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露梅

金露梅

金露梅為拉薩市的市花。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亞寒帶至北溫帶的高山地區。為落葉灌木。株高約1.5m,樹冠球形,樹皮縱裂、剝落,分枝多。幼枝被絲狀毛。羽狀複葉集生,長橢圓形至條狀長圓形,全緣,邊緣外卷。花單生或數朵排成傘房狀,黃色,徑2~3cm。 栽培容易,管理粗放,於秋季落葉後早春放葉前進行修剪。花瓣黃色,寬倒卵形,比萼片長,花柱近基生,棒狀,基部稍細,頂部縊縮,柱頭擴大,雄蕊多數,花絲絲狀,花葯橢圓形,紅褐色,四周具黃色邊。瘦果卵形,棕褐色,長約1mm,外被長柔毛。

基本信息

金露梅金露梅
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L.)又稱為金老梅、金蠟梅,薔薇科(Rosaceae)委陵菜屬(PotentillaL.)落葉灌木,因花黃色、似梅而得名,生於山頂岩石間或灌叢中。落葉灌木。奇數羽狀複葉,兩面有絲狀柔毛。產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各地;日本蒙古歐洲北美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金露梅金露梅
落葉灌木,高0.5~2米。多分枝,樹皮縱向剝落。小枝紅褐色,幼時被長柔毛。羽狀複葉,通常有小葉5,稀3,上面1對小葉基部下延與葉軸合生;葉柄被絹毛或疏柔毛;小葉長圓形、倒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20毫米,寬4~10毫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疏被絹毛或柔毛或脫落無毛;托葉膜質,披針形。單花或數朵生於枝端成傘房狀,花梗密被長柔毛,花直徑1.5~3厘米;萼片卵形,外被疏絹毛;花瓣黃色,寬倒卵形,比萼片長。瘦果卵形,褐棕色,長1.5毫米,密被長柔毛。細胞染色體:2n=28,42。

金露梅分布地區廣,氣候條件差異較大,因此,生長發育的進程也不盡相同。在海拔3300~3700米的祁連山地南坡,於4月中旬以後萌芽返青,6~8月現蕾開花,8~9月上旬結實並成熟,9月中旬葉片乾枯。從發芽到種子成熟約135天,青草期為150天,而氣候比該地區溫暖或寒冷的地區,發芽期略有提早或推遲;青綠期則稍有延長或縮短。金露梅的生長發育節律同乾物質積累是一致的,例如,在青海海北地區,6月30日以前,氣溫較低,日溫變動在2.2~9℃,生長比較緩慢,乾物質積累量也很低;以後,日均溫上升到11.4℃,金露梅進入快速生長期,到8月20日,乾物質積累達到最大值,以後,氣溫開始下降(9月份日均溫為6.5℃),生長趨於停止,乾物質積累亦開始下降。
金露梅灌叢草場的乾物質積累亦有相同規律,只是7~9月份的乾物質積累比較快而且量大,說明草本層發育較好,乾物質積累的速度快而且量多。金露梅繁殖力強,種子萌發實生苗,根頸處也可萌發新芽,根莖、枝條均可扦插成活。金露梅分布區範圍廣,適應生長溫度為6~7℃,≥10℃積溫800~800℃,無霜期150天,垂直分750~4800米。對土壤要求不嚴,pH6.5~8.9。耐寒,-40℃能越冬。耐乾旱,土壤含水量下降至5%時也不受害,在水分條件好的地方,生長繁茂,多喜生於亞高山和高山草甸、灌叢草甸、針葉林近緣及高寒沼澤草甸。散生,也以建群種或亞建群種組成灌草叢。

化學成份

含三萜類成分2%,其中熊果酸0.7%。枝條有黃酮類鞣質醌類反應,其中黃酮類有:槲皮素山奈酚、矢車菊素;並沒食子酸、咖啡酸芥子酸阿魏酸
葉、皮和木質部含大量鞣質,花含少量鞣質,這些鞣質屬沒食子鞣質和兒茶類鞣質。鮮葉含維生素C145.9~223.3毫克%,乾葉含292.4~380.4毫克%,並分別含胡蘿蔔素8.35毫克%和15.12毫克%。

相關書籍

金露梅金露梅
《金露梅》-文國棟詩歌選

作者:文國棟
ISBN:9787105082728
開本:32開
出版社:民族
出版日期:2007-5-1
主題詞:文學詩歌詞曲-中國當代-綜合
作者簡介
文國棟,漢族,60年代末出生於青海省湟中縣群加藏族鄉。中共黨員、中央黨校研究生院法學專業畢業。從事過教師記者編輯、秘書等工作。現供職於某黨委機關。

內容簡介
中國的西部高原青海以它的遼闊、蒼莽和美麗令人神往,它的未被開發的荒涼,它的古老傳說的神秘,它的多山水多民族的豐富,更是滋養詩人和想像力的聖地。文國棟就是生長於青海這片熱土上的一位青年詩人,他從群山環繞的鄉村走來,曾從事過教師、記者、秘書至縣委書記等職務,但無論走到哪裡,十幾年來,他始終堅持筆耕不輟,用詩歌傾訴心懷,用詩句記錄人生。今天,他用這樣一部厚厚的詩集,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富有才情的山民之子眼中的西部高原以及他獨對蒼涼時的情感涌動。

藥理作用

採集加工:
中藥夏季花期採摘花序、葉,分別陰乾備用。蒙藥季採收帶花莖枝,陰乾,生用或煅灰用。

性味功能:
味苦,性涼。健脾化濕。葉:味微甘,性平。清暑,益腦清心,健胃消食,調經。蒙藥昧甘、澀,性平。消食,止咳,消腫;灰:能燥“希日烏素”。

主治:
治消化不良,浮腫,赤白帶下,乳腺炎。葉:治中暑,眩暈,食滯,月經不調
蒙藥治消化不良,咳嗽,水腫,“希日烏素”症,乳腺炎。

用量用法:
中藥6~10克,水煎服,或泡水代茶飲。蒙藥多入丸散劑。

繁殖培育

金露梅金露梅
選種 
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播種能否成功。
1、最好是選用當年採收的種子。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
2、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
3、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消毒
消毒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進行消毒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鐘,然後再用溫熱水催芽12~24小時。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  
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 
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5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乾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
播種後的管理 
在深、早春季或冬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膠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
扦插
常於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於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
扦插基質 
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扦插枝條的選擇
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金露梅金露梅
扦插後的管理
溫度 
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於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濕度 
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
光照
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後,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壓條繁殖
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後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紮緊,中間鼓起。約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後,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盆或移栽
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濕度管理
喜歡濕潤或半燥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50~7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時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溫度管理
由於它原產於亞熱帶地區,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8℃以下停止生長。
光照管理
對光線適應能力較強。放在室內養護時,儘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金露梅金露梅
肥水管理
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三季 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3~7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複合肥(化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修剪
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換盆
只要養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脫盆
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後,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餘的土壤脫落。
花盆準備
選一適當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兩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蓋住,既要保證盆土不被水衝出去,又要能讓多餘的水能及時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層陶粒或是打碎的紅磚頭,作為濾水層,厚約2~3公分。排水層上再放有肥機肥,厚約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層基質,厚約2公分,以把根系與肥料隔開,最後把植物放進去,填充營養土,離盆口約剩2~3公分即可。

套用價值

金露梅金露梅
金露梅的枝葉柔軟,春季喜食,也採食。其粗蛋白質脂肪的含量均高,總能也較高。因此,在優良牧草分布較少的地區,金露梅仍為有飼用價值的牧草。
據1977年測定,在金露梅分蓋度為30%~50%的情況下,乾莖葉的產量可達708.8千克/公頃,是高寒地區產量較高的牧草。
其他用途金露梅的花可入藥,治牙痛;葉治頭暈月經不調,亦可作保水固土、圍欄護堤用。

相關詞條

罕見植物第二季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罕見植物第(一)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

委陵菜屬(Potentilla L.) ,薔薇科,約200多種,廣布於北溫帶,我國約90種,各地均有分布。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數為灌木;葉為指狀或羽狀複葉。

委陵菜
金露梅
翻白草
委陵菜屬
滇西委陵菜
多裂委陵菜
多頭委陵菜
多葉委陵萊
叢生荽葉委陵菜
鉤葉委陵菜
荒漠委陵菜
灰葉蕨麻
混葉委陵菜
大萼委陵菜
菊葉委陵菜
蕨麻
密枝委陵菜
耐寒委陵菜
匍匐委陵菜
匍枝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蛇莓委陵菜
雙花委陵菜
荽葉委陵菜
大果委陵菜
等齒委陵菜
西藏委陵菜
細裂委陵菜
狹葉委陵菜
纖細委陵菜
腺毛委陵菜
楔葉委陵菜
星毛委陵菜
銀背委陵菜
銀露梅

窄裂委陵菜
皺葉委陵菜
簇生委陵菜
白萼委陵菜
間斷委陵菜
薄毛委陵菜
大花委陵菜
絹毛委陵菜
大理委陵菜
康定委陵菜
狼牙委陵菜
輪葉委陵菜
莓葉委陵菜
長瓣銀露梅
長葉二裂委陵菜
釘柱委陵菜
多齒雪白委陵菜
曲枝委陵菜
全白委陵菜
茸毛委陵菜
柔毛委陵菜
三葉朝天委陵菜
多莖委陵菜
齒萼委陵菜
石生委陵菜
多裂委陵萊
川邊委陵菜
條裂委陵菜
脫絨委陵菜
多葉委陵菜
川滇委陵菜
五葉雙花委陵菜
二裂委陵菜
西南委陵菜
西山委陵菜
翻白萆
垂花委陵萊
下江委陵菜
覆瓦委陵菜
顯脈委陵菜
腺粒委陵菜
剛毛委陵菜
小葉金露梅
小葉委陵菜
高原委陵菜
叢生釘柱委陵菜
雪白委陵菜
華西委陵菜
銀光委陵菜
白背委陵菜
銀葉委陵菜
羽毛委陵菜
黃花委陵菜
掌葉多裂委陵菜
直立委陵菜
雉子筵
中華三葉委陵菜
黃毛委陵菜
絹毛匍匐委陵菜
脫毛銀葉委陵菜
脫毛總梗委陵菜
垂花委陵菜
伏毛金露梅
伏毛銀露梅
無毛蕨麻
無毛小葉委陵菜
寬柄關節委陵菜
墊狀金露梅
裂萼釘柱委陵菜
裂葉華西委陵菜
裂葉毛果委陵菜
細裂小葉委陵菜
陵菜
變葉絹毛委陵菜
毛果委陵菜
高山總梗委陵菜
矮生大萼委陵菜
多對小葉委陵菜
關節委陵菜
小葉金霹梅
匍行狼牙委陵菜
薄葉皺葉委陵菜
叢生小葉委陵菜
星毛委陵萊
矮生二裂委陵菜
白毛金露梅
白毛小葉金露梅
銳齒西南委陵菜
銀霹梅
齒裂西山委陵菜
羽裂密枝委陵菜
假羽白背委陵菜
羽葉釘柱委陵菜
圓齒委陵菜
鄂西委陵菜
白毛銀露梅
總梗委陵菜
白毛皺葉委陵菜
絹毛耐寒委陵菜
台灣委陵菜
三葉委陵菜
矮生多裂委陵菜
朝天委陵菜
紫花銀光委陵陵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