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1955年,第一批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產生;1956年5月,學部委員進行了一次增聘。“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9年5月開始進行學部委員增補工作,之後又中斷十年,至1990年再次進行了學部委員增選,確定了兩年一度進行增選。199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決定,將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6月,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產生。1998年6月,實施資深院士制度。1998年6月,首次有外籍院士提出轉為中科院院士。據2018年9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共有790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52人,化學部127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50人,地學部129人,信息技術科學部94人,技術科學部138人;外籍院士91人;已故院士580人,已故外籍院士22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民國院士

1948年,在中央研究院評議會成立的基礎上,由第二屆評議會主持,完成了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的選舉,首批院士81人(其中人文科學組28人,科技專家53人)。
1949年,中國國民黨政權在中國大陸垮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央研究院等舊機構被徹底拋棄或改造,院士制度就此作廢。

學部委員

建國初期

中科院院士會議中科院院士會議
1949年11月1日,中國科學院成立,吸收了前蘇聯科學院的一些做法,但是在院士制度上,中科院並沒有立即仿效蘇聯,而且建立學部和學部委員制。
1954年6月,經中共中央和政務院的批准,學部開始籌備,並於1955年6月召開中科院學部成立暨第一次學部委員大會。與此同時,開始了學部委員的推選工作,學部委員的入選資格主要有三條:學術成就、在推動中國科學事業方面的貢獻以及忠於人民的事業。之所以稱學部委員而不是院士,是因為考慮到院士的稱號是很神聖的,必須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而當時中國科技水平還比較落後,學科發展參差不齊,如果為了需要在各個學科領域都搞出一批院士來,不僅難以服眾,在國際上影響也不好,因此決定稍緩進行院士的選聘。同時,學部委員不只是一種榮譽稱號,更重要的是需要他們承擔中國科學院乃至全國科學技術的學術領導工作。因此,一批在學術界關鍵崗位上的黨員領導幹部,也被聘為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和學部委員在學術方面的領導作用是很有限的,未久即形同虛設。對於多數學部委員來說,“學部委員”這一稱號轉變為主要是榮譽性的。
1956年5月,學部委員進行了一次增聘,歷時約1年。這次增聘主要考慮人選的學術水平,淡化了政治標準,最終從120多人中選出21人。
政治運動時期
在反右和大躍進之後,知識分子政策趨於極端,經過批判資產階級科學路線和“拔白旗、插紅旗”等運動,11位被打成右派的科技專家被剝奪了學部委員的稱號,更多的學部委員受到衝擊,被當作批判對象。
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許多學部委員被作為“反動學術權威”批鬥,不少人慘遭迫害致死,學部委員的稱號名存實亡
恢復增選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9年1月,經中共中央同意,學部恢復活動,學部的原有職權也很快得到恢復。此時,原有的科學技術方面的學部委員已從172人減員為117人,平均年齡達73歲。因此,增補學部委員,以充實和健全學部機構成為當務之急
1979年5月,國務院批准了中國科學院關於增補學部委員的報告;7月10日,國務院批轉了中科院的增補工作報告和增補辦法,增選工作隨即展開。最初計畫通過增選使學部委員總人數達到300人左右,也就是說最初計畫新增約185人。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為了充實學部,吸收更多中青年優秀科學家參與學術領導工作,次年學部委員會議又決定擴大增補名額為330人。按照《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增補辦法》的規定,全體學部委員會議進行無記名投票,得票超過三分之二者可以當選,按照這個規定當選者還達不到原定名額,為使增選者達到和接近既定名額,這一門檻降為“超過二分之一”,這一得票率沿用至2005年。1981年3月,增選學部委員名單經國務院批准後公布,共新增283名,學部委員總人數達到了400名。這是自有學部以來第一次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學部委員。此次增選時,學部委員明確為工作稱號,並不是榮譽稱號。
1981年,中國科學院召開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
1984年1月,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盧嘉錫在中國科學院第五次學部委員大會上的工作報告中指出:“不少擔任學部常委工作的學部委員多次懇切地提出,希望減輕他們在科學院的行政事務的負擔,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學術專長,多為國家的科技決策提供諮詢意見。同時,在實際工作中也發現,學部委員和主席團的成員大多數來自院外,要他們對科學院的業務管理工作進行決策,特別是象幹部任免、經費分配等問題,都要提交主席團會議討論決定,也確有困難。”對於這些問題,國務院科技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調查組和科學院黨組經過調查研究之後,向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建議:“明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大會及中國科學院主席團不再是科學院的決策機構,學部委員則仍然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榮譽稱號。學部委員大會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學術評議和諮詢。這一建議很快得到批准。學部委員轉變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榮譽稱號。
增選中斷十年
1981年以後,由於在學部委員改為院士這個問題上的存在分歧,學部委員的增選工作也停止了。
1983年,中共中央書記處明確提出,“中國科學院的方針應當是:大力加強套用研究,積極而有選擇地參加發展工作,繼續重視基礎研究。”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科學院何去何從都成了問題。
1987年初,中國科學院提出了“把主要力量動員和組織到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主戰場,同時保留一支精幹力量從事基礎研究和高技術跟蹤”這一新的辦院方針,以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求。由於通貨膨脹,科學事業費增長停滯,科學研究工作面臨十分困難的形勢,科學家的收入相對減少,普遍出現了“腦體倒掛”現象,社會上普遍流傳:“搞飛彈的不如賣雞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有的高齡學部委員甚至不得不申請困難補助。這樣一來,學部委員這一“最高榮譽稱號”的價值也大大貶值了。這都是學部委員在1980年增選之後又中斷了10年的原因。
1990年,學部委員的老齡化問題甚至比1980年增選時更為嚴重,322名學部委員的平均年齡已超過75歲。5月,錢三強給國務院總理李鵬寫信建議增選學部委員。經李鵬總理同意,同年6月,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科委向國務院報送了“關於增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的請示”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增選辦法”。“請示”建議新增學部委員約200人,在增選過程中,要堅持標準,決不湊數。為了保證符合條件的優秀中青年科學技術專家進入學部委員的行列,“增選辦法”規定,在各學部的正式候選人名單中,年齡在60歲以下的應不少於三分之一。國務院在批准這一報告和“增選辦法”的同時,還批准今後增選每兩年舉行一次,逐步制度化、規範化,計畫到2000年,學部委員總人數不少過750人。此次增選歷時一年有餘,經過300餘位學部委員和43個政府部委、26個省市自治區,共169個研究單位、181所高等院校以及近100個一級學會的推薦和初選,共產生有效候選人1079名。最後投票選舉出210位新學部委員。
1992年,第六次學部委員大會召開,制定了《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章程》,就學部委員的稱號、選舉程式、外籍學部委員的選舉程式、學部的職能和任務、學部委員大會、常設領導機構等作了規定。章程再一次明確每兩年一度進行學部委員增選,並規定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六十名。各學部的增選名額,由主席團討論確定。

院士制度

過渡性措施
1953年2月,錢三強和另外25名中科院科學家乘火車西伯利亞,實地學習蘇聯如何組織和領導科研工作。蘇聯科學院是訪蘇代表團拜訪的主要機構之一。錢三強看到,院士制度對蘇聯科學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回中國後,錢三強便在中科院院務常務會議上總結道,蘇聯科學院在短短30年間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經驗,就在於院士制度“培養起健康的學術風氣”。
此次訪蘇也讓當時的中科院黨組書記張稼夫覺得,在科學組織機構上,向蘇聯學習,或能儘快提高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於是,張稼夫在向中央的工作報告中提出,在目前情況下,成立院士制度或全院性的學術委員會“尚有困難”。由此,中科院在學習蘇聯的基礎上,決定以學部委員制度代替院士制度,作為一種過渡性措施。
多方建議
1

會議會議
954年10月13日,郭沫若設宴歡迎了一名特殊的外國客人。蘇聯土壤學家柯夫達被聘請為中科院的蘇聯總顧問。柯夫達直言不諱地告訴郭沫若:“沒有院士,是不能稱其為科學院的,只是各個研究所的聯合行政組織。”郭沫若很快被柯夫達說服,當這個觀點傳到分管中科院工作的副總理陳毅那裡時,陳毅也被說服了。
1955年6月1日,郭沫若在學部成立大會的開幕詞中曾說:“學部的成立為中國科學院進一步建立院士制度準備了條件。”第二天上午,郭沫若又再次強調:“發揚科學民主最好的形式,就是院士制度。”在首屆學部大會閉幕的第二天,中科院召開學部聯席會議。陳毅也與郭沫若一樣,“默契”地提到了“要搞院士制度”。
1979年,出任社科院首任院長的胡喬木主張建立院士制度,1年後,在胡喬木和時任中科院院長、國家科委主任方毅的推動下,中科院、社科院和國家科委聯合進行了院士制度籌備工作。錢三強負責草擬的《關於設定科學院院士制度的建議》提出,院士制度與學部委員制度並行,院士沒有任期限制,而學部委員有任期。
1980年7月,中國科學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向國務院遞呈送了《關於建立院士制度的請示報告》和《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條例(草案)》。《條例》規定,院士是給予中國卓越科學家的最高榮譽,是我國最高的學術榮譽稱號,為終身職稱。《請示報告》還明確提出第一批院士的名額為200人(包括社會科學方面的院士)。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中科院與中國社科院建立院士制度,明確提出“院士是中國最高的學術榮譽稱號”。
爭議擱淺
1981年5月,在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上再次對“院士問題”進行了討論。
蘇步青提出:“我國應該有院士制,院士應有點權威,有一定工作,可以兼任學部委員,與學部的工作結合起來。”陳宗基也說:“應當搞院士制,這是國家的榮譽問題。”
劉恢先則反對他們的意見,提出:“在實行學部委員制度的同時,又實行院士制度,在國際上是沒有先例的,這么做等於把現在學部委員的身份降低了。”李國平也批評:“院士制度是在降低學部委員學術水平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對學部委員不禮貌的表現。”
會議閉幕前一天,方毅、副院長李昌收到了已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喬木的親筆信。這封信提出:“希望學部會議千萬不要把院士制度否定了,無論如何不能由學部委員代替。”
由於學部委員之間對“院士問題”爭論不休,院士制度再次被擱淺,學部委員稱謂仍繼續沿用。
最終建立
1984年12月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決定,擬在中國建立院士制度,將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稱號改為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嚴濟慈、吳仲華、盧嘉錫、武衡、錢學森隨即於1985年1月表示擁護並提出一些建議。
1988年3月,胡克實等41名人大代表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建議建立院士制度。11月8日,這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該提案,認為“目前世界上蘇、英、美、法、日、印度等國家都實行院士制度,大多已有百餘年歷史”、“在中國實行院士制度,對於推動全民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終於促使中科院把建立院士制度提上議程。隨後,由國家科委牽頭,組織相關單位成立了院士制度聯合研究組,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工作,但由於實際主持人的突然去世而中斷。
1990年,學部委員的增選工作在停頓10年後,進行了新的增選,確定了兩年一度進行增選。但對於建立院士制度問題,中科院仍認為“時機和條件尚不成熟”。然而,這些困難,由於中國工程院的籌備和組建等因素而迎刃而解
建立工程院的提議由來已久,1992年突然出現轉機,籌建工作迅速啟動。1993年2月4日,中科院和國家科委聯名向國務院呈遞了《關於建立中國工程院有關問題的請示》,其中提出:“在討論和徵求意見過程中,大家認為中國工程院成員的稱謂,以稱院士為好,這既與其榮譽性質相符合,又便於國際聯繫。同時還建議,中國科學院的學部委員亦改稱院士。”
199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決定,將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批准了這一決定;同月,中科院也隨即向全體學部委員發出通知;6月3日至8日,由學部委員會大會改稱的中科院第七次院士大會舉行,標誌著中科院院士制度的建立。此後,學部作為國家最高諮詢機構的定位、每兩年召開一次的院士大會是中科院學部的最高組織形式等制度一直延續至今。
發展改革
1994年6月,經過中科院第七次院士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
1996年6月3日至7日,中國科學院第八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決定從1996年起,兩院院士大會將同時同地聯合舉行,時間定在每逢雙年6月的第一個星期。
1998年6月,中國科學院第九次院士大會召開,實施資深院士制度。
2000年6月5日,中國科學院第十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02年5月28日至6月1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04年6月2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2006年6月,中國科學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召開,將《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獲得贊同票超過投票人數二分之一的候選人當選”修訂為“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照本學部的增選名額,根據獲得贊同票數依次入選”。
2008年6月23日至27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0年6月7日至1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2年6月11日至15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4年6月9日至13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5年的院士增選,謝絕處級以上官員成為候選人,並增加全體院士終選投票機制。
2016年5月30日至6月3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7年2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和姚期智已依照《中國科學院章程》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院學部歷史上首次有外籍院士提出轉為中科院院士。
2018年5月28日至6月1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項目設定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為維護老年院士的身體健康,在院士中實行的制度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國國籍後,可直接轉為院士或資深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

組織流程

評選組織

增選院士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
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增選名額及其分配在保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由學部主席團根據學科布局和學科發展趨勢確定。
院士候選人由院士和有關學術團體推薦,學部主席團可根據學科發展需要設立候選人特別推薦小組,不受理本人申請。有效候選人由學部主席團審定。
各學部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對有效候選人進行評審和初選,產生初步候選人和終選候選人建議人選。評審和初選必須堅持標準,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各學部初選實行差額無記名投票,差額比例為百分之二十。各學部參加投票選舉的院士人數,應超過本學部有投票權院士人數的三分之二。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學部主席團確定的名額,根據得票數依次產生本學部終選候選人建議人選,經各學部常務委員會審查確認後,由學部主席團確定終選候選人。新當選院士由具有投票權的全體院士投票產生。選舉實行等額無記名投票,獲得贊同票數超過有效票數二分之一的候選人當選。
外籍院士
選舉外籍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選舉,每位院士推薦1名候選人,獲得不少於5名院士的推薦為有效。外籍院士由全體院士實行無記名投票選舉,其選舉工作與院士增選工作同年進行。參加投票選舉的院士人數,應超過院士總人數的二分之一,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當選。

評選條件

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可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稱號。
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在國際上具有很高學術地位的外國籍學者、專家,可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放棄撤銷

院士有權放棄院士稱號。院士加入外國國籍後,即為自動放棄院士稱號。
當院士個人行為嚴重違反科學道德、品行嚴重不端、嚴重損害院士群體和學部聲譽,勸其放棄院士稱號。上述情節特別嚴重的,以及危害國家利益,觸犯國家法律的,撤銷其院士稱號。

評選情況

學部委員

1955年,第一批學部委員為233人。其中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61人;科學技術方面委員172人,兩年後增聘18人,達到了190人。
1979年至1981年進行的增選學部委員工作,共新增283名學部委員,學部委員總人數達到了400名。
1990年至1991年進行的增選學部委員工作,投票選舉出210位新學部委員,其中數理學部38人,化學部35人,生物學部34人,地學部35人,技術科學部68人。學部委員總人數達到528人。
1993年,增選學部委員59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0人,化學部10人,生物學部11人,地學部10人,技術科學部18人。

院士增選

截至2015年12月底,共有1306名來自全國各部門、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學者、專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選舉外籍院士100名。
據2018年9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共有790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52人,化學部127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50人,地學部129人,信息技術科學部94人,技術科學部138人。另外外籍院士91人。
院士與外籍院士增選情況 
年份 院士 外籍院士
總數 數學物理學部 化學部 生物學部 地學部 信息技術科學部 技術科學部 總數
1995年 59 10 9 12 10 --- 18 14(1994)
1997年 58 9 10 12 10 --- 17 10(1996)
1999年 55 10 8 11 10 --- 16 8(1998)
2001年 56 10 10 12 9 --- 15 7(2000)
2003年 58 10 10 11 10 --- 17 7(2002)
2005年 51 8 9 12 7 6 9 6(2004)
2006年 - - - - - - - 7
2007年 29 6 6 7 4 1 5 5
2009年 35 6 8 5 5 4 7 6
2011年 51 9 7 9 10 7 9 9
2013年 53 9 9 9 10 7 9 9
2015年 61 11 9 12 10 8 11 12
2017年 61 11 9 13 10 6 12 16

院士名單

全體院士名單(共790人)
數學物理學部(152人)
艾國祥 白以龍 蔡榮根 陳彪 陳和生 陳佳洱 陳建生 陳木法
陳難先 陳十一 陳式剛 陳恕行 陳仙輝 陳永川 陳志明 程開甲
崔向群 戴元本 鄧小剛 杜江峰 鄂維南 范海福 方成 方復全
方守賢 馮端 甘子釗 高鴻鈞 葛墨林 龔昌德 龔新高 郭柏靈
郭尚平 韓占文 何國威 何祚庥 賀賢土 洪家興 胡和生 胡仁宇
霍裕平 江松 姜伯駒 解思深 景益鵬 鄺宇平 李安民 李邦河
李大潛 李德平 李方華 李家春 李家明 李儒新 李惕碚 勵建書
林群 龍以明 羅俊 羅民興 呂敏 馬余剛 馬志明 閔乃本
莫毅明 歐陽頎 歐陽鍾燦 潘建偉 彭實戈 曲欽岳 沈文慶 沈學礎
石鐘慈 蘇定強 蘇肇冰 孫昌璞 孫鑫 孫義燧 湯定元 湯濤
唐孝威 陶瑞寶 田剛 童秉綱 萬哲先 汪承灝 汪景琇 王鼎盛
王恩哥 王廣厚 王瑪彥 王詩宬 王世績 王綏琯 王小雲 王迅
王業寧 王貽芳 王元 王梓坤 魏寶文 文蘭 吳岳良 武向平
席南華 夏道行 向濤 謝心澄 邢定鈺 熊大閏 徐紅星 徐敘璿
徐至展 嚴加安 楊福家 楊國楨 楊樂 楊應昌 楊振寧 葉朝輝
葉叔華 於淥 于敏 袁亞湘 詹文龍 張殿琳 張恭慶 張涵信
張煥喬 張傑 張平文 張仁和 張淑儀 張維岩 張偉平 張裕恆
張肇西 張宗燁 章綜 趙光達 趙政國 趙忠賢 鄭厚植 鄭曉靜
周光召 周恆 周向宇 周又元 周毓麟 朱邦芬 朱詩堯 鄒廣田
化學部(127人)
安立佳 白春禮 包信和 曹鏞 查全性 柴之芳 陳洪淵 陳家鏞
陳軍 陳俊武 陳凱先 陳慶雲 陳小明 陳新滋 陳懿 程津培
程鎔時 戴立信 丁奎嶺 段雪 方維海 費維揚 馮守華 馮小明
高松 郭景坤 郭子建 韓布興 何國鍾 何鳴元 洪茂椿 侯建國
胡英 黃本立 黃春輝 黃乃正 計亮年 江桂斌 江雷 江龍
江明 黎樂民 李燦 李洪鐘 李靜海 李亞棟 李永舫 李玉良
梁敬魁 林國強 劉若莊 劉元方 劉雲圻 劉忠范 陸熙炎 麻生明
麥松威 倪嘉纘 彭孝軍 錢逸泰 任詠華 沙國河 沈家驄 沈之荃
宋禮成 孫世剛 譚蔚泓 唐本忠 唐勇 唐有祺 田禾 田昭武
田中群 佟振合 塗永強 萬惠霖 萬立駿 汪爾康 王方定 王佛松
王夔 吳奇 吳新濤 吳養潔 吳雲東 席振峰 謝毅 謝毓元
謝在庫 謝作偉 徐如人 嚴純華 顏德岳 楊萬泰 楊秀榮 楊學明
楊玉良 姚建年 姚守拙 于吉紅 余國琮 俞汝勤 袁權 岳建民
張存浩 張東輝 張洪傑 張禮和 張俐娜 張乾二 張鎖江 張濤
張希 張玉奎 趙東元 趙進才 趙宇亮 趙玉芬 鄭蘭蓀 支志明
周其鳳 周其林 周同惠 朱道本 朱起鶴 朱清時 卓仁禧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50人)
卞修武 曹文宣 曹曉風 常文瑞 陳國強 陳化蘭 陳可冀 陳霖
陳潤生 陳文新 陳曉亞 陳孝平 陳曄光 陳宜瑜 陳宜張 陳義漢
陳竺 陳子元 程和平 鄧子新 段樹民 樊嘉 方精雲 方榮祥
高福 葛均波 顧東風 桂建芳 郭愛克 韓斌 韓濟生 韓家淮
韓啟德 賀福初 賀林 赫捷 洪德元 洪國藩 侯凡凡 黃荷鳳
黃路生 季維智 蔣華良 蔣有緒 金國章 金力 鞠躬 康樂
孔祥復 匡廷雲 李季倫 李家洋 李林 李蓬 李振聲 梁棟材
梁智仁 林鴻宣 林其誰 劉新垣 劉耀光 劉以訓 劉允怡 盧永根
陸林 陸士新 毛江森 孟安明 裴鋼 蒲慕明 戚正武 強伯勤
饒子和 尚永豐 邵峰 沈善炯 沈岩 沈允鋼 沈自尹 施教耐
施一公 施蘊渝 石玩春 舒紅兵 宋微波 蘇國輝 隋森芳 孫大業
孫漢董 孫晏弄 孫儒泳 唐崇惕 唐守正 田波 童坦君 汪忠鎬
王大成 王恩多 王福生 王文采 王正敏 王志新 王志珍 魏輔文
魏江春 魏於全 吳常信 吳孟超 吳祖澤 武維華 謝華安 謝聯輝
徐國良 徐濤 許智宏 閻錫蘊 楊福愉 楊煥明 楊雄里 姚開泰
葉玉如 尹文英 印象初 曾益新 曾毅 翟中和 張春霆 張明傑
張啟發 張新時 張旭 張學敏 張亞平 張永蓮 張友尚 趙國屏
趙繼宗 趙進東 趙玉沛 鄭光美 鄭儒永 鄭守儀 種康 周俊
周琪 朱玉賢 朱兆良 朱作言 莊巧生 莊文穎
地學部(129人)
安芷生 常印佛 巢紀平 陳大可 陳發虎 陳俊勇 陳駿 陳曉非
陳旭 陳顆 陳運泰 程國棟 醜紀范 崔鵬 戴金星 戴民漢
鄧起東 丁國瑜 丁林 丁仲禮 竇賢康 馮士笮 符淙斌 傅伯傑
高俊 高銳 龔健雅 郭華東 郭正堂 郝芳 侯增謙 胡敦欣
黃榮輝 賈承造 焦念志 金振民 金之鈞 李崇銀 李德仁 李德生
李吉均 李曙光 李廷棟 林學鈺 劉寶珺 劉昌明 劉叢強 劉嘉麒
陸大道 呂達仁 馬宗晉 莫宣學 穆穆 歐陽自遠 潘永信 彭平安
秦大河 邱占祥 任紀舜 戎嘉余 邵明安 沈其韓 沈樹忠 礦玉
石耀霖 舒德乾 蘇紀蘭 孫鴻烈 陶澍 滕吉文 童慶禧 塗傳詒
萬衛星 汪集暘 汪品先 王成善 王德滋 王會軍 王水 王鐵冠
王穎 魏奉思 文聖常 吳福元 吳國雄 吳立新 吳新智 伍榮生
夏軍 肖序常 徐冠華 徐義剛 許厚澤 許志琴 薛禹群 楊經綏
楊樹鋒 楊文采 楊元喜 姚檀棟 姚振興 葉大年 葉嘉安 殷鴻福
於崇文 袁道先 曾慶存 曾融生 翟明國 翟裕生 張國偉 張宏福
張經 張彌晏 張培震 張人禾 趙柏林 趙鵬大 趙其國 鄭度
鄭永飛 鍾大賚 周成虎 周衛健 周秀驥 周志炎 周忠和 朱日祥
鄒才能
信息技術科學部(94人)
包為民 保錚 陳定昌 陳桂林 陳國良 陳翰馥 陳俊亮 陳星弼
陳星旦 褚君浩 戴汝為 董韞美 房建成 乾福熹 龔旗煌 顧瑛
管曉宏 郭光燦 郭雷 郝躍 何積豐 侯朝煥 侯洵 懷進鵬
黃宏嘉 黃琳 黃民強 黃如 黃維 簡水生 姜傑 金亞秋
匡定波 雷嘯霖 李啟虎 李樹深 李未 李衍達 林惠民 劉國治
劉明 劉盛綱 劉頌豪 劉永坦 陸建華 陸汝鈐 陸元九 呂建
毛軍發 梅宏 彭莖墀 秦國剛 沈緒榜 宋健 譚鐵牛 王家騏
王建宇 王立軍 王啟明 王巍 王圩 王陽元 王永良 王育竹
王越 王玷國 王之江 吳朝暉 吳德聲 吳宏鑫 吳培亨 吳一戎
夏建白 徐宗本 許寧生 薛永祺 楊德仁 楊芙清 楊學軍 姚建銓
姚期智 尹浩 張鈸 張景中 張嗣瀛 鄭建華 鄭耀宗 鄭有料
鄭志明 周炳琨 周巢塵 周興銘 周志鑫 朱中梁
技術科學部(138人)
蔡其鞏 曹楚南 曹春曉 常青 陳創天 陳維江 陳雲敏 陳祖煜
成會明 程耿東 程時傑 丁漢 都有為 段文暉 范守善 方岱寧
高德利 高鎮同 葛昌純 顧秉林 顧誦芬 顧逸東 郭烈錦 郭萬林
過增元 韓傑才 韓禎祥 何滿潮 何雅玲 胡海岩 胡文瑞 胡聿賢
黃克智 姜中宏 金紅光 金展鵬 賴遠明 李濟生 李述湯 李依依
李應紅 林皋 劉寶鋪 劉昌勝 劉廣均 劉維民 劉竹生 柳百新
盧柯 盧強 路甬祥 雒建斌 閔桂榮 南策文 倪晉仁 歐陽明高
歐陽予 潘際鑾 彭一剛 齊康 邱大洪 邱勇 任露泉 芮筱亭
申長雨 沈保根 沈志雲 宋家樹 宋振騏 孫家棟 孫鈞 唐叔賢
陶文銓 滕錦光 田永君 汪耕 汪衛華 王補宣 王崇愚 王大中
王淀佐 王光謙 王立鼎 王希季 王錫凡 王曦 王自強 魏炳波
魏悅廣 溫詩鑄 聞邦樁 吳承康 吳良鏞 吳碩賢 伍小平 邢球痕
能有倫 徐建中 徐性初 宣益民 薛其坤 閆楚良 嚴陸光 楊孟飛
楊叔子 楊偉 楊衛 楊標 姚熹 葉恆強 葉培建 於起峰
余夢倫 俞大鵬 俞鴻儒 翟婉明 張楚漢 張清傑 張統一 張興鈐
張佑啟 張澤 趙淳生 鄭平 鄭時齡 鄭哲敏 鍾萬勰 周國治
周孝信 周遠 朱荻 朱靜 朱森元 朱位秋 祝世寧 莊逢辰
鄒世昌 鄒志剛 --
外籍院士名單(91人)
若列斯.阿爾費羅夫(Zhores I. Alferov) 克里斯汀·阿芒托(Christian Amatore)
弗萊明·貝森巴赫(Flemming Besenbacher) 瓦列里·邦杜(Valery Bondur)
伯奇費爾(Burrell Clark Burchfiel) 陳德亮(Deliang Chen)
錢煦(Shu Chien) 卓以和(Alfred Y. Cho)
朱棣文(Steven Chu) 朱經武(Ching-Wu Chu)
蔡南海(Nam-Hai Chua) 菲立普·希阿雷(Philippe G. Ciarlet)
阿龍·切哈諾沃(Aaron J. Ciechanover) 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
羅伯特·迪金森(Robert E.Dickinson) 耶日·杜辛斯基(Jerzy Duszynski)
艾思本(Richard Lawrence Edwards) 傅睿思(Else Marie Friis)
福田敏男(Toshio Fukuda) 馮元楨(Yuan-Cheng Fung)
高華健(Huajian Gao) 安德烈·蓋姆(Andre K. Geim)
馬丁·格勒切爾(Martin Groetschel) 戴維·格羅斯(David Gross)
羅伯特·格拉布斯(Robert Howard Grubbs) 艾倫·黑格(Alan J.Heeger)
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 何毓琦(Yu-Chi Ho)
霍克弗爾特(Tomas Hokfelt) 約翰·霍普克羅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
霍西金斯(Brian John Hoskins) 胡正明(Chenming Calvin Hu)
黃永剛(Yonggang Huang) 黃煦濤(Thomas S.Huang)
飯島澄男(Sumio Iijima)) 簡悅威(Yuet Wai Kan)
高錕(Charles K.Kao) 庫什(Gurdev S.Khush)
克勞斯·馮·克利欽(Klaus Von Klitzing) 馬庫·庫馬拉(Markku Tapio Kulmala)
李政道(Tsung-Dao Lee) 傑馬里·萊恩(Jean-Marie Lehn)
黎念之(Norman N.Li) 查爾斯·李波(Charles M. Lieber)
安德森·林奎斯特(Anders Lindquist) 廖國男(Kuo-Nan Liou)
劉必治(Bede Liu) 馬佐平(Tso - Ping Ma)
毛河光(Ho-kwang David Mao) 馬庫斯(Rudolph A. Marcus)
弗朗斯瓦·馬蒂(Francois Mathey) 米歇爾(Hartmut Michel)
查德·米爾金(Chad A. Mirkin) 莫里茨(Helmut Moritz)
弗里德·穆拉德(Ferid Murad) 野依良治(Ryoji Noyori)
保羅·納斯(Paul Nurse) 羅格·歐文(D. Roger J. Owen)
雅各布·帕里斯(Jacob Palis) 文森特·珀爾(H. Vincent Poor)
阿塔·拉曼 (Atta-ur Rahman) 拉奧(C. N. R. Rao)
雷文(Peter H.Raven) 羅伯塔·魯德尼克(Roberta L. Rudnick)
薩支唐(Chihtang Sah) 肖開提·薩利霍夫(Shavkat Salikhov)
沈元壤(Yuen-Ron Shen) 沈志勛(Zhixun Shen)
肖蔭堂(Yum-Tong Siu) 彼得·史唐(Peter J.Stang)
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James Fraser Stoddart) 蘇布拉·蘇雷什(Subra Suresh)
郎尼·湯姆森(Lonnie Thompson) 丁肇中(Samuel C.C.Ting)
徐立之(Lap-Chee Tsui) 崔琦(Daniel Chee Tsui)
王中林(Zhong Lin Wang) 王曉東(Xiaodong Wang)
王小凡(Xiao-Fan Wang) 邁克·沃特曼(Michael S. Waterman)
西蒙·懷特(Simon D.M. White) 托斯登.威塞爾(Torsten N. Wiesel)
吳耀祖(Theodore Yao-Tsu WU) 彼得.威力(Peter John Wyllie)
謝曉亮(Xiaoliang Xie) 丘成桐(Shing-Tung Yau)
葉軍(Jun Ye) 理察.N.傑爾(Richard Neil Zare)
張翔(Xiang Zhang) 張首晟(Shoucheng Zhang)
莊小威(Xiaowei Zhuang) ----
已故院士名單(580人)
鮑文奎 貝時璋 畢德顯 秉志 蔡邦華 蔡昌年 蔡方蔭 蔡金濤
蔡鎦生 蔡啟瑞 蔡翹 蔡睿賢 蔡詩東 蔡旭 曹本熹 曹建猷
曹天欽 常迥 陳達 陳芳允 陳鳳桐 陳冠榮 陳國達 陳華癸
陳煥鋪 陳建功 陳鑒遠 陳景潤 陳夢熊 陳能寬 陳慶宣 陳榮悌
陳茹玉 陳世驤 陳述彭 陳慰峰 陳文貴 陳希孺 陳新民 陳學俊
陳耀祖 陳永齡 陳楨 陳中偉 陳宗基 承淡安 程純樞 程民德
程慶國 程孝剛 程裕淇 池際尚 褚應璜 慈雲桂 崔爾傑 戴安邦
戴傳曾 戴芳瀾 戴念慈 戴松恩 黨鴻辛 鄧從豪 鄧稼先 鄧景發
鄧叔群 鄧錫銘 丁大釗 丁舜年 丁偉岳 丁夏畦 丁穎 董申保
竇國仁 段學復 方俊 方心芳 方肇倫 馮純伯 馮德培 馮景蘭
馮康 馮蘭洲 馮新德 馮澤芳 傅承義 傅家謨 傅鷹 高鴻
高濟宇 高景德 高慶獅 高山 高尚蔭 高世揚 高為炳 高小霞
高怡生 高由禧 高玉臣 高振衡 高振西 葛庭燧 龔岳亭 龔祖同
谷超豪 谷德振 顧功敘 顧翼東 顧知微 關士聰 關筆直 管惟炎
郭承基 郭可信 郭令智 郭幕孫 郭文魁 郭燮賢 郭永懷 郭仲衡
郝柏林 郝水 郝詒純 何炳林 何澤慧 何作霖 洪朝生 洪孟民
侯德榜 侯德封 侯光炯 侯仁之 侯祥麟 侯學煜 侯虞鈞 胡海昌
胡宏紋 胡濟民 胡經甫 胡寧 胡世華 華羅庚 黃葆同 黃秉維
黃汲清 黃家駟 黃昆 黃量 黃鳴龍 黃潤乾 黃劭顯 黃勝年
黃維垣 黃緯祿 黃文熙 黃憲 黃耀曾 黃禎祥 黃志鏜 黃子卿
黃祖洽 嵇汝運 紀育灃 賈福海 賈蘭坡 江元生 江澤涵 姜聖階
蔣麗金 蔣民華 蔣明謙 蔣錫夔 金建中 金善寶 金玉開 靳樹樑
經福謙 柯俊 柯召 樂森瑋 雷天覺 黎尚豪 李博 李朝義
李春昱 李方訓 李國豪 李國平 李繼侗 李競雄 李鈞 李連捷
李林 李敏華 李強 李慶逵 李四光 李天 李文采 李小文
李星學 李薰 李蔭遠 李正武 李志堅 梁伯強 梁守罄 梁樹權
梁思成 梁思禮 梁希 梁曉天 梁植權 廖山濤 林秉南 林蘭英
林勵吾 林巧稚 林鎔 林尚安 林同驥 林為乾 林尊琪 劉承釗
劉崇樂 劉東生 劉敦楨 劉高聯 劉光鼎 劉恢先 劉建康 劉瑞玉
劉思職 劉仙洲 劉應明 劉有成 劉振興 柳大綱 婁成後 樓南泉
盧鶴紱 盧嘉錫 盧佩章 盧衍豪 盧肇鈞 陸寶麟 陸啟鏗 陸談
陸婉珍 陸學善 羅沛霖 羅宗洛 呂保維 馬馱猷 馬瑾 馬世駿
馬文昭 馬杏垣 馬在田 馬祖光 毛漢禮 毛鶴年 茅以升 孟少農
孟憲民 孟昭英 苗永瑞 閔恩澤 母國光 穆恩之 鈕經義 潘承洞
潘家錚 潘菽 龐雄飛 裴文中 彭桓武 彭少逸 蒲富恪 蒲蟄龍
錢保功 錢祟澍 錢臨照 錢令希 錢寧 錢人元 錢三強 錢偉長
錢學森 錢志道 錢鍾韓 欽俊德 秦仁昌 秦馨菱 秦蘊珊 邱式邦
裘法祖 裘維蕃 闕端麟 饒毓泰 任美鍔 任新民 邵象華 申泮文
沈鴻 沈其震 沈天慧 沈元 沈韞芬 沈珠江 盛金章 盛彤笙
師昌緒 施立明 施履吉 施汝為 施雅風 石青雲 石志仁 時鈞
史紹熙 斯行健 宋大祥 宋叔和 宋玉泉 蘇步青 蘇鏘 蘇元復
孫大中 孫德和 孫殿卿 孫家鍾 孫樞 孫雲鑄 孫鍾秀 談鎬生
談家楨 譚其驤 湯飛凡 湯佩松 唐敖慶 唐九華 唐稚松 唐仲璋
陶寶祺 陶亨鹹 陶詩言 田奇雋 田在藝 童第周 童憲章 涂長望
塗光熾 塗治 屠守鍔 汪德熙 汪德昭 汪胡楨 汪家鼎 汪菊潛
汪墮仁 汪聞韶 汪猷 王葆仁 王承書 王大珩 王德寶 王伏雄
王淦昌 王恆升 王鴻禎 王家楫 王景唐 王克明 王仁 王善源
王世真 王守覺 王守武 王湘浩 王序 王選 王應睞 王鈺
王日倫 王之璽 王之卓 王志均 王竹泉 王竹溪 魏榮爵 魏壽昆
魏曦 翁文波 吳傳鈞 吳杭生 吳浩青 吳建屏 吳階平 吳旻
吳全德 吳汝康 吳式樞 吳文俊 吳學藺 吳學周 吳英愷 吳有訓
吳征鎧 吳征鎰 吳中倫 吳仲華 吳自良 伍獻文 武遲 武衡
席承藩 席澤宗 夏堅白 夏培肅 冼鼎昌 蕭龍友 肖紀美 肖健
肖倫 謝光選 謝家麟 謝家榮 謝少文 謝希德 謝學錦 謝義炳
邢其毅 能毅 徐采棟 徐冠仁 徐光憲 徐國鈞 徐克勤 徐仁
徐士高 徐世浙 徐僖 徐曉白 徐芝綸 徐祖耀 許寶綠 許根俊
許傑 許學彥 薛社普 嚴東生 嚴濟慈 嚴愷 嚴志達 閻隆飛
閻遜初 顏鳴皋 陽含熙 楊澄中 楊弘遠 楊嘉墀 楊簡 楊立銘
楊起 楊石先 楊廷寶 楊惟義 楊鍾健 楊遵儀 姚鑫 業治錚
葉篤正 葉桔泉 葉連俊 葉培大 葉企孫 葉渚沛 殷宏章 殷之文
尹贊勛 應崇福 游效曾 于天仁 余瑞璜 俞昌鏇 俞大紱 俞德浚
俞建章 虞宏正 袁承業 袁翰青 袁見齊 岳希新 惲子強 曾呈奎
曾昭掄 張本仁 張炳熹 張伯聲 張大煜 張德慶 張恩虬 張光斗
張廣學 張家鋁 張景鉞 張滂 張沛霖 張彭熹 張青蓮 張樹政
張維 張文佑 張文裕 張錫鈞 張香桐 張孝騫 張效祥 張煦
張鈺哲 張筆騫 張致一 張鍾俊 張宗祜 張宗燧 張作梅 章名濤
章申 章梓雄 趙承嘏 趙爾宓 趙飛克 趙洪璋 趙金科 趙九章
趙仁愷 趙善歡 趙忠堯 趙宗燠 鄭國鋁 鄭萬鈞 鄭作新 支秉彝
鍾惠瀾 鍾香崇 周本濂 周乾峙 周惠久 周立三 周明鎮 周培源
周仁 周廷沖 周廷儒 周同慶 周維善 周錫元 周堯和 周澤昭
周志宏 朱光亞 朱洪元 朱既明 朱壬葆 朱物華 朱洗 朱夏
朱顯謨 朱亞傑 朱祖祥 諸福棠 竺可楨 莊長恭 莊逢甘 莊孝傳
莊育智 鄒承魯 鄒網 鄒元犧 --
已故外籍院士名單(22人)
巴頓(Derek H. Barton) 羅伯特.康(Robert Wolfgang Cahn)
張永山(Y. Austin Chang) 張立綱(Leroy L. Chang)
陳省身(Shiing-Shen Chern) 克里斯琴森(Wilbur Norman Christiansen)
科頓(Frank A.Cotton) 蓋伊·德泰(Guy Blaudin de The)
法捷耶夫(Ludwig D.Faddeev) 薩姆韋爾.格里戈良(Samvel S. Grigorian)
井口洋夫(Hiroo Inokuchi) 葛守仁(Ernest Shiu-Jen Kuh)
林同炎(T.Y.Lin) 林家翹(Chia-Chiao Lin)
利翁斯(Jacques-Louis Lions) 李約瑟(Joseph Needham)
潘諾夫斯基(Wolfgang K.H.Panofsky) 司馬賀(Herbert A. Simon)
田長霖(Chang-Lin Tien) 吳健雄(Chien-Shiung Wu)
哈邁德·澤維爾(Ahmed H. Zewail) 辛克維奇(Olgierd Cecil Zienkiewicz)
註:上述表中的數據為2018年9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

文化傳統

權利與義務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要積極促進科學技術的研究、發展和套用,努力創新,做出成績;提倡科學道德,維護科學精神,發揚優良學風,普及科學知識,起表率作用;積極培養人才,推動科學技術隊伍建設;參加院士會議,承擔中國科學院學部組織的諮詢、評議任務;積極推動科學技術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對國家科學技術重大問題的決策有建議權;對院士候選人和外籍院士候選人有推薦權;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繼續享有上述權利和義務,並享有資深院士津貼,但不擔任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成員和各學部常務委員會成員等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外籍院士候選人的推薦和選舉工作,自由參加院士會議。
外籍院士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有建議權;可應邀出席中國科學院學部組織的有關會議和學術活動;可獲得中國科學院學部贈送的有關出版物。外籍院士不享有對院士候選人和外籍院士候選人的推薦權;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社會評價

首批學部委員的人數是前中研院院士的3.6倍。這個數量上的急劇增長,並不代表七八年間中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而是出於當時國家發展科學技術事業的迫切需要,反映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對於科技事業的極大重視。學部委員制是為快速發展中國科學技術事業而採取的舉措,如果依循舊體制,顯然難以適應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這一批學部委員,在中國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大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他們是現代中國科技事業的奠基人。
1994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決定了中國院士的規模較大,增選數額也較多,勢必降低院士的學術資格標準。少數院士的學術表現以及院士增選中的種種問題與院士稱號的崇高榮譽很不相符。這些問題,近年來隨著全社會對科學技術日益重視,甚至有日益突出的趨勢。(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王揚宗)
從學部委員到院士,一個稱謂的變化不僅意味著榮譽的最終回歸,也標誌著科學家與國家科技發展同呼吸共命運的不可分割的歷史。(中國科學報甘曉)
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層次高、影響大。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不同時期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蒞臨現場並作重要講話。來自全國不同領域、不同戰線的院士大家匯聚一堂,共商國家與學部科技事業發展,成為全國科技界兩年一度的重要盛會。(中國科學院)

院士軼事

1960年訪英尷尬

1960年,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吳有訓訪英時,在英國皇家學會紀念會前一天,會務主持突然通知中國代表團:“明天的大會,只有各國科學院正式院士才有資格參加,請各國與會院士明日穿戴好本國科學院的院士禮服和冠冕,以便識別,否則,會場警衛將拒絕其入場。”聽完通知,幾名中國代表面面相覷,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中國科學院沒有實行院士制,更沒有院士禮服,要是按照英國人的規矩,中國代表團全都不能入場。“一個東方大國,建國十多年了,竟連一個科學院院士都選不出來,這確實是一個無法向世界說明的問題。”吳有訓心裡想。吳有訓對英國人說:“被你們稱為院士的那個名詞,在我們中國叫‘學部委員’,我們將身著通用禮服入場。”第二天,中國“院士”們身著中山裝走進了會場。

除名院士

方勵之,198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因政治方面的原因被除名。
陳敏恆,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因科學道德和經濟問題被除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