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香蒲

普香蒲

普香蒲,學名Typha przewalskii,是香蒲科、香蒲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多生長在河溝淺水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普香蒲
種拉丁名:TyphaprzewalskiiSKV.
科中文名:香蒲科
普香蒲普香蒲

科拉丁名:Typhaceae
屬中文名:香蒲屬
屬拉丁名:Typha
國內分布:黑龍江省、吉林省等省,遼寧省較稀少。
中國植物志:8:004

植物簡介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狀莖圓柱狀,白色或灰紅色。地上莖基部粗壯,上部較細,高1.3-2.2米。葉條形,斜上,細胞間隙很大,質地較鬆軟,葉面具褐色或褐紫色斑塊,或無,葉片長80-100厘米,寬5-13厘米,上部扁平,中下部背面隆起,橫切面呈新月形,稀半圓形;葉鞘鬆散抱莖。雌雄花序分離,或多少靠近,但不相接;雄花序具1-2枚葉狀苞片,花後脫落,花序軸具深褐色扁毛,先端分叉或單出;雌花序長8-20厘米,直徑約2.2-2.5厘米,頂端和基部近圓形,或收縮,基部具1枚葉狀苞片,苞片上方通常具0.5-1厘米不生雌花的裸露花序軸,或否;雌花無小苞片;孕性雌花柱頭長條形,長約1毫米,花柱多少彎曲,長2-4毫米,子房長約0.8毫米,子房柄長3.5-4.5毫米;不孕雌花子房長約0.8-1毫米,近於倒圓錐形,乳黃色,先端鈍圓,具紅褐色斑點,不發育柱頭尖;白色絲狀毛短於花柱,略部於不孕雌花。小堅果紡錘形,褐色,縱裂。種子近於紡錘形,深褐色。花果期6-9月。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等省,遼寧較稀少。生於河溝淺水處,稀生於沼澤或濕地。模式標本采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郊區,為我國特有種。

用途

本種經濟價值較高,花粉即蒲黃入藥;葉片用於編織、造紙等;幼葉基部和根狀莖先端可作蔬食;雌花序可作枕芯和坐墊的填充物,是重要的水生經濟植物之一。另外,本種葉片挺拔,花序粗壯,常用於花卉觀賞。

香蒲目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