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新聞,是指報紙、電台、電視台、網際網路等媒體經常使用的記錄與傳播信息的一種文體。新聞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就其廣義而言,除了發表於報刊、廣播、電視上的評論與專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屬於新聞之列,包括訊息、通訊、特寫、速寫(有的將速寫納入特寫之列)等等;狹義的新聞則專指訊息,訊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導國內外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實。權威的新聞定義,是1943年陸定一提出的,“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導。”范長江也對新聞下了一個定義,“新聞就是廣大民眾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實”。王中教授引入傳播學概念,把新聞定義為“新近變動的事實的傳布”。另外甘惜分教授把新聞定義為“報導或評述最新的重要事實以影響輿論的特殊手段”。

基本信息

引證解釋

新聞聯播新聞聯播
1.新近聽到的事件,社會上新近發生的事件。
唐李鹹用《春日喜逢鄉人劉松》詩:“舊業久拋耕釣侶,新聞多說戰爭功。”明陳繼儒《安得長者言》:“吳俗坐定,輒問新聞。此游閒小人,入門之漸,而是非媒孽交搆之端也。”《紅樓夢》第一回:“當下鬨動街坊,眾人當作一件新聞傳說。”袁靜《伏虎記》第四十回:“連長連長,大新聞哪,你這個大活人成了烈士了!”
2.新知識
蘇軾《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新聞妙無多,舊學閒可束。
3.宋時指有別於正式朝報的小報。
宋趙升《朝野類要·文書》:“朝報,日出事宜也。每日門下後省編定,請給事叛報,方行下都進奏院報行天下。其有所謂內探、省探、衙探之類,皆衷私小報,率有漏泄之禁,故隱而號之曰新聞。”
4.指報紙、廣播電台、電視台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導。隨著通訊手段的豐富便捷,新聞的報導範圍更為廣泛,也有將新聞認為是:對正在或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導。
宋教仁《宋漁父日記》:“吾並將此文譯為英、佛、露、獨各文,送各國新聞登之。”老舍《茶館》第二幕:“長辛店大戰的新聞,買報瞧瞧長辛店大戰的新聞!”曹禺《日出》第三幕:“我都想過,畫報上一定登那么老大的照片,我的,胡四的,我們倆的,報紙每天登著我們蜜月的新聞。”
5.新版《辭海》的解釋為:“報社、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等新聞機構對當前政治事件或社會事件所作的報導。要求迅速及時、真實、言簡意明,以事實說話。形式有訊息、通訊、特寫、記者通信、調查報告、圖片新聞、電視新聞等。”

歷史

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

世界上第一所新聞學院即是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的新聞學院,在這裡產生了讓美國稱為隱形的第四界(即新聞。其他三界為分立的三權,司法、行政、立法)
中國的這個階段屬於拓荒期。

密蘇里新聞幫的崛起

在1928年前,有名的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畢業的記者在遠東工作,其中超過半數以上在中國。在這些人中比較著名的包括密勒(ThomasF.F.Millard)、鮑威爾(J.B.Powell)、美聯社的莫里斯(JohnR.Morris)、哈瑞斯(MorrisHarris)、巴布(J.C.Babb)、懷特(JamesD.White)、合眾國際社的克林(BenjaminKline)、《紐約時報》的米索威滋(HernryFMisselwitz),《紐約先鋒論壇報》的科內(VitorKeen)、《密勒氏評論報》的克勞(CarlCrow)等,後來又有武道(MauriceVotaw)、斯諾(EdgarSnow),還有雖非密大背景、但出自密蘇里州的史沫特萊(AgnesSmedley)、項美麗(EmilyHahn)等。從1900年開始,這些人從美國中西部絡繹不絕地開赴中國,形成了一道壯麗的景觀。西北大學的漢密爾頓教授(J.M.Hamilton)形容他們為“密蘇里新聞團伙”(MissouriMonopoly),阿道夫大學的羅贊斯基博士(MordechaiRozanski)更戲稱這些人為“密蘇里黑手黨”(MissouriMafia)。
從另一方面觀察,民國時期中國一大批重要的新聞記者、新聞教育家、新聞官員、政治家、院士多出於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例如《廣州時報》主筆黃憲昭、主管對外新聞的國民黨中宣部副部長董顯光,《中央日報》社長馬星野,《申報》著名記者、後任復旦大學教授的汪英賓,路透社記者趙敏恆、國民黨新聞官員沈劍虹、著名報人吳嘉棠、新聞教育家蔣蔭恩、梁士純、謝然之等,顯然,中國也有一支“密蘇里新聞幫”。

中國新聞的崛起

徐寶璜,字伯軒,江西九江人。著名新聞教育家。他是最先在國內開設新聞學課程的大學教授,主張報紙應具有獨立的社會地位,應代表國民提出建議和要求。同時,他認為報紙的輿論是根據新聞而來,新聞又以正確的事實為基礎,因此新聞中的事實正確與否決定輿論的健全與否,報紙在提倡道德,開啟民智方面具有重要的職責和作用。徐寶璜在我國新聞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被譽為“新聞教育界第一位大師”和“新聞學界最初開山祖”。

含義

要素

從表達方式上看,新聞以記敘為主,十分講究真實性。
新聞六要素(也就是記敘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即五個“W”和一個“H” 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時)、Where(何地)、Why(何因)、How(怎樣)。
一篇新聞報導,無論是訊息,還是通訊、特寫,一般都包含這6個因素。“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如下面這條新聞,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經過多年艱苦訓練,中國運動員劉翔終於在2004年8月27日,雅典奧運會上獲得男子110米欄冠軍,被媒體稱為‘亞洲飛人’。”

特點

公開性、真實性、針對性、時效性、準確性、顯著性、接近性、開放性、廣泛性、變動性

結構

每則新聞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後二者是輔助部分。標題一般包括引標題、正標題和副標題;導語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主體是新聞的軀幹,它用充足的事實來表現主題,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展和闡釋;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背景和結語有時也可以暗含在主體中。閱讀新聞,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記敘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分類

1.按事實發生狀態分:有突發性新聞、持續性新聞、周期性新聞。
2.按事實發生與報導的時間差距分:有事件性新聞與非事件性新聞。
3.按新聞發生的地區與影響範圍分:有國際性新聞、國內性新聞、地方性新聞。
4.按新聞事實的材料組合分:有典型新聞、綜合新聞、系列新聞。
5.按傳播渠道與信息載體分:有文字新聞、圖片新聞、電聲新聞、音像新聞。
6.按反映社會生活的內容分:有政治新聞、經濟新聞、法律新聞、軍事新聞、科技新聞、文教新聞、體育新聞、社會新聞等。

機構

新聞傳播按介質可分為: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網際網路廣告媒體、移動網際網路媒體等幾大類。
1、電視傳播機構:中央電視台、地方電視台、娛樂、廣告媒體;
2、廣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地方電台,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3、報紙:中國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
4、雜誌:人物類《環球人物》、學術類《新聞傳播》、時事類《新周刊》等;
5、網際網路廣告媒體:騰訊新聞、導向新聞、新華網、人民網、百度新聞、新浪新聞、挪意時報、鳳凰資訊、中國新聞網、網易新聞、紅網、新廣網等;
6、移動網際網路媒體:微博、微信屬新媒體,是智慧型移動終端發展的產物。

報導形式

倒金字塔式

這種寫作方式是目前媒體常用的寫作方式。這種模式將新聞中最重要的訊息寫在第一段,或是以新聞提要的方式呈現在新聞的最前端,有助於客群快速了解新聞重點。由於該模式迎合了客群的接受心理,所以成為媒體套用最為普遍的形式。
這種模式寫作的基本格式(除了標題)是:先在導語中寫出新聞事件中最有新聞價值的部分(新聞價值通俗來講就是新聞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客群的部分;其次,在報導主體中按照事件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遞減寫下來,最後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段落只寫一個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為這種格式不是符合事件發展的基本時間順序,所以在寫作時要儘量從客群的角度出發來構思,按客群對事件重要程度的認識來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長期的實踐經驗和巨觀的對於客群的認識。

正金字塔式

這種寫作方式是以時間發生順序作為行文結構的寫作方式,剛好與倒金字塔式相反,依序分別是引言、過程、結果,采漸入高潮的方式,將新聞重點擺在文末,一般多用於特寫。

折衷式

折衷式又叫新華體,這種寫作方式將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兩者進行了折衷,新聞中最重要的訊息仍然在導言中呈現,接下來則依照新聞的時間性或邏輯性敘述。
這種模式的基本格式(除了標題)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導語中簡明地體現出來;然後,在第二段進一步具體闡述導語中的這個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於使客群在接受時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實際上是一個過渡性段落;接著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把“故事”講下來。

平鋪直敘式

此種寫作方式就是注重行文的起、承、轉、合,力求文字的流暢精準,此種寫作方式反而適合組織在發表聲明時使用。

新聞分類導航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導。事實成為新聞,需經傳播者選擇,並藉助語言、文字、圖像等符號載體及時傳播。
媒體記者八卦醜聞
新聞人物新聞雜誌新聞事件社會熱點問題

散文分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