縣的澎水窯,雲霄的高田窯,華安縣的東溪窯 頭窯、下壠窯、官畲窯等。這些窯址生產的瓷器以外銷 為目的,為我國明清時期外銷瓷的主要產地之一。其產品以青花瓷器為主,同時兼燒青瓷、白瓷、青白瓷、白釉米色瓷、醬釉瓷、黑釉瓷、五彩瓷、素三彩瓷等,品種豐富多樣。器形有盤、碗、杯、碟、盅、罐、爐、瓶、觚、繡墩、塑像及象生瓷。這些窯址大體可分為以平和窯為中心的窯群,包括雲霄、漳浦、詔安等縣的窯址,其生產年代約在明萬曆至清康熙;以東溪窯為中心的窯群,其生產年代在明中期至民國初期。

調查

漳窯其名稱來源出自光緒十二年(1886年)福建侯官學者郭柏蒼所著的《閩產錄異》一書:“漳窯出漳州,明中葉始制白釉米色器,其紋如冰裂。舊漳琢器雖不及德化,然猶可玩也。惟退火處略黝,越數年,黝處又復潔淨。近制者釉水、胎地俱松”。
漳窯漳窯

清楊巽從《漳州什記》:“漳州瓷窯號東溪者,創始於前明,出品有瓶、爐、盤各種體式具備”。文獻明確記載漳窯白釉米色器的始燒年代、瓷器的種類、特徵、質量及清晚期的漳窯燒瓷情況等。
文獻記載、遺址與墓葬出土及大量傳世的漳窯白釉米色器,是在漳州哪個窯場燒制?長期以來,始終不明。許多的文物工作者為解決這個謎團,付出許多艱辛的努力。19世紀50年代,故宮博物院曾派出專家小組到漳州的郭坑、漳浦一帶進行實地調查,未果而返。80年代福建省博物館與漳州各縣文物工作者曾先後多次開展大規模的古窯址調查活動,發現了許多古窯址,其中多數為明清時期的古窯址。有的生產規模較大,如平和縣南勝、五寨地區就發現有20多處窯址,華安東溪頭發現有十幾處窯址。並陸續整理成文公布發表,引起陶瓷考古界的震動。1994年11月至1998年6月,福建省博物館先後四次對平和縣南勝鎮花仔樓窯址 、田坑窯址 ,五寨鄉大壠、二壠、洞口窯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的瓷器以青花為主,同時兼燒五彩瓷、素三彩瓷、青瓷、藍釉瓷、黑釉瓷、醬釉瓷。其工藝特徵是器足或底多數有粘沙現象,在國際上被稱為“沙足器”或“SWATOW”。通過考古發掘,證明其產地就在漳州平和,解決了許多外銷瓷的考古問題,但沒有發現典型工藝特徵的漳窯白釉米色器。至目前公布的資料為止,可以知道平和南勝、五寨窯是燒制青花瓷為主的古窯址,其外銷瓷的生產年代與明代著名商港漳州月港的興廢相一致,在清初的幾次遷海政策後停燒,基本上可以排除漳窯白釉米色器生產窯口的可能。而自80年代以來,省、市、縣文物考古工作者及有關院校多次組織人員深入華安、南靖交界處的東溪窯址進行調查,採集到與傳統漳窯工藝特徵相同的白釉米色器標本,特別是近年來漳州市博物館多次深入窯址調查,在下東溪的寨仔山窯址、洪門坑窯址、東坑庵窯址、松柏下窯址及媳婦寮(民國時期)都採集到青花瓷、青瓷、青白瓷、綠釉瓷、醬釉瓷及大量的漳窯——白釉米色器標本,可以確定漳窯的產地就在東溪窯。但從考古調查採集的標本看,東溪窯生產的瓷器品種豐富多樣,漳窯白釉米色器只是其主要品種之一。

白釉米色器收藏

漳窯
漳窯
漳窯
明代中葉以後,漳州的經濟開始衝破自給自足的狹小生產生活方式,擴大社會分工,小生產者逐漸改變往日的經營方式,農業從耕地的擴大及耕種技術的提高以求發展;手工業進入了突飛猛進的時期。當時的漳州已是一個繁榮的手工業城市。明代是漳州造船業鼎盛的時代;紡織技術有著明顯的進步,漳州的天鵝絨又稱漳絨,當時甚為出名,直到清代仍然盛行暢銷;漳州的製糖業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明代漳州還有一些著名的手工藝品,如牙雕、銅器、錫器、桃珠、石雕、竹器等等不勝枚舉。
明代漳州經濟作物的普遍種植,農村家庭副業生產日益擴大,並逐漸由自給而生產轉變為交換而生產,手工業的發展為漳州的商業發展創造了極好的條件。漳州與外省的商業往來頻繁,與海外的貿易也不斷發展,明代自洪武年間起就禁止民間商人和海外貿易,但漳州地處東南濱海,明政府的禁海令禁而不止,民間商人為了生存,衝破“海禁”的障礙,進行海外貿易,沿海地區成為走私的重要基地。到了明隆慶元年(1567年)明政府取消“海禁”,設立“洋市”,“準販東西洋”,月港遂成為政府承認的合法海外貿易的商港,“漳州是明末清國中國的重要對外貿易港。(1)為了抵禦倭寇的入侵,1562年地理學家鄭若根據明朝武將胡宗憲的指令編制《籌海圖編》,其中就有‘漳州’。(2)1590年地圖製作家伊那西奧·謨·列意臘繪製的《世界圖·日本圖屏風》中,記載了中國明朝的幾個地名,‘漳州’就是其中之一。這表明漳州在當時是進行對外貿易的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一時“海舶鱗集,商賈鹹聚”,與東南亞各國有著直接的貿易往來,並與歐洲各國有著間接的貿易。
漳窯白釉米色器的生產,與以上的漳州社會經濟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繫,還和歷代漳州人民尚文的傳統有著更為重要的聯繫。漳州從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以來,“開漳聖王”陳元光治漳多年,大力傳播中原文化,興辦鄉校,漳州的松州書院是福建省最早的書院之一。宋元時期,漳州的文化教育事業也有很大的發展。明清是漳州文化最燦爛時期,這一時期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的發展,漳州內外交通的發達,特別是明代漳州月港的興起,使漳州不再是“樸陋初辟”的東南邊郡。人們尚文之風大大增強,書院、講堂比比皆是。明中葉以來,漳州的木版年畫獨創一代風神而躍居全國主要產地行列,漳州書畫界英才輩出,形成了著名的詔安畫派,就在這種崇文風尚盛行、民間藝術、書畫藝術繁榮的特定條件下,從明中葉開始,漳窯產生出以崇尚含蓄質樸、造形清純、高古又雋秀、裝飾手法多變的白釉米色器,器物外型往往通過大方、流暢、剛柔兼備的線條來塑造,加上相關部位的堆塑、鏤雕、貼塑、模印、刻劃等藝術手法加以裝飾點綴。器表施米色白釉,釉色柔和,釉面純淨,大小不一的開片,原是燒造工藝的缺陷卻以其獨特的風格被人們所青睞。
根據有關發表的資料和作者的調查了解,目前國內許多博物館藏有漳窯的白釉米色器。中國歷史博物館天津市博物館上海市博物館福建省博物館廈門市博物館漳州市博物館晉江市博物館、海外的一些收藏機構及個人等都藏有漳窯的精品,但以漳州市博物館、廈門市博物館、漳州的聚粹閣的收藏最為豐富。福建省的閩南一帶許多家庭特別是華安、平和、漳浦及泉州、莆田地區的民間還大量收藏有漳窯器。一些舊貨市場經營的漳窯器更是火爆,上海、南京的一些收藏愛好者常到廈門、漳州一帶的文物商店、舊貨市場購買漳窯器。漳窯器的價值也逐日見長,正以其特殊的藝術魅力被世人所珍愛。

漳州窯的含義

近年來,在中外學術界的共同努力下,開展了漳州地區明清時期古窯址的發掘與研究,尤其是通過平和南勝、五寨窯址的考古發掘,與海外沉船、古遺址出土的器物以及大量外銷流傳到海外的傳世品的比較分析,證明蜚聲海內外的外銷瓷“汕頭器”、“交趾瓷”、“華南三彩”等的產地就在漳州,使一些外銷瓷的考古問題得到了解決,引出了學術界對明清時期漳州地區以平和縣南勝、五寨窯為中心的窯場和以華安東溪為中心的東溪窯場生產的青花、彩瓷、顏色釉等瓷器的興衰、銷售市場、藝術價值及其意義進行了熱烈討論,特別是1994年2月,中日學者在福建省博物館就平和縣南勝、五寨的古窯址問題共同舉辦學術討論會,有的學者提出是把它命名為“平和窯”、“南勝、五寨窯”或者是“漳州窯”、“漳州窯系”,在學術界引起重視,會議期間中外學者“普遍認為要確定‘漳州窯’的名稱,後來更乾脆地把會議開成對‘漳州窯’的討論了”。從此一些學者開始確立並使用“漳州窯”或“漳州窯系”名稱。這一概念的含義較為廣泛,從範圍來講,它包括漳州地區甚至波及鄰近相關窯口;從年代來講,主要是明清時期;產品涵蓋青花、五彩、單色釉、素三彩等到各種品類。到目前為止,雖然仍有很大一部分同仁把漳州各縣市的窯口用當地的地名來冠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漳州窯”的稱呼還是會被人們所接受。從研究古陶瓷的學術界、收藏界來說,則是把明清時期漳州生產的那種胎質粗松、淺黃胎、施米色白釉、釉面呈開片狀的瓷器稱為“漳窯器”、“漳瓷”、“米黃釉瓷”、“漳窯白釉米色器”等。這是漳窯特定的含義,可以說已經約定俗成,也是一種含義較狹的專門概念。漳窯也在明末清初開始兼燒青花、青瓷、青白瓷、綠釉瓷、醬釉瓷、五彩瓷等。這從窯址採集的標本可以充分證實。

白釉米色器與德化窯白瓷的區別

漳窯白釉米色器的始燒時間與德化白瓷同為明中葉,既有類同的時代氣息,又有著鮮明的個性差別。
1、胎釉方面
德化白瓷胎質潔白細膩、堅實緻密,帶有晶瑩的光澤,俗稱“糯米胎”,釉水勻薄純淨,胎釉密貼,釉面光澤鮮嫩如絹,呈乳白或有孩兒紅,燒成火候高,滋潤玉質感,一般無冰裂,形體厚薄多適中,在光線的照耀下,可映照指影;漳窯白釉米色器胎質稍粗,淺黃胎,或厚重或輕薄,早期的胎厚,清中期以後稍薄些輕些,釉色有米色偏黃、有米色稍白些,釉面多呈冰裂紋,有開細小冰裂紋,也有開稍大冰裂紋,火候基本偏低或較低,滋潤玉質感弱,瑩亮的玻璃質感較強。敲之聲韻有清脆,也有沙啞沉悶。
漳窯 白釉米色器

2、形制方面
德化白瓷的形制有雕塑人物、陳設供器、日用瓷、文房雜器等。
人物雕像:有觀音、達摩、如來佛、彌勒佛、羅漢、福德正神、文昌帝君、關帝爺、太白、關羽、聖母、壽星、孩童等。
陳設器:常見的器形有爐、觚、瓶、尊等。
日用瓷:常見的有執壺、杯、碗、盤、碟、匙等。
文房雜器:有洗、水盂、水丞、香插、燭插、燭台、印盒、粉盒、薰爐、燈盞、筆架、硯台、洞簫、印章等。
漳窯白釉米色器的形制在雕塑人物方面,題材比德化白瓷少,藝術造詣各有所長,在陳設供器、日用瓷、文房雜器方面漳窯白釉米色器與德化窯白瓷大同小異,甚為相似。
3、裝飾方面
漳窯白釉米色器的裝飾手法主要採用堆塑、鏤空、貼花、刻劃花、印花等工藝,這與德化窯白瓷的裝飾工藝也大致相同。與之不同的是漳窯的釉面多呈冰裂紋,德化窯少見。
4、各地文物收藏機構收藏的德化窯白瓷與漳窯白釉米色器的比較
兩窯在人物雕像、琢器、圓器造形方面多共通之處,漳窯的部分人物造像特別是收藏於上海市博物館的明成化漳窯佛像、中國歷史博物館明萬曆漳窯的釋迦像、台灣鴻禧美術館的明萬曆漳窯財神爺像、福建省博物館的明嘉靖漳窯如來佛、收藏於漳州市博物館的清漳窯彌勒佛像、壽星像等等,這些人物比例得當、神形兼備、佛像端莊慈祥、衣飾刻劃自然飄逸、壽星的神情意態刻劃淋漓盡致,這些作品釉色溫潤均勻、製作精美。一些琢器也頗為珍貴,例如收藏於山東兗州圖書館的明弘治漳窯蟠螭尊,形制少見,兩蟠螭精雕細刻、形象生動、裝飾奇特;收藏於晉江市博物館的清代漳窯花觚為清初流行造形,頸部有刻劃蕉葉紋,腰部刻劃有梅花紋飾,此器物裝飾高古典雅;收藏於廈門市博物館的梅花貼塑瓶,造型莊重,釉面瑩亮,裝飾工藝精緻;收藏於漳州市博物館的大口罐、雙鋪首罐、橄欖瓶、象耳瓶、鼎式爐、三羊開泰貼塑瓶、“大清乾隆年制”款的花觚等等的陳設器都是漳窯典型的器物,是漳窯的精品,特別是紀年款花觚,更是少見,彌足珍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