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須僧面猴

黑須僧面猴

黑須僧面猴,哺乳綱猴科動物,棲居在熱帶稀樹山地和高山雨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黑須僧面猴黑須僧面猴

【物種名稱】黑須僧面猴

【學名】ChiropotesSatanas
【英文名稱】Black-bearedSaki
【中文別名】紅背僧面猴
【科屬分類】哺乳綱 靈長目捲尾猴科
【分布非為】南美洲奧里諾科河以北、內格羅河以西、巴西亞馬遜河以北。
【習性】棲居在熱帶稀樹山地和高山雨林。體長40-46厘米,尾長35-38厘米,尾無纏繞能力,行走或覓食均呈四足性步態運動,較少跳躍。主要以水果和植物種子為食,也吃少量昆蟲。

【繁殖】繁殖季節集中於雨季,孕期5個月,每產1仔。
【保護等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

捲尾猴科動物

捲尾猴科,因大部分種類的尾巴具纏卷功能而得名。體型大小差別很大,體長24~72厘米,尾長15~90厘米,體重 287~10000 克,所有種類均為36枚牙齒;無頰囊和臀胼胝;指和趾細長,具有扁的或彎曲的指甲,有的拇指退化,有的高度發育;鼻孔朝向兩側;尾毛大多密而長,在尾端下部有一無毛區,皮膚厚實,可抓握東西;毛色有暗灰、褐、赤褐和黑色。該科主要包括絨毛猴屬、蛛猴屬、絨毛蛛猴屬、僧面猴屬、紅背僧面猴屬和禿猴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