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菊

秋葉菊

秋葉菊,又名龍鬚海棠,為番杏科、日中花屬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耐乾旱,不耐寒,怕水澇,花色有紅、黃、紫紅等多種,一旦光線暗淡,花即會閉合,故得花語“怠惰”。秋葉菊原產南非,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忌水澇,怕高溫,不耐寒,耐乾旱。秋葉菊是番杏科,日中花屬的觀賞植物,原產地為非洲南部地區。夏季高溫時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生長緩慢或停滯,應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防止強光暴曬,控制澆水,以免因高溫多濕引起爛根,並停止施肥,等秋涼後再恢復正常管理。

基本信息

簡介

秋葉菊秋葉菊

秋葉菊(圖1)

秋葉菊又名龍鬚海棠,原產非洲南部。秋葉菊是番杏科,日中花屬的觀賞植物,原產地為非洲南部地區。龍鬚棠葉呈肉質,花朵絢麗,觀賞價值很高。由於它不喜潮濕的土壤環境,因此在管理中要儘量少澆水,這樣才能保證龍鬚海棠有最好的長勢。把它栽種在花盆裡,吊栽在陽台上裝飾效果頗佳。

種屬

秋葉菊秋葉菊

龍鬚海棠屬(MesembryanthemumL.sensulato),番杏科,廣義的有1000種,狹義的有350種,主要分布於非洲南部,中國引入栽培的有6種。肉質、旱生植物;葉通常對生,形狀種種,全緣或具刺;無托葉;花排成頂生的聚傘花序或傘房花序;花萼管與子房貼生,裂片5,不相等;花瓣多數,1至多輪,線形;雄蕊極多數,排成多輪;子房下位,5室,稀4-20室;花柱與子房室同數;蒴果包於萼管內,5至多瓣裂;種子多數。

所屬科:番杏科

分布量世界:1000種;中國:6種

引種狀況:非引種

形態特徵

秋葉菊秋葉菊

秋葉菊(圖3)

花單生,直徑5厘米至7厘米,花色有紫紅、粉紅、黃、橙等色,花瓣有金屬光澤,花期春末夏初,通常在天氣晴朗的白天開放,傍晚閉合,如此晝開夜閉,單朵花可開5天至7天,若遇陰雨天則不能開放。

秋葉菊原產南非,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忌水澇,怕高溫,不耐寒,耐乾旱。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若光照不足,會使節間伸長,柔弱纖細,枝葉易倒伏。平時保持盆土稍微偏乾,避免積水,否則會造成爛根。夏季高溫時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生長緩慢或停滯,應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防止強光暴曬,控制澆水,以免因高溫多濕引起爛根,並停止施肥,等秋涼後再恢復正常管理。每年的早春換一次盆,盆土宜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並結合換盆進行一次重剪,將老枝剪去1/2到1/3,促使其長出新的枝葉,等到4月至5月就可重新開花。

藥理作用

秋葉菊秋葉菊

秋葉菊(圖4)

中文名稱:秋葉菊鹼

英文名稱:Mesembrine

化學名稱:Mesembrine

分子式:C17H23NO3

分子量:289

性狀:白色或微黃色粉末

藥理作用:中樞神經興奮劑,麻醉劑

成分來源:番杏科植物擴張松葉菊全草,扭曲松葉菊全草,明松葉菊地上部分。

繁殖技術

簡介

秋葉菊秋葉菊

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在春季4-5月進行,採用室內盆播,播後10天左右發芽。扦插,春、秋季均可進行,選取充實的頂端枝條,剪成6-8厘米長,連葉一起插入沙床,插壤不宜過濕,插後15-20天生根,再隔1周即可盆栽。

扦插枝條的選擇

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濕度

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

套用

松葉菊植株矮小,花大色艷,是極好的盆栽觀賞植物。松葉菊還可用於室外花壇、花槽和坡地成片布置,其景觀效果極佳。

植物花語

花語:功勳

喜歡此花的你是個洞悉先機的聰明人,而且適應能力強,能夠把握機會,在別人仍未看通的情況下,你已達到自己的目標。成功的人樹敵也多;慎選朋友是很重要的。在愛情上,你要多向你喜愛的人表示愛意。

花占卜:你有活潑開朗的性格,衣著打扮時髦,經常走在潮流的尖端。雖然你的外表引人注意,出盡風頭,但是缺乏個人風格,你需要多花一點心思,為自己樹立獨有的形象,別再模仿跟潮流了。

幸運花:康乃馨,大波斯菊,玫瑰

花箴言:成功的人是易受人嫉妒的。

栽培繁殖

繁殖:

秋葉菊秋葉菊

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在春季4-5月進行,採用室內盆播,播後10天左右發芽。扦插,春、秋季均可進行,選取充實的頂端枝條,剪成6-8厘米長,連葉一起插入沙床,插壤不宜過濕,插後15-20天生根,再隔1周即可盆栽。

扦插後的管理

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於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濕度

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

光照

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後,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壓條繁殖

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後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紮緊,中間鼓起。約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後,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栽培:

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耐乾旱,不耐寒,怕水澇,不耐高溫。土壤以肥沃的沙壤土為好。冬季溫度不低於10℃。

上盆或移栽

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分,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

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復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復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植物管理

濕度管理

喜歡濕潤或半燥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50~7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時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溫度管理

秋葉菊秋葉菊

由於它原產於亞熱帶地區,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

度在8℃以下停止生長。

光照管理

對光線適應能力較強。放在室內養護時,儘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肥水管理

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春、夏、秋三季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 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3~7天。

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複合肥(化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修剪

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換盆

只要養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脫盆

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後,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餘的土壤脫落。

花盆準備

選一適當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兩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蓋住,既要保證盆土不被水衝出去,又要能讓多餘的水能及時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層陶粒或是打碎的紅磚頭,作為濾水層,厚約2-3公分。排水層上再放有肥機肥,厚約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層基質,厚約2公分,以把根系與肥料隔開,最後把植物放進去,填充營養土,離盆口約剩2-3公分即可。 剛盆栽培的幼苗,稍乾燥為好,當株高20厘米時,需摘心剪去一半,促使多分枝,多開花。生長期要充足陽光,莖葉生長繁茂、健壯,開花不斷。如光照不足,會使節間伸長,柔弱纖細,枝葉易倒狀,開花減少。夏季高溫時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生長緩慢或停滯,應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防止強光暴曬。每15天至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複合肥。栽培中肥水不要過大,特別是氮肥的施用量不能過多,否則會造成枝葉生長繁茂,開花稀少。

盛夏進入半休眠狀態,控制澆水,放冷涼通風處。否則高溫多濕會引起根部腐爛。平時保持盆土稍微偏乾,冬季生長緩慢,少澆水,保持葉片不皺縮即可。若氣溫低,濕度大,葉片易變黃下垂,嚴重時枯萎死亡。越冬植株在早春需株修剪和換盆,長出新枝葉,可在4-5月重新開花。冬季移至室內向陽處,溫度不要低於5℃,最好能維持10℃左右的室溫,減少澆水,保持葉片不皺縮即可,若氣溫低,濕度大,葉片易變黃下垂,嚴重時甚至植株枯萎死亡。

病蟲害

有時發生葉斑病和鏽病危害,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粉虱和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罕見植物第二季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罕見植物第(一)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