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燭

水燭

水燭是蒲草的正名 (拉丁學名:Typha angustifolia),香蒲科香蒲屬水生或沼生多年草本植物。植株高大,地上莖直立,粗壯,葉片較長,雌花序粗大。葉鞘抱莖。小堅果長橢圓形,種子深褐色。花果期6-9月。分布較廣,常生長於河湖岸邊沼澤地。是中國的一種野生蔬菜,其假莖白嫩部分(即蒲菜)和地下匍匐莖尖端的幼嫩部分(即草芽)可以食用,味道清爽可口。花粉入藥,稱“蒲黃”,能消炎、止血、利尿;雌花當作“蒲絨”,可填床枕。花序可作切花或乾花。水燭是中國傳統的水景花卉,用於美化水面和濕地。水燭的葉片可作編織材料;莖葉纖維可造紙;

基本信息

植物簡介

水燭水燭

種名:水燭

學名:Typhaangustifolia

別名:水臘燭、水燭、香蒲

科名:香蒲科

屬名:香蒲屬

分布:分布於中國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華北(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歐洲、北美、大洋洲和亞洲北部地區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植物形態及花式圖植物形態及花式圖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狀莖乳黃色、灰黃色,先端白色。地上莖直立,粗壯,高約1.5-2

.5 (-3) 米。葉片長54-120厘米,寬0.4-0.9厘米,上部扁平,中部以下腹面微凹,背面向下逐漸隆起呈凸形,下部橫切面呈半圓形,細胞間隙大,呈海綿狀;葉鞘抱莖。

雌雄花序相距2.5-6.9厘米;雄花序軸具褐色扁柔毛,單出,或分叉;葉狀苞片1-3枚,花後脫落;雌花序長15-30厘米,基部具1枚葉狀苞片,通常比葉片寬,花後脫落;雄花由3枚雄蕊合生,有時2枚或4枚組成,花葯長約2毫米,長距圓形,花粉粉單體,近球形、卵形或三角形,紋飾網狀,花絲短,細弱,下部合生成柄,長 (1.5-) 2-3毫米,向下漸寬;雌花具小苞片;孕性雌花柱頭窄條形或披針形,長約1.3-1.8毫米,花柱長1-1.5毫米,子房紡錘形,長約1毫米,具褐色斑點,子房柄纖細,長約5毫米;不孕雌花子房倒圓錐形,長1-1.2毫米,具褐色斑點,先端黃褐色,不育柱頭短尖;白色絲狀毛著生於子房柄基部,並向上延伸,與小苞片近等長,均短於柱頭。

小堅果長橢圓形,長約1.5毫米,具褐色斑點,縱裂。種子深褐色,長約1-1.2毫米。花果期6-9月。

水燭 水燭

生長環境

生於湖泊、河流、池塘淺水處,水深稀達1米或更深,沼澤、溝渠亦常見,當水體乾枯時可生於濕地及地表龜裂環境中。

地理分布

分布較廣,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新疆、江蘇、湖北、雲南、台灣等省區。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日本、原蘇聯、歐洲、美洲及大洋洲等亦有分布。

用途

水燭是中國傳統的水景花卉,用於美化水面和濕地。水燭的葉片可作編織材料;莖葉纖維可造紙;花粉入藥,稱"蒲黃",能消炎、止血、利尿;雌花當作"蒲絨",可填床枕。花序可作切花或乾花。

性味功效:性平,味甘。補腎固精,止血利尿。

套用:遺精、白帶、外傷出血、膀胱炎、血尿、吐血、鼻衄、便血、等有特效。

生物學特徵

水燭( 蒲草)屬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分率力極強,植株基部的地上莖短縮,並從其葉腋間抽生地下匍匐莖,匍匐莖在土中水中延伸,長30-60厘米,其頂芽彎曲向上生成新株,成株高達170-200厘米,開展度60-80厘米,每株有6-13片葉。

水燭水燭

採摘下來的水燭

葉箭形,全緣,葉色濃綠,斷面成新月形,質輕而軟,葉肉組織為中空的長方形孔格,是濕生結構,葉片下部的葉鞘長達50-60厘米,層層相互抱合成假莖。

假莖浸入水中即可為白色,近水面處為白綠色,在氣候適宜的條件下,在短縮莖的每一節間陸續向側抽生白嫩的匍匐莖,即為食用部分--草芽,草芽長20-30厘米,粗1-1.5厘米,分5-6節。部分成株葉叢中油生花薹,花薹頂端生出肉穗花序,花單性,雌雄同株,開花受精後形成果穗。根為鬚根,環繞在短縮莖上,白色細長。

蒲草多自生在水邊或池沼內,每年春季從地下匍匐莖發芽生長,並且不斷發生分株;冬季遇霜後,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匍匐莖在土中過冬。

蒲草不但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工藝品編織加工材料,也是廣泛生長的一種野生蔬菜,其假莖白嫩部分(即蒲某)和地下匍匐莖尖端的幼嫩部分(即草芽)可以食用,並且清爽可口;老熟的匍匐莖和短縮莖可以煮食或作飼料;雄花花粉俗稱“蒲黃”,具有藥用和滋補功能。

栽培技術

定植

水燭水燭

⑴整地水燭最適宜生長在有淺水、底部最深厚沃土的湖泊或池沼。栽植前要進行整地,如果土壤堅實,便要翻耕或用鍬挖栽植穴,穴23~26厘米見方。如果土壤鬆軟,則只要挖出草根進行漚肥,漚肥須在栽前15天進行。

⑵栽植期,長江流域一般是從清明到小暑,其中以立夏到小滿栽植最好,因為這時幼苗已長得比較高,同時溫度適宜,容易成活,並且生長快,當年就可獲得較高產量。栽植時,選生長健壯、假莖較粗、葉片較寬,並呈蔥綠色的分株苗,要求當天挖苗,當天栽植,可以適當密植,株行距50~60厘米見方。如果土壤較軟,水深在60厘米以下,可用手栽,栽植深度為17厘米左右,如果土壤較硬,要用鍬挖穴,扶苗入穴,用土壅根。栽後,必須有部分葉片露出水面,以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果葉片過長,應剪去上端部分,否則.不利紮根成活。

⑶間作水燭可與蓮藕間作,即每栽水燭3行,留出空地3米左右,栽植蓮藕1行,一塊地一年之內,既收水燭,又收蓮藕,蓮藕入土較深,而水燭在表土生長,互不干擾,兩種作物都能正常生長,並且有防止栽植地水分過於蒸發和防止雜草蔓延的作用。

管理

⑴除草栽後半個月,用手拔淨雜草,最好一連除草2~3次,要求在小暑前後除淨雜草,這樣,水燭可發生3批分株。

⑵管水每年春季植株萌芽前的一個月,湖、池內要保持17厘米以上的淺水層,以適應地下根系活動的需要。隨著植株萌芽生長加快,水層要逐漸加深,植株長大以後,水層可加深到60~100厘米。採收水燭時,為了假莖大部分或全部可淹沒在水中,水燭不能缺水受旱,否則,植株黃瘦,大量抽薹開花,少生或不生分株。

⑶更新水燭栽植5~6年以後,產量下降,要及時更新,更新的方法有三種:一是挖去寬約2米一條地上的母株,保留同樣寬的相鄰母株,等到保留母株發生分株,且新株蔓延到空地時再將保留地上的母林挖去;二是把母株全部挖去,重新栽植新的分株;三是換地重新栽植。

溫度管理:由於它原產於溫帶或暖溫帶地區,因此對溫度的要求不算太嚴,只要不低於0℃就能安全越冬;不高於33℃就能順利度夏。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0℃。

光照管理:需要充足的直射陽光才能正常生長。如果光線不足,或是把它放在蔽蔭的環境下養護,則葉片會長得薄、黃,枝條或葉柄纖瘦、節間伸長,處於徒長狀態,花瓣小,花色淡甚至開不出花。

水分管理:它的一生都需要生活在水中。

肥料管理:春季氣溫回升後(8~10℃)即可栽種,盆栽宜選用口徑50公分左右的瓦缸,用瓦片把盆的底孔蓋好,加入3~5公分厚的塘泥,再放上3公分厚的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其上本復蓋塘泥,裝到花盆的一半高度,放入根莖,填入塘泥,泥面離盆沿大約12~18公分。根莖種好,加入清水,深度大約為2公分。小浮葉長出後,就要適時地追施液肥了,建議施用“護花寶”系列家用花肥,這個系列的肥料有專門針對它的配方,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其生長和開花的需要。

春季:氣溫回升後,植株迅發芽、生長,可澆灌“護花寶”。澆“護花寶”之前,把缸內的殘水清理掉,再加入“護花寶”肥液直至盆沿。肥料與水分可按照“護花寶”-清水-“護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時間大約為3~4天。

夏季:這個季節溫度高,濕度大,植株蒸騰作用旺盛,對肥料的需求也多,因此,也要連續澆灌一次“護花寶”再澆一次清水,即“護花寶”-清水-“護花寶”-清水,如此循環,肥和水的間隔天數大約為1~2天,以保持花盆內的清水或肥液不腐臭,避免滋生蚊蠅。

秋季:進入秋季後,它會自然開花,在見到花蕾後,只澆清水就行。開花後到霜降階段,它會逐漸枯萎,進入休眠狀態,要搬入室內,並保持盆內大約只有一公分深的水或者乾脆把水倒掉,只維持盆土濕潤。

採收

水燭水燭

草芽生長快,分孽力強,如不及時採收,嫩莖即迅速抽出水面變為新

的植株,新株過多,會造成相互蔭蔽,影響產量,採收蒲革要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分次收穫,在種植當年,如果植株生長旺盛,可以在6~7月開始採收,到8~9月再採收一次;如果生長不旺,只能在8~9月來收一次,第二年立夏到小滿期間,新株高約60~100厘米時,用手拔收一次,以後要限一個月採收一次,一共採收3次。

採收時,先採收比較瘦小或即將抽薹的植株,留下生長旺盛的肥壯植株,以保證持續高產。第一次和第二次採收後,最好施一次追肥,促使恢復生長。採收草芽時,可以從春季開始一直採收到夏季,隨時在土中摸索採收,但應考慮到不能同時採收水燭;采蒲菜時,應少採或完全不採草芽為好,以免削減蒲菜產量。採收水燭時,人要順扁的一方,即不長葉的一方走向,以免踩斷草芽。由於草芽是從下而上陸續抽生,因此也要自下而上採收。

主要價值

經濟

葉片用於編織、造紙等;幼葉基部和根狀莖先端可作蔬食;雌花序可作枕芯和坐墊的填充物,是重要的水生經濟植物之一。另外,本種葉片挺拔,花序粗壯,常用於花卉觀賞。

水燭是造紙原料;還可編蒲包、蒲蓆等;蒲絨可做填充物。

藥用

水燭水燭

性味:甘辛,涼。

①《本經》:味甘,平。

②《本草正》:味微甘,性微寒。

③《本草匯言》:性涼,炒味澀。

④《要藥分劑》:味甘辛,性平,無毒。

歸經:入肝、心經。

①《綱目》:手、足厥陰血分。

②《本草經疏》:入手少陰、太陽、太陰,足陽明、厥陰。

③《藥品化義》:入脾經。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活血消瘀。生用治經閉腹痛,產後瘀阻作痛,跌扑血悶,瘡癤腫毒;炒黑止吐血,衄血,崩漏,瀉血,尿血,血痢,帶下;外治重舌,口瘡,聤耳流膿,耳中出血,陰下濕癢。

止血,化瘀,通淋。用於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痛經、脘腹刺痛、跌打腫痛、血淋濕痛。

止血、活血:用於各種出血、痛經、跌損、癰腫疼痛。配五靈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常用於產後腹痛、痛經及胃腹瘀痛。

①《本經》: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②《藥性論》:通經脈,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

③《日華子本草》:治(顛)撲血悶,排膿,瘡癤,婦人帶下,月候不勻,血氣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墜胎,血運血症,兒枕急痛,小便不通,腸風瀉血,游風腫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破血消腫生使,補血止血炒用。

④《綱目》:涼血,活血,止心腹諸痛。

⑤《本草經疏》:治癥結,五勞七傷,停積瘀血,胸前痛即發吐衄。

⑥《現代實用中藥》:外用於創傷,濕疹。

⑦《南寧市藥物志》:外用治瘰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8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孕婦慎服。

①《本草衍義》: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極虛人。

②《品匯精要》:妊娠不可生用。

③《本草經疏》:一切勞傷發熱,陰虛內熱,無瘀血者禁用。

民族用藥

【畲藥】花序或果穗治外傷止血,癰疽腹痛《畲醫藥》。

【達斡爾藥】laesu:地上部分治療風濕及類風濕性全身痛。

【侗藥】蠟少Labx saop:花粉主治胎耿冉(蛤蟆證),降萬(外傷)《侗醫學》。

【蒙藥】生用治經閉,痛經,產後淤血腹痛,跌打損傷,瘡瘍腫毒,小便不利,血淋澀痛;炒炭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創傷出血《蒙植藥志》。

【苗藥】Ghob reib lax zux ghunx(阿銳蠟燭棍),Niangxlak zuk(仰蠟燭),Nyangb lab zux(仰蠟燭):花粉治傷出血《苗醫藥》。Niangx lak zuk(仰蠟燭):花粉主治月經過多,外傷流血《苗藥集》。

藥用功能

藥物名稱:水燭(蒲草) 別名:水蠟燭,香蒲,蒲黃。

科屬:香蒲科

生態分布:產中國南北各地沼澤地帶;多生於水澤或濕地,田邊。

藥用部分:花粉(蒲黃)或根莖(水蠟燭根)入藥,夏季採收。

用途:(1)蒲黃,性味甘、涼,無毒。為止血藥,能利水道,消腫排膿。治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子宮出血,痔出血;並治療膀胱炎及尿道炎,婦女月經不調,帶下崩漏症,外用為撒布劑,治創傷,濕疹。

(2)水蠟燭根,性味微苦、寒,無毒。能消腫行血;治白帶,調經,牙痛。 用量:蒲黃1錢5分~5錢;根1錢~1兩,孕婦忌用。

蒲草是廣泛生長在中國南方水鄉的一種野生蔬菜,其假莖白嫩部分(即蒲某)和地下匍匐莖尖端的幼嫩部分(即草芽)可以食用,並且清爽可口;老熟的匍匐莖和短縮莖可以煮食或作飼料;雄花花粉俗稱“蒲黃”具有藥用和滋補功能。

蒲草亦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工藝品編織加工材料,編制歷史悠久。利用蒲草可編製鞋、扇、墊、籃等實用工藝品,並富有較高的藝術欣賞性。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水燭水燭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15:8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4nm。理論板數按異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峰計算應不低於10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異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約0.5g[同時另取本品測定水分(附錄ⅨH第一法)],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45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20kHz)30分鐘,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與供試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異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C28H32O16)不得少於0.10%。

【性味歸經】甘,平。歸肝、心包經。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於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痛經,脘腹刺痛,跌扑腫痛,血淋澀痛。

【用法用量】5-9g,包煎。外用適量,敷患處。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種子植物百科(二)

種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進化的種類,世界上已分化出20餘萬種,是現今地球表面綠色的主體。

香蒲目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