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縣

宜章縣

宜章縣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南端,距郴州市人民政府駐地50公里。東靠汝城縣,西接臨武縣,北與北湖區、蘇仙區接壤,南與廣東省樂昌市、乳源瑤族自治縣、陽山縣交界,東北與資興市相連,西南與廣東省連州市毗鄰。宜章古稱義章,建治於隋煬帝大業十三年,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歷史,她雄居湘南邊陲,地處楚尾粵頭,居七澤之末,聯五嶺百粵之徽,進可制韶關,退可蔽衡湘,固南北之咽喉,勢險要之當防,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是湖南的“南大門”,史稱“楚粵之孔道”。2012年,宜章實現糧食生產面積74.51萬畝,總產26.32萬噸,獲得農業部2012年度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2013年,宜章縣蟬聯湖南省計生、綜治、安全生產工作先進縣。2014年,宜章縣成功創建全國衛生應急綜合示範縣,成為湖南省首批獲得此榮譽稱號的五個縣之一。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宜章縣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基本信息

概況

宜章縣 宜章縣

宜章是中國中南部地區罕見的生物基因庫,境內近300平方公里的莽山原始森林,既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又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上千種國家保護動、植物。其中莽山烙鐵頭蛇屬全球獨有蛇種,已被列為國家瀕危保護動物。

宜章縣委、縣政府充分利用自身獨特的區位、交通、資源優勢,實施了以“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變交通優勢為流通優勢、變區位優勢為開放優勢”為主要內容的“三變戰略”,瞄準粵港澳市場,把握市場脈博,努力把宜章建設成為粵港澳市場的“物資後備庫”。宜章還制定了系列優惠政策,大力招商,投資8600萬元的香港俊豐印染有限公司以及投資近1億美元的康達(湖南)水泥有限公司於2000年先後落戶宜章,該縣目前在建或峻工投產的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項目達11個。

歷史沿革

宜章古稱義章,建縣於公元617年。976年,為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稱宜章。

隋大業十三年(617),後梁蕭銑在荊州稱帝,據有郴州,稱桂陽郡,析郴縣南境始置義章縣,縣治設永福下村(今麻田鎮新村)。

唐武德七年(624),義章縣併入郴縣;八年,復置義章縣,屬潭州桂陽郡。

武后長壽元年(692),義章縣分置義章、高平兩縣,同屬江南道桂陽郡。義章縣治仍設在永福下村,高平縣治則設在今宜章縣城。

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廢高平,徙義章於高平縣治,屬郴州。

宋太平興國元年(976),為避太宗趙光義諱,將義章縣改名為宜章縣,屬湖南道郴州軍。

元至元十三年(1276),宜章縣屬嶺北湖南路郴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屬湖廣行中書省湖南道郴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宜章縣屬湖廣行中書省郴州府;洪武九年(1376),屬湖廣行中書省郴州直隸州。

清順治四年(1647),宜章縣屬湖廣行省郴州直隸州。清雍正二年(1724),宜章縣屬湖南省衡永郴道郴州直隸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宜章縣屬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民國三年(1914),屬湖南省衡陽道。民國十一年(1922),湖南道制撤銷,宜章縣直屬湖南省政府。民國二十七年(1938),屬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屬湖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宜章縣屬湖南省郴縣專區。

1950年11月,郴縣專區更名為郴州專區,宜章縣屬湖南省郴州專區。

1952年11月,宜章縣屬湖南省湘南行政公署。

1954年7月,復置湖南省郴縣專署,宜章縣復屬郴縣專署。

1959年3月,臨武縣併入宜章縣,縣治設宜章縣城。

1961年7月,臨武縣分設,宜章縣和臨武縣均屬郴州專署。

1979年3月起,郴州專署改名為郴州地區行政公署,宜章縣屬之。

1995年5月22日,郴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宜章縣隸屬郴州市。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宜章縣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自然地理

地形

宜章縣境南北兩端高,中間低,地面坡度基本上由南北西三個方向向中部和東部傾斜。東面長策鄉仙鵝抱蛋海拔1842米,北面騎田嶺二尖峰海拔1654米,南面莽山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3米,為境內最高點。境內最低點是東面的栗源鎮老坪山村高車,海拔155米。最高與最低點相比,高差1747.3米,全縣地形平均比降44.2%。

宜章縣內山地面積共185.38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57.68%;丘陵面積共80.52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25.04%;崗地面積共17.37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5.41%;平原面積共32.95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0.26%;水域面積共5.18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61%。

氣候

宜章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區。氣候介於嶺南、嶺北之間,冬季雖受北方冷空氣影響,氣溫較嶺南低,但因縣北部有騎田嶺等大山作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氣的強度。以騎田嶺為界,往往南晴北雨,南熱北寒,嶺北大雪,嶺南微雪,冬季氣溫明顯高於湘中湘北。

宜章縣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早多變,夏熱期長,秋短溫冬,冬無嚴寒,霜雪不多;熱量豐富,降水集中,但雨量分布不均,夏秋易澇易旱。晴久則隆冬亦暖,雨久則盛夏生寒。宜章縣的春季要早於湖南大部分地區。夏季氣溫高,但無酷暑。

水文

宜章縣境內有大小河流276條,分屬珠江、湘江兩大水系。其中注入珠江的有武水、長樂水、玉溪、章水和漁溪等259條,流域面積共201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94.04%。注入湘江的有策水等17條,流域面積共127.7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96%。縣內長度達到5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6條,流網沖溝總長度達到966公里。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宜章境內水面由河流、池塘、水庫等構成,共5.18萬畝。河流所占面積最大,共有3.71萬畝。可供養殖的水面有1.7萬畝,其中池塘占0.9萬畝,水庫占0.56萬畝,其他占0.24萬畝。全縣地下水多年平均補給量為8.4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枯季徑流量為3.33億立方米。全縣每年可供開採利用的地下水總量大於4259萬立方米,占枯季徑流量的12.8%。縣境內多年地表水資源總量達到33.62億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降水量為31.87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總量占18.33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宜章縣內礦產資源豐富,截至2010年,縣內已發現的礦產36種,即煤、鐵、錳、鈦、鎢、錫、銻、鉛、鋅、銅、鉬、鉍、鎂、鋁、汞、金、銀、鉭、鈮、鈹、鋯、鈾、釷、砷、石墨、矽石、水晶、螢石、硫鐵礦、鉀長石、石灰石、白雲石、大理石、花崗石、高嶺土、耐火粘土等。宜章縣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和湖南省10個煤炭基地縣之一,已探明的煤炭儲量為1.81億噸。

生物資源

宜章縣生物資源品種繁多,水稻有秈、粳兩大類,共有20多個品種;旱糧有紅薯、玉米、大豆、小麥、大麥、高粱等30餘個品種;經濟作物有柑桔、臍橙、茶葉、烤菸、苧麻等180多個品種;全縣已查明的樹種有90多科,共5844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樹種1種,二級保護樹種8種,三級保護樹種11種;竹類有17種,植物藥物共有1100種。畜禽有近10種。魚類有29種。有珍稀野生動物3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27種。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08年,宜章全縣人口為59.02萬人(公安戶籍人口),其中城鎮人口為20.81萬人,城市化率為35.27%,比上年提高1.44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為6883人,人口出生率為11.87‰,人口死亡率為6.7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09‰,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85%,計畫生育率87.6%。

民族

截至2009年,宜章縣共有漢族、瑤族等21個民族成份,少數民族總人口為7250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27%。境內原住少數民族是瑤族,主要聚居在莽山瑤族鄉和崎田嶺地區,屬過山瑤和八排瑤支系,主要分布在莽山瑤族鄉,梅田鎮龍村,城南鄉曹家村、麻田鎮桐子樹下村、東風鄉賀家村曹家巒,長村鄉千家岸村江家。莽山瑤族鄉成立於1957年12月,是郴州成立最早的二個民族鄉之一。少數民族人口在郴州占第二位。

風土人情

宜章縣 除夕夜

八月十五是中秋,但宜章白沙圩鄉桐木灣村的李姓人家,卻總要把中秋節安排在八月十四這一天,這種風俗已經流傳了一百五十多年。

相傳一百五十多年前,桐木灣村一女子參加了著名女將洪宣嬌領導的抗清隊伍。一天,洪宣嬌聽說桐木灣村的女子非常勞累,連過中秋想回一趟娘家都抽不出時間。非常體恤女性的洪宣嬌便建議桐木灣提前一天過中秋,以便於這裡的媳婦中秋這天回娘家,同時也方便桐木灣外嫁的女兒提前一天回桐木灣孝敬父母。因此,無論是桐木灣的媳婦,還是桐木灣外嫁的女兒,每一年都有兩天是在過中秋。

該村的李立生老人說:“我們李姓的中秋節,除了在時間上提前一天以外,其它風俗和鄰近的村莊並沒有什麼不同”。 

行政區劃

宜章縣 宜章縣第一中學

宜章縣轄11個鎮、15個鄉、1個民族鄉。

城關鎮轄:城北、城中、南關、南門4個居委會;東門、清水、曹排、江波頭、城東、水浸窩、長沖7個村委會

白石渡鎮轄:解放路、大塘下、星興街3個居委會;金叉坪、白石渡、高龍橋、新車、車灣、蔬菜6個村委會。

楊梅山鎮轄:高梘居委會;楊梅山、香花、富里坪、梘坪、爐背嶺、鴨婆旦、高梘7個村委會。

瑤崗仙鎮轄:永紅、建新2個居委會;瑤崗仙村委會。

梅田鎮轄:梅溪社區、老灣社區;龍村、荷葉塘、夏塘、上寮、黃石、車頭、梅田、母老、竹坪、戰地沖、小塘、岑水、水樓下13個村委會。

麻田鎮轄:桐子樹下、上洞、寺門、麻田、楊家、泗溪、三灣、松柏、新村、下塘沖、曾沖11個村委會。

黃沙鎮轄:大元、嶺背、畔田、新橋、石頭寨、大黃家、黃沙溪、新坌、水源山、沙坪、堡城、蔡家、較場坪、曉夏街、上樟鑾、下樟鑾、蘭鍾、麻胡、大鳳、曹家坌、五甲21個村委會。

迎春鎮轄:光明、山上、東沖、鷓鴣坪、高梁下、畔頭、大津、金朝山、大坪、桐木坑、崎石、周家、歐聯13個村委會。

一六鎮轄:一六居委會;一六、北岸、水朝坪、觀音寺、廖家、香口、河邊洞、水北岸、指背嶺、坪家塘、石街頭、沿河、賽上、寶塘、欄桿嶺、杉木山、下白家、上白家、百堆、十三戶、廖家、塘尾、紅廟腳、湯湖裡24個村委會。

栗源鎮轄:栗源居委會;復源、游宰沖、椅子嶺、龍沙坪、留覽、石波塘、甘棠灣、四合、古竹、壇斗、長田、老王沖、逕口、塘其沖、老坪山、口路、其山下、塘嶺、新坪山19個村委會。

110岩泉鎮轄:岩泉居委會;紅橋、東河、西河、胡家、白洋塘、洞江寮、馬頭廟、才口、楓木塘、筲箕塘、東岸、郭家、竹渚、毛坪頭、周家灣、孫家、東口洞、鹽沖、上田、沙溪、小河21個村委會。

宜章縣 住宅區模擬圖

城南鄉轄:樟涵、南灣、廖家灣、羅家山、壽福、新田、法堂、西門、黃岑、曹家、羅家灌、成家、五都嶺、吳家、下蕉、上蕉、黃土山、塘園18個村委會。

漿水鄉轄:漿水、水口、偏溪、洛角、杉樹山、新華、溫塘坳、大地嶺、上源頭、茅栗、鎖石、龜爻、夏洛、新車坪、塔塘15個村委會。

長村鄉轄:大井、鎮興、長村、塘家寮、石山、東溪、華石、千家岸、長啟9個村委會。

東風鄉轄:賀家、竹梓塘、水尾、笠頭、菜子沖、台霄、楊桐江、元壁、石江、龍江口10個村委會。

天塘鄉轄:天塘居委會;龍塘、三聯、肖家、孟家、田尾頭、天塘、猴子沖、山背、仁洞、柞樹下、滿塘、謝家、黃土坡、太平山、新民、樟門塘、林家排、走馬丘、南沖、羅軫20個村委會。

莽山瑤族鄉轄:黃家磅、永安、劉家、西嶺、塘坊、鍾家、道洞7個村委會。

笆籬鄉轄:笆籬居委會;平元、黃土嶺、岩英山、歸塘、范家、邱家、峙沖、尖角山、五斗沖、東風、聯元、戴家、葉山背、車田14個村委會。

白沙圩鄉轄:臘元、對江水、白沙圩、桐木灣、洛角塘、才口、自生、黃竹沖、皂角、坦靈祠、上峰、橋頭、石燕沖、山門、湖羊尾、聖公壇、鄺里洞、張家寮18個村委會。

關溪鄉轄:關溪、鯽魚塘、石禾塘、栗木、黃泥墩、陳曹尹、余家、譚關寧、塘下嶺、沙市、馬頭下、魯塘、高山、狗牙洞、塘禾里、錫塘16個村委會。

長策鄉轄:長策居委會;上坪、新坪、羊坦、中坪、下坪、陳家塘、新屋、老屋、田僚、向陽、回田、嚴郎、前進13個村委會。

里田鄉轄:里田居委會;桅子、里田、谷家、松華、中塘、黃土、塔下、上渡、樓下、龍溪、上里11個村委會。

宜章縣 革命舊址

新華鄉轄:新華居委會;江厚、東山、吾作、老塘、匯溪、鞏橋、南塘門7個村委會。

赤石鄉轄:曹田、下漣、白水、栗坪、赤石、平光、下歐、漁溪、白清、三合、五四、廣江、長城嶺、塘背14個村委會。

平和鄉轄:平和、城頭、月梅、土橋、李家塘、雞公坦、丫溪、黃田、馬陣、楊柳、水落岱、田舍12個村委會

太平里鄉轄:小溪、用口、塘下、老何山、小水、鄧家灣、滸口、太平里、饒田、長坪10個村委會。

沙坪鄉轄:樟橋、坳背、分水、福祿嶺、坦山、十二畝、歐家洞、沙坪、留軍、沿江、鐵坑11個村委會。

經濟概況

概況

2010年,宜章縣財政總收入達到74448萬元,相較於2009年增長35.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41832萬元,同比增長37.3%。在財政收入構成中,稅收入29029萬元,同比增長36%,占一般預算收入的69.39%。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10.91%。財政總支出131329萬元,同比增長21%。

2010年,宜章縣生產總值682347萬元,相較於2009年增長15.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0477萬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85818萬元,同比增長23.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6053萬元,同比增長11.8%;。三大產業分別占宜章縣生產總值的22.05%,56.54%,21.41%。

2011年,宜章縣生產總值109.56億元,相較於2010年增長16.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4億元,比2010年增長37.6%;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接近100億,達95.76億元,比2010年增長22.4%,各項貸款餘額29.48億元,比2010年增長24.7%;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10.42億元,相較於2010年增長40.0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15億元,同比增長47.05%。

2014年宜章縣生產總值166.66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39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75.61億元,增長11.8%;第三產業增加值72.66億元,增長13.4%。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1:45.4:43.6。

工業經濟

進一步最佳化政策環境。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構建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一視同仁的政策平台。要放寬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領域,解決民營企業在申請立項、進出口、用地、辦理證照、收費以及科研項目申報、政府專項扶持資金使用等方面與其他類型企業的非國民待遇問題。要最佳化政務環境,改進服務,提高辦事效率。積極探討建立民營企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增強為民營企業服務的主動性、自覺性,幫助解決相關問題。全面清理和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取消不合理收費。

大力抓好民營經濟園區建設。認真抓好民營經濟園區建設,總體要求是完善規劃、強化功能、打造品牌、招商引資。對全縣現有和規劃籌建的各類民營經濟園區實施動態管理,有針對性的強化分類指導。在繼續完善南京洞工業園區建設的同時,重點扶持和促進我縣南部和西部地區特色經濟園區建設,通過政策引導、招商引資和產業協作,提升園區經濟發展的規模和質量。要強化服務意識,為民營企業依託園區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宜章縣 爆竹工業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建議借鑑深圳、廣州的作法,以資金支持為突破口實現民營企業數量的大發展。一是加強引導。引導商業銀行將信貸資金定位在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層面上,提高對民營經濟信貸支持的比重,對規模大、後勁足、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重點企業給予重點傾斜。二是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逐步建立民營企業信用評估機制,保證信貸資金安全和效益最大化。以信用創建為載體,實行信用等級評定製度。要充分發揮好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中介組織的信用評估功能,密切銀企聯繫和借貸對接。

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關鍵是提高民營企業決策者的水平。一是知識水平。要大力創造條件,組織民營企業家參加有關企業經營管理、外貿、法律等知識講座或培訓班,組織企業家外出參觀考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尋找差距,在提高他們知識水平的同時激發其事業心和責任感。二是管理水平。要增強民營企業家的愛才、用才意識,實現由家族式管理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靠完善的制度約束人,有效的機制激勵人,豐富的文化凝聚人,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民營企業綜合競爭力。三是經營水平。尤其是骨幹企業,應當關注其資產經營、資本經營決策,對明顯不符合市場運行規律的決策應儘量勸阻,對可行的決策應積極聯繫專家進行縝密論證,項目一旦上馬要盡最大努力進行 扶持,確保項目成功。

加大骨幹企業扶持力度。建議按行業、規模、外向度、科技含量等綜合標準篩選出一定數量的重點民營企業予以政策傾斜,靠上幫扶,促使其儘快做大做強。要發揮已有的骨幹企業的典型帶動作用,借鑑對國有集體大型企業集團的扶持意見,放寬民營企業的扶持條件,出台對骨幹民企集團的扶持政策。確定具體標準,規劃和建設一批上檔次高水平的民營企業園區,選擇一批已有的工業園區掛牌保護,以拉長產業鏈、形成產業集聚、實現協作經營。

農業經濟 

宜章縣 農業用地

發展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全縣發展農業龍頭企業17個,其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個。加法果業發展有限公司所屬的城南臍橙基地,規模達3萬畝。其中:種植3年的1.19萬畝臍橙今年大面積掛果,並被國家認定註冊“加法“牌商標,確定為臍橙外貿出口基地。每畝實現收入2000多元,加上基地內110多個小型豬場收入,實現龍頭企業產值6000多萬元。並輻射帶動城南、麻田養豬業和梅田上寮生態農莊聯合創收,帶動基地收入6000多萬元。莽山綠色食品加工已形成旅遊商品優勢。其中宜章四季寶莽山茶等銷售10萬多盒,價值2000多萬元。香港萬豐隆商行投資1500萬元,在全縣興建300多個蔬菜種植基地,帶動白石渡、東風蔬菜基地發展,成為外向型蔬菜基地,面積3200多畝,今年1—9月共外銷香港、澳門、義大利生菜、韭菜花、芥藍等共實現產值3205萬元。目前,全縣已形成水果、肉牛養殖、蔬菜、豬養殖、烤菸、茶葉六大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產值達到2.6億元。、

依託科技興業,打造產業品牌一是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大力實施種子種苗工程,重點推廣優質稻,雜交玉米、優質烤菸、西門達爾良種母牛等優良品種360個;實施示範樣板工程、重點推廣套用水稻雙雜雙優雙拋高產栽培技術、水果套袋技術臍橙無公害栽培技術、瓜菜無公害生產技術和農產品加工、保鮮技術等83項技術。二是加快生態農業發展。大力推廣循環經濟模式,積極發展“豬—沼—果、豬—沼—煙、豬—沼—漁”等為主的生態農業,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全縣已建成沼氣池1000多個,發展沼肥果面積9500畝,沼肥煙面積2800畝,沼肥養魚水面1000畝。三是加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積極開展農產品的認定、認證,全縣已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面積14.35萬畝和20個鄉鎮的無公害生豬產地認定。加法牌臍橙、早熟梨、玉米西瓜和縣蔬菜公司馬鈴薯等5個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白石渡鎮蔬菜基地被省政府授予”放心菜”基地。四是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切實加強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打造農業產業品牌群體,形成了“加法”牌農產品、“鴻運”牌水果、“水浸窩”牌水果、“莽山”牌茶葉、“莽山“牌山泉水等一批市 場暢銷的名優農產品。

規模養殖穩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初具規模。全縣已有規模養殖戶436戶,1-3季出欄肉豬57338頭占全縣出欄數的13%。出售和自宰的肉牛1987頭占全縣出欄數的49%,出售和自宰的山羊10820頭占全縣出欄數的100%,養羊全部達到規模養殖。出籠家禽989591隻,占全縣出籠數的50.81%。全縣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02個,會員達9979個,帶動農戶2.5萬戶,占農戶總數的21%。梅田上寮果業協會和新華金秋梨協會被定為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示範項目。

非農收入成為農民增收主要來源。一是工資性收入增長。1-3季,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962元,同比增加113元,增長13.3%。其中在非企業組織中勞動得到的收入、在本鄉地域內勞動得到的收入增長最快,同比增加145元,漲幅達41.4%。原因是農民工在本地域企業務工人數增多。近年來全縣實施“工業興縣”戰略,全縣上下大力發展工業企業,轉移了大批的農村勞動力。二是家庭經營收入下降,全縣農民家庭經營現金收入人均1320元,占總收入的51.9%,同比減少53元,下降3.9%。第二產業現金收入343元,同比增加2元,增長0.6%,第三產業現金收入330元,同比增加1元,增長0.3%。

交通概況

鐵路

宜章縣境內貫穿京廣鐵路,在縣境內長20.92公里,設有白石渡站、太平里站。白石渡至楊梅山貨運專線起於京廣鐵路白石渡站至楊梅山浯溪站,全長13 .8公里。

南嶺鐵路在宜章縣境內總長達到53.3公里。白石渡到車灣村八里排貨運專線有3條支線全長2.9公里,主要用於乾法氟化鋁廠產品運輸。 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宜章段)全長18.18公里。

公路

京珠高速公路、廈蓉高速公路、宜鳳高速公路、衡武高速公路分布於宜章縣境內,S324線、京珠高速、G107線、宜鳳高速、廈蓉高速、衡臨高速構建出宜章“三縱三橫”的交通網路格局。

航空

韶關國際機場(4C)

郴州機場即將動工建設,宜章縣距離郴州機場約58km,機場建成後將更加方便宜章縣人民的出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0年,宜章縣共有學校282所,其中普通中學37所,國小245所。年末實有民辦學校8所,其中普通中學2年;國小6年。全縣教職工4869人,其中民辦學校教職工318人。人縣新招學生21528人,其中民辦學校新招學生569人。全縣在校學生數85767人,其中民辦學校在校學生數2641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65.2%,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聯考本科上線896人,其中清華大學錄取1名。

文化事業

2010年,宜章縣全年送戲下鄉106場,在莽山舉辦旅遊演出107場。“宜章夜故事”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建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68家農家書屋。

體育事業

2010年,宜章縣在第十六屆中小學生(英東杯)運動會上獲得3項冠軍,其中2項打破郴州全市紀錄;在湖南省第十一屆運動會上取得4金3銀5銅;在湖南省第七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上獲得1塊金牌、2塊銀牌、3塊銅牌。

2010年,宜章縣全年發行體育彩票410萬元。全縣共有體育場館252個,開展全民健身項目15次,全民健身運動參加人數6萬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0年,宜章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583個,其中:國有醫院29個,民辦醫院1個,農村衛生室527個,個體診所23個。全縣衛生技術人員2457人,其中醫生數735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1902張,其中:鄉鎮衛生床位數1301張,縣級醫院床位數481張。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中,參合人員46.27萬人,參合率99%。

社會保障

2010年,宜章全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654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623人,新增轉移農業勞動力1.1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70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就業援助率100%。全年發放各類涉農補貼資金5025萬元。

2010年末,宜章縣企業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8992人、114003人、21444人和30728人,比上年末分別淨增1165人、3343人、983人和1063人;征繳保險費分別達4152萬元、3115萬元、475萬元和119萬元,增幅分別為20%、-11.5%、-0.5%和-18.4%。企業離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1248元,比2009年增加146元,增長13.2%。全日制勞動者最低工資標準650元。新農合參合率達99%,統籌區域住院補償率為68.9%;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醫療費補償率56%。實施廉租房建設項目5個,新增廉租住房1880套。改擴建鄉鎮敬老院16所,新建鄉鎮敬老院3所。城市低保應保盡保,全年保障累計人數16.43萬人;農村低保提標擴面,2010年保障累計人數30.24萬人。城鄉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分別達136.9元和55.1元。

2011年,宜章縣新增城鎮就業5447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100人;啟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新農保參保率達85.7%,發放居民養老金2872萬元;完成保障性住房2133套。

風景名勝

中夏公園

中夏公園是中共宜章縣委、宜章縣人民政府為紀念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我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鄧中夏同志誕辰100周年修建的。公園位於縣城南京洞開發區,占地面積50畝,初步建成了公園廣場,公園牌樓、陵園配房、陵園台階、紀念廣場等主要項目,公園牌樓古香古色;陵園台階共139級,底部39級,寓意鄧中夏同志享年39歲,10層100級台階象徵鄧中夏同志誕辰100周年。

湘粵古道

湘粵古道,自郴州市城區裕后街至宜章縣城關鎮南關古街三星橋,全長九十里,又稱鹽鐵古道、官帽大道,史籍稱驛道、嶠道。史載湘粵古道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距今已2200多年。古道寬3米,距面均為上好青石板。過往騾馬長年累月踩踏,古道石板上留下了眾多深深的蹄印,如石匠雕鑿一般,故又稱為“騾跡路”。

三仙洞溶洞

三仙洞溶洞位於距宜章縣城13公里的沙坪鄉。相傳是因鶴仙、獅仙、龜仙在此修煉時,聞八仙之一的鐵拐李過境,欲得大仙指點,競先出洞,撞出三道洞口而得名。此洞結構奇特,共有上下五層,層層迂迴貫通。洞中水景、沙景、石景各具有特色,旖旎萬千。有石人、石筍、石柱、石門、石扇、觀音蓮、摩天大廈等從多景觀,鬼斧神工,千奇百狀。

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莽山位於中國湖南省宜章縣境內,南嶺山脈北麓,總面積2萬公頃,東、西、南與廣東省乳源、連州、陽山相連,莽山地形複雜,山峰尖削,溝壑縱橫,境內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50多座,最高峰猛坑石1902米,稱作“天南第一峰”,蜿蜒山間的長樂河是珠江的發源地之一。

民族文化

地方俚語

宜章縣語言紛繁複雜,是宜章官話與土話並存的“雙方言區”當地人一般都會說兩種話,對外說宜章話,對內說土話。宜章官話屬西南官話湘南片,包括東安、零陵、永州、雙牌、新田、寧遠、道縣、藍山、江永、江華、嘉禾、桂陽、臨武、宜章、郴州等地。宜章人所使用的土話在《中國語言地圖集》里被通稱為湘南土話。
宜章縣的語言分為多種,一是以玉溪鎮為中心的宜章官話,它屬西南官話,發音與西南官話大致相同,只是語調之間的微小差異;二是以赤石方言、梅田方言、一六方言為代表的地方方言。宜章方言紛繁複雜,赤石、梅田、一六三種方言與宜章官話不同語系,他們之間不能相互進行語言交流。一六方言區域內的笆籬堡、白沙圩、關溪圩還有一種當地人所謂的“軍話”,這種話類似宜章官話,這是因明代茶陵,攸縣籍人到宜戌邊形成的。三是玉溪鎮的水浸窩村190人講客家話;一六方言區域內的11個鄉鎮境內還有講當地特點的客家話的人約44300人;四是分布在玉溪、梅田、麻田、長村少數村莊約2000餘人,莽山瑤族鄉約3200人講瑤語,亦稱為勉語藻敏方言。此外,迎春鎮的山上和漿水鄉的大地嶺土話,稱為“方言孤島”。

名優特產

宜章臍橙
宜章臍橙具有獨特的品質:果形橢圓,外觀橙紅;甜酸適度,香氣濃郁;果肉柔軟、果汁豐富;可食率76%以上,胡蘿蔔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固酸比大於國家標準,果實橫徑大於65mm。多次榮獲國際農博會、食博會金獎。
莽山苦筍
莽山苦筍又叫“仙筍”,生長於海拔500米至1600米的林間、草叢中。該產品可炒食,可湯食,入口微苦,苦後而甘,鮮美無比。其性味寒苦甘平,有消火降火、清熱解毒、調理腸胃、促進消化、增進食慾的功效,內含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胺基酸、粗纖維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份和微量元素。2000年,獲湖南省農博會“明星產品”稱號。
莽山蜂蜜
莽山蜂蜜:有潤肺止咳、補益脾胃、潤腸通便、緩急止痛、解毒的功能。內服可治療肺燥咳嗽、咽痛音啞、脾胃虛弱、脘腹虛痛、腸燥便秘;外用可治療癰瘡腫毒、水火燙傷。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因其本身的化學結構,它的礦物質更容易消化吸收蜂蜜,能減輕疲勞和改善睡眠。此外蜂蜜外用可治療燙傷、凍傷、瘡痛腫毒等。
莽山銀翠
“莽山銀翠”茶,條索緊結,肥碩,銀毫滿披,栗香濃郁,耐沖泡,得莽山原始生態靈氣,為我國綠茶中的精品,1996年獲“湘茶杯”金獎。1997年被評為“湖南名茶”,1999年、2000年在湖南農博會上連獲金獎。常飲“莽山茶”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宜章蜜柚
宜章香柚果形美觀,皮薄光滑,單果重1.5—2.5公斤,果肉飽滿,蠟黃色、晶瑩透亮、柔嫩多汁、酸甜適口、香氣濃郁、無核,可食部分60—68%、可溶性固形物10.7—11.6%、全糖9.17—9.86克、全酸0.734—1.011克,並富含多種維生素與營養成分。果實10月中下旬採收,果實耐貯存。

城市榮譽

年份稱號
2008年全國首批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試點縣
2009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2012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2013湖南省計生、綜治、安全生產工作先進縣
2014年全國衛生應急示範縣

湖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長沙市嶽麓區 | 芙蓉區 | 天心區 | 開福區 | 雨花區 | 瀏陽市 | 長沙縣 |望城縣 | 寧鄉縣
株洲市天元區 | 荷塘區 | 蘆淞區 | 石峰區 | 醴陵市 | 株洲縣 | 炎陵縣 | 茶陵縣 | 攸縣
湘潭市岳塘區 | 雨湖區 | 湘鄉市 | 韶山市 | 湘潭縣
衡陽市雁峰區 | 珠暉區 | 石鼓區 |蒸湘區 | 南嶽區 | 耒陽市 | 常寧市 |衡陽縣 | 衡東縣 | 衡山縣 | 衡南縣 | 祁東縣
邵陽市雙清區 | 大祥區 | 北塔區 | 武岡市 | 邵東縣 | 洞口縣 | 新邵縣 | 綏寧縣 | 新寧縣 | 邵陽縣 | 隆回縣 | 城步苗族自治縣
岳陽市岳陽樓區 |雲溪區 | 君山區 | 臨湘市 | 汩羅市 | 岳陽縣 | 湘陰縣 | 平江縣 | 華容縣 | 屈原管理區*
常德市武陵區 | 鼎城區 | 津市市| 澧縣 | 臨澧縣 | 桃源縣 |漢壽縣 | 安鄉縣 | 石門縣 | 西湖管理區* | 西洞庭管理區*
張家界市永定區 | 武陵源區 | 慈利縣 | 桑植縣
益陽市赫山區 | 資陽區 | 沅江市 | 桃江縣 | 南縣 | 安化縣 | 大通湖管理區*
郴州市北湖區 | 蘇仙區 | 資興市 | 宜章縣 | 汝城縣 | 安仁縣 | 嘉禾縣 | 臨武縣 | 桂東縣 | 永興縣 | 桂陽縣
永州市冷水灘區 | 零陵區 | 祁陽縣 | 藍山縣 | 寧遠縣 | 新田縣 | 東安縣 |江永縣 | 道縣 | 雙牌縣 | 江華瑤族自治縣
懷化市鶴城區 | 洪江市 | 會同縣 | 沅陵縣 | 辰谿縣 | 漵浦縣 | 中方縣 | 新晃侗族自治縣 | 芷江侗族自治縣 | 通道侗族自治縣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 麻陽苗族自治縣 | 洪江管理區*
婁底市婁星區 | 冷水江市 | 漣源市 | 新化縣 | 雙峰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首市 | 古丈縣 | 龍山縣 |永順縣 | 鳳凰縣 | 瀘溪縣 | 保靖縣 | 花垣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行政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參見:湖南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