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區

鼎城區

鼎城區,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原名常德縣,古稱朗州,位於錦繡江南的洞庭湖西濱。自秦置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縣治歷為州、郡、府治所。地形以平原和丘崗地為主,其中平原占50%,丘崗地占40%,全區總面積23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6.9萬畝,有湖泊8萬畝,山林107萬畝。糧、棉、油、豬產量居全國百強,棉、蛋、禽、水產、水果產量列湘省前茅。區內多次發現大溪文化、龍山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皂市文化遺址。東漢沅南故城、漢壽故城、宋鼎州城城址猶在。隨著北方移民兩次南遷,中原文化和湖湘文化相互交融,遂使鼎城“為文物之邦”,名勝古蹟眾多。有萊公甘泉、鶴湖翔羽、龍門古洞、陽山雄峙、天子義崗、金霞夕照、滄浪仙山、花溪仙池等名勝。2011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9.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95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940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鼎城區鼎城區

鼎城區在歷史上有過臨沅縣、監沅縣、索縣、漢壽縣、吳壽縣、沅南縣、武陵縣、常德縣等名稱,先後隸屬於黔中郡、武陵郡、義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嵩州、朗州、武貞軍、永順軍、武順軍、武平軍、鼎州、常德軍、常德路、常德府、武陵道、常德專署、常德市等縣以上行政機構。

秦始皇年間(前221~210年),分天下為36郡,常德屬黔中郡。在黔中郡內置臨沅縣,為置縣之始。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在臨沅縣東分置索縣。西漢初,臨沅、索縣兩縣境域,東、南抵長沙國益陽縣(今益陽、桃江、安化),西接零陽縣(今慈利、石門、澧縣、臨澧等地),西南毗鄰沅陵縣,北括洞庭湖抵孱陵縣(今湖北公安與湖南南縣、華容、岳陽、安鄉等地)。此後,境域漸次縮小。

新莽元年(公元9年),臨沅縣改稱監沅縣。

東漢建武六年(30年),監沅縣復稱臨沅縣。建武二十六年(50年),在臨沅縣南分置沅南縣。陽嘉三年(134年),索縣改稱漢壽縣。

吳赤烏十一年(248年),改漢壽縣為吳壽縣。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吳壽縣復稱漢壽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並臨沅、沅南、漢壽三縣為武陵縣。此為武陵名縣之始。

清宣統三年(1911年)十月,裁縣留府,縣境由常德府直轄。

民國2年(1913年)十月裁府復縣,原武陵縣改稱常德縣。常德縣名自此而始。縣境隸屬湖南省武陵道管轄。

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1988)18號函精神,頒發湘政函(1988)22號檔案,將常德縣改稱常德市鼎城區。同年6月9日,常德縣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關於常德縣改為常德市鼎城區後國家機關更名的決議》。縣改區到此完成。

鼎城區原名常德縣,古稱朗州。1988年1月2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8號):(1)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常德市升格為地級市。(2)常德市設立武陵、鼎城兩區。武陵區的範圍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縣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門橋四個鎮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崗、河洑、蘆獲山五個鄉;原常德縣其餘的三十六個鄉鎮為鼎城區的行政區域。 1988年1月2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8號):(1)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常德市升格為地級市。(2)常德市設立武陵、鼎城兩區。武陵區的範圍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縣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門橋四個鎮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崗、河洑、蘆獲山五個鄉;原常德縣其餘的三十六個鄉鎮為鼎城區的行政區域。1997年,鼎城區轄17個鎮、15個鄉、1個民族鄉。2000年,鼎城區轄22個鎮、11個鄉。總人口836799人。2002年,鼎城區轄23個鎮、10個鄉;75個居委會、574個村委會。2004年,鼎城區轄22個鎮、10個鄉、1個民族鄉。

自然資源

鼎城大部分地區屬洞庭湖沖積平原,有豐富的糧、棉、油等作物資源,也有較大貯量的黃金、金剛石、石灰石和高嶺土等礦物資源。

2011年,鼎城區有珍珠10萬畝、油菜60萬畝、油茶47萬畝、楠竹14萬畝。

2011年,鼎城區2344.5平方公里,有耕地100萬畝,山林107萬畝,水面70萬畝。

資陽區概況

“洞庭餘韻匯資水,雪峰山秀蘊明珠”。美麗的資陽地處湘中偏北、鑲資水尾閭,北瀕洞庭湖,全區總面積735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東南距省會長沙70公里,到黃花國際機場僅1小時車程,南接桃花江美人窩風景區,西連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境內張常高速公路貫穿而過,319國道,204和308省道交匯於此,石長鐵路、洛湛鐵路落站益陽,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資水流經全境,水路空交通十分發達,素有“吳蜀門戶”之稱,是湘中北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更是東南沿海城市及經濟特區向西部梯度轉移的要塞。資陽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自秦置縣,是益陽市的母親城,關雲長 “單刀赴會”的典故即發生於此。兩千多年古老文化的積澱,如滔滔江水源源不斷地滋潤著這片美麗的土地,清清的古風湘韻流淌在一條條曲徑通幽的古巷、映照在那一堵堵飽經歲月洗禮的風火牆上,使這片沃土閃爍著古老文明和湖湘文化所特有的亮麗光澤。

從清代古巷、三台塔、諸葛井到白鹿寺、會龍山,從唐代宰相裴休到清代名士陶澍、胡林翼以及近代的周立波、周揚、周谷城

益陽商業步行街

、葉紫等文化名人,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資陽,使得古城良好的自然稟賦與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交相輝映,成為湖湘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洞庭以南,天地之氣,聖賢學脈,在此一線”之說。

資陽是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國家洞庭湖濕地生態保護區,也是湖南省兩個省級環境質量優良縣區之一。冬季晴朗乾燥,夏季涼爽濕潤。境內山湖交錯,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地貌錯落有致,景色雋秀,舒適宜人的自然環境將資陽滋潤得滿眼都是江南水鄉的靈秀與清澈。

資陽是一座發展中的現代新城。資陽人遵循“留山水風光,建現代新城”的城市建設理念,使城市品位得到了提升。整潔寬敞的街道、人流穿梭如織的商貿區、蓬勃發展的工業園、現代化的體育場館、怡人幽雅的沿江風光帶,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資陽夜色更顯迷人,從橋北廣場到資江一橋,從步行街、古道街到鵝羊池、馬良路,到處燈火輝映、花木扶疏、

古道街

畫棟鎏金,處處顯示了資陽的朝氣與活力。

資陽是一座老工業城市,現有100多家國有、集體企業,機械電子、輕紡、農產品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已成為資陽四大支柱工業,有一大批技術熟練的產業工人和關聯度高的原材料資源。城區擁有5萬多名熟練技工,勞動力成本低。由於盛產苧麻、棉花、水稻、茶葉、湘蓮、“三薯”等,資陽一直是全國苧麻、棉花紡織原材料基地和中南農副產品加工原材料基地之一。全區水電煤氣供應充足,價格低廉。土地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大,可塑性強。

歷史沿革

資陽區夜景

資陽的前身為原縣級益陽市,自秦置縣。據《周禮》記載:天下分九州,益陽地域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益陽屬楚地(戰國時為楚黔中地)。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二十四年)秦滅楚,益陽轉屬秦國,為長沙郡屬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統一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始置益陽縣,以地處“益水之陽”而得名,仍屬長沙郡。當時益陽縣包括今桃江、安化、新化、冷水

資陽區夜景

江、沅江等縣市全部,及寧鄉、漣源、新邵等縣市的部分地方,

在過去的2000多年間,益陽曆經各朝各代均為縣治。

三國時屬衡陽郡。

隋朝先後屬潭州和長沙郡。

五代屬潭州。

宋朝先後屬鼎州、潭州。

元朝升為益陽州,屬天臨路。

明朝復為益陽縣。

清朝屬長沙府。

電信大樓

民國三年始屬湘江道。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1940年4月屬第五行政督察區,1933年縣城置龍興、麟興二鎮,1942年合併為龍麟鎮。

1949年8月3日益陽和平解放,改為益陽縣城關鎮,成立益陽行政專員公署,資江北岸的龍麟鎮改稱益陽縣城關區。

1950年3月城關區升為縣級,更名為“益陽城關區”,直署益陽專署領導。

同年9月23日,城關區升格為益陽市,仍為縣級隸屬益陽專署。

1952年11月,益陽專署撤銷,益陽市劃屬常德專署領導。

古道街

1953年4月,益陽市升為省直轄市,由省政府授權常德專署領導。

1958年7月,益陽市改屬益陽縣領導(縣級不變)。

1961年7月,復屬常德專署領導。

1962年,益陽專署恢復,益陽市又為益陽專署領導。

1984年4月22日,益陽縣屬地長春、迎風橋、過鹿坪、李昌港、香鋪侖、楊林坳、新橋河7個鄉和新橋河鎮劃歸益陽市管轄,納入益陽市行政區域。

1994年,撤銷縣級益陽市,成立資陽區。行政區劃以資江為界,將原益陽縣民主垸的4個鄉、鎮(場)劃歸資陽區管轄,納入資陽區行政區域。新成立的資陽區,由益陽市橋北城區、長春垸、民主垸、新橋河上垸組成。

1996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省級重點工業開發區——益陽市長春工業園。原長春鎮管轄的馬良、白馬山、五里堆、接城提、楊樹、龍塘6個村劃歸長春工業園管轄。

2005年12月,資陽區被定為湖南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區),由原來的11個鄉、鎮、場合併為6個鄉鎮,楊林坳鄉、新橋河鎮、李昌港鄉合併為新橋河鎮,長春鎮、過鹿坪鎮、香鋪侖鄉合併為長春鎮,茈湖口鎮、劉家湖農場合併為茈湖口鎮,沙頭鎮、迎風橋鎮、張家塞鄉保持不變。由原來的4個街道,合併為2個街道,大水坪街道、大碼頭街道合併為大碼頭街道,城內街道、汽車路街道合併為汽車路街道。

“歲紀二千,溯縣置秦皇,開疆拓土,州分夏禹,緯地經天,長沙郡屬,湖南省一轄,漢繼唐承”概括了古城悠長而曲折的歷史由來。

文物古蹟

益陽古城

益陽古城區地處資江尾閭,踞洞庭之濱,地當“吳蜀門戶”,湘黔驛道所經,歷為軍事要地。據歷史記載,東漢建安二十年,三國吳、蜀為爭奪荊州,劉備、孫權各派兵駐守,隔資江對峙。南岸是東吳魯肅、程普、甘寧壘築軍營;北岸是關羽領關平、周倉布陣屯兵。魯肅奉吳主孫權旨意,向蜀討還荊州,邀關羽赴會議和,在益陽的地址上留下“單刀赴會”千古美談。繼後魯肅移兵江北,築土為城,是為魯肅城。歲月推移,魯肅城逐漸演變成魯肅堤。唐朝時,房宇向故城東隅發展,但尚無完整的城池。明朝洪武初年築土為城,挖深壕塹,修立城樓。此後成化、弘治年間加修,方初興城池規模。城牆從西門拓展到東門口。嘉靖三十年(1551年),知縣劉激開始拓魯肅堤,以青磚築城牆,城池進一步拓展。基寬2丈,面寬1丈,高1丈2尺,築有銀城(東門)、金池(西門)、迎恩(南門)、拱極(北門)四座城門。此後萬曆五年(1577年)加修城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被洪水浸潰。清朝康熙三十年(1765年)、鹹豐五年(1855年)、七年、九年多次修葺。光緒二年(1876年),知縣吳兆熊主持重修城牆,青磚上印有“吳兆熊”字樣。民國時期,益陽古城牆被國民黨軍隊構築工事大肆毀壞,國民黨當局大拆城牆。尤以民國32年(1943年)縣長王秉丞藉口修街,將城牆青磚、麻石拆除出賣錢款私吞。城牆被弄得破敗不堪,僅留東門口城牆保存較好。

洞庭晨曦

益陽古有“十五里長街”,分“城內”、“堡上”。“城內”以行政區為主,“堡上”以商業區為主。“堡上”又分“頭堡”、“二堡”、“三堡”。唐朝拓街市時,城西地域稱歧頭,商埠分布在資江北岸紅磚埠一線,城區與商埠之間,有部分零星店鋪,宋時重儒學,西門外臨河處興建學宮,其後商鋪漸興。明朝嘉靖年間再次擴城,街市逐漸西延,至萬曆年間已與歧頭商埠連成一片。當時,縣衙為防禦匪患,街市西區沿資江依次築土堡,派兵駐城,“頭堡”、“二堡”、“三堡”自此產生。頭堡從學門口至今幸福路、二堡從幸福路至將軍廟巷、三堡從將軍廟巷至接城堤。到清朝初年,前來堡上經商者日益增多。隨後,“三堡”街區繼續向西延伸至接城堤。城東河外劉公灘每當冬天枯水時節,舟楫重載難以過灘,均需提駁方可通過,因此,城東沿河一線逐漸形成季節性船埠,益陽城區街道由此向東延伸,這段街市稱做東關河街。自東關河街東端與清水潭接壤起,至西端與接城堤交界止,形成一條15華里,即7.5公里長的麻石街。

民居

益陽先民及外來人士在益陽經營了這塊熱土上,繁衍生息,留下豐富多彩、富有傳奇性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觀景。諸多的景觀中,首推的“益陽資江十景”、“革命紅色故地”,其次是“三國古城文化”、“資江碼頭文化”、“益陽古民居”及三台塔、斗魁塔、文昌閣、劉公館、益陽監獄等古建築,還有大碼頭、鵝羊池、古道街、考棚街等新街舊跡的風景點。自唐朝起至民國時期,宗教文化在益陽興起、傳播,在古城興建了許多寺廟,最負盛名的是“九宮十八廟”。1904年挪威人在城內五馬坊建教堂,傳播基督教以後,天主教由義大利人相繼來益傳教,因而在益陽留下眾多的基督教堂。著名的有:五馬坊教堂以及英國人創辦循道公會的禮拜堂(區圖書館)、福音堂(大水坪學校)、待恩堂(二堡區文化館)、清和堂(在考棚街)、天主堂醫院(現市中醫院)。

益陽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古城舊貌換新顏。城區向金花湖、馬良湖以及接城堤、五里堆、楊樹、白馬山等村拓展,形成現代新城格局。特別是長春工業園,集工業、商業、旅遊、休閒、民居於一體,是資陽區一顆絢麗的瑰寶。現在資陽區委、政府為打出“資水之陽”的新城文化品牌,挖掘和開發益陽古城文化,取得可喜的成就。在資陽城區及城郊新建千載遺址古道街、生態家園明石谷、益陽西施生態園、黃家湖、錦繡江南生態娛樂園、白鹿湖等旅遊、休閒景點。

魏公廟

相傳魏公是明朝末年一位木排客商,在資江上游搶救一武岡遇險的吊船,不幸捲入激流里淹死。船、排行業的人有感於魏公捨身搶險的精神,尊稱為魏公真人,奉為神靈,建廟或行江(指航行於水上)祭祀。

益陽魏公廟始建於何時?沒有準確的記載,僅從《魏公的傳說》來推斷,應是明末清初。魏公廟遺址,在益陽市民眾街北側一煤店內。當時廟內香火旺盛,香客中數船民、排工居多,在城中頗有名氣,為益陽九宮十八廟之一。

解放後,魏公廟改作新華五金廠,後廠遷他處,進而用作居民住宅和煤店。2002年古歷10月10日,由僧侶釋仁珍,在故址隔壁一間南貨店,恢復魏公廟。廟內頭門稱彌勒殿供魏公真人。財神殿內供財神菩薩,觀音殿內供觀音菩薩。恢復後的魏公廟香火較旺,特別是農曆9月29日魏公生日的這一天,進香者特別多。

南嶽宮

益陽九宮十八廟之一的南嶽宮,在古城中有三處,即城內南嶽宮(在今南嶽宮社區)、頭堡南嶽宮(五一路社區)、三堡南嶽宮(在新屋裡)。

古時,益陽地方佛教信徒,喜愛上衡山的南嶽廟,朝拜進香,由於益陽距衡山路程甚遠,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為了便於信徒們朝佛,益陽的南嶽宮應運而生。

三座南嶽宮,益陽地方人士通常認為城內南嶽宮是九宮十八廟之一。城內南嶽宮始建於唐朝,明朝時進行重修。清朝光緒年間,大規模地重修過,德慧老和尚加修了佛殿。因此,城內南嶽宮,香火盛極一時,朝佛進香者甚多。

一九五○年,城內南嶽宮改辦僧眾工廠,佛事遂停。一九九○年,僧侶釋明珍對此廟進行重修,恢復廟中佛事。廟分三殿,南嶽殿供南嶽聖帝,大雄寶殿供三尊大佛,觀音殿供千手觀音。重修後的城內南嶽廟香火旺盛,一般時間進香者上香,春節期間進香者上千人。

劉公館

劉公館坐落在益陽市大碼頭街道辦事處建新里社區,是一座古樸的磚木結構,青磚灰瓦的古民居。這座古民居,是為劉姓先人所建,故稱劉公館。

劉公館與益陽一位古名人的傳說有關。這位古名人,是明朝嘉靖年間益陽知縣劉激。劉激是四川敘州富順(今四川宜賓市)人,嘉靖二十九年來益陽任知縣期間,主持再次擴城,將街市逐漸西延,擴展集市。在擴城工程實施之際,劉激多次實地視察,指導擴城事宜。當時有益陽本地劉姓者,亦來此置地建房,劉激也多次前來劉姓建房工地。由於彼此姓劉,認為有同宗共祖的淵源關係,益陽本地劉姓者,與劉激沾上緣。劉姓新建的宅第,被稱為劉公館。

數百年來,明朝時的劉公館幾經興廢,現在看到的劉公館,是劉姓後人重建的。

青龍洲

相傳三國時,蜀將關羽奉命駐軍於益陽資水上游北岸,下游南岸的棉花嶺(鐵鋪嶺)則駐紮著東吳魯肅的軍隊。孫權因討還荊州不成,十分惱怒,命魯肅設下伏刀計邀請關羽過江赴宴。蜀將馬良等極力勸阻。關羽不允,對送信人說:“明日一定赴會。”

周倉得知,欲將主帥的青龍偃月刀好好磨洗一次,正著急沒磨刀石時,忽然一聲炸雷,一道青光,震耀得周倉耳鳴目眩。接著飛砂走石,暴雨驟降。他猛地望見江心拱出一條青龍,背脊上鱗甲青光閃閃。周頓時轉憂為喜,連聲說:“天助我也!”便肩著大刀,一躍而起,騎在青龍背上,在龍鱗甲上霍霍地磨起刀來。暴雨給刀加水,閃電給刀淬火。他一直磨到天光,刀鋒削鐵如泥。

次日,關羽單刀赴會。刀為此行壯威,使吳兵望而喪膽,不敢加害於他。

可江中青龍已被磨得鱗鰭裂碎,浮在江心。關羽回營聞知此事,即令糧草官開倉出糧,煮成熟飯,潑入江心,以作犒勞。青龍餓極,只管吞吃,不知不覺身體膨脹,再也縮不小了,於是永遠匍匐於此,日久成為一洲,後人據此稱為青龍洲。

鵝羊池

鵝羊池處在益陽古城中心。古時,這裡曾是一片荒蕪的河洲,河洲是沼澤地,水草蕪雜。到明朝末年,有位叫吉藩莊的人,在荒洲開闢十餘畝地,形成一處湖泊,作為飼牧鵝羊的場所,後人稱為鵝羊湖。清朝以後湖面縮小,遂稱鵝羊池。古時的鵝羊池上通金花湖,從接龍(城)堤諸水匯入,東入馬良湖,從賀家橋注入資江。

古時,在鵝羊池西北側,邑人修建白骨塔一座,專門入殮無名屍骨。池南側後建一條窄狹深巷,稱呼為古道街,是有錢人休閒消遣的場所。由於池南一線成街市,池水入資江處不暢流,致使池水嚴重污染。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後,五一西路擴建,鵝羊池得到整修,在上、中、下三池四周砌駁岸,在北側修建一條排污水的暗溝,讓池水變得清澈。沿池修建麻石護攔,植種樟樹、梧桐樹。南側一線,建有商業街。第三池植荷蓮,襯映出鵝羊池飄香景色。近年來,古道街仿建一新。這樣使鵝羊池舊貌換新顏,成為市區居民休閒的場所。

鵝羊池總面積43.4畝,三池呈橢圓形。池北依五一西路,北鄰沿池路,東起幸福路,西抵向倉路,中間有廣場路,三益街穿池而過。池北岸,是黨政機關所在地,體育場,郵政電信及新建的民居商業樓,正對池面而向。鵝羊池,是嵌印在古城區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大碼頭

大碼頭從廣義上講是指大碼頭地區,狹義上僅指臨河碼頭。大碼頭的歷史並不長,原是一條窄巷臨河小碼頭。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益陽縣長王秉丞發起修街,拓寬窄巷,將城內城牆上的麻石拆來,修起一處規模特大的碼頭,大碼頭一名由此產生。那條拓寬的窄巷北通鵝羊池,得名三益街。

大碼頭剛建成,益陽被日本侵略者占領,至益陽光復後才成為益陽港口水運中心。碼頭是益陽客運的中心站,有客輪通往長沙、南縣、桃江、茈湖口。以港口興市,大碼頭岸上的街市曾經繁華一時。街市上有益陽最大的百貨、南貨、國藥、旅店,特別是解放後,大碼頭地區成為益陽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大碼頭的經濟十分活躍,俗雲“大碼頭的錢有一腰深”。

在大碼頭上下,上有韓家、大石、小石、向家碼頭,下有皇莊河(俗稱黃洲河)諸船、排碼頭。諸碼頭上船、排擁泊、風檣如林。搬運號子響徹資江水面。就大碼頭及鄰近碼頭而言,無論是船、排數量、水運能力及貨物吞吐量,在湖南省可稱一大港口,僅次於長沙、岳陽港。

隨著陸上交通運輸的發展,益陽資江大橋先後建成,大碼頭冷落下來,碼頭呈蕭條狀態。

文昌閣

“文運昌盛”,歷來為益陽人所重視,坐落在益陽古城學門口的文昌閣正是取“文運昌盛”之意。對於文昌閣的始建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唐朝貞觀年間,一說是宋朝。眾多文史和傳說表明,文昌閣應始建於宋朝,初稱學宮,後改稱聖廟。元朝末年,聖廟毀於戰火。明朝洪武十三年,聖廟得到修復。隆慶五年,聖廟更新其制,中為大成殿(遺址在五一東路北),分古賢祠、明傖堂、啟聖祠、儒學門。門內東側為文昌祠。

清朝順治年間起,多次重修大成殿。光緒三十三年詔升為大祀,改祠為閣,文昌閣之名由此而得。文昌閣,成為當時益陽古城的最高建築。

民國十三年(1924年),著名革命先烈熊亨瀚,受“五四”民主思想影響,在文昌閣創辦進步刊物《資江》,宣揚新文化,新思想。民國十五年(1926年),臨時中共益陽地區執行委員會書記袁鑄仁與高文華等人組建中共益陽縣地方執行委員會,袁鑄仁任書記,執委機關設文昌閣。

民國十八年(1929年),文昌閣被民國當局改設教育機關,後附設民眾圖書館。抗日時期,將中後兩殿改為忠烈祠,神龕橫匾書“浩氣長存”。正中設有抗日陣亡將士牌位,兩壁掛有將士遺像,計將級軍官3名、校級軍官38名、士兵多名、益陽戰亡團員8名,飛行員1名(系盟軍美國人羅泊爾)。民國三十三年,民眾圖書館重新移入,接著開辦益師附小。1963年,益陽縣拆除忠烈祠,建立縣花鼓戲劇院。至此,文昌閣僅存外殼作劇院前廳,共餘部分皆蕩然無存。

文昌閣於1993年被列為益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定為益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棚街

在益陽城內小南門至市三中原校門口之間,有一條古樸的街巷,古稱考棚街,今稱閘口巷。考棚街原名大巷口,始建於明朝。

清朝嘉慶年間,益陽縣署為振興文風,在大巷子與羅家塘之間設定考棚,作為考試秀才的場所。考棚的廳堂建在市三中原進門教學樓,廳堂座南朝北,北對羅家塘,南對大巷子,為磚木結構。廳堂東西兩側建有考棚,自南而北橫向。考棚用木板做牆隔三十餘間,供考生考試。自嘉慶年間起,一批一批的益陽學子在此應考。

辛亥革命後,廢科舉,興學校,民國六年(1917年),在考棚街故地辦女子職業學校,民國三十一年改辦縣立中學(市三中前稱)。1972年,考棚被拆除,新建教學樓。

大巷子因與考棚毗鄰,改稱考棚街。

諸葛井

古道街——諸葛井

陽古城諸葛井,古傳有兩處。一處在城內賢街(今床單廠車間),明朝崇禎年間進行過疏浚;另一處在城內魏家巷劉氏宗祠內。現在初步考證,魏家巷一處尚可查到遺蹟。

東漢建安年間,蜀國軍師諸葛亮在益陽期間,發現城中居民飲水困難,便親自查找地下水源,掘井供人們飲用。益陽百姓念其德,稱為諸葛井。“深數丈‘磚壁內圓,上弇下侈,石瓮其口,水之盈縮視資水為增減,水亦清冽。”

相傳明朝正統年間,在井旁新建廟宇時,依井辟池一處,池白晝見星,故名明星池,廟以池名。當時知縣汪淮用石砌池,結果星遂晦,池被泥沙淤沒。後來,隨著明星池被廢棄,諸葛井亦被填沒。

據當地民眾提供,在市三中校園西側,原是劉氏家祠一部分,有人發現一塊諸葛井的石井蓋,並有一口被垃圾與泥土填沒的廢井。這口廢井可能是諸葛井。

魯肅堤

東漢建安年間,吳、蜀雙方在益陽屯兵對峙。後來關羽單刀赴會,與魯肅議和,魯肅移駐資江北岸。魯肅在北岸建築土城,人們稱為“魯肅城”。後因土城久經風雨蝕化,廢棄成堤,故稱魯肅堤。明朝嘉靖三十年(1951年)開始拓魯肅堤,修築城牆,築有銀城(東門)、金城(西門)、迎恩(南門)、拱極(北門)四座城門。

清朝乾隆三十年重築城牆,嘉慶年間竣工。城牆呈不規則四邊形狀,且青磚砌築,東、西、南三面開門設啟閘。光緒三年(1876年),知縣吳兆熊主持,再次進行修建。

民國時期,國民黨軍隊毀城牆修工事,縣長王秉丞拆城牆,使古城牆遭到破壞。現東、南、北三方青磚城牆和東門殘存,城牆基寬4米,頂面寬2.55米,殘高2.7米—3米。南、北城牆均為防洪大堤,東門石門保存較好。

城隍廟

城隍廟,是宣傳道教的道觀。殿堂上供奉的是城隍菩薩。自古以來,城隍菩薩被視為城邑的保護神,受城中之民倍加崇拜。明朝洪武初年,朱洪武對城隍分府、州、縣級加封,縣封“顯佑伯”。益陽是縣級,益陽的城隍菩薩就被封為“顯佑伯”,為益陽諸神地方長官。

現存的益陽城隍廟位於資陽區五一東路北側,始建於洪武二年,為益陽知縣周升創建,清朝同治七年知縣儲恆重修,光緒初年增塑十殿閻羅及十八地獄。廟宇建築宏偉,門前一對石獅。內有大院、戲樓、香亭、迴廊、鐘鼓樓、台閣、大殿、後殿、禪房等。城隍廟,為益陽九宮十八廟之一。

可惜廟內建築陸續毀棄,民國十年(1921年)毀十殿泥塑,民國十八年改為學校,益陽解放後,改辦為工廠,僅殘留大殿一部分。1994年,由張明安道長在原址上恢復城隍廟,並擔任當家師。張道長於2005年、2007年出席全國首教會議,受到中央領導賈 慶林的接見。

古時,每逢元宵賽花燈、端午賽龍舟、農曆五月二十八日城隍菩薩生日,都要供請城隍菩薩,以致相沿成習。

關瀨驚湍

資江流到接城堤下,江面忽然開闊。但因沙洲鱗次,卵石棋布,水流不暢,便激而為灘。浪濤翻滾,勢如萬馬奔騰,聲如驚雷轟響。相傳東漢建安二十年(215),蜀漢關羽和東吳魯肅、甘寧相拒於益陽,關羽屯兵北岸,甘寧屯兵南岸,關羽曾企圖趁夜晚經此灘突襲吳軍,及至此灘,察覺吳軍已有準備,偷渡作罷。後人因名此灘為關羽瀨,俗稱關侯灘。《水經注》已有“關羽瀨”之名,可見此事流傳已久。後人有詩詠嘆關羽偷渡不成的史事:“夫子昔屯兵,相持水一泓。飛湍如雪涌,觸石作雷鳴。不涉風波險,非驚咳唾聲。甘寧亦何幸,浪得此威名!”。

關羽瀨在青龍洲與蘿蔔洲上游附近,河灘北原有關王廟,為明朝萬曆十二年所建。現蘿蔔洲存關羽神像一尊。

五馬坊教堂

五馬坊教堂位於資陽區城內五馬坊,是益陽先民飼養馬匹的地方。明朝洪武年間已經形成。1904年,挪威牧師袁明道來益陽城內五馬坊購買一幢公館,稍加修改成教堂,成立會堂,後來稱為總堂。以後陸續建牧師樓、女子聖經學校等。教堂成為益陽信義會的策源地與活動中心。此後,教會活動至益陽解放前夕。解放後,教牧人人員相繼回國。1954年召開第一次“三自”革新籌委會,將原桃花侖公會、益陽公會(五馬坊公會)整頓合併成立益桃公會,鄧群輝為公會會長。1958年,教會活動停止。

1981年,教會復活節恢復禮拜,7月10日成立益陽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1987年增設“益陽市基督教協會”,在原五馬坊教堂舊址上,新建一座500平方米的教堂,現為益陽市基督教五馬坊教堂。現在教堂主任牧師尹建輝,自1999年以來負責教會事務,教會正朝興旺的方向發展。

大革命時期,益陽農民協會設立在五馬坊,為益陽大地農民運動策源地。

古道街

古道街位於益陽市資陽區大碼頭,西起三益街,東至廣場路,南鄰資江西路,北與資陽區政府隔池相鄰。新建的古道街在保持原址和原有古蹟文物的基礎上以仿古的建築格局,在再現江南水鄉傳統民居的古典風貌的同時,把現代建築藝術巧妙地融為一體,形成一道觀今懷古的感受。新建的古道街總長約300米,主街路面寬度22米,主街由一個中央休閒廣場、兩條支路組成,主要建築有一個旅遊酒店和五個組團的仿古商住樓,占地面積近50畝,總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

古道街的建設內涵極其豐富,品位高雅,古今並舉,特別是街中的“諸葛井”和“諸葛亭”更富有極為珍貴的歷史人文價值和傳奇色彩,遊人至此無不駐足感嘆萬分。

街中央噴泉休閒廣場是典型的古今結合建築藝術的佳作,廣場門前高達6米的兩根“中華龍柱”以花崗石盤龍雕塑而成,巍峨聳立,每條盤龍栩栩如生似要騰空而起,龍柱後中有一花崗古雕塑的大金龜背馱一個雕龍金箱,它象徵著“滿載而歸”。如此匠心獨具的設計更顯示出古道街的奇特獨有、霞光耀眼、瑞氣千條的風貌景觀,同時也充分體現了益陽古老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益陽人民世世代代奔流不息的創業精神。觀光古道街使人有一日進古道,如夢回千年之感。

行政區劃

1987年前,全縣區劃見《常德縣誌·建置·區劃》。

1988年縣改區後,原區公所改為辦事處。是年,全區有9個辦事處,10個鎮,35個鄉,627個村,2個區屬場。

1988年撤銷謝家鋪鄉,設立謝家鋪鎮。

1911年撤銷灌溪鄉,設立灌溪鎮。

1992年撤銷蔡家崗鄉,設立蔡家崗鎮。

1992年撤銷韓公渡鄉,設立韓公渡鎮。

1994年撤銷洞庭鄉、中河口鄉,設立十美堂鎮、中河口鎮。

1995年11月,全區撤處並鄉。撤銷蒿子港、石公橋、大龍站、河氵伏、牛鼻灘、斗姆湖、石門橋、黃土店、港二口9個辦事處。保留武陵鎮、蒿子港、中河口、十美堂、鎮德橋、牛鼻灘、灌溪、蔡家崗、斗姆湖、黃土店10個鎮和黃珠洲、黑山嘴、大龍站、雙橋坪、長嶺崗、石板灘、雷公廟、丁家港、草坪、唐家鋪、滄山、錢家坪、港二口、堯天坪、長茅嶺及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民族鄉等17個鄉。將沖天湖鄉併入石公橋鎮,瓦屋 鄉併入周家店鎮,斷港頭鄉併入韓公渡鎮,康家 鄉併入石門橋鎮,趙家橋鄉、官橋坪鄉併入謝家鋪鎮,肖伍鋪鄉併入白鶴山鄉。撤處並鄉後,全區原9個辦事處及40個鄉鎮變更為33個鄉鎮。同年11月,撤銷草坪鄉、港二口鄉,設立草坪鎮、港二口鎮。

1996年5月,將謝家鋪鎮的李堡沖、雙堰塘、元普庵、九龍庵、卜家嶺、大坪、趙家橋、獅子山、稠樹沖、羅漢山、鄔家鋪、胡家橋12個村劃歸石門橋鎮;周家店鎮的李家橋村和大龍站鄉的富貴坡村一組劃歸區園藝場;韓公渡鎮的先鋒、五甲、福興3個村劃歸常德特種養殖總場。同時,撤銷大龍站鄉、堯天坪鄉,設立大龍站鎮、堯天坪鎮。

1996年9月,撤銷雙橋坪鄉,設立雙橋坪鎮。

1997年12月,撤銷雷公廟鄉,設立雷公廟鎮。

1998年5月,撤銷石板灘鄉,設立石板灘鎮。同年12月,逆江坪鄉高岩塘村泉水洞組劃歸花岩溪旅遊度假區。

2003年,全區共22個鎮,11個鄉,3個農林場,74個居委會(含15個社區居委會),563個村委會,6696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

2010年12月30日,全區共有人口829270人、263550戶。其中農業人口720068人,非農業人口109202人;男性419621人女性409649人,男女比例分別為50.6%、49.4%:18歲以下為113139人,占總人口13.6%,18至35周歲194685人,占總人口23.5%,36至60周歲369841人,占總人口44.6%,60周歲以上151605人,占總人口18.3%;一年內出生7642人,死亡4144人。2010年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

2011年,鼎城區常住人口8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2.5萬人。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區共有20個民族,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的15個民族增加了蒙古族、彝族、布衣族、土族、黎族、鄂倫春族,減少了仡佬族。漢族950362人,占總人口的98.51%,比1982年增加66978人,8年間,年均增長0.72%。19個少數民族14415人,占總人口的1.49%,比1982年增加4430人,增長44.37%,8年間,年增長0.90%。在少數民族中,回族12426人,占少數民族的86.20%。其它少數民族及人口是:土家族980人,維吾爾族445人,苗族380人,侗族45人,白族36人,壯族33人,滿族27人,水族12人,瑤族9人,蒙古族6人,彝族4人,高山族4人,布依族2人,朝鮮族2人,藏族1人,土族1人,黎族1人,鄂倫春族1人。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鼎城區有29個民族,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增加了哈薩克族、佤族、畲族、達爾族、仫佬族、仡佬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羅斯族、保全族,少了鄂倫春族。漢族819256人,占總人口的97.9%;28個少數民族17543人,占總人口的2.1%。

自然環境

鼎城區位於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濱,沅水尾閭。地處東經111°27’~112°11’,北緯28°35’~29°23’。東接漢壽縣;南連桃江、安化縣;西鄰桃源縣;北抵臨澧縣、津市市;東北隔澧水望安鄉;常德市治及常德市武陵區與鼎城區治武陵鎮毗連,將鼎城區境分為南北兩塊。

鼎城環抱常德市區,原名常德縣,古稱朗州,轄37個鄉鎮(場)。她地據武陵、雪峰兩山,匯沅、澧兩水,有控山鎖河之險,襟江帶湖之勢。特別是武陵山余脈—太陽山,萬木參天,流霞飛煙,被稱為“玄天第一峰”;流經境內32公里的沅江,千載清風,一川明月,被譽為“仙源水”。故此,明朝詩人季元亨欣然讚美道:“朗水愈清穎,孤峰勝九嶷。”2004年,全區實現GDP59.35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億元。

全區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由山地、丘陵、崗地過渡到廣闊的濱湖平原。南有雪峰山余脈的插角、九龍、滄山、古城、盤古諸山延伸,重巒迭嶂。西北有武陵山余脈的太陽、白雲等山綿亘,山崖峻峭。西、南、北群山起伏,岡巒盤環;東北湖河網結,水陸間錯。中部沅水曲形切割,將區境分為南北兩部。南部俗稱“前河”、“前鄉”,枉、滄二水蜿蜒而下,形成若干沖岔與沿河平地。北部俗稱“後河”、“後鄉”,澧水繞區東北邊境向東流入洞庭湖,中有漸水、沖柳、馬家 諸河流淌其間,牛屎、白芷、土硝等湖點綴其內。

全區最高點為插角山(又名插角殿),主峰插花嶺海拔716.2米;沅水兩岸、澧水之西地勢低平,海拔30米左右。全區地勢高差686.2米,比降率為1.5%。

鼎城區鼎城區
鼎城區鼎城區

鼎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據蔡家崗鎮出土的舊石器時期文化遺址證明,早在五萬年前,先民們就已在鼎城的山川之間生息繁衍。秦統一中國後,在鼎城首置臨沅縣,此後二千多年鼎城一直是歷朝州、郡、府、路治所之地。境內古蹟甚多,勝景天成。有鐘相起義的天子崗,有寇準題字的萊公泉,有峰巒奇秀的國家森林公園花岩溪,有神秘幽深的天然奇觀龍門洞等。境內自古是一些名流雅士的際會之地,繼屈原後,唐宋等歷代許多文化先賢曾在這裡留下了千古佳作。著名文學家劉禹錫謫居朗州10年,寫下了大量竹枝新詞,開創了唐宋詩體裁新格局。先進的文化傳導了先進的思想,鼎城歷史上還先後湧現出了劉復基、黃愛、潘振武等革命志士。隨著進入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鼎城人更是飲天地之靈氣,把鼎城建設成了一個新型的文化名區。政府駐地武陵鎮與江北城區一道,發展成了中國優秀旅遊、衛生、文明、園林、交通管理模範城市。

鼎城交通發達,經濟活躍。水陸空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路基本形成,方便快捷。境內有一個中國最大的2級火車站,有3條高速公路交匯,有2條國道連通中國,有一個4C級的飛機場,沅水碼頭也成為了長江流域的一個重要深水港口。發達的交通,帶動了經濟的發展。鼎城已成為了一個商貿強區。功能完善的橋南大市場群早已聞名中國,是中南五省物資集貿中心之一,現擁有10大專業市場,年商品成交額達百億元。去年12月21日,雖然橋南工貿市場付之一炬,但如今一座現代化的新市場已經展現在世人面前,新的市場必將孕育出新的輝煌。鼎城已成為了一個農業重區。糧、棉、油、魚、豬等多項農產品產量居中國百強,其中珍珠養殖面積10萬畝,年產量40萬公斤以上,是久負盛名的魚米之鄉。鼎城已成為了一個工業新區。機械、建材、輕紡、食品等四大支柱產業基本形成,橋南工業園、灌溪工業園兩大園區工業蓬勃發展,全區規模工業達到55家,其中稅收過百萬元的企業達13家。鼎城如詩如畫,潛力巨大。境內不僅自然風光相當優美,而且土地、林木、礦產等自然資源相當豐富。

鼎城區南高北低,總的地形以平崗為主,兼有低山、丘陵。全區宜果面積35萬畝。成土母質以第四紀紅土為主,占50.4%,分布在崗地和低山、丘陵,PH4-5.5;湖積母質占15.08%,分布在濱湖平原,PH7.5-8.5;河流沖積母質占9.64%,分布在沅水主要支流沿岸地區,PH6-7,有機質含量2-2.5%;板頁岩母質占17.77%,分布在逆江坪、滄山、錢家坪、花岩溪及大龍站鎮、雙橋坪鎮的部分村,土層多在1米以上,PH4-5.5;砂岩母質占5.53%,分布在大龍站、周家店、長嶺崗、許家橋等鄉鎮;紫色砂岩母質占1.53%,分布在大龍站、丁家港、長茅嶺等鄉鎮,PH6-7.5。地和形土壤條件能滿足多種果樹的生產發育。鼎城區內主要有武陵、雪峰兩山。特別是武陵山余脈—太陽山,萬木參天,流霞飛煙,被稱為“玄天第一峰”;流經境內32公里的沅江,千載清風,一川明月,被譽為“仙源水”。

武陵山

武陵山位於中國湖南省西北部及湖北省、貴州省兩省邊境。東北-西南走向。長420千米,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屬褶皺山地。為烏江和沅江、澧水的分水嶺。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0米)與主峰梵淨山(海拔2494米)同位於貴州省江口縣境內。北端高峰天門山,海拔1518米,是武陵山第三高峰,位於湖南省溪口。境內有著名的武陵源風景區。這裡山峰陡奇,峰林叢生,森林茂密,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此外,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常德城西北30里,有一座蜿蜒數十里的武陵山余脈,這就是有名的太陽山,即梁山,據清同治縣誌載:“陽山一名梁山,盤鏇起伏,為郡城巨鎮,常有雲氣,可占晴雨;山頂有廟,祀本山之神,俗呼梁山廟,”楊嗣昌的《游梁山記》,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梁山風貌圖:“梁山者,吾郡北鎮山也。去郡三十里望之:峨然而高,郁然而深,翩然遠去而不知春所止,佳哉科茲山!”

雪峰山

鼎城區鼎城區

雪峰山是湖南省東西兩部不同自然景觀及沅江和資水之間的分水嶺。雪峰山位於省境中部偏西,中國第二級地勢階梯的南段轉折帶,雲貴高原東坡過渡到江南丘陵的東側邊幅;是較獨特的地理單元。 雪峰山屬“原始江南古陸”的西南段,呈一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構造。廣泛分布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一套由淺變質的板岩、變質砂岩及千枚岩組成的地層,震旦系變質碎屑岩亦發育良好,早古生代寒武—志留系的板岩、灰岩、細砂岩等組成的地層間有出露。因受加里東運動的抬升,形成一系列北北東至北東向的隆起與拗陷;又經燕山運動的強烈影響,產生一系列北北東向的斷裂和褶皺,從而進一步奠定了雪峰山構造地貌的格局。

雪峰山為正向構造的古老隆起山地,南起於湘桂邊境的大南山,尾翼傾伏於洞庭湖區,綿亘300餘公里,橫跨80~120公里,具有千米以上的峰巒嶺脊,中段山脊標高1200~1700米,主峰羅翁八面山蘇寶頂海拔1934米。山體受繼承間歇式抬升活動和外力作用的影響,呈現900~1100米、650~800米、450~550米、240~350米等多級剝夷面。溝谷切割深度自150~750米不等,加之斷層發育,嶺壑交替起伏。整個山體兩側,大致呈現出東坡陡峻、西坡緩傾的地勢。沅江支流巫水、漵水、夷望溪,資水西源及其支流平溪、辰溪等均出自山地兩側。兩條幹流切過雪峰山體中北段,河道呈“S”狀轉折,形成峽谷。

山地冬冷夏涼、潮濕多雨。高居1405米處的雪峰氣象站年均溫10.5℃,1月均溫-0.5℃,7月18.3℃,年降水量1780毫米,相對濕度87%,霧日247天,年日照時數1144小時,年積雪日數19天。山地主要土壤為黃壤,分布在海拔200~1000米的地帶;1000~1400米的地帶分布有黃棕壤,頂部為山地草甸土。森林植被具有較明顯的垂直帶譜,植被處於華中區系與華南區系的交匯地帶,並具有較多的黔桂區系成分,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森林資源約占全省的50~60%,在□溪(洞口)、八面山(黔陽)、黃雙(綏寧)、竹岔山(城步)、雲山(武岡)、界福山(新寧)等原始次生林區可見三尖杉、泡花楠、香果樹、銀木荷、紅豆杉、金葉白蘭、鵝掌楸、亮葉水青岡、五針松、長苞鐵杉、銀杏、雲山鍾萼木、雲山椴、雲山白蘭、銀杉等若干特有種和古稀珍貴樹種。林麝、毛冠鹿、水鹿、華南虎、金錢豹及紅腹錦雞、黃腹角雉、金雞、白鷳、相思鳥等珍禽異獸常棲息其間。礦產有鐵、錳、銻、鎢、鉛、鋅、銅、金等。發源和流經山區的河道,水能資源豐富,建有柘溪水電站和大圳水庫等水利水電工程多處。陸上交通有東起邵陽、常德兩市的公路幹線翻過山地埡口進入湘西地區;湘黔鐵路沿資水和沅江之間的山地埡口溝通東西兩側。

鼎城境內水系發達,著名的沅水澧水兩水穿境而過,擁有大小水庫184座。

沅水

沅江又稱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兩源,南源龍頭江,源自貴州省都勻的雲霧山,北源重安江,源於貴州省麻江縣平月間的大山,兩源匯合後稱清水江,至鑾山入湖南省芷江縣,東流至黔城與舞水匯合處稱沅江,流經會同、洪江、中方、漵浦、辰溪、瀘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縣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積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於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93.3億立方米。

澧水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幹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北源源於湖南省桑植縣杉木界,中源源於桑植縣八大公山東麓,南源源於湖南永順縣龍家寨,三源於桑植縣南岔匯合後東流。沿途接?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388公里,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31.2億立方米。

經濟發展

1998年受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以及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澇災害的影響,經濟增速有所減緩,但仍保持9.5%的增長率。此後經濟增速慢慢回升,並保持均衡發展。2003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559997萬元,比上年增長9.3%,比1988年實際增長3.8倍。

經濟總量進一步擴大。經初步測算,2005實現生產總值(區屬)238922萬元,同比增長16.6%,“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5.9%,比“九五”年均增長提高3.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141萬元,同比增長10.8%;“十五”年均增長8.9%;第二產業增加值116018萬元,增長20.7%,“十五”年均增長20.0%;第三產業增加值97763萬元,增長13.6%,“十五”年均增長13.9%。三次產業結構為10.5:48.6:40.9。第一產業對GDP貢獻率為6.0%,第二產業對GDP貢獻率為57.7%,第三產業對GDP貢獻率為36.3%。

“十五”期間生產總值及增速。勞動就業工作不斷完善。“十五”期間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數5萬人。2005年雨湖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7186人,下崗失業再就業8370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2733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323人,失業保險新增參保人數1256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經濟總量不大,區域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二是產業層次不高,經濟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缺乏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的強力支撐;三是開放程度還有待提高;四是資源瓶頸制約嚴重;五是發展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農業

鼎城區鼎城區

農業生產發展平穩。2005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41165萬元,同比增長10.8%,“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4.2%;實現農業增加值25230萬元,同比增長8.9%。糧食總產量達13007噸,同比增長15.6%;蔬菜總產量66596噸,同比增長4.6%;出欄肉豬38.8萬頭,同比增長13.0%;水產品總量2300噸,同比增長7.9%,家禽出籠54.3萬羽,同比增長0.4%。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全年開工各類水利工程420處,完成土方40萬方,完成勞動工日42萬個,投入資金850萬元,完成水利工程總投資1100萬元,累計新增灌溉面積100畝,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500畝,新增蓄引提水量10萬方,全區農業機械總動力2.66萬千瓦,實現機耕面積1.92萬畝,占水田耕種面積80.0%,實現機收面積2.14萬畝,占水稻收割面積的86.0%;全區2005年農機總收入近4000萬元。新建農村沼氣池169個。

工業

工業生產發展迅速。2005年全部工業完成總產值312889萬元,同比增長41.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78799萬元,同比增長60.4%,規模工業產值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十五”期間年均增長分別達22.1%和35.9%,全部工業總產值累計達101.7億元,是“九五”的2.26倍。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92550萬元,同比增長35.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2887萬元,同比增長49.6%,規模企業由2000年的16家發展到2005年的56家。建築業增加值23468萬元,同比增長4.7%,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實現利潤605萬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6.05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3.64萬平方米。

1998年,區屬國有工業企業10家,集體工業企業1075家(其中鄉鎮辦工業企業936家,部門工業企業115家,二輕工業企業24家),固定資產總值37153萬元,從業人員25770人,年產值41812萬元,涵蓋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建築材料、紡織印染、冶金礦產、造紙印刷、塑膠化工、竹木加工、自來水生產供應等9個工業門類。

1997年後,民營企業日漸發展壯大,國有、集體工業企業開始走下坡路,多數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2000年開始,區內的國有工業企業、鄉鎮工業企業、二輕工業企業和部門工業企業先後破產,拍賣給民營業主,使民營工業的數量增多,規模擴大,科技含量提高,產品從國內市場走向國外,形成民營企業獨秀局面。2003年,全區登記註冊的工業企業4510家,其中民營工業企業4502家,從業人員34419人,固定資產總值99896萬元,總產值近30億元。建成了橋南、灌溪兩個工業園區,形成了機械製造、紡織印染、塑膠化工、食品加工、建築材料、造紙印刷、竹木加工等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7702萬元,同比增長43.2%。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135266萬元,增長69.3%;農村固定資產投資42436萬元,下降4.1%;“十五”期間累計投資512524萬元,是“九五”的3.5倍。年均增長達32.1%。“十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增長速度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9810萬元,同比增長12.9%;商品房竣工面積15.5萬平方米,下降38.8%,商品房銷售面積8.25萬平方米,下降66.4%。

國內貿易

鼎城區鼎城區

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2435萬元,同比增長15.0%,其中:城市零售總額262074萬元;同比增長15.1%,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6.2%;縣及縣以下零售總額10361萬元,同比增長12.6%,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額220463萬元,增長15.1%;餐飲業42431萬元,增長17.3%,其他行業9541萬元,增長4.3%。“十五”期間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70230萬元,是“九五”的2倍,年均增長達14.4%。

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招商引資成果顯著。2005年引進內資4.65億元,同比增長143.0%,發布項目52個,簽約項目履約率100%,達到市優秀標準,進出口總額達2002萬美元,同比增長104.9%;其中:外貿出口1827萬美元,同比增長94.9%,進口175萬美元,同比增長337.5%;契約利用外資3975萬美元,完成任務的185.0%;直接利用外資到位2757萬美元,同比增長36.8%。“十五“時期直接利用外資達7570萬美元,引進內資12.3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衛生

2011年,鼎城區教育“五項改革”穩步推進,區一中品牌建設初見成效,投入3624萬元,完成6所合格學校、3所鄉鎮中心公辦幼稚園、10所校安工程建設。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鄉鎮衛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平穩推進,基本公共衛生均等服務全面普及,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9.7%。

城市建設

2011年,鼎城區落實城建項目89個,實現城市經營收益4億元。善卷垸防洪大堤完成3645米的建設及亮化工程。花溪路、雙潭路等骨幹路網改建全面完成,紅雲南路、319 國道出城口改造基本竣工。提升了品味。善卷文化主題活動有序開展,與省社科院聯合成立了“湖南省善卷道德文化研究基地”,第二屆“善德公民”評選活動影響擴大,“善德”成為了城市閃亮名片。投入3600萬元改善市容市貌,動員1000餘名幹部艱辛創建,配合市政府成功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奪牌目標。強化建設執法,拆除違法建築3萬平方米。搞活了經營。落實項目融資7.2億元,到位5.4億元。開發房產項目11個,完成投資13億元,開工面積6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0萬平方米,銷售面積28萬平方米,實現綜合稅收1.4億元。

宗教

鼎城區鼎城區

1949年前,境內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民間流傳,五教並存,信者聽便。中華人民共

和國成立後,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徒、道教徒中的青年還俗不少。“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宗教活動被禁止。1978年後,宗教活動陸續恢復。1990年,成立鼎城區基督教“三自”愛委會,餘明道任主席。1999年4月,成立鼎城區佛教協會,禮請南嶽南台寺方丈寶曇大和尚任榮譽會長,釋靈悟法師任會長。到2003年,區內批准開放的宗教活動點32處。鼎城區信仰宗教人數13903人,其中伊斯蘭教8817人,基督教3659人,天主教658人,佛教613人,道教156人。

風土人情

常德回族、維吾爾主要分布在武陵、鼎城二區及桃源、漢壽二縣,以鼎城人數最多。回族進入湖南始於元代。大量來湖南定居始於明朝,大批從軍的回回將士受朱元璋的派遺,先後進入湖南,成為湖南回族的主要來源。落籍於常德的回族有馬、魏、黃、李、張、劉、楊、定、左諸姓。馬姓回民主要有三支:一支自稱“扶風馬氏”,相傳為馬援之後。東漢時,馬援後裔馬汝舟奉調為武陵太守,遂由扶風來常德,落籍於蕭火鋪(即今鼎城區蕭伍鋪鄉)以東爰棠灣一帶。另一支為回回將領馬德成後裔。這支人稱其鼻祖為“建公”,清光緒九年(1883)《馬氏族譜創修源流序》稱其“勤王不懈奉命來常。向軍中而辭俸祿,國運休關,去城外而處沙河,家聲丕振,傳至三代”。馬德成曾為常德衛正指揮使、誥授中憲大夫翦常黎的副將。馬德成的後裔有一部分定居桃湖縣,今該縣楓樹鄉有馬德成將軍之墓。再一支為“雲南馬氏”。其祖馬如龍,居臨安,即今雲南省建水縣人。因佐岑毓英平息叛亂有功,表同治十三年(1874)進京陛見,奉旨調湖南提督,駐守常德,並與其將士落籍。馬如龍向清真古寺贈田、送匾,並親自為匾題詞“古今惟一”,今存。

魏氏回族始祖魏實,於明洪武年間由北直順直順從軍至常德定居。黃姓回民,其始祖有二:一是黃隆興,原籍北直順天府固安縣團舍村。永樂二年(1404)調常德衛指揮,攜眷南下,屯駐今漢壽縣,鏇奉命北征,歿於王事,賜葬邊疆,追封奮武將軍。其後裔定居於漢壽縣株木山鄉笑藤港教門町和毛家灘教門崗村。二是黃有德,原籍北直順天府固安縣鹿鄉乾口村,“因出鎮苗民,宦遊南楚,永樂二年落業武陵縣官溝東西兩坪”。據清光緒《桃源縣誌》記載,黃有德與馬德成同為副將。李姓回民有兩支:一支為李宗燕系。李宗燕,原居北京,明太祖時任雲南副將,永樂二年調遷常德,“下車數載,落業府東關外,居住沙河街”。另一支為李象貴系。李象貴,祖先隸籍江南,世居風陽府鳳陽縣之奔步街。明永樂年間,李象貴徵剿有功,官遷常德衛,落業常德府東關。

張姓回民,其鼻祖璞羅德,明北平三河人,洪武元年(1368)授寶慶衛指揮,食屯田百餘畝於武岡車林鋪雞腳塘。其姓氏,是璞羅德到湖南為皇帝所賜。璞羅德的孫小張登虎,於明永樂十一年授河南護衛百戶之職,至十九年,改調常德千戶指揮。宣德年間調北京錦衣衛,景德三年致仕返常,後裔附籍武陵縣八斗灣。劉姓回民,其始祖劉信,字天相,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由陝西高陵縣首遷湖廣荊、襄,嘉靖未年“宦遊來常德”,在常德府東門外定居。澧縣楊姓回民,始祖楊源,生於清康熙年間,原籍北直順天府通州。乾隆年間,受封武略將軍,在洞庭湖畔(今澧縣澧東鄉團結村賜地百頃,從此落籍,今澧縣尚存楊源墓。常德回民中的鐘、錢、哈等姓氏,多從江蘇、安微等省於抗日初期逃難來此定居。

常德維吾爾族於民國年間統稱“回”,1951年8月及1952年5月,省、地、縣民族工作組進行調查,經中央人民政府務院批准正式確實為維吾爾族。常德維吾爾族源遠流長,翦伯贊曾經說明:儘管朱元璋賜姓,但“正式定為翦姓,從常黎公襲職常德衛正指揮使之後才開始,也就是永樂年間,大部都改姓翦”。爾後,翦氏子孫繁衍,落籍桃源楓樹、青林、鼎城許家橋和漢壽毛家灘等地,共5.474人(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數)。

回族、維吾爾族,共同信仰伊斯蘭教,按教規的飲食的傳統習慣上是一致的。以大米為主食,牛、羊、雞、鵝和魚、蝦、蛋為副食,食用植物油。禁食豬肉、豬油和無角、無鱗、無鰭、兇猛、自死的動物以及動物之血。由阿言或老師傅宰牲。烘糕、油香、米粉都是傳統食品。回族在節日和宗教活動期間,男子戴圓頂無沿白、青色帽,或用長白布纏在頭上;婦女戴蓋頭,從頭頂套下,被至肩上,蓋住雙耳、頭髮,扣至頷下,只露出臉部和眼睛。維吾爾族在節日喜慶和接待來賓時,男子戴四愣小花帽、腳穿馬靴,女子披戴蓋頭或戴四方巾、綠色繡花帽,穿花裙,扎小辮子。現在的穿戴,除少數人外,基本上與漢族相同。回族、維吾爾族在喪葬方面的突出特點是“潔靜速簡”、“節儉速葬”,早亡午葬、午亡次日葬,特殊情況不超過3天。亡人由阿言、老師傅(女者由師娘)洗禮。站禮在家或在清真寺舉行,參加人員要有大、小淨,高念四個大讚詞和默念有關祈褥祠,外族人不得參與。出葬時,禁放鞭炮、敲鑼鼓,不燒紙錢,不送挽幛,不點蠟燭。墓坑長方形,北面作土枕枕頭,屍體貼泥仰臥,臉稍向西,灑雄黃、樟腦,蓋“薩米”或“三簡木”或石片,壘土成墳。

湘劇:早期主要流行於“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善化、湘陰、醴陵、湘潭、湘鄉、寧鄉、益陽、攸縣、安化、茶陵)及江西與湖南毗鄰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縣。當時民間習稱為“大戲班子”、“長沙班子”或“湘潭班子”。“湘劇”名稱最早見諸民間9年(公元1920年)長沙印行的<湖南戲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韻、長沙官話演唱的,故一度稱為“長沙湘劇”。 湘劇有高腔、低牌子、崑腔和彈腔(南北路及一些雜曲小調)四大聲腔、現有傳統劇目682個,其中彈腔劇目有500個以上,高腔劇目近百個。新中國成立後,整理、改編、創作的劇目中,有《琵琶上路》、《打獵回書》、《五台會尼》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還有《拜月記》、《追魚記》、《金丸記》、《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記》等傳統劇目和《山花頌》、《郭亮》、《瑪麗娜一世》等現代戲影響較大。

送灶神: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系古老習俗,也有二十四日送的,有“民三、官四”之說,到三十日晚再迎接回來。灶神又稱“司命”,一男一女,形象風流,故忌女人敬灶。傳說灶神從二月三十日晚起到玉帝那裡匯報主人一年的好歹,所以在司命畫像的左右寫上“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也有寫成“人間好事要多說。明年下界降吉祥”的。人們怕他們上玉皇那裡“打小報告”,常在這天沐浴齋戒,以齋粑、甜酒、甜果餞行。平日灶忌甚多:女人燒火時不能正對灶門,更不能以腳采灶;牛肉、狗肉、蛇肉不能放灶上烹煮;女褲不能放灶上烘烤。在灶神離開期間,主人免去對灶的許多禁忌,並趁機掃潮末(揚塵),搞廚房清潔衛生,拆灶修灶。

接忙客:七月初七止十五日俗稱“過半年”是舊時祭祀祖先品嘗新收穫的節日。自初七或初十接新亡客,初十以後接老亡客。每日三餐飯茶,禮儀相敬,至十四日晚便焚化“金銀紙包”、“衣冠箱”,當夜或翌晨送客。解放後,這種習慣曾幾度消亡,繼又復俗。

月下偷南瓜:八月十五中秋節,吃著月餅人團圓,孩子們唱著《月家歌》:“初一不見,初二一線,初三初四蛾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是夜,月山、棋梓、壺田等地流行偷南瓜在橋下煮吃的習慣。說能防腰痛。主人發覺也不罵賊,說是越罵效果越靈驗。光偷南瓜還不行,還有從自家偷出鐵鍋以及油鹽碗筷。解放後此俗漸衰。縣城、谷水鎮等地曾盛行在中秋夜燒寶塔,用丁塊柴、棍棒、油簍子和碎瓦搭成之塔被燒時,倒向哪邊,哪邊的鋪子便生意興隆;虞唐等地則有給未生育孩子的夫婦送冬瓜的習慣:由一兒童抱著一個冬瓜送到女主人床上用被蓋住,陪送者放著鞭炮,預祝來年生個胖娃娃,主家盛情款待並贈與送瓜兒童以“紅包”。

“三尺子”護身符:做上門工夫的木匠,朝出暮歸,隨身有攜帶木尺(長三尺,叫“三尺子”)作為“護身符”,“避凶避邪”。如主家招待不周,匠師量尺碼故意定在不吉利的尺寸上,據說能使門響屋搖床發顫,人們很害怕這種“木匠作孽”。堂屋門框的高度尺寸要落在吉利的字上,有的以“生、老、病、死、苦”五字輪迴數,有的用“道、遠、幾、時、通、達、路、遙、何、日、還、鄉”十二字輪迴數,最後一字落在“生”字或“道”字上最好,“生”代表“長生不老”,“道”代表“發財”。此稱“落道公式”。

立秧樹,開秧門:“會作田的作一丘,不會作的作一洲,”“一丘指秧田而言。過去谷種下泥要敬秧田菩薩(稷神,又稱幡神),在一小竹桿上端夾一疊紙錢、三根線香,外套”和裟“紅紙,豎於秧田中,以求育秧順志,叫做“立秧樹。”撒種時,須默默無言,忌孩童圍觀喧譁,違則恐遭鳥啄;忌婦女撒種,違則恐出苗不齊;撒完不得拍籮筐,必須繞秧田一周以示閉門,違則恐遭鼠齧。開插前以紙錢牲飯酬過稷神,始得拔秧,叫做’開秧門。”合作化後,社員作秧田,漸除禁忌。

插直佾子、唱踩田歌:“插天師傅扮禾客,踩田叫化惹不得。”插秧技術性強,講究速度快,出秧勻,佾子直。田岸燃香計時,插田手根據田丘大小、寬窄,或插“挨塍過”、“挨青過”,或“槍彎插”、“直佾插”,令初學者“插補眼”。“直佾子”也稱“直一字”,即一佾(四行)秧苗插得筆直均勻。“挨青過”是插直佾的一種,插時兩插手在大丘田的對邊分別各放一隻秧,定“準線”,同時下田背向退插,在田中相會時,佾位不偏不倚,四行恰皆對上。路上停足讚賞;插者意志昂揚;主人特別敬重,尊坐上位,敬米酒、麩子肉、鹽鴨蛋。踩田的可不請自來,人人手拄木棒或竹棒支身助力,“一腳踩到底,擔谷可辦八斗米。”踩田時,通常要賽山歌,“踩田不唱歌,禾少稗子多。”音高亢,拖腔婉轉,內容多為抒情,如“四蔸禾門大打開,姐問禾花幾時開......。”

巧奪天工“寧波床”:清末及民國年代盛行一種雕刻床,長寬尺寸都是超規格的,足夠睡4人,高平樓袱,正面的鏤雕浮雕甚多,能鑲108塊各種幾何圖形的彩畫玻璃,花草蟲鳥、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解放前有個政府官員劉某所作的這種雕刻床,成本花到40擔谷。這種床由寧波引入式樣,故稱“寧波床”。平民也作“寧波床”,較為簡樸。如今“寧波床”不再受歡迎,因為成本很高,使用價值不大。

風景名勝

鼎城區境內東有澧水、中有沅水、北有太陽山、南有九龍山,還有沖、柳二湖鑲嵌其間。特別是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AAA旅遊景區,被譽為“白鷺翔集之樂園,江南休閒之勝地”。

鼎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據蔡家崗鎮出土的舊石器時期文化遺址證明,早在五萬年前,先民們就已在鼎城的

山川之間生息繁衍。秦統一中國後,在鼎城首置臨沅縣,此後二千多年鼎城一直是歷朝州、郡、府、路治所之

鼎城區鼎城區

地。境內古蹟甚多,勝景天成。有鐘相起義的天子崗,有寇準題字的萊公泉,有峰巒奇秀的國家森林公園花岩溪,有神秘幽深的天然奇觀龍門洞等。境內自古是一些名流雅士的際會之地,繼屈原後,唐宋等歷代許多文化先賢曾在這裡留下了佳作。著名文學家劉禹錫謫居朗州10年,寫下了大量竹枝新詞,開創了唐宋詩體裁新格局。境內東有澧水、中有沅水、北有太陽山、南有九龍山,還有沖、柳二湖鑲嵌其間,正如明代詩人季之享讚譽的“水逾清穎,峰勝九嶷”。特別是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AAA旅遊景區,被譽為“白鷺翔集之樂園,江南休閒之勝地”,每年吸引20多萬遊客前往觀光旅遊。

花岩溪: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A級旅遊度假區,座落在常德市城南50公里處雪峰山余脈九龍山北麓,地處雪峰山余脈,與桃花源比鄰,距常德市50公里,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山林6萬多畝,森林復蓋率達95%。1996年花岩溪開發本土資源,巧做山水文章,走上了旅遊開發之路,當年被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區,1997年被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0年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成為全國首批“AAA”級景區。由中心區、五溪湖、龍鳳湖、棲鳳山和仙池山五大景區組成,目前開發的已有18個景點,這些景點都妙出天然,情態各異。山環水景區總面積45平方公里,山林6萬多畝,森林復蓋率達95%。由中心區、五溪湖、龍風湖、棲鳳山和仙池山五繞的五溪湖,松濤掩映的銀盤山,香火繚繞的仙池古寺,觀鷺台,古風民宅,民俗文化村,千年古樟,有龔家洞瀑布,原始次生林,七彩水簾洞,白龍石壁,空中漂流。

陽山雄峙:陽山,一名太陽山,系武陵山余脈,距鼎城區治20公里。位於灌溪、石板灘、蔡家崗、長嶺崗、大龍站、白鶴山等鄉鎮境內,中心山林區為常德市林場。山麓有鹿苑、觀音寺,為晉僧妙因道場。又有洞泉寺、靈泉寺”。民間流傳的《劉海砍樵》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山上還有狐仙嶺、狐仙池、磨刀石等古蹟。

鶴湖翔羽:位於常德城北郊,南臨柳葉湖,西抵花山、太陽山。為古代“武陵八景”之一。白鶴山與柳葉湖。白鶴山古稱長坡山,氣候宜人。常有成群的白鶴棲息於松林之中,每年春來秋去,白鶴山因此而得名。山西側,還有一座低平而秀麗的山丘,名叫指甲山,山上有個紅岩嘴,三面環水,山南有一石洞,相傳為晉代武陵漁人王真觀神仙對弈之洞,故名“仙人洞”。

金霞夕照:為明清時“武陵又八景”之一,亦名“金霞返照”。其景觀見於金霞山(又名霞山),位於區治南35公里黃土店鎮。金霞山峰巒競秀,林木蔥鬱,山上古蹟甚多。東北麓有半仙山,懸岩峻峭,泉水叮咚。其南昔有真武廟,相傳為明正德年間某方士所建。

滄浪仙山:位於區治南45公里滄山鄉。主峰海拔308.4米。山上原有一佛寺,名曰“滄山古寺”,由前、中、後三殿組成,系三進木製瓦房,共六縫五間兩廂房。《同治武陵縣誌》中提到的“孟子岩”,系滄山東麓的一方石壁,峭壁上有一個石窟,呈“人”字狀兀立,相傳孟子曾經來此講學,因名“孟子岩”。

萊公甘泉:原名甘泉寺,因宋朝名相、萊國公寇準在此飲泉題詞而得名。位於今雙橋坪鎮官堰坪村十字鋪(俗稱田家井角里)。古為“武陵八景”之一。宋時此地處常(德)、澧(州)官道左側,來往行人無不在此飲泉歇息。寇準曾路過甘泉寺並在寺中歇息。

湖南省-知名景區

所在地景點名稱
長沙市
長沙市橘子洲頭 | 嶽麓山 | 毛澤東紀念館 | 毛澤東楊開慧故居 | 天心閣 | 馬王堆 |長沙市動物園 | 烈士公園 | 海底世界 | 火宮殿 |秋收起義紀念館
望城縣銅官窯 | 雷鋒紀念館 | 千龍湖
寧鄉縣劉少奇故居
瀏陽市胡耀邦故居 | 大圍山 | 石燕湖 | 豐竹園 | 青竹湖
沙縣櫻花溫泉
婁底市
婁底市湄江 | 波月洞 | 洛陽灣 | 水府廟 | 曾國藩故居 | 蔡和森紀念館 | 紫鵲界梯田 | 梅山龍宮
常德市
常德市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桃花源 |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 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 | 常德詩牆 | 柳葉湖 |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 | 河洑國家森林公園 | 太浮山森林公園 | 蒙泉湖 | 城頭山 | 太陽山 | 德山公園

郴州市
郴州市仰天湖草原 | 蘇仙嶺 | 萬華岩 | 王仙嶺 | 五蓋山 | 天堂溫泉| 義帝陵
宜章縣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 湘南年關暴動舊址
資興縣東江湖 | 觀瀾書院 | 回龍山 | 鵝山國家森林公園
汝城縣福泉山莊
蘇仙區飛天山天下十八泉 | 湘粵古道
北湖縣石林 | 龍女溫泉
永興縣便江 | 板梁古村
永州市
永州市上甘棠古村
祁陽縣金洞漂流| 文昌塔 | 三聖湖
東安縣舜皇岩
零陵縣柳子廟
江華縣盤王殿
江永縣女書園
雙牌縣大黃江源瀑布群 | 文廟
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
道縣月岩
株洲市
炎陵縣炎帝陵
攸縣白龍洞
醴陵縣紅色官窯
茶陵縣南宋古城
湘潭市
韶山縣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 |滴水洞
湘潭市彭德懷紀念館 | 齊白石故居
衡陽市
衡南縣江口鳥洲
衡陽縣南嶽衡山 | 南嶽大廟 | 石鼓 | 回雁峰 | 岣嶁峰 | 陸家新屋 | 湘西草堂
衡東縣羅榮桓故居
耒陽縣蔡侯祠
懷化市
芷江縣芷江受降紀念坊
會同縣粟裕故居| 高椅古村
漵浦縣向警予故居
新邵縣白水洞
新寧縣崀山
城步縣南山大草原
隆回縣魏源故居 | 高洲溫泉
綏寧縣鐵杉林
武岡縣中山堂 | 雲山 | 法相岩
岳陽市
岳陽市岳陽樓 | 君山島 | 東洞庭濕地| 張谷英村
汨羅縣屈子祠 | 任弼時故居
張家界市
張家界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 黃龍洞 | 寶峰湖 | 慈利五雷山 | 桑植九天洞 | 賀龍故居洪家關 | 湘鄂川黔根據地紀念館 | 茅岩河漂流 | 崇文寶塔 | 土家風情園 | 普光寺 | 葫蘆殼溫泉 | 澧水源頭五道水 | 烈士塔 | 秀華山館 | 老院子 | 大庸府城 | 婁江漂流
湘西自治州
湘西鳳凰古城 | 猛洞河漂流 | 芙蓉鎮王村 | 德夯苗寨 | 關田山古苗寨

湖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長沙市嶽麓區 | 芙蓉區 | 天心區 | 開福區 | 雨花區 | 瀏陽市 | 長沙縣 |望城縣 | 寧鄉縣
株洲市天元區 | 荷塘區 | 蘆淞區 | 石峰區 | 醴陵市 | 株洲縣 | 炎陵縣 | 茶陵縣 | 攸縣
湘潭市岳塘區 | 雨湖區 | 湘鄉市 | 韶山市 | 湘潭縣
衡陽市雁峰區 | 珠暉區 | 石鼓區 |蒸湘區 | 南嶽區 | 耒陽市 | 常寧市 |衡陽縣 | 衡東縣 | 衡山縣 | 衡南縣 | 祁東縣
邵陽市雙清區 | 大祥區 | 北塔區 | 武岡市 | 邵東縣 | 洞口縣 | 新邵縣 | 綏寧縣 | 新寧縣 | 邵陽縣 | 隆回縣 | 城步苗族自治縣
岳陽市岳陽樓區 |雲溪區 | 君山區 | 臨湘市 | 汩羅市 | 岳陽縣 | 湘陰縣 | 平江縣 | 華容縣 | 屈原管理區*
常德市武陵區 | 鼎城區 | 津市市| 澧縣 | 臨澧縣 | 桃源縣 |漢壽縣 | 安鄉縣 | 石門縣 | 西湖管理區* | 西洞庭管理區*
張家界市永定區 | 武陵源區 | 慈利縣 | 桑植縣
益陽市赫山區 | 資陽區 | 沅江市 | 桃江縣 | 南縣 | 安化縣 | 大通湖管理區*
郴州市北湖區 | 蘇仙區 | 資興市 | 宜章縣 | 汝城縣 | 安仁縣 | 嘉禾縣 | 臨武縣 | 桂東縣 | 永興縣 | 桂陽縣
永州市冷水灘區 | 零陵區 | 祁陽縣 | 藍山縣 | 寧遠縣 | 新田縣 | 東安縣 |江永縣 | 道縣 | 雙牌縣 | 江華瑤族自治縣
懷化市鶴城區 | 洪江市 | 會同縣 | 沅陵縣 | 辰谿縣 | 漵浦縣 | 中方縣 | 新晃侗族自治縣 | 芷江侗族自治縣 | 通道侗族自治縣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 麻陽苗族自治縣 | 洪江管理區*
婁底市婁星區 | 冷水江市 | 漣源市 | 新化縣 | 雙峰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 | 古丈縣 | 龍山縣 |永順縣 | 鳳凰縣 | 瀘溪縣 | 保靖縣 | 花垣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行政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參見:湖南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