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長尾雉

黑長尾雉

黑長尾雉(學名:Syrmaticus mikado)大型雞類,體長53~88厘米。雄較雌大。雄鳥通體紫藍色,臉鮮紅色,翅上有一條顯著的白色翅斑,尾甚長,黑色,具顯著的白色橫斑,腳綠褐色。雌鳥通體橄欖褐色,臉紅色,背和翅滿布棕褐色斑紋和灰白色羽緣,腳綠褐色,尾棕栗色,具黑色橫斑。相似種藍鷳腳鮮紅色,雄鳥上背和中央尾羽白色,頭具白色冠羽;雌鳥上下體均無白斑,腹具“V”字形暗褐色斑,腳亦為鮮紅色,區別均甚明顯,野外容易辨識。長棲於下針葉林及混交林地帶的密林,或竹林及陰坡灌叢。性謹慎而膽小。告警時wok~wok~wok地高叫。繁殖季節雄鳥發出尖厲哨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中文名黑長尾雉

拉丁文名:Syrmaticusmikado

中文學名: 黑長尾雉

中文目名: 雞形目

中文科名: 雉科

中文屬名: 長尾雉屬

同物異名: Calophasis mikado Ogilvie-Grant, 1906,

中文俗名: 帝雉

拉丁文目名: GALLIFORMES

拉丁文科名: Phasianidae

拉丁文屬名: Syrmaticus

拉丁文種名: mikado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Ogilvie-Grant, 1906)

英文俗名: Mikado Pheasant

瀕危信息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 生效年代: 1997

IUCN瀕危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瀕危等級: 生效年代: 2003年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一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未定 生效年代: 1996

形態特徵

黑長尾雉黑長尾雉

雄鳥頭、頸和上背紫藍色;上背具寬闊的鋼藍色羽緣和黑色矢狀次端斑。下背和腰濃黑色而具金屬藍色羽緣;翅上復羽也同,僅微雜有白色斑點,但一般不外露。大復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顯著的白色橫帶。初級飛羽黑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亦黑,具窄的白色羽端。尾上復羽黑色,具白斑;尾羽16枚,甚長,呈楔狀,中央尾羽最長,往兩

側逐漸變短,顏色為黑色,稀疏的被有數道白色橫斑。胸深藍色而富有光澤。腹黑色,尾下復羽亦為黑色,具窄的白色端緣。

雌鳥頭和頸橄欖褐色,頭頂及枕黑色,具暗棕色羽緣;上背及翅上復羽黑色,具白色羽乾紋和橄欖褐色羽緣,且雜有棕褐色斑;下背及腰橄欖褐色,綴以黑斑;尾上復羽淡灰褐色,具寬闊的黑色橫斑和雜有棕褐色;飛羽黑色,除三級飛羽外均具淡棕褐色橫斑。中央尾羽栗色,外側尾羽棕色,均具黑色橫斑。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其餘尾羽均具白色羽端。頦和喉均褐白色,胸和兩肋均呈黑白相雜狀。腹灰褐色,也具黑色橫斑和灰白色羽端。尾上復羽棕色,具白色羽端和黑褐色斑點。

虹膜(♂)紅褐色和(♀)淡褐色。臉裸出部輝紅色;上嘴黑色,嘴端及下嘴淡角黃色,腳暗灰色以至綠褐色。跗蹠後緣被以八角形鱗。雄鳥具距。

大小量度:體長♂860~895mm,♀528mm;嘴峰♂25~28mm,♀24~25mm;翅♂210~230mm,♀187~215mm;尾長♂500~530mm,♀170~225mm;跗蹠♂66~67mm,♀57~61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中、高海拔1800~38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底層叢藪中,不過在玉山國家公園進行的調查中發現,以海拔高度2300~2550米發現的次數最多,而且比較喜歡在山坡坡度較陡(30至60度之間)的地區活動,也見於次生林和人工造林地。冬天有向較低海拔遷移的現象。

分布情況

分布範圍:台灣的特有種。產於台灣中部及東部。為我國台灣省特產鳥類。

分布狀況: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為罕見留鳥,見於海拔1800~3000 米的台灣中部山區。

生活習性

黑長尾雉黑長尾雉

發現其活動的地點多在林道路面地表植物和落葉復蓋多的地方,也會在陡峻的峭壁上行走。多單獨活動,不群聚。活動的時間多半在雙尖峰時段,在關高地區為早上5點到6點和下午6點到7點,在瑞岩溪自然保護區是早上7點到8點和下午4點到5點,而最喜歡在下小雨、中雨、起霧或陰天時出來活動。行走時沉穩地昂首慢步,少出聲,謹慎而機警。如發現有人出現時,雌鳥會立刻快步逃離或飛走,並同時發出“咕、咕、咕”聲;雄鳥的反應則

較為鎮定,會在原處呆立片刻,再緩慢向前行走,如距離太近,則立刻竄入濃密的雜草叢中,或往下坡疾飛,並同時發出尖銳的叫聲。此時尾羽展開成扇形,拍翅聲很大。如成對在一起行走覓食,彼此相距不遠,通常雄鳥會陪伴雌鳥左右或尾隨其後,時時保持警戒狀態,扮演者護衛者的角色,雌鳥則安心覓食。遇有敵害或觀察者,雄鳥往往昂首挺胸,羽毛賁張,並發出急促的警戒聲,緩步行至空曠地以引起入侵者的注意,等到雌鳥從容進入叢藪中,才向不同的方向逃逸。疾走時頭部前後晃動,尾羽向下垂,不常驚飛。

晚上會在樹上停棲過夜。一般在傍晚上飛躍上樹,有時會由一樹枝跳躍到另一樹枝,然而每一隻的樹棲地點並不固定。早晨自樹上跳動地面上覓食,往下跳時,身體向前傾,尾羽張開。

雜食性。覓食時,以喙直接啄食地表植物的新葉、幼芽、花、各種漿果、草籽,也常在走動時用喙或爪扒開地面落葉或腐植土,再用喙啄食土中的蚯蚓、螞蟻、蝴蝶幼蟲和其它昆蟲,此外會啄食地上的小石子。

鳴叫聲的變化不多,常聽到的幾種聲音如下:(1)連續低沉的“咯、咯、咯”聲。平時行走時、雌鳥帶小鳥時、有人沿路跟隨時、受驚飛逃時,都會發出這種叫聲;(2)低頭覓食時,發出音量低小的“嗯、嗯”聲,有時其後還夾著“Sui—”聲;(3)在受驚、感受到威嚇或逃竄時,發出尖銳而洪亮的“Kui—”、“Sui—”、“Ka—”、“Chieu—”聲;被人監視時,發出“嘰咕”和“Sui—Sui—Yi”叫聲。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4至8月之間。多數學者(歐保羅等 1990,姚正得等 1998)觀察其繁殖初期雌雄成對活動的次數較多,推測其婚配為一夫一妻制。但也有學者(Delacour 1951,Stokes & Williams 1971)認為其婚配為一夫多妻制。繁殖配對的時間可能在每年10月或11月即已完成。

黑長尾雉黑長尾雉

發情期約始於3月中旬,一直延伸至6月。雌鳥在繁殖前,體重有顯著增加的現象,可能是為了產卵和孵卵需耗費的龐大體能預作準備。春天求偶時,雄鳥會為了爭奪地盤和配偶而大打出手。打鬥時兩隻雄鳥挺胸對峙,其中一隻突然趨前,另一隻立地躍起,當其落地時,趨前的那隻隨即躍起,彼此一上一

下的跳動,有時兩隻同時躍起,用爪當武器攻擊對方,然後同時落地。此時雌鳥誰也不幫,僅在一旁觀戰。雄鳥發情時,臉部肉垂呈鮮紅色,並豎立引頸挺胸向雌鳥展翼,快速地連續顫動雙翼。

成熟雄鳥的換羽在7至10月之間完成,這段時間正是雌鳥撫育幼鳥的重要階段。雄鳥完成換羽,展現一身亮麗的新羽,此時正是幼鳥離開雌鳥,讓雌鳥恢復單身的時候,也是成熟雌雄鳥再次配對的時機。

一般築巢在地面或樹幹上,巢位於面向驟降陡坡的凹陷處,或岩石下的凹洞,或陡坡上緣樹幹基部的樹洞裡,甚為隱密。巢材多為就地取材的枯枝和落葉,內襯有羽毛。產卵期在3月底至4月初,每窩產卵3至5枚,卵乳白色至淡褐色,卵重48.45g,平均大小為40.7×55.0mm。由雌鳥單獨承擔孵育的責任,雄鳥不參與育雛的工作。雌鳥孵卵時,會有起身轉向、四處張望、啄理巢材、梳理羽毛和翻卵等行為。在雷雨的惡劣天氣,雌鳥整日不離巢活動。孵化期約28天。6月底可見雌鳥帶著幼鳥在林道覓食,在路上慢行雌鳥也時時保持警戒,幼鳥追隨其左右,並啄食地表上植物的種籽。雌鳥在雛鳥出殼的二星期內,會在巢內或巢附近的隱密處,讓雛鳥鑽入雌鳥的翼下過夜(姚正得 1996)。在這個攜幼活動的時期,它們無固定方向,而是四處遊蕩並逐漸遠離巢區。到了8至9月時,幼鳥的體型已經長得跟雌鳥差不多,隨著成長而與雌鳥日漸疏離,最後獨立生活,而且可以上樹過夜。然而雌鳥會在下次繁殖前,回到原來的巢位附近活動。

地理分布

黑長尾雉分布於台灣的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嘉義、花蓮、高雄、屏東、台東等縣境內的中部山地。

種群現狀

黑長尾雉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為世界瀕臨絕種的鳥類,近年來則在野生動物保育法及國家公園的保護下,族群數量穩定,並於近年脫離瀕危動物之列。 由於黑長尾雉對於台灣的賞鳥人而言具有極特別的意義,因此被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選為會鳥,成為台灣野鳥的代表。

亞種分化

單型種,尚無亞種分化。

保護級別

黑長尾雉黑長尾雉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被列為未定種;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1994年列為易危種;

《瀕危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1995年列入附錄I;

已被列為中國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

致危因素

過度捕獵

亂捕濫獵是主要致危因素。人們在高山區活動機會的增多,同時也增加了對黑長尾雉的狩獵壓力。

天敵動物

黃喉貂等天敵對其傷害頗大。

棲息地破壞

黑長尾雉黑長尾雉

70年代初由於東西橫貫公路的完成,高山產業道路的開闢,採礦、伐林、墾殖、畜牧、築壩、發電等活動,不僅使中低海拔山區之原始風貌改觀,還促使許多平地人遷往高山定居,並有往2000m以上砍伐雲杉、冷杉等針葉林的趨勢。這些針葉林的砍伐,將使黑長尾雉原本面積不大的棲息地更為縮小。

保護措施

已採用的保護措施

列入瀕危名錄: 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和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保護措施建議

● 保護措施 建議在其主要分布區建立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它們的種群。

保護建議

黑長尾雉黑長尾雉

就地保護:在它們的原產地建立自然保護區,有效地保護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使它們在自然狀態下休養生息,恢復發展。

遷地保護:通過人工馴養和繁殖,擴大瀕危雉類的種群數量,保存瀕危物種的基因,形成人工種源。在適宜的條件下,將人工繁殖群體釋放到該物種的原分布區內,使之重新適應野外環境並存活下來的再引入工作,是恢復和擴大瀕危物種的野外自然種群的另一個重要途徑。

嚴格控制濫捕亂獵和市場交易也是保護瀕危雉類的有效途徑之一。另外,對當地居民進行素質教育和野生動物保護宣傳也能收到良好的保護效果。

發現過程

黑長尾雉黑長尾雉

公元1906年6月:英國鳥類學家古費洛(W.Goodfellow),在玉山地區進行調查完畢前往阿里山區進行調查時向鄒族的挑夫購買頭冠上的兩根花紋十分獨特的鳥類尾羽(帝雉雄鳥)所製成的羽飾,並在南投縣樂樂山區首隻雌鳥被捕獲並製成標本,隨即寄回英國進行品種鑑定。由英國鳥類學家格蘭(W.R.Ogilvie-Grant),遍查全球鳥類資料後確認為新品種。 公元1906年11月:日本鳥類學者菊池米太郎,在阿里山塔山地區捕捉到二十餘只帝雉的活體。並製成標本經由日本橫濱的貿易商(AlanOwston)送至歐洲。首隻雄鳥在阿里山塔山地區捕獲並製成標本。

公元1907年11月:英國鳥類學家羅斯奇(LordRothschild)輾轉自阿里山區的日本採集者手中購得帝雉標本(4雄7雌)首度在英國出現。

黑長尾雉黑長尾雉

公元1908年:俄國莫洛查特博士(Dr.ArnoldMoltrecht)前往玉山採集鳥類製成標本,其中包含帝雉。至此尚未有活體出現。

公元1912年元月:英國鳥類學家古費洛(W.Goodfellow)二度來台灣到達阿里山區捕獲13隻活體(8雄3雌2死),送回英國繁殖,其後裔送美、法等地飼養。

公元1918年10月:日本鳥類學者菊池米太郎,二度來台,奉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之命,前往阿里山捕捉帝雉,要運回日本新宿御苑,獻給日本天皇。

公元1919年5月:日本淡水類學者大島正滿,在花蓮太魯閣立霧溪流域,因雉雞火鍋而發現帝雉的新產地,並以一對五元的價格收購到15對帝雉。

公元1975年:謝孝同博士主持生態系統研究,才逐漸揭開帝雉的神秘面紗。

公元1990年:生物研究者王立言先生,受到玉山國家公園的委託進行帝雉的生態調查及影片拍攝,解開帝雉野外繁殖紀錄之謎。

歷史錯誤

黑長尾雉黑長尾雉

第一個錯:只靠尾羽鑑定新種?其實當時首隻雌鳥在南投縣樂樂山區被捕獲並製成標本和兩根雄鳥尾羽一同寄回英國,進行品種鑑定。第二個錯:被日人進貢給天皇而得名?若依照本表顯示發現帝雉的是英國人。為何英文名稱與學名中出現Mikado(日語:帝王的意思),是因為英國鳥類收藏家羅斯奇,把日本天皇擁有的神秘雉雞,誤認為帝雉。其實日本天皇擁有的雉雞是藍腹鷳(藍腹鷳是英國博物學家斯文豪(RobertSwinhoe)於1862年發現的)。

第三個錯:帝雉是日本名字,故改為黑長尾雉?其實是分類學上是長尾雉屬,故命名為黑長尾雉。所以多災多難的帝雉恢復正名之後,期望國人同胞能夠加以愛護不要再大肆開發山林、獵殺動物。讓這個屬於台灣至寶的迷霧王者——黑長尾雉,世世代代生存在這片美麗的福爾摩沙的鬱郁山林之中。

台灣三大雞

台灣三大雞
帝雉及藍腹鷳都是台灣特有種,環頸雉則是台灣特有亞種,三種同屬雉科,都被“台灣林務局”列為二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在賞鳥界有“台灣三大雞”之稱。
| 帝雉 | 藍腹鷳 | 環頸雉則 |

雞形目百科

雞形目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人們通常把這一目的鳥中體形較大種的統稱為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雞”,體形較小的一些種類稱為“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