劓

中國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種刑罰。《周禮·秋官·司刑》鄭康成註:“劓,截其鼻也。”劓最早見於甲骨文,從刀從自,“自”是鼻的古字,象徵用刀割鼻,也就是劓刑。劓刑重於墨刑,而輕於剕(刖)刑。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劓


(會意。從刀,從鼻。刀割鼻子。本義:劓刑。割鼻的刑罪,古代五刑之一)

同本義[cutoffthenose(apunishmentinancientChina)]
劓罰之屬千。――《書·呂刑
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易·睽》

又如:劓鼻(割掉鼻子的酷刑);劓刖(割鼻斷足;危殆不安的樣子)

割除[cutoff]
我乃劓殄滅之。――《書·盤庚中》

又如:劓割(劓剝。殘害);劓除(削滅)

yìㄧˋ

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種酷刑。

割除。
鄭碼:NLNK,U:5293,GBK:D8E6
筆畫數:16,部首:刂

簡介

劓
中國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種刑罰。《周禮·秋官·司刑》鄭康成註:“劓,截其鼻也。”劓最早見於甲骨文,作“劓”,從刀從自,“自”是鼻的古字,“”象徵用刀割鼻,也就是劓刑。劓刑重於墨刑,而輕於剕(刖)刑。劓刑在周代適用的範圍甚廣,史稱周初“劓罪五百”,至穆王時增至千條。春秋戰國時期,劓刑仍被沿用。《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楚“公子比為王……使觀從從師於乾谿,而遂告之,且曰:‘先歸復所,後者劓’。”秦孝公時,商鞅之法,“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劓之”(《史記·商君列傳》)。劓刑在戰國及秦也用作懲罰士兵的刑罰。《商君書·境內》載,凡攻城之戰,兵士如“不能死之,千人環,賭諫黥劓於城下。”劓刑有時與其他刑罰結合使用,如《秦簡·法律答問》載:“不盈五人,盜過六百六十錢,黥劓以為城旦。”漢初亦沿用劓刑,文帝除肉刑,“當劓者,笞三百”,始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時,劓刑尚間或使用。隋以後不見於刑典,唯金國早期對於犯重罪的贖刑者,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別於一般平民(《金史·刑法志》)。

拼音是y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