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銓

陶文銓

陶文銓,1939年3月生於浙江紹興,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西交利物浦大學校長 。1966年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1980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機械系傳熱實驗室進修。2004年陶文銓領導的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教育基金 。2014年9月10日陶文銓獲得了“西安交通大學首屆教學終身成就獎” 。陶文銓出版專著與教材9部,發表科研論文400餘篇,專利10項,其中8項國家發明專利 。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陶文銓陶文銓

1962年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畢業,1966年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導師楊世銘教授),之後開始在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開始了執教生涯。

1980-1982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機械系傳熱實驗室進修,師從E M Sparrow 教授。

1983年陶文銓根據在美國進修時的體會,把熱工實驗室建成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一個對研究生全天候開放的實驗室。1986年陶文銓被聘為西安交通大學全職教授。

1989年西安交大熱工教教研室的“銳意改革,全面提高熱工課程的教學質量”獲得中國第一次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陶文銓、吳沛宜、王啟傑三人為獲獎代表人。

1996年陶文銓出任教育部熱工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並著手組織力量建設熱工課程的國家級試題庫。 同年由西安交大牽頭,承擔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紀“熱工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的教改項目,陶文銓為總負責人。中國共9所學校參予,從此開始了全國性的熱工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活動

1997年以來多次任日本九州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客座教授或訪問學者,為其研究生講授計算傳熱學。

陶文銓陶文銓

2000年由陶文銓牽頭,承擔了世行貸款項目“能源動力類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研究與實踐”。

2001年由陶文銓主持的熱工系列課程項目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1等獎,《傳熱學》教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2等獎。

2004年陶文銓教授領導的“傳熱與流動過程數值預測原理及高效算法研究” 項目獲得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6年至今為西交利物浦大學校長。

2007年陶文銓院士帶頭髮起召開首屆亞洲計算傳熱與計算流體國際會議(ASCHT2007),其宗旨是促進亞洲地區科學技術發展、促進同行學者之間的和合作與交流,每兩年舉辦一次。

2013年4月在美國內瓦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陳一東教授的聯絡與陪同下,訪問了台灣大學、台北科技大學、新竹清華大學、新竹交通大學、台中逢甲大學及台南成功大學6所台灣大學的能源與熱流科學工程,參觀了部分實驗室,進行了學術交流

。10月21號在陶文銓院士75壽辰之際,由陶先生的弟子、相關企業發起並捐贈設立的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教育基金成立,基金設陶文銓獎教金和陶文銓獎學金。

2014年5月9日江蘇大學聘為特聘院士。9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學在慶祝第30個教師節的大會上,陶文銓獲得了“西安交通大學首屆教學終身成就獎”。

2014年國際傳熱領域權威雜誌《國際傳熱傳質》第70卷第2期專門刊文祝賀陶文銓教授75歲生日。

陶文銓陶文銓

主要兼職

陶文銓陶文銓

2001年陶文銓出任能源動力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熱工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傳熱傳質專業委員會委副主任委員;

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編;

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的Associate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Mass Transfe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Heat Mass Transfer 的負責中國地區事務的Associate Editor;

國際雜誌Numerical Heat Transfer(A,B) 與Progress 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的編委。

研究領域

傳熱強化及數值模擬方法和套用;

傳熱與流動的先進數值計算方法及其套用;

強化傳熱的基本理論與工程套用;

電子元器件的冷卻技術;

湍流模型及其工程套用;

小型低溫制冷機制和冷系統性能的數值模擬;

高效換熱器的最佳化設計與研發;

微細尺度流動和傳熱的研究;

燃料電池中的關鍵工程熱物理問題;

航空航天技術中的傳熱與流動問題研究,

製冷工質相變換熱的強化等。

學術貢獻

論文著作

學術著作

1987年由陶文銓編著的《數值傳熱學》已經被國內外期刊論文引用六千餘次。

出版時間 圖書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81 《傳熱學基礎》 陶文銓主編 電力工業出版社
1988 《 數值傳熱學 》 陶文銓編著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1991 《計算流體力學與傳熱學》 陶文銓編著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5 《傳熱學的研究與進展 楊世銘教授從教五十周年暨七十壽辰紀念文集》 陶文銓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傳熱學》 楊世銘,陶文銓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陳學俊院士從事教育科技六十周年暨八十華誕紀念冊》 陶文銓主編
2000-6-1 《計算傳熱學的近代進展》 陶文銓 科學出版社
2001-5-1 《數值傳熱學(第2版)》 陶文銓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1-7-1 《工程熱力學——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陶文銓,李永堂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5 《對流換熱及其強化的理論與實驗研究最新進展》 陶文銓,何雅玲等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2-1 《傳熱學》 陶文銓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6-8-1 《 傳熱學第四版 》 楊世銘,陶文銓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1 《傳熱與流動問題的多尺度數值模擬:方法與套用》 陶文銓 科學出版社

期刊論文

發表時間
論文名稱 作者 期刊名稱
2002/8/31 Field synergy principle for enhancing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its extension and numerical verifications Wen-Quan Tao, Zeng-Yuan Guo, Bu-Xuan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2/11/30 A unified analysis on enhancing single phas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with field synergy principle WQ Tao, YL He, QW Wang, ZG Qu, FQ S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983/11/1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a flat rectangular duct with streamwise-periodic disturbances at one principal wall EM Sparrow, WQ Tao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2006/9/29 Parameter sensitivity examination and discussion of PEM fuel cell simulation model validation: Part I. Current status of modeling research and model development WQ Tao, CH Min, XL Liu, YL He, BH Yin, W Jiang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4/1/1 A novel segregated algorithm for incompressible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problems—Clear (coupled and linked equations algorithm revised) part I: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and solution procedure WQ Tao, ZG Qu, YL He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B: Fundamentals
1984/11/30 Symmetric vs asymmetric periodic disturbances at the walls of a heated flow pas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M Sparrow, WQ Tao
2009/1/1 Recent advances in multiscale simulations of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problems Wen-Quan Tao, Ya-Ling He Progress 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87/4/1 The transportive property and convective numerical stability of the steady-state convection-diffusio WQ Tao, EM Sparrow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A Applications
2002/11 場協同原理在強化換熱與脈管制冷機性能改進中的套用 (上) 陶文銓, 何雅玲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10/2/15 無格線數值求解方法 陶文銓, 吳學紅, 戴艷俊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1982/1/1 Buoyancy-driven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pair of interacting vertical parallel channels EM Sparrow, WQ Tao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A Applications
2007/11/1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multistage heat exchanger WQ Tao, YP Cheng, Tzyy Sheng Le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983/1/31 Heat transfer at an array of co-planar slat-like surfaces oriented normal to a forced convection flo EM Sparrow, WQ Tao, DD Radt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學術思想

陶文銓一直從事傳熱強化與流動傳熱問題的數值計算這兩分支領域的研究。

在強化傳熱方面,提出與研製了多項高效強化傳熱新技術,研究了基本理論與工程套用、電子元器件的冷卻技術、湍流模型及其工程套用、高效換熱器的最佳化設計與研發、微細尺度流動和傳熱的研究、多尺度系統/過程建模

在數值計算方面,陶文銓提出了分析對流項離散格式穩定性的符號不變原理與處理不規則區域的組合格線思想;提出了絕對穩定的對流項離散新格式和處理不可壓縮流場速度與壓力耦合關係的全隱算法,提高了計算精度和收斂速度。

教學成果

陶文銓所創建的西安交通大學傳熱與流動數值模擬研究團隊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

團隊中青年學者茁壯成長,2人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1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人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陶文銓教授已經培養研究生83人,其中39人獲博士學位,46人獲碩士學位。

學術及科研成果

陶文銓教授作為國際數值傳熱學知名專家,長期從事傳熱學及其數值模擬方法與工程套用的教學與研究,推動與促進了我國計算傳熱學科的形成與發展;提出了分析對流項離散格式穩定性的符號不變原理與處理不規則區域的組合格線思想,提出了絕對穩定的對流項離散新格式和處理不可壓縮流場速度與壓力耦合關係的全隱算法,提高了計算精度和收斂速度;在強化傳熱方面,提出與研製了多項高效強化傳熱新技術。

獲國家科學大會獎1項(1978年),電力工業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1996年),教育部中國高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2001年),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03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2004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2009年),以及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2001年和2009年),二等獎3項。

出版專著與教材9部。專著《數值傳熱學》已經被國內外期刊論文引用三千次。發表科研論文400餘篇:國際雜誌140篇,國際會議80餘篇,國內重要期刊物近200篇。已獲專利10項,其中八項國家發明專利。

個人作品

《低速下空氣橫掠翅片管換熱規律的數值研究》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02

《波紋管內強制對流換熱與阻力特性的實驗研究》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02

《平直開縫翅片傳熱特性的三維數值模擬及場協同原理分析》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3

《CPU散熱器換熱特性的實驗研究》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4

《開縫翅片流動和傳熱性能的實驗研究及數值模擬》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05

《弓形折流板換熱器中折流板對換熱器性能的影響》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7

《非結構化格線下自由分子微電熱推力器數值模擬》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8

《鏇轉矩形通道內湍流雷諾應力分析》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09

《軸向鏇轉通道內浮升力對湍流影響的直接模擬》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10

《3代脈管制冷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的全場數值模擬》 航空學報 2010

《矩形通道內具有Rayleigh-Benard對流的湍流換熱大渦模擬》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11

目前健在的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