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雞壩鄉

石雞壩鄉

位於我國甘肅省隴南市文縣。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石雞壩鄉,位於文縣西部,白水江中游。東連石坊鄉,南鄰鐵樓鄉,西與四川省九寨溝縣草地鄉接壤,北靠馬營鄉。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11公里,面積178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56%。鄉政府駐地安昌河,距縣城30公里,海拔1240米。

行政區劃

全鄉轄11個行政村(石雞壩、陶家灣、朱元壩、插柳山、水磨溝、沙渠、邊地坪、哈南、岷堡溝、薛堡寨、新關),42個合作社,31個自然村,2437戶,10588人。坐落在岷堡溝里的薛堡寨村是一個藏族村寨,有藏族同胞548人。全鄉耕地面積16124畝,其中水田814畝,水澆地10335畝,旱地4975畝,梯田4138畝,經濟林果1800畝,黨參1959畝,農民人均耕地1.54畝。2001年,全鄉經濟總收入1284萬元,其中多種經營收入685.6萬元,糧食總產320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303公斤,人均純收入1000元。

歷史淵源

石雞壩鄉,因鄉境內白水江中有一巨石酷似報曉雄雞而得名。開發較早,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據考古發現,石雞壩哈南村有馬家窯文化遺址。

自然狀況

交通便利,省道東青公路穿越鄉境直通四川九寨溝、松潘、平武等縣,縣鄉道安中公路從境內而過直通馬營、中寨鄉。全鄉地貌"一江一河兩條溝,山巒起伏兩邊走",荒山坡陡。糧食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黃豆、洋芋、蕎等。經濟作物有紋黨、當歸、花椒、核桃等。當地自育白楊樹,為優良樹種。鄉境內盛產的大米,因稻田多為山溪灌溉,米質優良,歷史上曾為貢品。朱元壩一帶山坡"鹽土"多,農家飼養的羊舔食鹽土,羊肥肉鮮,在文縣一帶頗有名氣。
境內為文縣土石流滑坡多發區,水土流失嚴重。1989年8月上旬,連日暴雨過後,新關村對面山崖大面積滑坡造成交通中斷、人員傷亡的危害,一位去九寨旅遊的法國女郎在此香消玉損。邊地坪村、朱元壩村因山體滑坡整村搬遷。郭家坡、沙渠一帶滑坡也越演越烈。

旅遊資源

境內柴門關地處文縣與九寨溝縣交界處,兩縣以青龍橋為界。柴門關為文縣著名雄關,位於萬山眾中,是古陰平通往四川松潘的重要關隘。白水江自松潘流來,自柴門關流入文縣境內。關內山勢陡峭,懸崖連閣,棧道通徑,江水湍急。峭壁上刻有"秦蜀鎖鑰"四個字。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古為拒吐蕃入關的險關要隘,歷史上曾有征戰廝殺,如今成為漢藏同胞的友誼之關。柴門關東南有哈南寨,位置極為險要,坐落在白水江南岸,屬文縣四大邊寨之一,歷史悠久,明代此處建有規模較大的王鎮寨,東南西北四門齊全,城牆偉岸矗立,有寨牆遺蹟,曾立建一大古廟,名"哈南大佛寺",全銅鑄佛稱"祖師爺",1958年大煉鋼鐵被毀。今該寨有390戶、1800多人口,與四川九寨溝縣草地鄉接壤,過去雙方曾因柴山和採金爭執,引起兩縣政府關注,如今關係逐步得到改善。

水利建設

白水江、中路河穿境而過,此外還有岷堡溝河、哈南河等溪流,水利資源十分豐富,為水電開發和農業灌溉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石雞壩大渠始建於60年代,哈南和平渠始建於70年代,澆灌耕地面積均在1000畝以上,為文縣"十大水渠"之一,此外還有岷新渠、毛過渠等水渠。1993年至1995年,在隴南地委主要領導親自抓點帶動下,石雞壩鄉實施萬畝水澆地工程,。
經過三年艱苦奮鬥,全鄉民眾集資和投工折合人民幣達到232萬多元,投勞18萬多個,建成44項水利工程,新增水澆地5525畝,加上原有水澆地4812畝,全鄉水澆地總面積達到10335畝,成為隴南地區第一個建成萬畝水澆地的鄉,人均達到1畝水澆地,促進了全鄉糧食生產。

水利資源

境內的白水江、安昌河、岷堡溝河、哈南河,均有修建電站的良好壩址。白水江畔的柴門關電站裝機 萬千瓦,馬尾墩裝機1.2萬千瓦。安昌河水量穩定,落差大,也有多處建修電站壩址。裝機容量9000千瓦、總投資6000多萬元的安昌河水電站,由省水電公司多經公司承建,始建於1999年,鑿通了2000多米長的引水隧洞,2002年竣工發電。裝機容量630千瓦的民營電站哈南水電站,總投資230多萬元,1999年建成發電。位於岷堡溝口的岷興小電站,裝機容量800千瓦,總投資300萬元,2001年10月建成發電,建設工期僅13個月。

礦產資源

境內新關、郭家坡、剪子坪一帶有岩金礦。新關金礦為文縣主要黃金礦山,金屬藏量12噸。1992年,建立全縣第一家股份制黃金企業--新關黃金開發有限公司,已累計生產黃金100多公斤。縣上還在縣城建起黃金冶煉廠,形成採礦、堆浸、冶煉一條龍。

建設發展

石雞壩鄉上壩、下壩,是石雞壩的黃金地帶,沃野千頃,水豐地潤,發展農業條件優越。70年代末,村黨支部書記李應富帶領民眾發展集體經濟成績顯著,曾出席全國勞模表彰大會,鄧小平同志親自為他頒發了獎狀。農村實行責任制後,全鄉也湧現出一批治窮致富的帶頭人,如新關村支方秀榮、朱元壩村支書李曼榮等。
1997年以來,石雞壩鄉利用毗鄰九寨溝和光照充足、灌溉、交通便利等優勢,在地縣領導的主抓和縣農牧局、財政局、扶貧辦、農行、信用社等有關單位幫扶下,在白水江畔石雞壩村發展日光溫室和塑膠大棚栽培蔬菜,面積105畝。其中,建成溫室112座, 75畝;塑膠大棚50座,30畝。還廣種冬播地膜洋芋,面積發展到1000畝左右。各類蔬菜年產量200多萬公斤,銷往縣城和九寨溝、四川廣元、綿陽、成都等地,為農民增收150多萬元。反季節冬春蔬菜已形成規模,成為全縣高效農業的亮點,並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帶動了全縣蔬菜發展.

經濟發展

在鄉黨委和政府領導下,石雞壩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均有發展。一、綜合經濟實力增強。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修梯田1600畝,新增水澆地1200畝。實施科技興糧,推廣良種,支柱產業有了新突破,經濟林果、冬春蔬菜開發成效明顯。三、基礎設施加強,修復岷堡溝大渠,興建4村6處人飲工程,東青公路改造一期工程完工,石雞壩國中教學大樓建成,移動通訊投入營運,11個行政村大多數社通電、通水、通電話。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元,比1998年的814元增加186元。全鄉擁有各種機動車輛32輛、拖拉機120多台、電視機1000多台。移民搬遷新村正在建設之中。五、社會各項事業得到新的發展。六、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

發展構想

石雞壩鄉黨委和政府主要工作任務是: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著力抓好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全鄉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基本思路是:立足三大資源優勢(光熱氣候,水能,地下礦產),強化兩個基礎(以水利為主的農業基礎,以公路、電力和市場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四個產業(畜牧業,經濟林果,中藥材,冬春蔬菜),推進三個發展(大工業,村辦企業,非公經濟),全力把握抓水、穩糧、興林、開礦、修路、辦電等6個戰略重點,努力形成以資源開發為龍頭,以糧食生產為基礎,以工業經濟和產業經濟為主體,以多種經營和第三產業為兩翼的具有石雞壩鄉特色的市場經濟發展新格局。

隴南市的鄉鎮

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邊陲,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也是甘肅唯一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南方地區。東連陝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連甘南,為甘肅南下東出之要衝。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全市轄一區八縣,分別為武都區、成縣、徽縣、兩當縣、宕昌、文縣、康縣、西和縣、禮縣,有242個鄉鎮、3422個行政村,居住著漢、回、藏、滿、壯等23個民族。2010年8月12日凌晨以來隴南發生的特大暴雨,引發土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致使多處交通要道受損,電力、通信設施中斷,機關單位、廠礦企業和居民住房進水或倒塌。援助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讓我們了解一下隴南市的行政區劃和它的鄉鎮。
武都區
宕昌縣
文縣
禮縣
陳院鎮
洛塘鎮
成縣
碧口鎮
丹堡鄉
劉家坪鄉
玉壘鄉
范壩鄉
口頭壩鄉
尖山鄉
臨江鄉
梨坪鄉
舍書鄉
堡子壩鄉
石坊鄉
西和縣
店村鎮
馬河鄉
固城鄉
湫山鄉
上坪鄉
江口鄉
兩當縣
西坡鎮
伏家鎮
江洛鎮
泥陽鎮
嘉陵鎮
銀杏樹鄉
水陽鄉
栗川鄉
榆樹鄉
大河店鄉
徽縣
哈達鋪鎮
康縣
沙灣鎮[隴南市宕昌縣]
屯寨鄉
上丹鄉
蘇元鄉
三倉鄉
五庫鄉
郭河鄉
阿塢鄉
賈河鄉
車拉鄉
拋沙鎮
平洛鎮
石雞壩鄉
岸門口鎮
長道鎮
洛峪鎮
石堡鄉
稍峪鄉
馬元鄉
曬經鄉
太石河鄉
六巷鄉
陽壩鎮
祁山鄉
望關鄉
永坪鄉
寺台鄉
崖城鄉
羅壩鄉
大南峪鄉
洮坪鄉
迷壩鄉
王壩鄉
雷王鄉
龍林鄉
中壩鄉
沙金鄉
草坪鄉
雷壩鄉
肖良鄉
三峪鄉
灘坪鄉
碾壩鄉
站兒巷鎮
豆壩鄉
雲屏鄉
白楊鄉
太石鄉
銅錢鄉
黃渚鎮
紅川鎮
尚德鎮
安化鎮
小川鎮
麻沿河鄉
桔柑鄉
沙壩鎮
虞關鄉
佛崖鄉
盧河鄉
裕河鄉
外納鄉
鐔河鄉
八力鄉
中廟鄉
西高山鄉
木耳鄉
顯龍鄉
龐家鄉

何家堡鄉
磨壩藏族鄉
豆坪鄉
蒲池鄉
新城子藏族鄉
永寧鎮[甘肅省隴南市]
竹院鄉
三河壩鄉
甘江頭鄉
索池鄉
何壩鎮
石峽鎮
王磨鎮
韓院鄉
理川鎮
臨江鋪鄉
店壩鄉
鐵樓藏族鄉
好梯鄉
柏林鄉[武都區]
肖家鄉[文縣]
宕昌鎮
馬街鄉[武都區]
漢林鄉
南陽鎮[宕昌縣]
官亭鎮[宕昌縣]
隆興鄉[武都區]
龍壩鄉[武都區]
橋頭鄉[文縣]
官鵝藏族鄉
金木鄉
牛家鄉[宕昌縣]
中寨鄉[文縣]
南河鄉[宕昌縣]
漢源鎮[西和縣]
金廠鄉
馬營鄉[武都區]
姜席鎮
池壩鄉
大舍鄉
錦屏鄉[武都區]
西峪鄉
蘇合鄉
簸箕鄉
興隆鄉[西和縣]
琵琶鄉[武都區]
將台鄉[宕昌縣]
月照鄉[武都區]
十里鄉[西和縣]
大橋鄉[西和縣]
蒿林鄉
楓相鄉
盤底鄉
渭河鄉
坪埡鄉

鹽官鎮[禮縣]
石橋鎮[甘肅省禮縣]
白河鎮[禮縣]
寬川鄉[禮縣]
永興鄉[禮縣]
草河鄉
興化鄉[宕昌縣]
紅河鄉[禮縣]
城郊鄉[武都區]
秦峪鄉
化馬鄉[宕昌縣]
新寨鄉[宕昌縣]
獅子鄉[宕昌縣]
五馬鄉[武都區]
三河鄉[武都區]
大堡鎮[康縣]
西支鄉[武都區]
兩河鎮[康縣]
長壩鎮[康縣]
雲台鎮[康縣]
東江鎮[武都區]
漢王鎮[武都區]
透防鄉
兩水鎮[武都區]
龍鳳鄉[武都區]
玉皇鄉
宋坪鄉
甘泉鄉[武都區]
楊店鄉[兩當縣]
左家鄉
店子鄉[康縣]
魚池鄉[兩當縣]
張家鄉[兩當縣]
紙坊鎮[成縣]
泰山鄉[兩當縣]
金洞鄉[兩當縣]
角弓鄉
鐔壩鄉
大坪鄉[成縣]
支旗鎮
柳林鎮[徽縣]
魚龍鄉[武都區]
水泉鄉[成縣]
二郎鄉[成縣]
南康鄉[成縣]
熊池鄉
黃坪鄉[武都區]
高橋鄉[徽縣]
石門鄉[武都區]
化埡鎮
黃陳鎮
隴南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