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牌坊

海岸牌坊

浙江舟山普陀山海岸牌坊,始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民國八年,由陳性良居士及原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徐世昌、馮國璋等人捐款改建,歷經近百年仍完好無損。坊上題額有“南海勝境”等,門柱上有聯“一日兩度潮,可聽其自來自去;千山萬重石,莫笑他無覺無知”、“到這裡來,未謁普門當先淨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須早回頭”。

基本信息

介紹

普陀山海岸牌坊普陀山海岸牌坊
普陀山海岸牌坊建於1919年。四柱三門,翠瓦飛檐,上有“南海聖境”、“同登彼岸”、“寶伐迷津”、“金繩覺路”、“回頭是岸”匾額五重,為北洋政府黎元洪、徐世昌、馮國璋等人所題。門柱上刻有楹聯;“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無機不被,萬里無雲萬里天”,“聖跡著迦山,萬國生靈皆樂育;佛光騰海島,千年潮汐靜波濤”,“一日二度潮,可聽其自來自去;千山萬重石,莫笑他無覺無知”,“到這山來,未謁普門當先淨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須早回頭。”

重建

普陀山海岸牌坊普陀山海岸牌坊
陳性良是民國初著名華僑企業家,據印光法師“建海岸牌坊功德碑”載:其夫人胡氏,篤信佛法,年三十餘,無子,行善益力,不久腹有娠,將及產期,得大病,二十九日不進飲食,不能言語,名醫束手。一夕,夢一老媼,手持蓮花,對夫人道:“汝因宿業,罹此惡疾,幸植善根深,所以我從南海來慰汝。”隨以蓮花拂拭周身,說:“拂汝業障,好生嘉兒。”胡氏遂覺身心清涼,爽快莫喻。次日即生一子,適為三月三日上巳佳辰。陳性良沐此深恩,報恩心切,乃興建水泥牌坊一座于海岸。“海岸牌坊”歷經80餘年滄桑,基本完好,檐間雕鏤各色圖案,樑柱上鐫有徐世昌、黎元洪、江朝宗、王禹襄等名人題字。其中幾幅楹聯中表達的佛門的靈應令人深思。其中正面中柱有一聯: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無機不被,萬里無雲萬里天。
正面邊柱:
一日兩渡潮,可聽其自來自去;千山萬重石,莫笑他無知無覺。
背聯云:
到這山來,未謁普門,當先淨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須早回頭。
牌坊後有回瀾亭,黃牆飛檐,中設石凳,供候船者小憩,清光緒間定海王克明捐建。亭內有碑,碑文是九世班禪以漢藏兩種文字著成,文曰:“海中山島真古奇,巔上多為慈航法”。壁間嵌有民國八年印光法師所撰《陳性良建海岸牌坊功德碑》,字跡已模糊。
背景:1925年,九世班禪來山。回藏後,著《禮觀音》一文,並派人送回普陀山。1928年,立碑。

交通

1號線到“入三摩地”下車

中國著名牌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