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壩鄉

店壩鄉

店壩鄉位於甘肅文縣東南部,讓水河中游,摩天嶺北麓。東連范壩鄉,南依摩天嶺,和四川省青川縣接壤,西與劉家坪鄉為鄰, 北靠玉壘鄉。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18公里,地域面積39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7.8%,是全縣面積最大的鄉之一,在25個鄉鎮中位居第二,僅次於上丹鄉。人口稀少,在全縣各鄉鎮中倒數第三。鄉政府駐地店壩,距縣城115公里,海拔800米。

基本信息

店壩鄉

店壩鄉位於甘肅文縣東南部,讓水河中游,摩天嶺北麓。東連范壩鄉,南依摩天嶺,和四川省青川縣接壤,西與劉家坪鄉為鄰,北靠玉壘鄉。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18公里,地域面積39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7.8%,是全縣面積最大的鄉之一,在25個鄉鎮中位居第二,僅次於上丹鄉。人口稀少,在全縣各鄉鎮中倒數第三。鄉政府駐地店壩,距縣城115公里,海拔800米。全鄉轄9個行政村(店壩、高橋、紅林、交流、前山、柏元、對樹、正溝、坪上),61個合作社,161個自然村,994戶,3873人。耕地面積9214畝,其中水澆地921畝,旱地8293畝,經濟林果3300多畝,茶園2210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2.37畝。全鄉經濟總收入529萬元,其中多種經營收入238萬元,糧食總產176萬公斤,農民人均占有糧456公斤,人均純收入940元。店壩鄉以其駐地自然村得名。境內崇山峻岭,森林茂密,雨量充沛,氣候潮濕。碧玉似的讓水河流經全鄉,山澗溝壑溪流遍布,水利資源豐富。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洋芋、蕎為主。經濟林木有油桐、漆樹、核桃、板栗,還盛產木耳、銀耳、蕨菜、薇菜、香菌、草莓等。全縣最長的縣鄉公路何馬公路穿越鄉境,一些鄉村公路也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但由於高半山村社多,民眾居住分散,長期以來交通不便的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這裡屬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讓水河保護站。早在19世紀末,俄國學者波塔寧考察隊隊員別列佐夫斯基就曾在摩天嶺發現過大熊貓,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中國西部動物志》對此有明確記載。境內除世界聞名的珍稀動物大熊貓外,還有珍稀動物小熊貓、金絲猴、羚牛等,讓水河和一些溝溪之中還生活著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大鯢(娃娃魚),50年代曾建有縣辦金絲猴飼養場,組織農民大肆砍林圍獵,數百隻金絲猴被擒抓,關進飼養場飼養。習慣于山林里生活的金絲猴,對於人們的善意和盛情卻不領情,或疾病或憂鬱而死亡,余者放歸山林,熱鬧一時的金絲猴飼養場逐煙消雲散。店壩是通往四川的古通道,昔日商賈必經、兵家必爭之地。境內的摩天嶺,海拔2227米,撥地擎天,為甘川交界處的一座著名山嶺,堪稱天塹關隘。三國時期,魏將鄧艾伐蜀偷渡陰平,過此境,翻越摩天嶺。《三國演義》有載:“絕壁無路,將士以氈自裹,推轉而下”,留下了滾氈坡的遺蹟。“陰平峻岭與天齊,玄鶴徘徊尚怯飛;鄧爻裹氈從此下,誰知諸葛有先機”。《三國演義》中的這段詩文寫的就是此處的人文景觀。1935年4月中旬,紅四方面軍三十軍北上抗日,曾與國民黨軍隊丁德隆率部在此激戰,打勝了一場以少勝多的阻擊戰,殲敵一個團,但敵我兵力懸殊,數百名紅軍戰士血染摩天嶺,男兒為國沙場死,馬革裹屍骨也香,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歌,為紅軍長征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店壩鄉資源豐富,歷有“砍耳山”、“砍菌山”、割漆、養蜂、獰獵等習俗,據說老戶高潮時多達1200戶。古代留傳的“石室古墓”就是探秘的焦點。店壩鄉境內曾有幾處規模恢宏的木樓四合院就是巨商跡痕。店壩鄉風光秀麗,植被良好,青山如黛,綠水長流,修竹婆娑,茂林吐翠,是一塊理想的等開發的生態旅遊之地。對樹溝綠樹成蔭,深谷幽靜,珍禽異獸遍布林間,一條綠帶似的河流在峽谷緩緩流淌。坐落在半山坡的柏元村,掩映在翠竹綠樹叢中,村頭幾株高大的古柏已有數百年歷史,華蓋如傘,直衝雲霄,如此松柏壽星在全縣實屬罕見。始建於六十年代的柏元大橋,是讓水河上的第一公路橋,如長虹臥波,似曉月飲澗,經數十年風雨侵蝕,歷雷霆式暴洪蕩滌,至今橫跨在青山綠水間。新建的孫家河口公路大橋,不僅解除了何馬公路的“腸梗阻”,也為店壩鄉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店壩鄉立足本鄉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符合全鄉實際且能帶動全鄉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帶領全鄉農民民眾,積極吸引外地人士,大力發展以茶葉、核桃、生漆、油橄欖為主的支柱產業開發。全鄉共發展茶葉1487畝、核桃570畝、油橄欖150畝。新修鄉村道路25.5公里,興建人畜飲水工程處,鋪設引水管道7600多米,解決了前山、店壩、坪上、紅林等部分村社農電線路。鞏固和提高了全鄉計畫生育和文教衛生事業的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強。

隴南市的鄉鎮

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邊陲,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也是甘肅唯一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南方地區。東連陝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連甘南,為甘肅南下東出之要衝。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全市轄一區八縣,分別為武都區、成縣、徽縣、兩當縣、宕昌、文縣、康縣、西和縣、禮縣,有242個鄉鎮、3422個行政村,居住著漢、回、藏、滿、壯等23個民族。2010年8月12日凌晨以來隴南發生的特大暴雨,引發土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致使多處交通要道受損,電力、通信設施中斷,機關單位、廠礦企業和居民住房進水或倒塌。援助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讓我們了解一下隴南市的行政區劃和它的鄉鎮。
武都區
宕昌縣
文縣
禮縣
陳院鎮
洛塘鎮
成縣
碧口鎮
丹堡鄉
劉家坪鄉
玉壘鄉
范壩鄉
口頭壩鄉
尖山鄉
臨江鄉
梨坪鄉
舍書鄉
堡子壩鄉
石坊鄉
西和縣
店村鎮
馬河鄉
固城鄉
湫山鄉
上坪鄉
江口鄉
兩當縣
西坡鎮
伏家鎮
江洛鎮
泥陽鎮
嘉陵鎮
銀杏樹鄉
水陽鄉
栗川鄉
榆樹鄉
大河店鄉
徽縣
哈達鋪鎮
康縣
沙灣鎮[隴南市宕昌縣]
屯寨鄉
上丹鄉
蘇元鄉
三倉鄉
五庫鄉
郭河鄉
阿塢鄉
賈河鄉
車拉鄉
拋沙鎮
平洛鎮
石雞壩鄉
岸門口鎮
長道鎮
洛峪鎮
石堡鄉
稍峪鄉
馬元鄉
曬經鄉
太石河鄉
六巷鄉
陽壩鎮
祁山鄉
望關鄉
永坪鄉
寺台鄉
崖城鄉
羅壩鄉
大南峪鄉
洮坪鄉
迷壩鄉
王壩鄉
雷王鄉
龍林鄉
中壩鄉
沙金鄉
草坪鄉
雷壩鄉
肖良鄉
三峪鄉
灘坪鄉
碾壩鄉
站兒巷鎮
豆壩鄉
雲屏鄉
白楊鄉
太石鄉
銅錢鄉
黃渚鎮
紅川鎮
尚德鎮
安化鎮
小川鎮
麻沿河鄉
桔柑鄉
沙壩鎮
虞關鄉
佛崖鄉
盧河鄉
裕河鄉
外納鄉
鐔河鄉
八力鄉
中廟鄉
西高山鄉
木耳鄉
顯龍鄉
龐家鄉

何家堡鄉
磨壩藏族鄉
豆坪鄉
蒲池鄉
新城子藏族鄉
永寧鎮[甘肅省隴南市]
竹院鄉
三河壩鄉
甘江頭鄉
索池鄉
何壩鎮
石峽鎮
王磨鎮
韓院鄉
理川鎮
臨江鋪鄉
店壩鄉
鐵樓藏族鄉
好梯鄉
柏林鄉[武都區]
肖家鄉[文縣]
宕昌鎮
馬街鄉[武都區]
漢林鄉
南陽鎮[宕昌縣]
官亭鎮[宕昌縣]
隆興鄉[武都區]
龍壩鄉[武都區]
橋頭鄉[文縣]
官鵝藏族鄉
金木鄉
牛家鄉[宕昌縣]
中寨鄉[文縣]
南河鄉[宕昌縣]
漢源鎮[西和縣]
金廠鄉
馬營鄉[武都區]
姜席鎮
池壩鄉
大舍鄉
錦屏鄉[武都區]
西峪鄉
蘇合鄉
簸箕鄉
興隆鄉[西和縣]
琵琶鄉[武都區]
將台鄉[宕昌縣]
月照鄉[武都區]
十里鄉[西和縣]
大橋鄉[西和縣]
蒿林鄉
楓相鄉
盤底鄉
渭河鄉
坪埡鄉

鹽官鎮[禮縣]
石橋鎮[甘肅省禮縣]
白河鎮[禮縣]
寬川鄉[禮縣]
永興鄉[禮縣]
草河鄉
興化鄉[宕昌縣]
紅河鄉[禮縣]
城郊鄉[武都區]
秦峪鄉
化馬鄉[宕昌縣]
新寨鄉[宕昌縣]
獅子鄉[宕昌縣]
五馬鄉[武都區]
三河鄉[武都區]
大堡鎮[康縣]
西支鄉[武都區]
兩河鎮[康縣]
長壩鎮[康縣]
雲台鎮[康縣]
東江鎮[武都區]
漢王鎮[武都區]
透防鄉
兩水鎮[武都區]
龍鳳鄉[武都區]
玉皇鄉
宋坪鄉
甘泉鄉[武都區]
楊店鄉[兩當縣]
左家鄉
店子鄉[康縣]
魚池鄉[兩當縣]
張家鄉[兩當縣]
紙坊鎮[成縣]
泰山鄉[兩當縣]
金洞鄉[兩當縣]
角弓鄉
鐔壩鄉
大坪鄉[成縣]
支旗鎮
柳林鎮[徽縣]
魚龍鄉[武都區]
水泉鄉[成縣]
二郎鄉[成縣]
南康鄉[成縣]
熊池鄉
黃坪鄉[武都區]
高橋鄉[徽縣]
石門鄉[武都區]
化埡鎮
黃陳鎮
隴南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