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氣湯

導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方集解》。具有行氣疏肝,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寒疝疼痛,苔薄白,脈弦。

基本信息

歌訣

寒疝痛用導氣湯,川楝茴香與木香。吳茱萸以長流水,散寒通氣和小腸。

組成

川楝子四錢(12g),木香三錢(9g),小茴香二錢(6g),吳茱萸(湯泡)一錢(3g)。

用法

長流水煎服。

功用

行氣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

寒疝疼痛,苔薄白,脈弦。

方義

本方中川楝子苦寒,入肝理氣,並導熱外泄,為君藥;木香、小茴香疏肝理氣止痛;小茴香與吳茱萸辛溫,散寒燥濕,共為臣藥。本方溫寒並用,藥力簡緩,疏肝行氣,散寒止痛之力較弱。

配伍特點

方用川楝子苦寒,入肝理氣,並導熱外泄;吳茱萸,茴香辛溫,散寒除濕;木香行肝經氣滯;寒溫同用,為其配伍特點。

運用

主要用於治療寒疝的常用方。臨床套用以陰囊冷痛,結硬如石,或引睪丸而痛為辨證要點。現代臨床常用於治療鞘膜積液,睪丸炎、附睪炎等屬於寒侵肝經,氣機阻滯證者。

加減化裁

如大便堅硬者,加大黃;如邪熱蓄血腹痛者,加紅花、青皮。

使用注意

服藥時禁酒,忌辛辣食物。

附註

附方1 導氣湯

組成:芍藥一兩、當歸五錢、大黃、黃芩各一兩半、黃連、木香個一錢,檳榔一錢。

主治:下痢膿血,里急後重,日夜無度。

出處:《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附方2 導氣湯

組成:黃芪八錢,甘草六錢,青皮四錢,升麻、柴胡、當歸梢、澤瀉各二錢,橘皮一錢,紅花少許,五味子一百二十個。

主治:兩腿沉重麻木。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中藥方劑之導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