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泉

宋玉泉

宋玉泉,是超塑變形理論專家;1933年出生於河北省張北;1951年考入北洋大學物理系。195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物理系。1993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前為吉林大學超塑性與塑性研究所所長、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吉林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國家重點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和學科建設負責人。吉林省知識分子聯誼理事會名譽會長,吉林省發明協會理事長,長春市專家協會理事長。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7月27日22時30分在長春與世長辭,享年85周歲。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男,中國民盟盟員,中科院院士,生於1933年6月12日(農曆),1955年南開大學物理系畢業。現已在超塑性的研究領域發表學術論文近70篇。講授14門課程,培養碩士13人,現有在讀博士生4人

個人履歷

多年來
宋玉泉
一直在教學與科研的一線工作,在數學、物理、材料科學與塑性加工工程等領域共講授14門課程,指導已獲學位的博士和碩士共22人。對超塑變形及成形規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理論體系。建立了拉伸的動態流變方程及拉伸和脹形的變m(應變速率敏感性指數)值本構方程;提出一系列拉伸和脹形M值的測量公式,並建立了拉伸和脹形m值的解析理論;發展了球面脹形的解析理論,求得最佳脹形視律;建立了非球面脹形和在背壓作用下脹形的解析理論;提出函式模擬求解法,求得擠壓應力平衡微分方程的通解,研究了條件係數對擠壓的影響;設計了動態密封加熱爐、高精度m值測量儀、脹形的光電測量實驗裝置和薄板精沖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四等獎;《超塑性變形唯象力學理論及成型規律》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次。1996年他的業績載入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和美國《世界名人傳》;從實驗上提出大幅度提高脹形速度的方法。

人物生平

1955年-1979年,先後在吉林工業大學物理教研室、金相教研室、鍛壓教研室任教。1979年晉升為金屬塑性加工專業副教授。1985年晉升為金屬塑性加工專業教授。1987年任吉林工業大學套用物理系兼職教授。1992年由國家教委評為博士研究生導師。1988年籌建超塑性研究室。1994年籌建超塑性及塑性研究所。1997年被評為中科院院士。兼任《中國科學》、《科學通報》、《機械工程學報》、《宇航學報》編委。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一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機電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在研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博士點基金項目一項。195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物理系,同年來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吉林工業大學前身)任教,現任吉林工業大學金屬材料系、套用物理系“雙學科”教授,超塑性與塑性研究所所長,塑性加工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中國著名的超塑性專家
1951.8-1952.8 天津大學 物理系 本科(一年級) 1952.8-1955.8 南開大學 物理系 本科 1955.08-1979.03 畢業分配到前吉林工業大學工作,先後在該校物理教研室、金 相教研室和鍛壓教研室任教 助教 1979.03-1979.07 吉林工業大學金屬材料系 講師 1979.07-1985.07 吉林工業大學金屬材料系 副教授 1985.07-至今 吉林大學(前吉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授 1993.11-至今 吉林大學(前吉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博導 1997.10-至今 中國科學院 院士 另外還是吉林大學超塑性與塑性研究所所長、吉林大學國家重點學科“材料加工工程”的學術帶頭人和學科建設負責人。

個人作品

[1]Mechenical Theory of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Idex m and New Method of Measurement Using Constant Load, Mat.Sci.Tech.5(1989),p.443.(with Lian Shujun)
[2]A M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Superplastic Free Bulging of Metal Sheet, Mat.Sci.Eng.,84(1986),p.111.(with Zhao Jun)
[3]Technological Analysis of Superplastic Bulging of a Metal Sheet, Mat.Sci.Eng.,86(1987),p.179.(with Zhao Jun)
[4] Superplastic Bulging Constitutive Equation with Varying m Values,Science in China A,33(1990),10,P.1246.(with Lian Shujun)
[5]Mathematical Model of Thinng Patten for Non-Sphere Superplastic Free Bulging,Science in China A,35(1992),1,p.122.(with Zuo Wanyong)
[6]Moddels of Geometric Profile for Non-Sphere Superplastic Free Bulging,Science in China A,35(1992), 2,p.247.(with Zuo Wanyong) 
[7]Superplastic Bulging Forming of Domes ,Mat.Sci.Tech.9(1993),p.57.(with Z.C.Wang)
[8]Effects of Back Pressure on the Superplastic Forming of Domes , J.Mater.Sic.,30(1995),p.2549.(with Kou Shuqing,Z.C.Wang)
[9]Analytical Theory of Superplastic Extrusion,Science in China A,37(1994),5,p.607
[10]Analytical Theory of Superplastic Extrusion Tchnology,Science in China A,37(1994),7,p.862.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人物逝世

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7月27日22時30分在長春與世長辭,享年85周歲。

目前健在的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