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

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

陳列分三個展室,展線65.1米,共陳列文物、文獻及照片等共163件。陳列主要內容:桂東早期建黨及各個時期黨組織的活動;農民運動、支援北伐,湘南暴動;毛澤東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湘贛邊區游擊隊的艱苦鬥爭;1928年3月和8月桂東兩度分配土地;毛澤東迎還紅軍大隊;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紅獨八師、紅獨四師、紅獨四團在桂東的活動;蔡會文、方維夏在東、西兩邊山建立游擊根據地和湘粵贛紅軍游擊隊在桂東的三年游擊戰爭等。陳列的主要文物有:毛澤東在沙田坐過的凳子、紅軍戰士穿過的棉襖、紅軍用過的手雷水桶、瓜瓢;游擊隊用過的袖章、萊刀等。

基本信息

館址隸屬

該館於1986年成立。初名《為毛澤東同志在桂東革命活動陳列室》,1983年對陳列內容作了調整、充實、始用今名。隸屬桂東縣文化局

館舍規模

該館館址為1966年新建。硬山頂、小青瓦面、磚石結構、大闊面牆窗、中隔平頂過道。內設序廳、展廳、會客廳,紀念館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館內環境優雅、靜謐,雪松柏樹方竹終年翠綠,花卉異草芳香襲人。

景觀

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
陳列分三個展室,展線65.1米,共陳列文物、文獻及照片等共163件。陳列主要內容:桂東早期建黨及各個時期黨組織的活動;農民運動、支援北伐,湘南暴動;毛澤東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湘贛邊區游擊隊的艱苦鬥爭;1928年3月和8月桂東兩度分配土地;毛澤東迎還紅軍大隊;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紅獨八師、紅獨四師、紅獨四團在桂東的活動;蔡會文、方維夏在東、西兩邊山建立游擊根據地和湘粵贛紅軍游擊隊在桂東的三年游擊戰爭等。陳列的主要文物有:毛澤東在沙田坐過的凳子、紅軍戰士穿過的棉襖、紅軍用過的手雷水桶、瓜瓢;游擊隊用過的袖章、萊刀等。

該館收藏革命文物215件,其中有土地革命時期的紅軍標語;工農紅軍鑄造的手雷;中華蘇維埃政府發行的紙幣、銀元;農民協會鈐記、袖章、公函、武器、毛澤東、朱德及部分烈士使用過的實物等。

主要出版物:《陳奇傳略》、《毛澤東在桂東革命活動簡介》、《沙田讚歌》等。

歷史沿革

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
人們來到桂東縣,往城西紅軍路走,那掩映在翠綠松柏下的一尊高大潔白的毛澤東同志塑像,便會映入你的眼帘。這就是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

1928年8月19日,毛澤東率三十一團三營前來桂東迎還八月打郴州失敗後轉移的紅軍大隊時,曾寓於紀念館內的唐家大屋左翼中廂房。8月23日,在此毛澤東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與會者有前委書記陳毅,紅四軍軍長朱德、紅四軍參謀長兼二十八團團長王爾琢、二十八團黨代表何長工、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經等人。會議總結了“八月失敗”的教訓,決定經江西崇義、上猶回師井岡山,保存紅四軍主力,重開湘贛邊界工農武裝割據局面。

唐家大屋為典型湘南山區民房。建於清末,占地面積360平方米,兩層磚木結構,硬山頂,小青瓦,正面呈倒凹形,外築圍築,構成小庭院落。因年久失修,五十年代坍塌。1966年由省革命紀念地辦公室撥款照原樣修復。1972年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曾住宿過的左翼中廂房,現陳列有複製的木床,被褥、蚊帳、木椅、書桌。桌上置硯池。朱德住宿過的右翼後廂房,陳列有原竹製涼床、複製的墊單、軍毯、竹椅、書桌等物。

唐家大屋舊址附近於1967年興建了“毛澤東在桂東革命活動陳列館”,由郭沫若題寫館名。1983年,該館更名為“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紀念館”,由王震題寫館名。

紀念館一角

紅軍用過棉絮毯子

紅軍借民眾用具

紅軍用來打仗手雷

紀念館屬地方黨史博物館,該館右側為展室,面積428平方米。分“紅旗漫捲桂東”和“艱苦卓絕鬥爭”兩個部分三個展廳六組展出文字、圖表、照片等114個版面,陳列實物和複製文物45件。以翔實的資料,實物陳列展示方法,再現了毛澤東頒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迎還紅軍大隊重回井岡山;王震、任弼時、肖克等組建紅六軍團誓師西征等我黨我軍大革命時期重大歷史事件和桂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打土豪、分田地進行土地革命及同敵人浴血奮戰的史跡。

紀念館是傳統教育、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教育的理想場所。

1995年,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被郴州市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內的唐家大屋,1972年9月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博物館名錄

博物館,又叫博物院,是匯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並對那些有科學性、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