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縣雙流中學

雙流縣雙流中學

雙流縣雙流中學創辦於1940年,距成都市區十公里,毗鄰雙流國際機場。早在50年代就享有小華西垻和花園式學校的美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今日的雙中已成為一所超大規模的國家級示範性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雙流縣雙流中學位於成都市南部新城、空港現代田園城市、中國百強縣——雙流,創辦於1940年,建校批文由時任四川省兼理主席蔣中正鑒章,校名是由近代著名書法家、國民黨員老于右任先生題寫。

學校占地面積170餘畝,教學班80餘個,師生5000餘人。七十載的風雨洗禮,半個多世紀的信譽積澱,錘鍊出“敢為人先、永爭一流”的雙中性格。長期以來,由於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成就顯著,雙中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中國百強中學、全國基礎教育名校、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建國六十周年四川省十大名牌院校、中國師德建設示範單位、21世紀中國素質教育先進示範學校、全國學校文化建設金獎單位、中國西部名校、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等十多個重要的國家級榮譽,依託這些榮譽稱號,雙中人精益求精,不斷豐富“雙流中學”這一品牌的內涵,提升“雙流中學”這一品牌的品質,使今天的雙流中學成為了一所在全國有相當知名度的國家級示範高中。

辦學理念

“以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全面發展”

精警的校訓

“厚德、勵志、求真、篤行”

求實的學風
“見賢思齊,見微知著”

嚴謹的教風

導德齊禮,啟憤發悱”

淳樸的校風

“言則成文,動則成德”

辦學特色

雙流縣雙流中學在“一本兩全”辦學思想指導下,形成了“嚴愛”結合繼承創新的管理運行機制,構建了“研用並重,以研促改”的教育改革模式,具體體現為四大辦學特色:

第一、教學特色——學案導學、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重視特長培訓。

學案導學: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編制學習方案。為推進新課改,雙中將工作精力聚焦為落實“雙優”教學理念,即“最佳化教師教學過程最佳化學生學習策略”。通過最佳化教師教學過程,建構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最佳化學生學習策略,變“學會”為“會學”。為落實“雙優”教學理念,雙中大力推廣“學案導學”教學模式。

分層教學: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設立了為清華、北大、復旦、人大等一流名校輸送尖子生的英才班,為重點大學輸送合格新生的文科、理科實驗班,為一般本科院校輸送合格新生的標準班和藝體實驗班等不同層次的教學班,為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提供了不同標高的教學,使所有學生都能良好發展,體現出“以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理念。

競賽輔導:充分利用雙中與清華、北大、華東師大、川大、川師大合作建立的五大基地和國內重點高校優質教學資源,培養拔尖學生和培訓奧賽選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奧賽培訓班從高一開始,經嚴格考試組建。主要由相關高校教師組成教練隊伍,實施主教練負責制,平時由本校專業教師實施有計畫的輔導,假期由川大、川師大教授進行集中培訓。

藝體特長培訓:學校常年開辦書法、繪畫、器樂、聲樂、舞蹈等藝術興趣班;田徑、球類、射箭、藝術體操等各類體育訓練運動隊,由省市縣名師執教,為藝、體特長生提供了暢通的升學平台。

學校閱覽室學校閱覽室

第二、教育特色——德育工作課程化、系列化、經常化。

雙流縣雙流中學建立了“以導為主,嚴愛結合”的德育工作管理體系。充分依託多渠道、多層次的德育工作目標管理體系,實施了德育工作的課程化、活動化、系列化、創新化。由雙中自編的《雙流中學德育系列叢書》是中國教育學會推薦用書,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永福先生評價該書是新時期中學德育研究具有積極探索意義的創新性成果,這套叢書已經作為雙中的校本教材,列為各年級學生的課程之中。同時,經常開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動,並充分發揮學校團委會在青少年道德建設中的作用,大力開展社團活動、社會公益活動,使雙中良好的學風、班風和校風,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

第三、教研特色——科研工作常規化,不斷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

雙流縣雙流中學以“科研興校”為學校發展戰略,堅持“研用並重,以研促進改”。近年來,還制定實施了《雙流中學教師專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並啟動了青年教師成長工程,確立了“一個理念(以教師專業提升,學校內涵發展為理念)、兩條途徑(通過引進校外專家對青年教師進行引領式培訓和利用校內資源實行校本研修的培訓)、三級目標(用3到10年的時間實現從合格教師到優秀教師再到特色教師的三級跳)、四大平台(為青年教師的發展構建資源、實踐、展示和成功的四大平台)的整體工作框架。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不斷更新教育思想,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第四、學校文化建設特色——努力打造“雅文化境界”。

雙流縣雙流中學將深厚的文化積澱與現代辦學理念、辦學實踐有機結合,初步形成雙中特有的治學精神和文化氛圍,努力達到雙中校園高雅,雙中教師儒雅,雙中學生文雅的“雅文化境界”,即學校文化的最高境界,又具有雙中獨特的氣質和風格,並把它作為雙中學校文化發展的終極目標。

師資隊伍

雙流縣雙流中學通過“內培外引”的人才培養模式,精心打造教師隊伍,形成了一支愛崗敬業、師德高尚、理念先進、教藝精湛、樂於奉獻、個性鮮明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目前,共有專職教師300餘名,特級教師7名,碩士研究生和完成研究生課程進修教師90餘名,高級教師近200名,各級各類名優教師近200名,常聘外籍教師2-3名。一流的師資隊伍為雙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辦學設施

學校圖書館學校圖書館

優美的校園環境,溫馨高雅的校園文化,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是國家級示範校示範性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提升辦學檔次,增強競爭力,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基於這樣的理念,作為全國學校文化建設金獎單位,近年來,雙中把研究、實踐學校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在校園建設和布局調整中特彆強化文化內涵,規範校園布局;建設校園文化牆;調整與更新櫥窗宣傳欄、名言警句的布局;完善鐘樓校史陳列室;調整校園綠化帶;對校園重要建築和設施進行命名;建設校園網路;每間教室都安裝先進的多媒體系統,建立了校園Internet、CAI教學雙向控制演播系統、一卡通全數字校園網路、校園閉路電視台,還建有空調、中央供熱水、直撥電話一應俱全的學生公寓等。雙中優美的環境,完善的設施,為同學們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同時,雙中以新課改為契機,建立了符合學生實際的課程設定,綜合社會實踐課、選修課和各種活動課;建有學生電視台、學生合唱團、文學社、小記者團、田徑隊、跆拳道隊、英語角、奧賽班、科技創新興趣小組、業餘黨校等組織;學校團委會和學生會還組織學生成立了24個學生社團,每一位雙中學生都能根據自己不同的個性和興趣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施展才華,綻放青春。

對外交流

1、溝通和交流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在對外交流方面,雙中以更寬廣的胸懷、開放的姿態,放眼全球,請進來、走出去,將自己置身於最廣闊的空間和時間之中才能謀求更大的發展。雙中與德國友好學校威利勃蘭特中學的交往繼續保持和加深;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合作舉辦的出國留學預科班和高中國際課程班正在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中;與新通國際合作舉辦了“世界百強名校預備營”。從1998年起,雙中每年都要舉辦兩次赴美國學生夏令營和赴歐洲學生夏令營。每年都要接待美國或德國友好學校的師生來雙中訪問交流,一直都沒有間斷過。由於對外交流富有成效,雙中被命名為全國高中國際教育合作學校、中美高中生交流基地學校、國際外籍教師英語合作實驗學校、中美教科文中國重點合作學校等。

2、在對內交流方面,雙中不斷加強與高校和高水平學術組織的合作,進一步搞好多元化培訓基地的建設,先後建立了教育部優秀重點科研課題實驗基地、清華大學青年風帆計畫培訓基地、中央黨校青少年黨史教育基地、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實踐基地、全國中語會讀寫訓練研究實驗基地、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副理事長學校、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四川省數理化奧賽培訓基地、四川省巴金文學院文學新苗工程基地、四川大學高水平體育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大學優秀生源基地學校等十多個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同時,還加強了與國內兄弟學校的合作與交流。

辦學成就

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褒獎,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為西部第一強縣的雙流縣,近年來的高考成績一直穩居成都市郊縣前列,成為了名符其實的西部教育強縣,我校作為雙流縣教育的一面旗幟,為雙流縣的發展,特別是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高考成績笑傲群雄

自恢復高考以來,雙流縣雙流中學共為國內外高校輸送合格新生17000餘名,其中為清華、北大、復旦、人大等一流學府輸送新生1800餘名。2007年,楊陽同學勇奪全省高考理科冠軍,徐唯濤勇奪全省高考理科季軍,萬波同學勇奪全省高考理科第十八名;2005年,蔡晨薇、戴晶同學分別以優異成績奪得成都市14郊區縣文理科冠軍。近年來,雙中共培養出了縣以上的高考文理科冠軍17名,不斷開創雙流縣高考歷史的新紀元。

2005年高考成績:一次性上本科線949人,居成都市第一名;上重點本科線354人(全縣795人),居成都市第三名。

2006年高考成績:上本科線950人,居成都市第一;上重點線353人(全縣808人),居成都市第四;上600分高分的人數為98人,位居成都市同類學校前列。

2007年高考成績:一次性上本科線970人,上重點線365人(全縣864人),位居成都市同類學校前茅,在全縣文理科前10名中,雙中各占7名。

2008年高考成績:喜獲大面積豐收,並現實了四大突破:第一、上本科線人數突破千人大關(1110人);第二、上重點線人數突破四百人大關,達411人(全縣839人);第三、上二本線人數突破九百人大關(919);第四、在成都市文科前100名中,雙中占10名。

2009年高考成績:上本科線人數1099人,再次突破千人大關,居成都市第一;上二本線人數904人,居成都市第一;上重點線人數346人(全縣769人),位居成都市第四名。

2010年高考成績:上本科線人數1254人,居成都市第一;上重點線人數422人(全縣946人),名列成都市同類學校前茅;上二本線人數1024人,超歷史最高水平,名列成都市同類學校前茅;在全市14所國重學校2010年高考成績綜合評估中,雙中緊隨四、七、九之後名列全市第4名,其中,英語居全市第1名、語文居全市第3名。

2011年高考成績:上三本線1068人(不含藝體生),應屆上本科線848人(不含藝體生);上二本線829人(不含藝體生);一次性上重點線351人,應屆生上重點線283人;囊括雙流縣高考理科前十名;在全縣文科前十名中占七名;全縣上600分以上總計36人,雙中占26人;理科精英班重點上線率為100%,班平均成績為594分。

2、學科競賽大放異彩

雙流縣雙流中學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全國、省、市等級獎2000餘個。自2005年以來,雙中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人數每年都超過100人次,獲國家級獎人數雄居全縣首位,名列成都市前茅。

3、特長培訓優勢凸顯

雙流縣雙流中學打造出了多次奪得國內、國際大獎和全國冠軍的“雙中學生合唱團”、“雙中田徑隊”、“雙中健美操隊”、“雙中跆拳道隊”;訓練培養出國家二級以上運動員120餘人,有35件學生美術作品入選四川省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

學校發展

根據雙流縣確定的“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空港田園大城市”的發展目標,結合學校的實際,制定了學校發展目標: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示範高中。

雙中教育集團的成立,使雙流縣雙流中學走上了優質教育集團化的發展之路,由於它既能保證學校本部實施精品化發展戰略,進一步增強雙中品牌的競爭力,又能讓雙中的優質教育向全縣輻射,讓更多學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

四川省重點中學

四川出了不少名人,他們都在四川省內的名校學習過。本期任務讓我們盤點人才備出的四川省國家級重點高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