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禿猴

黑臉禿猴

黑臉禿猴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的高層部位,在《紅皮書》中都列為瀕險種。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黑臉禿猴黑臉禿猴

名稱:黑臉禿猴 Black Uakari(Black-headed Uakari)
學名: Cacajao melanocephalus
分布: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的高層部位
食性: 水果,樹葉,種子,花,嫩芽

形態特徵

體型: 體重2.4-4kg。

特徵: 黑臉禿猴的尾巴很短,只有體長的1/3;共有2個亞種,2個亞種各有不同的體色。
Cacajao melanocephalus melanocephalus:此亞種的頭部,鬍鬚,頸項,胸部,四肢及後背為黑色,腹部周遭呈紅褐或暗紅色。
Cacajao melanocephalus ouakary:此亞種的頭部,鬍鬚,頸項,胸部,四肢及後背上半為黑色,從背部中段到連線下肢處呈暗橘色,腹部周遭呈紅褐或暗紅色
繁殖:每胎1仔。
習性:通常一個族群約有10-50個成員。
動作:十分敏捷,善跳躍,樹棲日行,很少到地面上活動。

捲尾猴科動物

捲尾猴科,因大部分種類的尾巴具纏卷功能而得名。體型大小差別很大,體長24~72厘米,尾長15~90厘米,體重 287~10000 克,所有種類均為36枚牙齒;無頰囊和臀胼胝;指和趾細長,具有扁的或彎曲的指甲,有的拇指退化,有的高度發育;鼻孔朝向兩側;尾毛大多密而長,在尾端下部有一無毛區,皮膚厚實,可抓握東西;毛色有暗灰、褐、赤褐和黑色。該科主要包括絨毛猴屬、蛛猴屬、絨毛蛛猴屬、僧面猴屬、紅背僧面猴屬和禿猴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