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

薛其坤

薛其坤,1963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材料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第五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院士。1984年7月進入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任教;2004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005年5月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12月任清華大學物理系副主任;2010年7月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3年5月任清華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2014年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獎;2016年9月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2017年1月被評為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12月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現任清華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的簡稱]副校長。2019年1月8日,薛其坤參與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薛其坤薛其坤
薛其坤工作薛其坤工作
薛其坤 演講薛其坤 演講
1963年12月,薛其坤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高都鎮西峪村。1977年9月,就讀于山東蒙陰縣第一中學。
1980年9月,進入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1984年7月,本科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9月進入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工作。
1987年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進行研究生學習。
1990年7月,碩士畢業,獲得理學碩士學位。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研究所,攻讀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1992年6月,作為中日聯合培養學生,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學習(-1994年6月)。1994年8月,獲得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9月前往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工作,擔任日本文部省教官、助手(-2001年3月)。
1996年6月,作為訪問助理教授,前往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物理系學習(-1997年5月)。
1997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1998年8月,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在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工作,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9年3月,擔任凝聚態物理中心SF4研究組組長。9月,擔任中國科學院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0年2月,前往瑞士IBM蘇黎世實驗室做訪問科學家(-2000年3月)。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1年12月,前往香港大學物理系做訪問教授(-2002年1月)。
2004年6月,擔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同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005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6年4月,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2010年6月)。2008年,擔任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院長。
2010年7月,出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3年3月)。2011年,出任臨沂大學凝聚態物理研究所所長。
2013年3月,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科研院院長、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3年5月)。5月,任清華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7月,任中共清華大學委員會委員、常委。
2016年9月,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獎金100萬美金。
2017年1月,被評為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技創新人物”之一。12月24日,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成就:
薛其坤 講述薛其坤 講述
薛其坤受聘任臨沂大學教授和學術顧問薛其坤受聘任臨沂大學教授和學術顧問
薛其坤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高/低能電子衍射、光學探針以及各種表面分析手段研究各種金屬、半導體表面晶體結構/化學性質、異/同質結薄膜外延和低維納米結構的生長動力學和控制。在微電子工業上具有廣泛用途的化合物半導體GaAs和GaN生長表面的兩維晶體結構、光學性質以及相關異質結外延中應力釋放問題、InAs/GaAs量子點的形成機理和穩定性、納米糰簇的生長、C60/C84/C70在半導體上的薄膜生長等研究中做過比較系統的工作。研究興趣包括稀磁半導體的分子束外延生長和自鏇注入、低維納米結構的磁性和在自鏇電子學中的套用、量子效應對低維納米結構電子性質的影響(比如催化)等。
薛其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表面物理、低維納米結構和薄膜的控制生長與量子效應、極低溫強磁場和自鏇極化掃描隧道顯微學。長期從事超薄膜材料和納米結構的製備、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開展了GaAs半導體薄膜、InAs/GaAs量子阱(點)、寬禁帶半導體GaN薄膜生長動力學研究,發展完善了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表面再構的基本規律;開展了半導體Si襯底上金屬超薄膜量子尺寸效應的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屬薄膜體系量子效應和材料性能間內在聯繫,發現了薄膜熱膨脹係數、功函式、超導轉變溫度等的量子振盪現象;開展了有序納米結構的自組織生長研究,發明了若干原子尺度精確控制生長技術,解決了異質外延生長納米有序結構的難題。
薛其坤長期從事超薄膜材料的製備、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開展了第二代半導體薄膜GaAs、InAs/GaAs量子阱(點)、寬禁帶半導體GaN和ZnO薄膜生長動力學研究,發展完善了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表面再構的基本規律;開展了半導體Si襯底上金屬超薄膜量子尺寸效應的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屬薄膜體系量子效應和材料性能間內在聯繫,發現了薄膜熱膨脹係數、功函式、超導轉變溫度等的量子振盪現象;開展了有序納米結構的自組織生長研究,發明了若干原子尺度精確控制生長技術,解決了異質外延生長納米有序結構的難題。研製了幾套低溫生長及原子尺度原位檢測裝置。
2013年,薛其坤帶領他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科研成果獎勵&項目承擔
截至2011年,薛其坤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和中國青年科技獎等獎項。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獲獎類型
2011年 薄膜/納米結構的控制生長和量子操縱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五完成人
2004年 原子尺度的薄膜/納米結構生長動力學:理論和實驗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2003年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論文著作

截至2016年,薛其坤發表SCI論文330餘篇,包括5篇Science,7篇Nature子刊,2篇PNAS,31篇PhysicalReviewLetters,被引用超過6100餘次。
發表文章
1.C.Z.Chang,J.S.Zhang,X.Feng,J.Shen,Z.C.Zhang,M.H.Guo,K.Li,Y.B.Ou,P.Wei,L.L.Wang,Z.Q.Ji,Y.Feng,S.H.Ji,X.Chen,J.F.Jia,X.Dai,Z.Fang,S.C.Zhang,K.He,Y.Y.Wang,L.Lu,X.C.MaandQ.K.Xue,“ExperimentalObservationoftheQuantumAnomalousHallEffectinaMagneticTopologicalInsulator”,Science340,167(2013).
2.C.L.Song,Y.L.Wang,P.Cheng,Y.P.Jiang,W.Li,T.Zhang,Z.Li,K.He,L.L.Wang,J.F.Jia,H.H.Hung,C.J.Wu,X.C.Ma,X.ChenandQ.K.Xue,“DirectObservationofNodesandTwofoldSymmetryinFeSeSuperconductor”,Science332,1410(2011).
3.C.L.Song,Y.L.Wang,Y.X.Ning,J.F.Jia,X.Chen,B.Sun,P.Zhang,Q.K.XueandX.C.Ma,“TailoringPhthalocyanineMetalationReactionbyQuantumSizeEffect”,J.Am.Chem.Soc.132,1456(2010).
4.T.Zhang,P.Cheng,W.J.Li,Y.J.Sun,G.Wang,X.G.Zhu,K.He,L.L.Wang,X.C.Ma,X.Chen,Y.Y.Wang,Y.Liu,H.Q.Lin,J.F.JiaandQ.K.Xue,“SuperconductivityinOne-Atomic-LayerMetalFilmsGrownonSi(111)”,Nat.Phys.6,104(2010).
5.P.Jiang,X.C.Ma,Y.X.Ning,C.L.Song,X.Chen,J.F.JiaandQ.K.Xue,“QuantumSizeEffectDirectedSelectiveSelf-AssemblingofCobaltPhthalocyanineonPb(111)ThinFilms”,J.Am.Chem.Soc.130,7790(2008).
6.Y.S.Fu,S.H.Ji,X.Chen,X.C.Ma,R.Wu,C.C.Wang,W.H.Duan,X.H.Qiu,B.Sun,P.Zhang,J.F.JiaandQ.K.Xue,“ManipulatingtheKondoResonancethroughQuantumSizeEffects”,Phys.Rev.Lett.99,256601(2007).
7.X.C.Ma,P.Jiang,Y.Qi,J.F.Jia,Y.Yang,W.H.Duan,W.X.Li,X.H.Bao,S.B.ZhangandQ.K.Xue,“ExperimentalObservationofQuantumOscillationofSurfaceChemicalReactivities”,Proc.Natl.Acad.Sci.U.S.A.104,9204(2007).
8.L.Y.Ma,L.Tang,Z.L.Guan,K.He,K.An,X.C.Ma,J.F.Jia,Q.K.Xue,Y.Han,S.HuangandF.Liu,“QuantumSizeEffectonAdatomSurfaceDiffusion”,Phys.Rev.Lett.97,266102(2006).
9.X.Y.Bao,Y.F.Zhang,Y.P.Wang,J.F.Jia,Q.K.Xue,X.C.XieandZ.X.Zhao,“QuantumSizeEffectsonthePerpendicularUpperCriticalFieldinUltrathinLeadFilms”,Phys.Rev.Lett.95,247005(2005).
10.Y.F.Zhang,J.F.Jia,T.Z.Han,Z.Tang,Q.T.Shen,Y.Guo,Z.Q.QiuandQ.K.Xue,“BandStructureandOscillatoryElectron-PhononCouplingofPbThinFilmsDeterminedbyAtomic-Layer-ResolvedQuantum-WellStates”,Phys.Rev.Lett.95,096802(2005).
11.Y.Guo,Y.F.Zhang,X.Y.Bao,T.Z.Han,Z.Tang,L.X.Zhang,W.G.Zhu,E.G.Wang,Q.Niu,Z.Q.Qiu,J.F.Jia,Z.X.ZhaoandQ.K.Xue,“SuperconductivityModulatedbyQuantumSizeEffects”,Science306,1915(2004).
學術報告
截至2016年,薛其坤在物理學和相關領域較有影響的國際會議如美國物理學會年會、美國材料學會年會、美國真空學會年會、掃描隧道顯微學大會、分子束外延大會等做過30餘個邀請報告。在國際會議上應邀做大會/主題/特邀報告100餘次,其中四次在美國物理學會年會做邀請報告。

時間 學術會議 舉辦地點
1996年 美國物理學會年會 美國聖路易斯
1999年 國際掃描探針顯微鏡會議 韓國首爾
2000年 國際分子束外延會議 中國北京
2004年 美國真空學會年會 美國阿納海姆
2004年 美國材料學會年會 美國波士頓
2005年 美國物理學會年會 美國洛杉磯
2005年 國際掃描隧道顯微鏡會議(STM'05) 日本札幌
2006年 國際納米科技會議(ICN+T2006) 瑞士巴塞爾
2006年 歐洲表面科學會議 法國巴黎(大會特邀報告)
2008年 亞洲納米科技會議 新加坡(大會特邀報告)
2010年 美國物理學會年會 美國波特蘭
2012年 美國物理學會年會 美國波士頓

人才培養

2002年,薛其坤帶領的團隊獲得中國科學院"重大創新貢獻團隊"獎。2003年,薛其坤指導的博士生厲建龍的畢業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指導的博士生張艷鋒的畢業論文《Si(111)襯底上Pb薄膜的低溫生長、電子結構和量子效應研究》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帶領的團隊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集體獎。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4年 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
1996年 日本文部省青年科學家海外獎學金
1999年 中國科學院"十大傑出青年"
2000年 中國科學院"盈科青年學者"獎
2004年 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5年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200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8年 中國重大科學進展
2010年 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物理獎
2010年 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2010年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之首
2010年 山東大學2010年度十大傑出校友
2011年 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2012年 陳嘉庚數理科學獎
2012年 萬人計畫首批傑出人才
2013年12月24日 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
2014年 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2014年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2016年9月 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獎金100萬美金)
2017年1月 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2017年5月 全國創新爭先獎章
​2019年1月8日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9年 中國物理學會表面與界面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9年 中國科學院院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1年 大連理工大學三束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2001年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編委
2001年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納米物理和器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2001年 國家圖書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2002年 廈門大學納米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2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兼職教授
2002年 中國真空學會納米與表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002年 北京大學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2年 江蘇省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2年 中山大學顯示材料與技術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2年 山東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2002年 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2002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九屆信息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
2003年 北京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2003年 《物理》編委
2004年 山東大學兼職教授
2004年 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2004年6月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
2005年 蒙陰一中名譽校長
2006年 德州學院兼職教授
2006年 煙臺開發區科技顧問
2006年 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
2006年 北京電子能譜中心主任
2007年 江蘇省光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第一屆技術委員會主任
2007年 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2007年 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會學術交流委員會主任
2008年 教育部原子分子納米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8年 蘭州大學客座教授
2008年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2008年 河南省科學院學術技術顧問
2010年 “大功率半導體照明套用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
2011年 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2年05月11日 河南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2013年01月 哈爾濱工業大學首席學術顧問

人物評價

參加會議參加會議
薛其坤在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單層鐵硒超導等新奇量子效應方面做出的開拓性工作。 (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評)
薛其坤長期從事超薄膜材料的製備、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2013年,薛其坤帶領其研究團隊,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該成果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後,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震動,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稱其為“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其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電晶體和電子學器件的發展,可能加速推進信息技術革命進程。(清華大學評)

目前健在的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