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榛雞

斑尾榛雞

斑尾榛雞斑尾榛雞又稱羊角雞,為中國特有品種,只產於中國甘肅、青海、四川等地。主要以柳、榛的鱗芽、葉和雲杉種子以及其他植物的花、花序、葉、嫩枝梢為食。亦捕食小毛蟲、偽步行蟲、金花蟲等。肉卵可食,為野味中的上乘。但分布區狹窄,加上人為和天敵的破壞,數量日少,處於瀕危,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

演化歷史

斑尾榛雞斑尾榛雞
斑尾榛雞是松雞科鳥類分布最南的一個種,與環北極分布的松雞科其他種類不同,它的分布區域已經達到亞熱帶地區,但仍具有松雞類所共有的特徵,說明它的祖先也曾在北方寒冷地區生活過。而當距今七千萬年左右的新生代以後,強烈的冰川吞噬了大批古老的動物和植物,其餘的則被迫南遷。斑尾榛雞的祖先和其他松雞科成員,以及其他一些動物種類的分布區則隨著冰川邊緣的進退而變化。

在更新世中期時,青藏高原開始形成,並逐漸升高,使這一地區的氣候變冷,更新世早期就已出現的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等高山森林帶得以進一步發展。而當時斑尾榛雞的祖先正隨著北方大陸冰川向南推進,遷入青藏高原東緣和東南緣一帶山地。由於這些地方的低溫和適度的冰雪環境,發育良好的山地森林植被,與斑尾榛雞的祖先所要求的十分適宜,又沒有相同生態位的種類競爭和排擠,生存壓力較小,它們就在這裡定居下來,進而演變為現生的斑尾榛雞。斑尾榛雞南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受到它的相近種,更適應冰雪環境的花尾榛雞的排擠。所以說斑尾榛雞是冰川時期在中國西南山地的泰加林的遺留種,它的存在對於研究動物地理,物種形成和演替,特別是鳥類種類發生和演替的歷史是很有意義的。

更新世晚期以後,中國東北、華北和黃土高原一帶的氣候向著乾熱的方向發展,使雲杉、冷杉為主體的森林退縮,僅在山地高海拔地區殘存,在平原演變為草原和荒漠。人類出現已後,加速了生境的破壞,並且進行了大量的獵捕,使斑尾榛雞的分布區進一步退縮,並與花尾榛雞和其他松雞科鳥類的分布區間斷。

外形特徵

斑尾榛雞斑尾榛雞

形小(33厘米)而滿布褐色橫斑的松雞,體重平均300克左右,體長約310-320毫米。具明顯冠羽,黑色喉塊外緣白色。上體多褐色橫斑而帶黑。外側尾羽近端黑而端白。

眼後有一道白線,肩羽具近白色斑塊,翼上覆羽端白。下體胸部棕色,及至臀部漸白,並密布黑色橫斑。雌鳥色暗,喉部有白色細紋,下體多皮黃色。

亞種secunda多棕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灰色。

叫聲:極少鳴叫。進食時發出低沉的gir,gir,gir聲;告警時作gu,gu,gu輕叫,召集幼鳥的叫聲為dir,dir,dir。

亞種

四川亞種

斑尾榛雞斑尾榛雞
雄性成鳥鼻孔羽黑色;額白,各羽端黑;頭頂和枕部深栗色,雜以黑色或淡橄欖綠的灰色點斑;眼後具1條散黑斑的白色縱帶,伸展到後頸;眼下左右各有1條同色縱帶自額開始,通過眼角,延至頸側,並與喉的後部相連;耳羽深栗色。

背、腰、尾上覆羽均為栗色,具清晰而有規則的黑色橫斑,各羽具狹窄的淡灰色羽端;外側尾羽黑褐色,具有若干狹形白色橫斑和羽端,中央1對尾羽栗棕色,雜以黑色蟲蠹狀細斑,並具7—8條黑和棕白並列的橫斑;大、中、小覆羽棕褐或栗褐色,具黑色蟲蠹斑或塊斑,並雜以白色羽乾紋;初級飛羽暗褐色,外側雜以淡栗色邊緣;次級飛羽暗褐,外側具有不規則黑斑的淡棕色寬闊橫斑,羽端亦淡棕色。

頦、喉黑色,邊緣圍以上述的白色縱帶;胸與兩肋均淺栗色,具黑色橫斑和白色或棕白色羽端,胸羽更雜以白色羽乾紋;腹羽均呈黑、白相間的橫斑,形成耀眼的斑駁;尾下腹羽淡棕栗色,具寬闊的白色羽端和狹窄的黑色次端斑。

雌性成鳥與雄鳥相似,但體色較暗鈍,不鮮艷。鼻孔羽毛不成黑色,而與額同為淡栗棕色,具黑斑,眼後縱帶淡黃綴白;頦、喉淡棕黃色,羽端沾黑,其周圍不具白色縱帶。虹膜褐色;嘴褐色或黑褐色;腳呈角黃色。

指名亞種

雌鳥與四川亞種相似,但體色較淡些。雄性成鳥頭頂栗色較淡;背部黑色橫斑模糊不清,呈現污黑斑狀;肩羽和翅上覆羽的末端處白紋不顯著或缺如;胸栗色較淡,羽端白紋不顯著,而具明晰的白色羽曲紋;下體黑斑較窄。

分布範圍

斑尾榛雞斑尾榛雞

中國中部特有種。指名亞種分布在青海、甘肅中部祁連山脈至四川北部。四川亞種分布在四川西部及西藏東部。

具體分布:甘肅肅南、祁連山東段、天祝、永登、康樂、卓尼、迭部,青海祁連、同仁、玉樹、斑瑪,四川青川、北川、平武、木里、康定、白玉、巴塘、馬爾康、松潘,西藏類鳥齊、江達、貢覺、芒康,雲南中甸。

生活習性

斑尾榛雞斑尾榛雞的巢

花尾榛雞類似。隨著分布區的不同,斑尾榛雞的棲息地高度亦不同。在雲南迪慶州,主要棲息於3400-3900米的山麓林緣稀疏灌木林中。在甘肅祁連山區見於2600-3850米的山地灌叢中,隨季節不同出現垂直遷移現象:4-5月,隨著山地積雪融化,向上移至2650-2850米的雲杉林中;7-8月多見在2650米處的灌叢中進行繁殖;8-9月又上移至雲杉林帶;10月至翌年3月,下移至2600米以下的混交林和灌叢中。

主要以柳、榛的鱗芽、葉和雲杉種子以及其他植物的花、花序、葉、嫩枝梢為食。食性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冬、春季以柳、樺的鱗芽、葉為食;夏季除柳、樺芽、葉外,還吃小檗、忍冬、構子的花和嫩葉;秋季主要食寥的花序和問荊的嫩枝梢;晚秋和未降雪前幾乎全以雲杉種子為食。

繁殖期為5-7月。營巢于海拔2700-2750米的雲杉苔蘚林或雲杉、圓柏混交林的地面上凹坑中,用乾枯雲杉細枝或禾本科、莎草科植物的莖、葉做成巢底和壁,內墊以苔薛、柔枝細葉、絨羽。每窩產卵5-8枚。

種群現狀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被列為瀕危種。

保護措施

斑尾榛雞斑尾榛雞

2003年3-4月、在甘肅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利用無線電遙測和直接觀察,分析了斑尾榛雞的棲息地選擇特徵。

結果表明,斑尾榛雞春季棲息地一般在東北坡向,並具有高大喬木、下層植被蓋度較高、灌叢較豐富的特點。這與食物豐富度較高及環境隱蔽性較強有關。棲息地質量對於配對活動的成功與否有一定影響。

分析表明,息地內0.5-—2.5m植被水平遮擋度、柳樹數量、箭竹數量是影響斑尾榛雞春季棲息地選擇的關鍵因素。

建議在對斑尾榛雞棲息地採取保護措施時,不僅要保護原生喬木,還要加強對灌叢生境的保護。

雞形目百科

雞形目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人們通常把這一目的鳥中體形較大種的統稱為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雞”,體形較小的一些種類稱為“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