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紀念館

柳宗元紀念館

柳宗元紀念館坐落在廣西柳州市柳侯公園內,主要由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組成。柳侯祠原名羅池廟,是為紀念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柳宗元而於公元822年始建,距今已有1182年的歷史。1995年1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信息

簡介

柳宗元紀念館柳宗元紀念館

在歷史文化名城柳州,最讓人引發思古幽情的去處便是柳宗元紀念館。

來到柳侯祠正門,映入眼帘的是這靜穆的儀門。門額上“柳侯祠”三個字沉穩勁朴、俊逸豪放,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書法家郭沫若所題。門柱上這副“山水來歸,黃蕉丹荔;春秋報事,福我壽民”的金字對聯是根據唐代文豪韓愈《柳州羅池廟碑》一文集煉而成,語精墨妙,意境悠遠,表達了柳州人對柳宗元的思念之情。

歷史

柳侯是人們對柳宗元的尊稱。出身於仕宦家庭的柳宗元,自幼聰敏,少年時即通曉漢賦詩騷,青年時知識日益廣博,一生憂國憂民,關注人民疾苦,勇於進行政治革新。21歲考中進士,26歲時又因“淵博能文”被派任集賢殷正字,替朝廷編纂校訂圖書。此後被調任藍田縣尉、監察御史里行等職。33歲那年參加了王叔文領導的以懲辦貪官酷吏、打擊宦官弄權等為目的革新活動。但因遭到宦官強權的抵制、打擊而告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
柳宗元在永州過了十年的被貶生活,後來,由於宰相裴度對他的同情和愛惜,才將他召回京城。而後卻又一次遭到權貴們的排斥和打擊,被派往更為荒遠的柳州任刺史。
公元815年,柳宗元來到柳州。面對這片滿目瘡痍之地,柳宗元認為“是豈不足為政耶”,意思是說:難道在這裡就不能在施政上有所作為嗎?他在柳州度過的生命中的最後四年里,努力為柳州百姓辦了許多實事。
柳宗元學術研究會會長謝漢強同期聲:柳宗元在柳州主要做了四件有重大影響的事。第一件就是廢除奴俗,解放奴婢。當時窮苦人家向富豪借高利貸,要把兒女送去債主家抵押,到了本利相當仍還不起錢的時候,兒女就要成為被債主任意驅使的奴婢。
於是,柳宗元根據國家法律制定了解放奴婢的措施,打擊了豪強富戶對百姓的高利貸盤剝,使一大批奴婢獲得了自由。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會生產力。
柳宗元學術研究會會長謝漢強同期聲:柳宗元在柳州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柳宗元身體力行,在柳州城西北“手植黃柑二百株”,以此風“惠我後人”。後來有柳州人在柳宗元當年種植柑橘的地方建了一座“柑香亭”,但此亭廢於何時史無記載。後來柑香亭幾經重建,幾度被毀。現在的柑香亭按照乾隆年間的柑香亭樣式,於1978年重建。整個亭子呈六角形,由10根朱紅大柱構成,立面是重檐飛桷,丹欞碧瓦,脊吻飛翅。柑香亭掩映在繁茂的桂樹叢中,倒映在羅池水面,深深寄託著柳州人對柳宗元的思念之情。
柳宗元學術研究會會長謝漢強同期聲:柳宗元在柳州所做的第三件大事,就是修復孔廟,興辦文教。
柳宗元特別重視文教事業。他一到任就把孔廟整修一新,還興辦學堂,把廢棄多年的“府學”恢復起來,目的是在邊遠地區傳播中原的先進文化。
柳宗元紀念館講解員張靜同期聲:柳宗元在柳州所做的第四件大事就是打井取水。原來,柳州老百姓都要到江邊挑水飲用,遇到雨天路滑還容易出危險。柳宗元到任後就馬上撥款,在柳州打制了好幾口井,解決了老百姓飲水難的問題。
唐元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819年農曆十一月初八,柳宗元病逝於柳州任上,終年47歲。柳宗元生前兩袖清風,去世後,他的家人竟無能力將其遺體運回家鄉安葬,靈柩在柳州停放了近一年。後來是他的同鄉、桂管觀察使裴行立出資,才將柳宗元的遺體運回西安萬年縣老家安葬。
由於柳宗元在柳州的德政之舉,被後人尊稱為“柳柳州”,人們在他生前喜愛的羅池畔興建了羅池廟,在當年停放柳宗元靈柩的地方建起了衣冠墓。
為了將柳宗元的事跡記載下來,流傳下去,柳州人士請柳宗元的生前好友、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寫下《柳州羅池廟碑》一文。碑文的前半部分記載了柳宗元在柳州的政績,後半部分附了一首題為《迎享送神詩》的詩。後來,宋代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蘇軾將《迎享送神詩》書寫下來,由柳州人士於宋嘉定十年即公元1217年,刻石立碑於羅廟內。因為這塊碑的內容集中國文學史上“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文、柳宗元事、蘇軾書於一體,所以,後人稱此碑為“三絕碑”。
新中國成立後,柳州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對柳侯祠的保護工作,經常撥專款進行保護和維修。
柳侯祠每年接待數以萬計的海內外遊客到此參觀遊覽。每年清明節,都有許多人到柳侯祠及柳侯墓祭拜柳宗元。
“生有高名,沒為眾悲。”柳宗元雖然辭世已有千載,但世世代代的柳州人都不會忘記柳宗元為柳州所做的貢獻。

榮譽

柳宗元紀念館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柳子廟,是展示永州文明的視窗,是向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近年來,該館積極組織廣大青年幹部、職工開展以愛崗敬業、創新創效、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競賽活動,以每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世界文化遺產日”、文物宣傳周和祭祀柳宗元等活動,與廣大青少年共同開展“八榮八恥”榮辱觀和愛國主義教育,積極開展柳子廟的保護維修及宣傳利用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單位的改革發展和青年職工的成長成才。該館先後被授予“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活動基地”、“湖南省文物保護先進集體”、“湖南省文明視窗單位”、“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中國博物館名錄

博物館,又叫博物院,是匯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並對那些有科學性、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