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金露梅

小葉金露梅

小葉金露梅,薔薇目薔薇科植物,樹皮灰褐色,條狀剝裂,小枝棕褐色或灰褐色,被絹狀柔毛。生於草原帶的山地與丘陵礫石質坡地,也見於荒漠區及山谷水邊。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小葉金露梅
種拉丁名:PotentillaparvifoliaFisch.
種別名:小葉金老梅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屬中文名:委陵菜屬
屬拉丁名:Potentilla

形態特徵

灌木,高20—80。樹皮灰褐色,條狀剝裂,小枝棕褐色或灰褐色,被絹狀柔毛。單數羽狀複葉,小葉5—7,稀3,近革質,下部2對小葉密集似輪生,小葉條狀披針形或條形,長5—10mm,寬1—3m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邊緣強烈反卷,兩面密被絹毛,銀灰綠色,頂生小葉基部常下延與葉軸匯合;托葉膜質,淡棕色,披針形,長約5mm。花單生葉腋或數朵成傘房狀花序,直徑10—15mm,花萼花梗均被絹毛,花瓣黃色,寬倒卵形,長寬各約1cm。瘦果近卵形,被絹毛,褐棕色(圖105)。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和西藏,在國外,蒙古、西伯利亞及中亞也有。

生態特徵

為旱中生灌木。生於草原帶的山地與丘陵礫石質坡地,也見於荒漠區及山谷水邊。生態幅較寬,從溫性山地到高寒草甸均有分布。在四川阿壩地區海拔3000—5000m的廣大山地可成為建群種或優勢種,蓋度30%,草叢高度5—15cm。主要伴生種是高山嵩草(Kobiresiapygmaea)、風毛菊(Saussureasp.),火絨草(Leontopodiumsp.);在於早的羌塘高原南部、雅魯藏布江源頭及阿里南部高山地區,群落蓋度減少,常與高山早熟禾(Poaalpiha)、羊茅(Feshucasp.)、墊狀點地梅(Andr-osacetapete)等組成群落,總蓋度5—10%,草叢高度為5—25cm。

價值

春季葉嫩,山羊、氂牛採食其嫩枝和葉,夏季採食其花,秋季綿羊採食,山羊樂食,冬季山羊採食。秋季以後,纖維素增加,適口性降低,為中等飼川植物。花可入藥,主治婦女病。

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

委陵菜屬(Potentilla L.) ,薔薇科,約200多種,廣布於北溫帶,我國約90種,各地均有分布。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數為灌木;葉為指狀或羽狀複葉。

委陵菜
金露梅
翻白草
委陵菜屬
滇西委陵菜
多裂委陵菜
多頭委陵菜
多葉委陵萊
叢生荽葉委陵菜
鉤葉委陵菜
荒漠委陵菜
灰葉蕨麻
混葉委陵菜
大萼委陵菜
菊葉委陵菜
蕨麻
密枝委陵菜
耐寒委陵菜
匍匐委陵菜
匍枝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蛇莓委陵菜
雙花委陵菜
荽葉委陵菜
大果委陵菜
等齒委陵菜
西藏委陵菜
細裂委陵菜
狹葉委陵菜
纖細委陵菜
腺毛委陵菜
楔葉委陵菜
星毛委陵菜
銀背委陵菜
銀露梅

窄裂委陵菜
皺葉委陵菜
簇生委陵菜
白萼委陵菜
間斷委陵菜
薄毛委陵菜
大花委陵菜
絹毛委陵菜
大理委陵菜
康定委陵菜
狼牙委陵菜
輪葉委陵菜
莓葉委陵菜
長瓣銀露梅
長葉二裂委陵菜
釘柱委陵菜
多齒雪白委陵菜
曲枝委陵菜
全白委陵菜
茸毛委陵菜
柔毛委陵菜
三葉朝天委陵菜
多莖委陵菜
齒萼委陵菜
石生委陵菜
多裂委陵萊
川邊委陵菜
條裂委陵菜
脫絨委陵菜
多葉委陵菜
川滇委陵菜
五葉雙花委陵菜
二裂委陵菜
西南委陵菜
西山委陵菜
翻白萆
垂花委陵萊
下江委陵菜
覆瓦委陵菜
顯脈委陵菜
腺粒委陵菜
剛毛委陵菜
小葉金露梅
小葉委陵菜
高原委陵菜
叢生釘柱委陵菜
雪白委陵菜
華西委陵菜
銀光委陵菜
白背委陵菜
銀葉委陵菜
羽毛委陵菜
黃花委陵菜
掌葉多裂委陵菜
直立委陵菜
雉子筵
中華三葉委陵菜
黃毛委陵菜
絹毛匍匐委陵菜
脫毛銀葉委陵菜
脫毛總梗委陵菜
垂花委陵菜
伏毛金露梅
伏毛銀露梅
無毛蕨麻
無毛小葉委陵菜
寬柄關節委陵菜
墊狀金露梅
裂萼釘柱委陵菜
裂葉華西委陵菜
裂葉毛果委陵菜
細裂小葉委陵菜
陵菜
變葉絹毛委陵菜
毛果委陵菜
高山總梗委陵菜
矮生大萼委陵菜
多對小葉委陵菜
關節委陵菜
小葉金霹梅
匍行狼牙委陵菜
薄葉皺葉委陵菜
叢生小葉委陵菜
星毛委陵萊
矮生二裂委陵菜
白毛金露梅
白毛小葉金露梅
銳齒西南委陵菜
銀霹梅
齒裂西山委陵菜
羽裂密枝委陵菜
假羽白背委陵菜
羽葉釘柱委陵菜
圓齒委陵菜
鄂西委陵菜
白毛銀露梅
總梗委陵菜
白毛皺葉委陵菜
絹毛耐寒委陵菜
台灣委陵菜
三葉委陵菜
矮生多裂委陵菜
朝天委陵菜
紫花銀光委陵陵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