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皋[趙國宰相]

工學-土木工程在職情況 在性別 男所在院系

基本資料

1: 歷史人物

一: 林皋
林堅的35世孫,戰國時任趙國宰相,權傾一時,德高望重。
定居於趙國境內的九門(今河北藁城之西北),娶妻胡氏,生有九子,即:林文、林成、林宣、林化、林德、林修、林明、林勉和林韶。九子皆有大夫官職,趙國人稱之為“九龍”。林皋也被譽為“九龍之父”,其門第被讚頌為“個德之門”。因趙國君王器量狹小,對此十分嫉妒,叫人“擇其木皋繁者伐之”。林皋知道面臨殺身之禍,趕緊率全家老少逃往白雲山避難。趙王聽到這個訊息後十分感嘆,他說:“賢哉林皋父子也!”
林皋和他的九個兒子所傳後裔,成為林姓的一個名門望族,堂號稱“九龍堂”。
二: 林皋
[清]字鶴田,一字鶴顛,林皋[1657一?]清初篆刻家,字鶴田,一字鶴顛,更字學恬。福建莆田人,因官僑寓常熟,在虞山之麓築“寶硯齋”。精篆刻,宗法文彭,復取法沈世和等。所作章法簡繁相參,疏密處理周詳;刀法穩健,挺拔遒勁而不事修飾;篆法多用小篆、繆篆,古雅清麗,為時所重,當時的書畫名家和收藏家王翬 、惲壽平、吳歷、高士奇、揚晉、馬元嘆、徐乾學諸人用印多出其手。久客太倉,為王時敏作印尤多。後人稱其為莆田派;也有人將他和汪關、沈世和合稱為揚州派;又因其印風與東皋印派相近而歸入“東皋派”。
“杏花春雨江南”圓朱文印,[豎三排,每排二字,3.60X3.80cm],列為精品,得到許多人的肯定和讚賞,常常見睹報、章、書籍:
韓天衡《中國篆刻大辭典》
方去疾《明清篆刻流派》
了一、元白《圓朱文印精粹》
孫慰祖俞豐《印里印外一明清名家篆刻叢淡》均有載等等。
“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種詩意;一種藏在心靈深處的柔情;一種長期思念的情結;一種文人心如止水的心境。我很有興趣地查閱了她的出處,最早出現在元代詩人虞集《風入杉.寄柯敬仲》,畫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寫詞相送,全詞抒寫了對柯敬仲的敬愛,通篇和婉清雅,辭語工麗,一時爭相傳刻,流傳遍海內。
“杏花春雨江南”乃詞中名句,為歷代藝術家們所稱賞,入畫、入書、入印,引發了無數人的共嗚:
徐悲鴻“白馬秋風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名畫;
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水墨畫等等。
“杏花春雨江南”,林皋在清初選刻此名句,無疑為了表達他心如止水的心境和閒曠的文人胸懷,應該是那個時代文人身上一種情結的產物。斗轉星移,今天,人們除欣賞他的篆刻藝術之外,還有幾人有此等心境和胸懐!

2: 姓名:林皋

任教專業工學-土木工程
在職情況在
性別男
所在院系土木水利學院
職業:教授
籍貫:江西豐城人

本人簡歷

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1952年大連工學院水能利用研究班畢業。歷任大連工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水利水電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全國總工會第十屆執委。從事水工結構大壩等工程建築物的抗震研究。曾參加《水工建築物抗地震設計規範》的編制。“豐滿水電站泄水洞進水口水下岩塞爆破”科研項目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主編《水工建築物抗震計算》。

代表性論文

場地地震反應非線性分析的有效時域算法、
結構動力模型試驗的相似技巧、土料非線性滯回本構模型的半解析半離散構造方法、
智慧型結構控制發展綜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