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

意思是①不相信:疑惑|懷疑|疑慮|疑神疑鬼。②不明白的;不能斷定:疑問|疑義|疑案。疑:是人們一種最直接的反映狀態,即面對不知所表現出來的困惑、迷茫、不解。

基本信息

疑的詳細釋義

基本信息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

漢字:疑 yí nǐ

疑字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疑

,部外筆畫:9,

五筆86:XTDH 五筆98:XTD 倉頡:PKNIO

四角號碼:2788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591

【疑惑】yíhuò 心裡不明白;有疑問。

【例句】她平常說話很痛快,今天卻吞吞吐吐,大家都感到疑惑不解。

【疑難】yínán 有疑問而難以判斷或處理的。

【例句】我的鄰居里有一位退休教師,每當我有了疑難問題去找她,她都盡力幫助解決。

疑

【疑團】yítuán 一連串不能解決的問題。

【例句】自然界中有許多疑團,至今無法用現代科學解釋。

【疑問】yíwèn 有懷疑的問題和不理解的問題。

【例句】課堂上,老師鼓勵大家把疑問都提出來。

【疑心】yíxīn 懷疑,猜測。

【例句】那人鬼鬼祟祟的,怎么能不讓人起疑心呢?

漢字演變

疑字的意思 疑字的意思

疑的出處

疑 <動>

(形聲。小篆字形。從子止匕,矢聲。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義:懷疑)

解說:疑從匕矢子疋。匕是比,矢是箭,疋是定。比矢之長短而不定,為疑。矢部件是箭,同時古代也常用矢來比較長短。同為比較長短之意的矢部字有“短疑矮”等字。

同本義

疑,惑也。——《說文》

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孫子·謀攻》

時至而疑。——《周書·王佩》

疑鄰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靜夜思》

吾嘗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人固疑余之不樂也。——宋·蘇軾《超然台記》

強謂君忘世而致疑於出處間,可不可乎?——明·宋濂《看松庵記》

堂奧之間,疑檄不絕。——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

自疑身外。——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覺民《與妻書》

與疑有關的詞語

疑思(疑慮);疑影(懷疑;疑團);疑猜(懷疑猜測);疑齪(疑惑);疑狐(懷疑;狐疑);疑念(因懷疑而思索)

疑yí

1.猜忌,不信:~惑。~心。懷~。猜~。見~。~神~鬼。半信半~。

2.不分明,難於斷定、難於解決的:~問。~難。~案。

3.猶豫不決:~行無成。~事無功。

疑níng

1.安定;止息。

2.凝聚;集結。亦指集結的部隊。

漢語字典

[①][yí]
[《廣韻》語其切,平之,疑。]
(1)懷疑,不相信。
(2)迷惑;惑亂。
(3)遲疑;猶豫。
(4)疑忌;猜忌。
(5)猜度;估計。
(6)疑問。
(7)驚恐;畏懼。
(8)怪異。引申為責怪。
(9)類似;好像。
(10)古官名。天子“四輔”之一。
(11)通“擬”。比擬。
(12)通“擬”。指與自己相類的人。
(13)通“礙”。隔閡,阻礙。
[②][níng]
[《古今韻會舉要》疑陵切,平蒸]
通“凝1”。
(1)安定;止息。
(2)凝聚;集結。亦指集結的部隊。

音韻參考

[廣 韻]:語其切,上平7之,yí,止開三平之疑
[平水韻]:上平四支
[粵 語]:ji4
[閩南語]:gi5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語其切《集韻》魚其切《韻會》凝其切,音宜。惑也。《廣韻》不定也。《易·乾卦》或之者,疑之也。《禮·坊記》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為民坊者也。《疏》疑謂是非不決,當用禮以章明之。

又度也。《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於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則正方不疑君。《注》疑,度也,不可預度君之面位,邪立向之。

又《廣韻》恐也。

又《增韻》似也,嫌也。

又《爾雅·釋言》戾也。

又山名。《淮南子·原道訓》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注》九疑,山名也。在蒼梧。

又神名。《山海經》符惕之山,其上多椶柟,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

又官名。《禮·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疏》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又《韻會》疑陵切《正韻》魚陵切,音凝,定也。《詩·大雅》靡所止疑,雲徂何往。《傳》疑,定也。《疏》正義曰:疑,音凝。疑者,安靜之義,故為定也。《莊子·達生篇》用志不分,乃疑於神。

又《集韻》魚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銀入聲。《儀禮·鄕射禮》賓升西階,上疑立。《注》疑,止也。有矜莊之色。《釋文》疑,魚乙切。

又《士昏禮》婦疑立於席西。《注》疑,正立自定之貌。

又《集韻》《韻會》偶起切,同擬。《易·文言》隂疑於陽。《禮·射義》不以公卿為賓,而以大夫為賓,為疑也。《注》疑,自下上至之辭也。《疏》疑,擬也。是在下比擬於上,故云自下上至之辭也。

又《韻補》葉魚記切,音義。《易·升卦》升虛邑無所疑也。

又葉魚求切,音牛。《賈誼·鵩賦》德人無累,知命不憂。細故芥蔕,何足以疑。

拼音是y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