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猴

絨毛猴

絨毛猴(woolly monkey)是捲尾猴科(Cebidae)絨毛猴屬(Lagothrix)兩三種南美猴類的統稱。棲息在亞馬遜盆地森林,由於生境遭破壞,數量愈來愈少。體長平均40∼60公分(16∼24吋),尾長略大於體長。毛短而密,呈棕褐、灰、微紅或黑等色,有些類型頭部顏色較深。頭大而圓,面裸露,黑或褐色。四肢強健有力,尾大,具執握能力。體粗壯,腹部突出,故葡萄牙文名為「大肚猴」。

基本信息

簡介

絨毛猴絨毛猴

晝行性,喜群居,常成小群生活,常與捲尾猴吼猴和其他猴類結伴。通常用四肢行走,動作遲緩,也時常用手、腳和尾,或只用尾在樹上悠湯前進。在地面上能直立,用尾作為支撐。絨毛猴約4年性成熟。妊娠期約225天,每胎一仔。食物以果實、樹葉為主、豢養時能食各種食物。性溫和,馴服;但豢養時需要一定程度的悉心照顧。情緒不好時會流淚。飼為玩賞動物的絨毛猴似喜歡玩捉迷藏。褐絨毛蛛猴(woollyspidermonkey)的形狀介於絨毛猴和蛛猴之間。絨毛猴主要分布於南美洲北部的海岸熱帶雨林中,比較罕見,容易被捕殺。

分類

南美洲皮毛濃密的靈長類動物,5種,分布於亞馬遜盆地西部雨

絨毛猴絨毛猴
林。平均體長40~60公分(16~24吋),但不包括粗而稍長的卷尾。雌猴平均體重7公斤(15.5磅),雄猴稍重一些。普通絨毛猴(Lagothrix lagotricha, 或稱棕絨毛猴,和其近緣種)的毛都很短,毛色依種類而定,有棕褐、灰。

捲尾猴科

靈長目猿猴亞目闊鼻組(闊鼻下目)的一科。因大部分種類的尾巴具纏卷功能而得名。共11 屬 29 種。體型大小差別很大,體長24~72厘米,尾長15~90厘米,體重 287~10000 克,所有種類均為36枚牙齒;無頰囊和臀胼胝;指和趾細長,具有扁的或彎曲的指甲,有的拇指退化,有的高度發育;鼻孔朝向兩側;尾毛大多密而長,在尾端下部有一無毛區,皮膚厚實,可抓握東西;毛色有暗灰、褐、赤褐和黑色。該科主要包括絨毛猴屬蛛猴屬絨毛蛛猴屬僧面猴屬紅背僧面猴屬禿猴屬

絨毛猴屬

絨毛猴屬(學名 Lagothrix),靈長目蜘蛛猴科的一屬,產於南美雨林地區,共分四種。黃尾絨毛猴最近被專門歸入一屬。

猴類大全

動物的世界豐富多彩,猴子的種類更是多達200多種,猴子不僅以它們憨厚的外表博得人類的喜愛,更重要的是它們已經和人類建立起了真實的感情。

捲尾猴科動物

捲尾猴科,因大部分種類的尾巴具纏卷功能而得名。體型大小差別很大,體長24~72厘米,尾長15~90厘米,體重 287~10000 克,所有種類均為36枚牙齒;無頰囊和臀胼胝;指和趾細長,具有扁的或彎曲的指甲,有的拇指退化,有的高度發育;鼻孔朝向兩側;尾毛大多密而長,在尾端下部有一無毛區,皮膚厚實,可抓握東西;毛色有暗灰、褐、赤褐和黑色。該科主要包括絨毛猴屬、蛛猴屬、絨毛蛛猴屬、僧面猴屬、紅背僧面猴屬和禿猴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