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氣枳殼丸

導氣枳殼丸用於分氣逐風。主治氣結不散,心胸痞痛,氣逆上攻。

基本信息

簡介

導氣枳殼丸--《宣明論》卷七
【處方】枳殼(去瓤,麩炒)、木通(銼,炒)、青皮(去白)、陳皮(去白)、桑白皮(銼,炒)、蘿蔔子(微炒)、白牽牛(炒)、黑牽牛(炒)、莪術(煨)、茴香(炒)、荊三棱(煨)各等分。
【製法】上為末,生薑汁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分氣逐風。主治氣結不散,心胸痞痛,氣逆上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橘皮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宣明論》卷七

中藥方劑之導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