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氣丸

三棱(乾漆炒) 檳榔(斑蝥炒) (砂炒)

青皮(水蛭炒) 莪術(虻蟲炒) 三棱(乾漆炒) 檳榔(斑蝥炒) 吳茱萸(牽牛 炒) 乾薑 (砂炒) 胡椒(茴香炒) 附子(鹽炒) 赤芍藥(川椒炒) 石菖蒲(桃仁炒) 上件同炒藥熟,去水蛭等不用,研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空心 紫蘇湯下。 諸腹脹大,痞塞不通,大便虛秘,此方主之。 青皮、莪術、三棱、菖蒲,氣積藥也,炒以水蛭、虻蟲、乾漆、桃仁,則逐敗血矣!乾 姜、附子、胡椒、茱萸,溫中藥也,炒以 砂、食鹽、茴香、牽牛,則軟堅而疏利矣。檳榔 炒以斑蝥,下氣者得破氣者而益悍。赤芍藥炒以川椒,瀉肝者得疏肝者而益利。制度之工如 此,以之而治氣實有餘之證,斯其選矣。

中藥方劑之導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