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縣中學

安縣中學

安縣中學位於煙波浩淼的安昌江畔和風景秀美的安縣新縣城之中,是有著七十五歷史的老牌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安縣中學安縣中學

安縣中學是歷史悠久的國家級示範高中。發端於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開辦的“汶江書院”和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開辦的“益昌書院”。1921年“兩院”合併成立安縣高等國小堂,定名為安縣初級中學,1958年經四川省教育廳批准建立全日制完全中學,定名為“四川省安縣中學”。1986年被四川省教育廳確定為省屬重點中學,2001年與原花荄中學合併,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了新的安縣中學,校址由原安縣安昌鎮遷至安縣花荄鎮。2004年,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示範高中”。
我校位於安縣新縣城花荄鎮,校園環境精緻典雅、建築布局壯闊大氣,散發著濃郁的自然和人文氣息。校園總面積占地170畝土地,建築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教學設施精良,有先進的微機室、語音室、圖書館、多媒體室、標準化運動場,是學生學習理想的樂園。

辦學理念

學校以“厚德善學、發展為本”理念,指導學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堅持科學與人文並重、規範和個性共存、基礎和特長兼顧,促進學生形成崇高的社會責任、良好的行為習慣、紮實的知識技能、健全的心理體魄。建校以來,安縣中學已經培養合格的高中生35000餘人,考上大學一萬餘人。傑出代表有:文學大師沙汀、著名民間文學家肖崇素、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文光省理科狀元李浩和市文科狀元王珊等等。

師資力量

安縣中學名師薈萃,現有教職工354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4人,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78人,一級教師145人,省骨幹教師9人,市明星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63人。教學班80個,學生4900餘人。經過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和卓絕努力,全校教職員工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鑄就了豐碩的辦學成果。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活動先進集體”、四川省文明單位、綠化先進單位、四川省“綠色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學校占地170餘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學校先後榮獲“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先進集體”、“四川省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先進集體”、“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省普通中學勞動技術教育先進學校”、“四川省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四川省電教實驗學校”、“四川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綠色學校”、“四川省交通示範學校”、“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示範學校”、“綿陽市德育先進單位”、“綿陽市校園文化特色學校”、“綿陽市警校共建平安、文明、和諧校園”。

組織機構

辦公室

職責:是校長處理日常事物的辦事機構。協調和接洽來電、來函、來訪工作;學校文秘、文書工作;印章管理和使用;對外宣傳、招生工作;政工人事事務;檔案管理;信息收集,為校長決策提供參考意見和建議;黨務工作;教師津貼造冊;油印室工作;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教務處

職責:是指揮和組織教學工作的直接機構。全面負責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健全教學常規管理規章制度;指導備課組教研工作;檢查考核教學“六認真”工作;做好教學質量數據統計及各類報表工作;建立健全教學檔案管理制度;圖書室、閱覽室的管理;抓好理、化、生實驗室管理工作;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政教處

職責:是學校德育工作機構和學生管理機構。負責學生管理、思想品德教育和校風建設;全校學生安全工作;管理、考核班主任工作,指導團委、學生會工作;組織和安排學校集體活動和組織集會;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總務處

職責:是管理後勤、保管財物、負責硬體建設的機構。做好經費預決算,統管好學校經費收支;學校校產、公物管理;學校硬體、物質安全工作;監管食堂、小賣部的經營管理;校園設施規劃和實施建設;學校房屋、設施、校產、物資的統計和報表工作;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教科室

職責:是學校教育教學科研機構。負責教育教學改革重大任務;負責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建立健全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語言室、音像館、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等現代教育教學設施的管理和利用;教師教學業務進修,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有關教學質量競賽數據及統計;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工會

職責:學校黨總支領導下,依法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代表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組織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協調領導與民眾關係,協調教職工之間關係;組織教職工開展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娛、體育活動;完成黨總支布置的其他臨時工作任務。

團委

職責:是學校青年團員的領導機構。負責領導、組織團委會、學生會工作;負責升旗儀式的安排組織;協助政教處對校內外的宣傳工作;負責入團積極分子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培養工作;負責團員組織關係的辦理;收集、整理、保存團員檔案;學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辦學條件

安縣中學安縣中學

學校座落在山河毓秀,人文薈萃的安州古鎮----花荄鎮。安縣中學占地238畝,校園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有投資3600萬的四川省規模最大的教學大樓、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布局科學。有一流的學生公寓、食禮堂、400米環行塑膠跑道標準運動場、游泳池。擁有微機室8個,微機500台,擁有語音室、閱覽室、圖書室、電子備課室、多媒體教室、校園網等一大批先進的辦公、教學設施。圖書室訂有200種中外雜誌,中外圖書文獻藏書總量達30萬。
我校擁有一流教學水平的師資隊伍: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4人,具有中、高級教師230人,省、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青年教師100餘人。在200年—2006年的高考中均獲得綿陽市教育局的表彰獎勵(其中五屆年高考獲高考質量評價一等獎)。
我校經過多年辦學歷史積累,提煉出“厚德善學,發展為本”的辦學理念,形成了“重實際、重實效、重落實、重實績”的德育特色和“重基礎、重落實、重大面積提高、善教善導促善學”的教學特色,有善於將基礎差的高中生培養成大學生的能力。先後榮獲“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活動先進集體”、“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綿陽市德育先進單位”。學校始終堅持以“全力培養品行良好,身體健康,具備終身學習和良好發展潛能的中學生”為培養目標,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的提出

安縣中學安縣中學

安縣中學的辦學理念是“厚德善學,發展為本”。這一理念是安中人辦學實踐的智慧結晶。在漫長的辦學歷程中,曾有教育先賢提出“愛的教育”、“五講四美三熱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教育理念。1993年,以莫萬傑同志為校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針對當時管理中缺乏對人的關注,結合教育改革形勢提出新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個性+創新”,把學校教育管理關注的目光直接轉向了人――教師和學生。進入21世紀,隨著全國高中教育階段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轉變,綿陽高中教育得到蓬勃發展,與之相適應學校生源的學業水平與以前相比也有較大差距。基於以上情況,班子集體經過深思熟慮,認為普通高中教育是為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的教育,學校辦學首先必須樹立德育為首的觀點,把教會學生做人作為學校育人的起點;要通過分析學生不同的發展水平,和現實差異,以教師的善教、善導促進學生的善學,使學生成為一個終身愛學、會學的人;要以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和相互促進為宗旨,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競爭能力。因此,提出新的辦學理念――“厚德善學,發展為本”。

辦學理念的基本內涵

“厚德”即要求學生德行為首,成人為先,既秉承傳統美德又具備現代公民素質;要求教師真正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既具備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美德、又具備與時代合拍的人文素養;要求學校工作德育為首,育人為重,既營造師生“修德正身”良好內部環境,又樹立“以德立教”的外部形象。“善學”即要求教師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博學善導,既博覽群書,加深自己的文化素養,又關注教改動態,始終站在教改前沿;引導學生確立正確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既使學生樂學、勤學、又讓學生會學、學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既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又努力把學校建成學習型組織。“發展為本”,即學校辦學始終以學生、教師、學校的共同發展為宗旨。一是促進學生“全員發展,全面發展,全程發展”;二是學校努力為教師成長搭建平台,激發教師樹立成名成家的職業思想,在學校的發展中促進教師實現自身價值;三是根據時代發展,確立學校發展目標,追求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和區域影響力不斷增強。
“厚德善學,發展為本”的確立,明確了學校教育教學應“德行為先,善學為器,發展為本”。
在這一辦學理念指導下,我們確立了:
辦學目標――建設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不斷發展的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培養目標――培養品行良好、身心健康、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發展潛能的中學生。
在實踐辦學理念的過程中,我校基本形成了:
德育特色――重實際、重實效、得落實、得實績。
教學特色――重基礎、重落實、重大面積提高,善教善導促善學。

傑出校友

著名詩人文學大師沙汀

著名民間文學家蕭崇素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文光

四川省理科狀元李浩

綿陽市文科狀元王珊

校園文化

安縣中學每年舉辦科技節、藝術節、“安中之秋”大型活動、紀念“一·二九”歌詠比賽及英語風采大賽等學生廣泛參與的大型傳統集體活動。同時,學校大力推進學生社團建設。開辦各學科奧賽業餘培訓班,成立了足球協會、網球協會、籃球協會等20多個學生社團。每個學生均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參與。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學生情操得到淘冶,心智更加健全、眼界更加開闊,境界更加高遠,為其人生髮展奠定向善、向上、向美追求的基礎。

發展規劃

總體目標

安縣中學安縣中學

 以“厚德善學,發展為本”為辦學理念,堅持“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方針,做到鞏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持續發展,努力把安縣中學辦成“管理科學,設施先進,環境優美,校風嚴謹,師資優良,質量一流”的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

發展規劃

(一)事業發展目標

1、辦學規模:適應優質高中發展趨勢做大做強,逐步擴大招生規模。到2005年,全校在校學生達6000人(高中5400人,國中600人),教職工達到400餘人,以後基本保持這個規模。

在事業發展規模擴大的過程中,運用成本管理學的思想,在算好規劃帳時,算好人才帳、質量帳、財務帳,進一步發揮規模效益,降低辦學成本。

2、辦學條件:適應學校發展要求,在新校區按照總體規劃方案搞好硬體建設。

2004年預計投資8000多萬元完成綜合性教學辦公大樓,學生公寓,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的、看台、游泳池、學生食堂、學校綠化、校園文化、學生浴室、校門圍牆的修建和征地以及室內設備的購置等。

建立校園六大系統,即:計算機網路系統工程,語音系統工程,電視閉路系統工程,通訊網路工程,廣播網路系統工程,光亮系統工程,校園綠化工程。增設語音室、音樂室、美術室、電教室及理化生設施設備,建立勞動基地,建立網管中心、電子閱覽室,圖書館書量達到15萬冊以上,使其與學校發展規模相適應,並達到先進水平。

維修學校原有教學樓、修建學生食堂、鋪設地下水、電、氣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3、隊伍建設: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品德高尚、信念堅定、學歷達標,綜合能力強,教學業績顯著、德高業精的教師隊伍。

(1)、全面提升教師師德修養、學識水平和業務能力,適應教育改革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
(2)、加強教師職稱評定、培養工作,按有關規定評定教師職稱,實行教師職稱評聘分開,嚴把教師進口關,注意從高校引進研究生學歷畢業生加入教師隊伍。實施安縣中學教師培訓計畫,與師範院校合作,選派中青年教師進修,開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五年內使50%以上的在崗教師通過研究生課程班培訓。實施骨幹教師獎勵津貼辦法,五年內建成三套高中教學班子,實現高中教學三年循環,湧現出一定數量具有省市有影響的骨幹教師,湧現出一批特級教師。(二)管理工作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實現人的進步與發展,努力實現從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轉變。從注重部門最佳化管理到實現學校整體的最佳化管理的轉變。

1、堅持“以法治校,以德治校”相結合,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2、學習現代化的管理理論,建立“分工負責、分級管理,各司其職,層層負責,團結合作,精幹高效”的管理系統,做到決策、執行、反饋、評價協調一致。

3、健全和完善全員聘任制,校級領導分負責制,部門領導負責制,崗位責任制及考核獎懲制。

4、加強常規管理。在“嚴、細、實”上下功夫,堅持學校目標管理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學校縱向、橫向目標管理網路,保證目標、計畫的實現。

5、建設一支能加快學校建設發展的管理幹部隊伍,重視青年幹部(苗子)的選拔培養。倡導實踐與研究相結合,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領導班子出業績的同時出經驗。

6、開展示範學校建設工作,推動學校不斷發展,力爭2004年底創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成功。

(三)德育工作目標

1、學校全部工作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生的發展應當德才兼備。素質教育要以德育工作為核心,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思想。

2、貫徹《愛國主義教育大綱》、《中學德育大綱》、《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結合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利用社區教育資源,提升德育工作的系列教育和特色教育。

3、貫徹落實《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加強常規教育,養成教育,注重良好的學習習慣、校園生活習慣的培養,形成嚴謹的校風和學風,鼓勵、引導學生成才、成人、成長。

4、培養一支熱愛教育事業、恪守教育規律、熱愛學生、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善於做學生思想工作和班級管理的班主任、年級主任隊伍。

5、重視學生自主教育,加強團委、學生會組織建設,定期開辦師生業餘黨校,開展多種形式各種內容的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感和綜合能力。

6、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研究制定並進一步完善推廣“綜合評價標準評定學生品德方法”,採用精神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途徑推動德育科研工作的開展。(四)教學工作目標

1、教育以實現人的發展為本,教學工作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以學論教、以學定教、以學促教。切實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貫穿到教與學的各環節。2、建立和完善教學指揮管理系統和教學研究網路。形成教學計畫管理、過程管理、反饋與評價的科學體系,實行教學目標管理責任制,實施獎優獎學方案。 3、最佳化課程設定。建立包括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在內的課程體系。加大校本課程開發力度。

4、堅持課堂教學改革,用現代教育思想指導教學,加強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推廣套用,樹立新的教學觀,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探索、創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5、堅持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組織學科競賽輔導和多種興趣小組,發揮學生特長,培養多層次人才,大幅提升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成績。

6、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規劃期一年內,高中畢業合格率達98%以上,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提高。

7、深入開展教學這科研工作,建立學校“金字塔”式的教學科研體系。五年內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科研項目20個以上,以科研推動教研和教學,五年內湧現一批市級以上科研成果。

8、實施全民健身計畫,貫徹執行體育鍛鍊標準,實施達標考核,加強體育傳統項目建設,五年內田徑隊、籃球隊、游泳隊比賽成績進入綿陽市前三名。(五)總務工作目標

1、堅持服務的思想,總務工作要全心全意為教學服務,為教育科研服務,為師生生活服務,為學校發展服務。培養一支人員精幹、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高尚的後勤隊伍。

2、強化財務、財產管理,和校園衛生安全管理,使其達到省市先進水平。

3、按規劃建設和綠化美化校園,使生活區、教學區、運動區三區分別相對獨立,成為“校園、樂園、花園、家園”建設為全市一流水平。

4、圍繞教育教學中心和為師生服務宗旨,抓好校辦廠,校園產業管理,五年內實現利潤100萬元以上,走出經營學校的新路子。

主要措施

1、分兩個階段實施《發展規劃》

第一階段,2004年1月――2004年底,加快學校硬體建設,新建安縣中學校舍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抓好軟體建設。抓合併,講發展;抓課堂,促質量;注重實效抓德育,善教善導促善學,抓教學、教學科研促成果,跨越成長抓師培;抓科研創特色,抓學習,講提高。做好申報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材料工作,力爭2004年底申報驗收合格。

第二階段,2005年,實施學校建設二期工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加快課程改革步伐,軟體硬體並重,全面實現《發展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

2、組織和發展全校教職工認真討論《發展規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振奮精神,開展勞動競賽,形成齊心協力、榮辱與共、全面創建示範學校、促進發展事業的局面。

3、提交教代會審議,送縣教體局審閱,爭取多方面支持,創造多方麵條件,爭取《發展規劃》逐年實施。

4、按照三個轉變的新思路,做好學校建設資金的籌集工作,使《發展規劃》提出的各項建設和改革有基本的物質保證。

四川省重點中學

四川出了不少名人,他們都在四川省內的名校學習過。本期任務讓我們盤點人才備出的四川省國家級重點高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