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白肉

酥白肉

酥白肉是一道特色名菜,又名拔絲白肉,屬於魯菜,後傳入東北,選用豬油膘為主材,以拔絲的烹調手法烹製而成,食之脆口香甜,入口即化,絲毫不見油膘之肥膩。

基本信息

做法

掛霜白肉

材料:

主料:肥膘肉 200克

輔料:紅綠絲 10克

調料:芝麻 5克 豬油(煉製) 50克 白砂糖 10克 雞蛋清 40克 澱粉(豌豆) 50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1.將肥膘肉去淨硬皮,切成3厘米長,1厘米寬的厚片,蛋清加乾澱粉調和成稀糊,放入肉片抓勻。

2.勺內放豬油燒至五六成熱,將肉逐片下入油內,炸至呈淺黃色,連油倒出控油。

3.勺內放少許水,加糖炒至呈淺黃色的糖漿,倒入炸好的白肉,端離火口,邊顛邊撒青紅絲、芝麻,使糖漿全包裹在白肉上即可出勺。

拔絲白肉

材料:豬肥膘肉

輔料:土豆澱粉、白糖

製作流程:

1)將肥膘肉洗淨,切成手指粗細的短條狀。

糊汁的濃厚糊汁的濃厚

2)用適量白水、土豆澱粉調成糊(用手撈出來時,糊汁相連而下,不要太稀,也不要太乾)

3)起油鍋,燒至六成熱時轉中火,將切好的肥膘肉,一條條粘糊放入鍋中,炸至飄起,撈出,復炸二遍(這樣做的理由是,可以保證糊皮更加酥脆)撈出控油。

4)熬糖汁(參照製作工藝),熬成之後,將炸好的肉塊倒入鍋中,關火,翻動炒鍋,用手勺攪動肉塊,以使糖汁在肉塊上,裹粘均勻,裝盤即好。

小貼士:吃的時候,配白水而食,不粘牙

製作工藝

酥白肉,又名拔絲白肉,想要做好這道菜,拔絲這道工藝,需要認真把握。

水拔絲法:

這種技法在拔絲中用得較多。由於它易於掌握,因此很適合於初學者。

具體方法是:淨鍋置中火上,注入清水,再下入適量白糖,然後用手勺不停地翻炒。鍋中先是白糖溶化,與水成為一體,繼而是起大泡,當大泡消失後則起小泡,視糖漿顏色由白變成淺黃時,即可下入主料。用水拔法花費的時間長,但是容易掌握。

油拔絲法:

這種技法用得較少。原因是它不易於掌握,故一般只是有經驗的廚師才用它。

具體方法是:淨鍋置小火上,先用油將鍋炙一遍,再放入少許油,下入白糖,然後用手勺不停地翻炒,鍋中白糖先是炒成翻砂狀,此時手感吃力,隨後白糖慢慢溶化,手感也漸漸輕鬆。當鍋中白糖成漿狀且色呈金黃時,即可下入主料。油拔技法的優點是花費時間短、上菜快,但是需要憑手感和看顏色,而且判斷要準確。

水油拔絲法:

水油拔法,即水和油的混合拔法,它比水拔法快,但比油拔法慢,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技法。

具體方法是:淨鍋置中火上,先放少許油燒熱,下入白糖,再放少許水,然後用手勺不停地翻炒。鍋中的白糖溶化後先稀後稠,先起大泡後起小泡,顏色則由白變黃,手感由重變輕,當鍋中白糖成漿狀且色呈金黃時,即可下入主料。

個人建議:

第一種方法,水拔絲法,因為此法不僅好操作,且熬出的糖汁,更加透亮。

注意事項

糖漿炒化即可,不要炒的太過火了。

小常識

掛漿是指將熟處理後的原料與熬炒好的糖漿結合成菜的方法。成菜後味甜,冷食表皮酥脆。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炒糖漿時火力不能太大,以防將糠漿炒焦,影響成菜後的色澤,味道。但也不能過小,因為火力太小會導致鍋內的溫度較低,糖不容易溶化,成菜後易翻沙。

2、熬炒好的糖漿與熟制後的原料結合後要端離火口,然後不斷翻動炒鍋,使糖漿降溫,使其均勻的粘在原料表面後撒芝麻仁再出鍋成菜。

3、撒芝麻仁後要使每塊肉塊都自然分開,不能有粘連

4、掛漿菜的糖漿色澤不要炒的太過火了,色澤應稍淺一些。

盤點東北菜

東北菜包括遼寧、 黑龍江和吉林三省的菜餚。它亦是我國歷史悠久、富有特色的地方風味菜餚,自古就聞名全國。東北菜的特點是:烹調方法長於扒、烤、烹、爆;講究勺工,特別是大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