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潑尼醇

氯潑尼醇

氯潑尼醇為合成皮質激素,具有其他皮質激素相同的作用。抗炎作用較氫化潑尼松強2倍,而抑制丘腦-垂體腎上腺的作用卻低於其他皮質激素。口服極易從胃腸道吸收,血漿半衰期僅100min,而氫化潑尼松約200min。

基本信息

氯潑尼醇

基本資料

藥名:氯潑尼醇
英文別名:Synclopred、Syntestan
藥品類別: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
適應症:用於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
規格:每片含本品2.5mg或5.0mg

藥理作用

氯潑尼醇人體胃腸道

本品為合成皮質激素,具有其他皮質激素相同的作用。抗炎作用較氫化潑尼松強2倍,而抑制丘腦-垂體腎上腺的作用卻低於其他皮質激素。口服極易從胃腸道吸收,血漿半衰期僅100min,而氫化潑尼松約200min。適應症:哮喘(支氣管哮喘)、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多關節炎)。

用法用量

口服:開始6mg/d,分1~2次或多次,如效果不滿意時,4~6個月後可增加劑量至3mg,3次/天。

不良反應

氯潑尼醇氯潑尼醇
滿月臉、肥胖症、糖尿病(降低葡萄糖耐受量)、肌無力、的脆性增加(骨質疏鬆、長骨病理性骨折、無菌性骨壞死,特別在股骨頭和肱骨頭部)、胃腸道潰瘍、胰腺炎、皮膚出血(淤點、皮下溢血)、精神障礙、延遲傷口癒合、阻礙兒童生長發育、抑制上腺皮質的功能、減少鈉排泄和增加鉀、氮排泄、眼球晶狀體渾濁、眼內壓升高。
由於防禦-免疫功能下降,感染的危險性升高,血栓形成、脈管炎、皮膚疾病(痤瘡、rubrae紋)以及月經紊亂等均可發生。

注意事項

禁用於下列情況:真菌感染;預防接種前和接種時,如某些接種損傷(卡介苗接種後產生的淋巴結腫大);肺結核(暴發性或播散性結核,除非同時採用適當藥物);病毒感染(單純皰疹,viraemische型帶狀皰疹);脊髓灰質炎(延髓腦子炎型例外);

氯潑尼醇氯潑尼醇
水痘;青光眼(閉角和開角型青光眼);精神障礙;阿米巴感染;甲狀腺機能減退和肝硬化;骨質疏鬆;胃腸潰瘍。如病人剛進行過部手術(腸吻合手術)、腎功能不全、高血壓、重症肌無力,均須慎重考慮其使用本品之利弊。 在妊娠期及哺乳期,只有在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方可使用。
開始用本治療以前及治療過程中必須檢查血象(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測定血清中轉氨酶、鹼性磷酸酶以及尿液的情況,治療時如出現蛋白尿,應定期監測腎功能。 可使強心甙強心作用增強。對排鹽利尿劑可增加鉀排泄。可降低口服降血糖藥及抗凝血藥作用。可增加水楊酸鹽胃腸道出血之可能並使其治療作用降低。
如病人出血時間延長,並用催眠藥(巴比妥酸鹽)和抗生素(利福平),宜慎用本品。抗癲疒間藥物(苯妥英)可降低本品作用。片劑:每片含本品2.5mg或5.0mg。

消炎作用

氯潑尼醇氯潑尼醇
是指抑制炎症因子產生或釋放的藥物,通過抑制炎症因子的產生,使炎症得以減輕至消退,同時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緩解。炎症,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發炎”,是機體對於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表現為紅、腫、熱、痛。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於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通常情況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體的自動的防禦反應,但是有的時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對人體自身組織的攻擊、發生在透明組織的炎症等等。

致炎因子對機體的損害作用所誘發的以防禦為主的局部組織反應。主要表現為組織的變質、滲出和組織細胞增生。臨床上十分常見。炎症面部常表現為紅、腫、熱、痛及功能障礙,同時伴有全身性表現如發熱、血白細胞增多或減少,全身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增生、局部淋巴結腫大和脾腫大等。炎症雖是機體的防禦反應,但對機體是有利的。年老、衰弱、營養不良的人,在致炎因子的刺激下,炎症反應減弱,這標誌著病情的嚴重。

但炎症也有對機體不利的一面,如B型肝炎長期不愈,有時肝臟內出現肝細胞結節性增生並產生大量的纖維組織,引起肝硬變甚至肝癌。按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一般持續較短,數日到一個)、慢性(持續時間長,數日至數年)、亞急性炎症(病程介於急性和慢性炎症之間)。

消炎的基本病理

炎症按基本病理變化又分為:①變質性炎症。②滲出性炎症。③化膿性炎症。④出血性炎症。⑤卡它性炎症。⑥增生性炎症。總之,炎症是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機體對致炎因子的損傷作用所產生的一種防禦反應。

氯潑尼醇白細胞

通過炎症的充血與滲出,使組織獲得更多的營養和抗體等。可中和毒素,消滅致炎因子,清除異物和組織碎屑。炎症的增生有助於組織的修復。同時全身反應的發熱可以促使機體代謝增強、血中白細胞增多、單核細胞吞噬功能加強、抗體生成增多等。
炎症對機體的損傷的局部組織所呈現的反應稱為炎症。根據持續時間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炎症以發紅、腫脹、疼痛等為主要徵候,即以血管系統的反應為主所構成的炎症。局部血管擴張,血液緩慢,血漿及中性白細胞等血液成分滲出到組織內,滲出主要是以靜脈為中心,但象蛋白質等高分子物質的滲出僅僅用血管內外的壓差和膠體滲透壓的壓差是不能予以說明的,這裡能夠增強血管透性的種種物質的作用受到重視。

藥理作用

氯潑尼醇風濕病
他是人工合成也是天然存在的糖皮質激素,抗炎作用為可的松的1.25倍,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抗毒作用、抗休克及一定的鹽皮質激素活性等,並有留水、留鈉及排鉀作用,血漿半衰期為8~12小時。本藥可以引起變態反應,有2例靜脈注射後出現了包括呼吸系統損傷的致死性的過敏性休克反應。支氣管哮喘的病人經鼻內吸入或靜脈注射氫化可的松醋酸酯,也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如果服用本藥劑量每日大於50mg,則會引起cushing樣反應,如顱內高血壓、青光眼、囊下白內障、胰腺炎、骨骼無菌性壞死、腹膜炎、肥胖、滿月臉、精神綜合徵、水腫等。
用於腎上腺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發熱、痛風、支氣管哮喘等。用於過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瘙癢症等。長期大量服用引起柯興氏征、水鈉瀦留、精神症狀、消化系統潰瘍、骨質疏鬆、生長發育受抑制。
用於虹膜睫狀體炎、角膜炎、鞏膜炎、結膜炎等。用於神經性皮炎,用於結核性腦膜炎、胸膜炎、關節炎、腱鞘炎、急慢性捩傷、腱鞘勞損等。針劑:為氫化可的松的無菌稀乙醇溶液。每支10mg(2ml)、25mg(5ml)、50mg(10ml);100mg(20ml)。

對哮喘的治療

氯潑尼醇疾病早期,因病理的可逆性,肉眼觀解剖學上很少器質性改變。隨疾病發展病理學變化逐漸明顯,肉眼可見過度充氣及肺氣腫,肺柔軟疏鬆,可合併有肺大泡支氣管及細支氣管內含有粘稠痰液及粘液栓。支氣管壁增厚、黏膜腫脹充血形成皺襞,粘液栓塞局部可發現肺不張。顯微鏡下的改變比較明顯。即使在輕症的哮喘患者,可見氣道上皮下有肥大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與嗜中性粒細胞浸潤。哮喘發作期,氣道黏膜下組織水腫,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氣管內分泌物貯留,支氣道平滑肌痙攣,纖毛上皮剝離,基底膜露出,杯狀細胞增殖及支氣管分泌物增加等病理改變。若哮喘長期反覆發作,表現為支氣管平滑肌的肌層肥厚,氣道上皮細胞下的纖維化等致氣道重構和周圍肺組織對氣道的支持作用消失。
儘管哮喘的病因及發病機理均未完全闡明,但目前的治療方法,只要能夠規範地長期治療,絕大多數患者能夠使哮喘症狀能得到理想的控制,減少復發乃至不發作,與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和學習。為使哮喘診斷治療工作規範化,1994年在美國國立衛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共同努力下,共有17個國家的301多位專家組成小組,制定了關於哮喘管理和預防的全球策略(GINA)。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也於1993年和1997年議定和修訂了中國的哮喘防治指南,促進了防治水平的提高。

腎上腺皮質激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